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相传为夏禹纪功的《岣嵝碑》,虽为史悠久,宋以前无人见过,唐中叶大诗人刘禹锡闻而未见,韩退之也是搜而不得。南宋嘉定中(1208—1224)始有何致于湖南衡山岣嵝峰摩刻之。凡七十七字,似篆籀又非篆籀,人们称为是大禹所得的“金简玉书”,神秘得很。 它究竟是什么文字,谁书谁刻,什么内容,可以说千古以还,仍是个谜。但是,到明代也出现了一些译者,如杨升庵、沈鉴、安如山、郎瑛、杨廷相、杨时乔等等,其中以杨升庵最著名。他们著之于书,摩之为册,先后收入《金石索》(清·冯云鹏昆仲)、《金石萃编》(清·  相似文献   

2.
吴承恩撰书的《先府宾墓志铭》在淮安出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波 《文物》1975,(10)
吴承恩是我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的作者,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生于南京淮安府山阳县,即今江苏省淮安县。吴承恩以文学、书法著称,据说"一时金石之文多出其手"(《山阳县志》卷十二,《人物》)。他父亲吴锐的墓志铭《先府宾墓志铭》,也是由他"撰次并书篆"的。  相似文献   

3.
简讯     
《四川文物》2000,(2):64-64
书法篆刻家汪木即先生“出访归国回乡书法篆刻汇报展” ,于元月中旬在四川绵竹年画博物馆举行 ,省市有关领导和各界知名人士出席了开幕式 ,省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作了专题报道。汪木即先生曾多次应邀出访日本、新加坡等国 ,受到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和夫人亲切会见。其书法篆刻作品曾被日本前首相竹下登、现首相小渊惠三 ,新加前总理李光耀、现总理吴作栋 ,泰王国坤银公主等人士收藏。汪木即先生在书法上长于隶书 ,以篆意入隶 ,富于金石韵味。其篆刻古朴自然 ,意蕴悠长。其小传被收入多种辞典和名人录。※    ※    ※《洛阳市志》第 1 7卷…  相似文献   

4.
安国钧先生与我结缘,媒介即是甲骨文书艺。2000年香港中华国际出版社出版的《国际甲骨文书法篆刻家大辞典》,收有我的作品和简介,故赠我一册。此典亦收有国钧先生的题辞和作品,遂得知国钧先生乃台湾甲骨文学会会长,并撰有《中国文字与书渤、《甲骨文诗联格言选》等著作。我心钦仰之。国钧先生祖籍是河南杞县,他常书写些甲骨文作品馈赠家乡的亲朋故旧。  相似文献   

5.
19世纪下半叶,中国美术史中气象骤变,花鸟画寰宇里萌生出了一个大星系,这就是吴昌硕以书法、金石入画的花鸟画大写意体系,他以真草隶篆之笔入画是前无古人的。“临樵石鼓琅琊笔,戏为幽兰一写真。”“离奇作画偏爱我,谓是篆籀非丹青。”吴昌硕之诗句亦点明了这新体系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
<正>邓尔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古文字学家、书法家、画家、诗人、学者,精音律,释佛理,诗宗龚自珍。名溥霖,字季雨,号尔雅,以号行。后以《急就篇》中有"宋延年,邓万岁"句,更名万岁;又因王恂三岁便识"风""丁"二字(见元史《王恂传》),晚年又号风丁老人;先生在书画、篆刻署名中多作尔疋。邓尔雅生于光绪九年除夕(1884年1月27日),1954年10月6日卒于香港,享年七十有一。邓尔雅一生著述颇丰,诚为一代大儒,惜长期居于香港,著作不为外人所知。其著述有《文字源流》(约四十万字,原稿今藏香港艺术馆,未出  相似文献   

7.
邓尔雅是广东近代著名的篆刻家、书法家、画家,善小学,精鉴赏,亦工诗。他的诗被收录于《南社丛刻》与《南社湘集》的为数颇丰。有趣的是,在1915年南社的内讧当中,蔡哲夫就曾公开倡议让他代替柳亚子,主持社内的选诗事务。  相似文献   

8.
《一足印稿》,是当代已故著名书法篆刻家邓散木先生晚年篆艺的代表作。1960年,邓先生因患动脉硬化性栓塞截去左下肢,自是遂号“一足”。1963年,邓先生的上海诸友和及门诸子,取其年来所作裒为一集,由唐云署签、沈禹钟作序、白蕉成跋,题为《一足印稿》。当时曾以原石钤拓五十部,分上下二卷问世,向为海内外同好所宝视。为光大邓散木的篆刻艺术,该集现经邓散木艺术陈列馆出示馆藏精拓本子,并  相似文献   

9.
满族书法家、篆刻家马熙运先生于1917年生于沈阳市。他从小跟祖父学习满文,养成了刻苦向学的习惯。他爱好书法、篆刻,书法初学苏长公,继学率更;篆刻学赵之谦;满字学清碑榜;满篆宗清官印。他下力甚著,均有所成。及长,从事科技工作,书法、篆刻则做为业余爱好,暇时偶作,惟自娱而己。  相似文献   

10.
石鼓文刻年新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鼓文是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之。石鼓文在我国文学史、书学史、金石学史、社会发展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尤其是在书法史上.千百年来被书界奉为“石刻之祖”.“书法瑰宝”。正如康有为所说:“石鼓即为中国第一古物.亦当为书家所宗”。为习篆者圭臬。自从唐代在陕  相似文献   

11.
周德美 《文献》2003,(3):200-205
《〈尔雅文字考〉序》一文最初见于孔继涵微波榭刊《戴氏遗书》,后段玉裁经韵楼所刊《戴东原集》、《安徽丛书》编印处所刊《戴东原先生全集》及现行其他刊本,尽皆收载.这篇文章提出"儒者治经,宜自《尔雅》始"①的著名论断,倡导"援《尔雅》以释《诗》《书》,据《诗》《书》以证《尔雅》"、"旁及先秦已上凡古籍之存者"、"而又本之六书、音声"②的训诂原则,在中国学术史上、特别是在经学史和训诂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12.
“史书”在两汉只能是指《史籀篇》,“善史书”即精通、熟悉《史籀篇》,“善史书”者可确保所书文字合乎“六书”规范。  相似文献   

13.
1992年12月12日至17日,台湾高雄市立社会教育馆为西安碑林博物馆书法研究室罗坤学先生隆重举办“罗坤学书法展”。随后由高雄市三余艺术中心将展出作品编成《罗坤学书法选集》出版发行。罗坤学先生1947年出生于西安市,自幼酷爱文学、音乐、金石、书画,不论严冬或酷暑,临帖摹碑,宗法二王,勤奋刻苦,精研北朝墓志,又从钟鼎、汉隶中探求风骨。此次展出110幅作品中,篆、隶、楷、行、草各体皆备,其中有临摹《王羲之兰亭序》、《米芾挽太后词》、《于佑仁草书正气歌》  相似文献   

14.
《收藏家》2014,(1)
<正>2013年12月7日"‘南北两兰亭'——启功、潘主兰书画展"在福建博物院积翠园艺术馆将举行开幕仪式,并首发《启功、潘主兰书画作品集》,随后还将出版潘主兰艺术研究会会刊《素心"‘南北两兰亭'——启功、潘主兰书画展"特辑》。展览展出启功、潘主兰二位先生书画作品各50件,直面探得两先生之艺术底蕴。潘主兰先生是当代著名的书法、篆刻家,被中国书法家协会称为"占主导地位老书家、代表着今日中国书法的最高水平,不愧为我国的书法大家"。他  相似文献   

15.
《收藏家》2021,(6)
正清末民初是印学史上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名家辈出。王大炘正是活跃于这一时期的著名篆刻家,与苦铁吴昌硕、瘦铁钱厓并称海上三铁。王大炘(1869~1924),字冠山,一字巏山、巏山民,因酷嗜斯冰之学,故号冰铁,以号为世人习称,室名冰铁勘、南齐石斋,江苏苏州人,精岐黄之术,擅金石篆刻,著有《匋斋吉金考释》《金石文字综》《缪篆分韵补》《印话》《石鼓文丛释》《王冰铁印存》等。(1)王大炘治印很少留底稿,又因历经世变,稿本基本没有留存下来,只留有《王冰铁印存》刊刻发行,其篆刻所资极广,兼师博采,宗法秦汉,参学明清诸家,线条挺拔、苍劲浑厚,印面结构平稳,意趣求真意足、有奇变。  相似文献   

16.
伊秉绶(1754~1815年),字祖似,号墨卿、默庵。福建汀州宁化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出广东惠州知府,扬州知府。以廉吏善政嘉称。建丰湖书院。善绘画、治印,亦工诗文,工书,尤擅长隶书,愈大愈见其壮,有高古博大的气象,与邓石如并称大家。著有《留春草堂诗抄》等。伊秉绶是清代以隶书著称并享盛名的碑学大家。他的隶书法度森严,圆润率直,上承篆籀。笔划光洁精到,虽无斑剥之痕而藏头护尾自具金石气,下接唐代鲁公书意,丰满含蓄处帖意贯彻,可以说是清代碑帖结合  相似文献   

17.
《尔雅》为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的训诂书。自汉迄于宋,研究《尔雅》最有成就的著作当推晋郭璞的《尔雅注》和宋邢昺的《尔雅疏》。北宋以前,经注与经疏的雕版皆分别单行刊刻,而到南宋始合注疏为一书,《尔雅》正如此。王应麟《玉海》云咸平四年(1001)九月,邢昺上《孝经》、《论语》、《尔雅》正义诸书,十月九日命杭州镂板,是应为《尔雅》单疏本的刊刻之始。 《中国版刻图录》中收录宋刻宋、元、明初递修公文纸印《尔雅》单疏本图版一幅。并附说明曰:“传世《尔雅》单疏宋刻本有三帙。1、黄氏士礼居藏本。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即用此本,  相似文献   

18.
<正>书法是一门特别讲究修炼的艺术门类,唯有临池不辍方可以渐入佳境,复作传统书法功夫的炉火纯青。当代著名书法家师忠民就是一位书法练家子,他对历代碑帖都有心追手临的精研。以碑学立书法风骨、以帖学传续书法风度,写得刚柔相济,可见东方审美的形神兼备。由此获得各种殊荣,就是功到自然成的结果。正是由于书法历练得相当扎实,所以他的书法有诸书皆成的宽度,五体兼擅,行草为上。还有书法远汲源本的发掘,可作金石甲骨的朴茂生动,可写篆籀高古。  相似文献   

19.
《文物》2021,(8)
正深圳博物馆编商承祚(1902~1991年),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文物鉴藏家、金石篆刻家、书法家和教育家。商承祚先生生前收藏印章颇多且精良。2006年,其子商志将商承祚收藏的契斋藏历代名人印章173件(套)捐赠给深圳博物馆。这批印章有很多出自明清篆刻大家之手,有些是名人自用章,如明代王宠、何震,明末清初程邃、周亮工、傅山、朱彝尊,清代邓石如、翁大年、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黄士陵,晚清民国吴昌硕、陈衡恪、李尹桑、邓尔雅、寿玺等。  相似文献   

20.
清代中期,由于古文经学的复兴,一些学者纷纷埋头搞文字训诂、金石考据,先秦两汉的文字便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从大篆、小篆、隶书以及六朝碑刻,举凡彝器款识,残碑断瓦,学者们莫不极力搜寻,究其原委,考据著录之风大盛,为历代所未有。这种风气也给书法领域带来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