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闫红  任晓菲 《神州》2011,(23):34-35
在知识经济和文化产业时代,大学参与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一方面,拥有先进文化和雄厚科技实力的高校是所在区域文化研究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阵地,是保障文化产业发展的物质与精神、软实力与硬实力、文化与经济之间良性生成的制衡和引导力量,使文化产业更理性、更稳健、更审慎地面向未来;另一方面,区域性文化产业是推动高水平大学跨学科研究、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催生力量,是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河北文化建设新跨越的突破口。二者的互惠合作是实现河北城镇面貌"三年上水平"和高水平大学战略性创新的关键所在。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阐释。  相似文献   

2.
丽江古城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多元的民族文化,其民族文化交融为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基础,随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入,古城中各族群众在生活上相互帮助,经济上相互促进,文化上兼收并蓄,各民族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格局。本研究通过对丽江古城各民族文化交融的历史背景与表现进行调查,归纳丽江在推进古城民族文化交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验,提出通过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业、举办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活动、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加强丽江古城民族文化研究等方式进一步促进民族文化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3.
沈玉萍 《攀登》2012,(6):91-94
县域文化产业是以县域为中心,以县域拥有的文化资源为依托和资本投资,以资本运作为纽带,以现代管理机制为手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文化产品服务于社会,并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型产业。本文针对青海省县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特点与存在的问题,对加快青海省县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其理论基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二是中国传统文化理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目标,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发展方向,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为总体价值取向,其思想意蕴科学而先进。  相似文献   

5.
从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的本质要求和地方志工作现状及方志文化发展趋势看,需要地方志工作者做到三点:一是面向现代化需要确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二是面向世界需要培养充分的文化自信,要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明舞台上的独特价值,应该强烈意识到地方志这种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形式在中国文化"走出去"中所发挥的作用。三是面向未来需要我们的事业不断自强,既要坚守传统文化底线,又不可因循守旧、抱残守缺,而应高度自觉审时度势,淡定自信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文化产业建设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与文化生产、文化产业是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概念。新中国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理解既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也受到意识形态观念的影响。从单一的文化建设向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并举的转变反映了新时期理论界、文化界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大胆探索和积极实践。群众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因其具有广泛的大众娱乐消费基础以及与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紧密联系,成为催生文化产业最丰饶的沃土。文化经济正崛起为21世纪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处于大发展时期。而文化产品作为文化的载体,其生产与传播方式的变革必然会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传统必定持续地存在并显现于文化生活和文化产品中。在繁荣文化经济的同时,如何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是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论高校在区域文化产业建设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红  任晓菲 《神州》2011,(10):34-35
在知识经济和文化产业时代,大学参与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一方面。拥有先进文化和雄厚科技实力的高校是所在区域文化研究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阵地,是保障文化产业发展的物质与精神、软实力与硬实力、文化与经济之间良性生成的制衡和引导力量,使文化产业更理性、更稳健、更审慎地面向未来;另一方面,区域性文化产业是推动高水平大学跨学科研究、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催生力量,是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河北文化建设新跨越的突破口。二者的互惠合作是实现河北城镇面貌“三年上水平”和高水平大学战略性创新的关键所在。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阐释。  相似文献   

8.
田海舰 《攀登》2010,29(4):51-57
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积极成果和进步状态。"文明先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基本特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的根本趋向。  相似文献   

9.
张允熠  陶武 《安徽史学》2005,1(4):81-86
美籍华裔学者杜维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文化中国"的命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诸如"三个意义世界"、"公众知识分子与公民社会"以及"文化中国与儒家传统"等命题.杜维明对"文化中国"的思考有着深厚的历史感和文化蕴涵,不仅显现了当代新儒家"返本开新"的理念,而且也为21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文化的走向从新儒家角度提供了一家之言.尽管杜维明对"文化中国"的论证富有创意,但对这一问题的阐述仍留有广阔的思考空间,它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当代新儒家在新世纪的文化诉求提供了样本.  相似文献   

10.
亢小英  魏娇 《风景名胜》2021,(1):0169-0169
正视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弊端与漏洞,充分认识到文化艺术管理对实现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意义,通过创新文化艺术管理体系、完善管理机制、研发新艺术产品、更新管理理念等途径来提高文化艺术管理效率与效果,优化文化产业资源结构,扩大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优势,为实现文化产业及国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文化锋面的地理学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锋面是指两种不同特质的文化相遇所形成的文化过渡现象,是两种社会气团之间的交错带。文化锋面具有不均质性、动态性、复杂性和地域性等特点。根据成因、形态、要素和演化状况等标准,文化锋面可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与文化过渡区(带)、文化边界(界面)等概念相比,文化锋面不仅形象通俗,而且表达准确,内涵丰富。文化锋面和传统文化地理学主题具有密切的联系,但又相互独立,其研究对文化地理学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地域文化基因再现及人本观转基因空间控制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景观是环境层面上文化行为的空间产物,地域文化景观反映该地域文化体系的地理单元特征。地域文化遗产性景观揭示传统文化(尤其是心理期盼认知传统行为)在空间上传承与形制叠加的人文地理性。对后者的研究国外已借用生物传承多样性的"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理念去解构。诸多研究多涉及聚落景观及其基因方面,还没有全方位延伸到地域文化景观的各类型,尤其很少介入地域传统文化(风水观)遗产性基因,及其遗产景观基因的排列或组合或结构的研究。本文引用人文地理学"社会-文化"转向创立的"现象学结构主义"方法,首次系统揭示(中国)地域文化遗产(形制)基因与结构;并据后现代人本性空间观理念,即在满足遗产性景观所在地(或社区)生活空间质量需求规律下,论及提升文化产业展现内涵下的遗产景观基因再现控制理念。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is article asks how a regional community is culturally constructed as a policy subject in the centre/periphery relation of Finnish cultural policy. The focus is on the options the cultural recognitions analysed from the cultural policy documents of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provincial administration of North Karelia provide for different political interests. It is stated here that the democratisation of cultural policy can be open for and a vehicle of the interests the prevailing spatial dominance attempts to get within the population of peripheries. North Karelia has for centuries been a geographic and economic periphery without inner cultural distinctions. Yet it is regarded as a culturally rich and specific area.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regional community has continuously been used as a partisan identity for maintaining and reinforcing the spatial integration of national projects. Public cultural image would provide a symbolic compensation for the economically underprivileged. Furthermore, the strong cultural identity of North Karelia has constantly been taken by the regional establishment as an instrument to fight the “opponents of common regional interests” in political conflicts. Thus the principles of democracy have not always meant the capability or attitude to notice cultural polyphony within the region abreast of cultural political decision-making.  相似文献   

14.
文物的分析与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萍 《东南文化》2000,(3):123-126
对文物的材质和构造进行分析与检测,不仅对考古研究意义重大,而且也能为文物的保存、保护、鉴定等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主要介绍了日本在文物保护与检测方面常用的一些技术方法。这些技术在文物领域日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更好地进行文物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Alternative definitions of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lea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different models of the cultural production sector of the economy and hence to a different array of specific industries which are contained within the sector. In turn this implies not just differing estimates of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to output and employment in the economy but als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way economic analysis can be applied to the cultural sector as a whole. This paper begins by discussing the way in which an economic approach to interpreting the scope of the creative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can lead to a reasonable basis for defining them. It then goes on to examine the content of six distinct models of these industries, asking the question: is it possible to find a common core group of industries on which all of the models agree? The paper then consider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models for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sector, and finishes with some conclusions for cultural policy.  相似文献   

16.
海岛文化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静  朱竑 《人文地理》2006,21(2):99-103
海岛型区域文化是有别于大陆区域文化的一种区域文化形式和类型。有关海岛文化的研究在国外始于20世纪70年代,近十多年来在我国也逐渐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整理,试图对国内外海岛文化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的述评,并探讨其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方面的异同,以期对国内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程圩  张澄 《人文地理》2021,36(3):76-86
提升文化遗产竞争力,谋求中国在国际文化竞争中的话语权,无疑是当今国家文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从文化遗产生产力、文化遗产消费力、文化遗产支撑力、文化遗产传播力、文化遗产管理力以及文化遗产创新力六个方面构建中国文化遗产竞争力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主客观赋权法对文化遗产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权重进行综合确定,并对我国31个...  相似文献   

18.
区域历史文化传承与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金培 《攀登》2009,28(6):115-118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不失为一种有效保护传统区域文化的明智选择。然而,我国当前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整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只有从思想观念、运行机制、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才能尽快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区域文化产业优势的转换。  相似文献   

19.
薛飏 《人文地理》2016,31(5):148-154
本文采用中国31个省份1996-2013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效应展开研究。研究发现:第一,文化产业投入和产出规模扩张对地区GDP和人均GDP增长具有显著作用,两者间的交互效应会加大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第二,文化产业有助于带动旅游业和整个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第三,中国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提升作用最大,中部和东部地区效应相对不足。因此,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实现文化产业的合理布局,不仅能够促进整体经济增长,而且可以实现区域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景观空间研究由"物质景观"转向了"物质与文化景观并重"的研究,其本质在于从人本主义视角探究不同景观的区位价值和区位重构关系,尤其关注城市日常生活空间质量观下的人居环境景观与景观的社会公正配置与规划,从而响应不同的区位价值,满足阶层化下的人的区位尊严需求。本文重在从行为文化区位景观价值视角探讨城市区位景观价值的演变特征、区位景观理论的内涵与构成及区位文化景观尊严规划的原理构成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