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重庆城市体系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讨论了重庆城市建设发展的总特征,分析了城市体系发展中规模结构工业职能的空间结构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动重庆城市体系建设发展的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2.
城市规模结构研究可以反映城市在不同规模等级中的分布状况及城市人口集聚或分散程度,有助于认识城市体系发展所处的阶段以及该区域城市化进程的特征。研究运用Kernel城市空间密度分析方法,直观的反映了江苏省城市规模分布格局的连续变化。分别从城市体系的空间格局、城镇密集带的结构变化和长三角城市群城镇网络构建等视角对城市规模结构进行探讨,指出全省城市规模空间分布的Kernel密度在整体上具有西高东低、南密北疏的态势;城市体系的空间模式由最初的核心-边缘结构,逐渐向点-轴-面结构演化;南京都市圈的进一步延伸,将促进长三角多核心巨型城市网络向更大地域范围拓展。由此提出全省在不断优化城市体系的同时,需要更加注重大中城市及小城镇协调发展机制的建设,加强对苏中、苏北地区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张和城市规模布局的均衡,建立具备完整城市功能的网络城市发展模式,以更好的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那伟  刘继生 《人文地理》2007,22(5):50-54
等级规模结构是城市体系的三大结构之一,其特征可以反映出城市在不同规模层次中的分布状况及城市人口集中或分散的程度,有助于认识城市体系发展所处的阶段。通过统计数据计算分析,运用分形理论,发现吉林省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满足位序-规模分布规律,城市规模分布的均衡程度较高,中小城市比较发育,首位城市垄断作用不突出,缺乏大城市。在吉林省城市体系动态变化过程中,等级规模结构相对稳定且不断趋于集中。在此基础上提出重点培育通化、延吉等大城市;继续扩大长春规模,发挥整体效益;加强交通网络建设;加快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市体系规模结构预测方法应用研究——以内江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世中 《人文地理》1998,13(3):46-49
本文利用城市体系规模分布模型对内江市城市体系分形特征及规模结构进行了分析预测,指出了内江城市体系发展规律及促进其快速发展规律及促进其快速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基于分形理论对陕西城市体系等级规模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邢海虹  刘科伟 《人文地理》2007,22(4):38-40,15
通过测算20年来陕西城市体系等级规模分布的分维值,得出结论:陕西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符合分形特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比较分散,人口分布呈不均衡态分布;整个城市体系的分形表现出中间层次的弱缺,存在城市规模等级结构的断层;城市体系等级差异虽有缓慢减小的趋势,但距离最优状态还很漫长。在对这些特征做出解释的基础上,认为应采取促进省内二级中心城市的发展、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加强城市体系的产业规划等措施促进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6.
环南海国家及地区既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发展的重要地带枢纽,也是进行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由于区域内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基础和城市发展阶段等存在不同,其内部城市化过程与城市体系格局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基于1960—2020年环南海地区国家和主要城市层面等多尺度的人口数据,利用城市首位度指数与城市空间基尼系数两个指标,结合核密度等空间分析方法,对环南海国家及地区的人口城市化与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第一,环南海国家及地区大部分进入城市化发展后期,但区域内部城市化发展出现较大差异,越南、柬埔寨的城市化落后于其他国家(地区);第二,区域内城市体系空间结构以强单中心结构为主,双(多)中心结构的国家及地区较少,城市体系内部发展不平衡,城市规模分布以首位分布居多;第三,主要城市人口空间集聚现象显著,且还有进一步集聚发展的倾向。本研究揭示了环南海国家及地区的城市发展过程和分布规律,对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海航线建设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鲁南区域城镇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代合治 《人文地理》1996,11(Z2):31-34
本文从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等3个方面,通过定量分析和比较研究,探讨了鲁南城镇体系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鲁南"双心"型的中心城市结构,提出了各类型城镇的发展方向和强化区域城镇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甄峰  席广亮 《人文地理》2012,27(3):131-135
本文回顾了南京大学城市地理研究发展变迁的历史过程,将其划分为探索研究时期、复苏发展时期、旺盛发展时期和多元化发展时期几个阶段,系统总结了在城市化、城镇体系、城市与区域规划及管治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南京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城市化理论、城镇体系理论及城市与区域研究的机构,提出了"三结构一网络"的城镇体系结构、"城市-区域"观等经典理论。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来,南京大学城市地理高度融合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夯实了自己的学科发展优势。在未来发展中,应进一步加强对健康城市化、城市网络体系、城市空间重构及宜居城市与智慧城市等内容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黄泰  张捷  解杼  刘泽华 《人文地理》2003,18(2):49-54
本文强调了旅游资源"集中性"的功能属性,并区分了地域、线性、等级、节点四种集中性,揭示了旅游资源经济、交通指向性的空间布局特征。通过分析旅游地域系统同区域城市体系在要素、结构及功能上的多层耦合关系,归纳出一定区域城市支持下的旅游地域系统空间组织---地域旅游城市网络等级体系模式。并通过分析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城市旅游功能结构,结合旅游业产业特性,划分出三个等级构成:中心旅游城市、旅游城市、特色旅游城镇或旅游景区。最后给出了江苏地域旅游城市网络体系空间组织。  相似文献   

10.
城市体系研究主要关注城市的节点性与城际关系两个方面,而城市网络研究将这两个关键要素统一起来,为进一步探讨此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城际联系的视角,本文从城市的“中心性”和“中介性”两个维度来重新定义城市的节点地位。基于此,研究分析了铁路交通流视角下近十年来中原城市群城市体系整体和局部的结构变化,试图提供一种网络视角下城市体系演变的不同图景。研究发现:①城市中心性和中介性呈现出截然相反的变化趋势;②高中介性的门户城市更易提升自身地位;③城市中心性的层级结构愈发显著,而中介性更加扁平。在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下,研究讨论了中原城市群城际体系演变的特征与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土地等级制度是维新政府为加快地税改革的进度,保证地税收入而施行的措施。该制度经过地方府县的试行后,被政府采纳并规范化,形成了完善的土地等级编制规则,最终成为政府向农民摊派地税的手段。本文将主要讨论政府的土地等级制度政策与县厅的执行情况,论述土地等级制度的产生、发展与变形以及编制土地等级对地税改革及当时的社会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姜新 《史学月刊》2005,36(12):48-53
留学生归国考试是介于废除科举和实施文官考试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选拔人才形式。它不仅检验了早期留学活动,并且影响着留学生活动的规模与方向,推动了中国留学活动进入新的阶段。它不仅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批判性的总结,并且为文官考试在形式与内容上树立了榜样,推动了中国新式铨选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tegrated passive-active (i.e. hybrid) system for seismic response control of a cable-stayed bridge. Since multiple control devices are operating, a hybrid control system could alleviate some of the restrictions and limitations that exist when each system is acting alone. Lead rubber bearings are used as passive control devices to reduce the earthquake-induced forces in the bridge and hydraulic actuators are used as active control devices to further reduce the bridge responses, especially deck displacements. In the proposed hybrid control system, a linear quadratic Gaussian control algorithm is adopted as a primary controller. In addition, a secondary bang-bang type (i.e. on-off type) controller according to the responses of lead rubber bearings is considered to increase the controller robustness.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ontrol performances of the integrated passive-active control system are superior to those of the passive control system and are sligh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fully active control system. Furthermore, it is verified that the hybrid control system with a bang-bang type controller is more robust for stiffness perturbation than the active controller with a μ-synthesis method, and there are no signs of instability in the over-all system whereas the active control system with linear quadratic Gaussian algorithm shows instabilities in the perturbed system. Therefore, the proposed hybrid protective system could effectively be used for seismically excited cable-stayed bridges.  相似文献   

14.
梅祖蓉  马敏 《史学集刊》2007,4(2):57-64
民主政治制度的稳定运行不仅需要合理的制度安排和稳定的经济发展,更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文化。魏玛共和国民主试验的失败是其制度设计上的重大缺陷、经济上的失败及政治文化转型迟滞的复合性后果,而联邦德国民主制度的成功运作,则得益于它精致完备的制度安排、成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和努力培育与民主政治相适应的公民文化。因此,制度转型与文化转型具有内在的深层互动关系,政府效能和合法性与政治文化特质高度关联,而文化转型则是一个渐进发展的长期过程。  相似文献   

15.
李亮 《攀登》2010,29(5):43-46
政治合法性作为一个系统,其建设只有遵从一定的运行规则和运行规律,从系统论的角度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才能使系统有效运行并达到功能最大化。本文就如何在系统指导下建构我国的政治合法体系从六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In recent years, unemployment protection systems based on individual savings have been instituted in several developing countries. Chile was one of the first to establish such a system, which at the time was widely cited as a model for other countri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particular political context in which the Chilean system was created before examining how it works in terms of coverage and levels of benefits received by unemployed workers. The authors undertak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administrative data produced by the system and conclude that the insurance covers only a small proportion of the unemployed, as most workers generally had precarious jobs that did not allow them to contribute to the system consistently. The Chilean case illustrates how difficult it is to establish functioning unemployment insuran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ith precarious labour markets.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mploy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nditions imposed by the benefit system, the article assesses the efficacy of the Unemployment Insurance Savings Accounts (UISA) system and analyses whether it can indeed serve as a model for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7.
献和简牍中的“提封”一词并非如注家所理解的那样是“都凡”的“一声之转,皆大数之名”,而是“提封田”的简称。“提封田”是由井田法发展来的战国西汉土地统计的专门术语,即由井田的一方里一个计算单位发展为一百方里一个计算单位,先计算出土地总数,然后推“定”出垦田总数,作为征收田税的依据。这是战国授田制之下制土分民、以课促垦的沿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伪满洲国成立初期,出于治安上的需要,日本侵略者在地方基层实行保甲制度,通过组织反动保卫团、实行连坐制度等,疯狂镇压东北人民的反抗,其所需经费以强征所谓的保甲费为支撑。1937年后,由于伪满洲国的主要任务向“国家建设”转变,对于基层地方,发布街制和村制,仿照日本基层的町村制度实行所谓的“地方自治”,并制定了统一的街村财政税收制度。但是街村制度并没有脱离保甲制度的藩篱,也没有真正为中国东北基层地方带来自治的福音,不过是对中国东北基层进行侵略和掠夺的变形而已。  相似文献   

19.
王瑞成 《近代史研究》2012,(2):28-46,160
太平天国及捻军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辛酉政变三个相继发生的重大事件,促成了湘军、淮军和总理衙门等一系列新制度的创设。这一制度创新的共同特点是王朝应对外部危机而采取的横向分权,在体制外形成新的制度和权力中心,并与共同的对手之间构成三角权力制衡,呈现权力外移而非权力下移的特征。在战时体制向常规时期体制的过渡中,曾国藩和所统湘军走上战后复员老路而趋于衰微;左宗棠和李鸿章则在变化了的大环境下,寻找到自强新目标,将战时外移的权力延展到新的体制外新机制中。最终,以李鸿章和淮军为核心的洋务体制,整合了由内转外的各种新势力和新制度,形成与王朝旧体制并存的双轨制结构,并在与外国势力抗衡中形成相对稳定的权力架构。由此可见权力外移而非权力下移才是甲午战争前权力结构变动的主导趋势;而中国内部纷繁曲折的制度创设和权力结构变动是这一时期历史之变最重要的内涵,也是晚清史真正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Spatial choice, a voluntary form of allocation of consumers to central services, is usually conceived as affected by two factors, distance and attraction. Although usually regarded as exogenous, attraction is in turn affected by the level of use a service receives, and thus by spatial choic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ystem defined by these relationships, largely by simulation. Proposals are made concerning the initiation and perturbation of the system, and attempts are made to generalize the results. Although it is difficult to connect form with process in such a system, it is possible to identify the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system sta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