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中药名五彩缤纷,且具有丰富的文学性。宋朝文坛泰斗苏东坡,一天与其好友姜志之同坐品茶。姜志之说:“苏子,我们闲坐无聊,请各举这座中一物为药名。”苏东坡让姜志之先举。志之说:“君为药名。”苏东坡不解。“‘苏子’嘛!”苏东坡明白了。苏东坡随即说道:“君亦药名,不是‘半夏’定是‘厚朴’。”志之问其故。苏东坡答:  相似文献   

2.
张雨 《文史月刊》2011,(6):61-61
人笔记《高斋漫录》中记载了这样一则轶事:苏东坡任风翔府节度判官,章悖任商州令时,两人出游仙游潭,前面是悬崖峭壁,只有一根独木桥相通,独木桥下深渊万丈。章悖提出让苏东坡过桥,在绝壁上留下墨迹,苏东坡不敢。  相似文献   

3.
《南方人物周刊》2010,(17):95-95
物我合一 宋朝诗人苏东坡和秦少游,才华都很高,又很自负,经常在一起淡学论道,互不相让。 一天,苏东坡和秦少游在吃饭时,正好看到桌上有一只虱子。苏东坡就说:“这个地方好脏,竟然有虱子,不知是谁身上的垢秽变成虱子的!”  相似文献   

4.
快乐苏东坡     
《文史月刊》2010,(9):56-56
苏东坡早年乘船赴考,因途遇风浪,误了开考的时辰。主考大人不准苏东坡入场,后来听了苏的诉说,顿生侧隐之心,便口诵一联让他对,若对得出,便破例允他入试。主考官出的联是:“一叶小舟,载着二三位考生,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颠八倒到九江,十分来迟。”  相似文献   

5.
东坡留痕     
在国学大师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海南出版社2001年出版)中,记载了苏东坡两次到靖江的经过。苏东坡是北宋人,他到靖江时,距靖江建县还有370多年,这对靖江历史的研究者来说,不能不算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发现。 《苏东坡传》记载,苏东坡首次来靖江是在他的青年时期。该《传》说,苏东坡年少时祖父去世,伯父和堂妹前去吊丧,苏东坡得以与堂妹见面。从此堂妹成了苏东坡心目  相似文献   

6.
《湖南文史》2010,(1):36-37
“借花献佛”说的本是拿别人的东西送人情。它来自苏东坡和佛印交往的一段传说。 苏东坡的好友佛印,饱读佛经,超凡脱俗,可苏东坡却猜疑他不能够做到。一天,佛印去造访苏东坡,苏东坡设宴款待,十分的盛情。  相似文献   

7.
马化福 《文史天地》2009,(12):45-48
稍有一点文史知识的人都知道苏轼苏东坡是我国北宋时一位伟大的文学艺术家,是一位全才,诗文词赋无所不精,音乐书画无所不能。他的诗民间都有“韩潮苏海”的说法,意思是说:韩愈的诗如钱塘潮水,苏东坡的诗像大海一样宽广。他的文正如他自己所说:“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挥洒自如,  相似文献   

8.
林道茵 《古今谈》2002,(2):55-56
杭州人都知道苏东坡,怀念苏东坡;苏氏有生之年,也时时刻刻想念着杭州,牵挂着杭州。宋熙宁四年(1071)苏东坡携眷离京到杭州上任。在随后的十年时间内,他连续在杭州、山东密州以及苏州几个地方为官,但给他留下印象最深刻的,独有杭州。他初到杭州时,便写出下面的诗句:  相似文献   

9.
冯梦龙在《警世通言》第三卷《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天,苏东坡去看望宰相王安石,恰好王安石出去了。在王安石的书桌上,苏东坡看到了一首咏菊诗的草稿,才写了开头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看到这两句诗后,心想王安石真有点老糊涂了,菊花最能耐寒、耐久,敢与秋霜  相似文献   

10.
张雨 《文史月刊》2011,(4):10-10
苏东坡与佛印是好朋友。一次,佛印做了一道五柳鱼,恰巧苏东坡来了,佛印于是顺手将鱼放进磬里。  相似文献   

11.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小型的文艺形式。古今的一些文人学士都喜欢“对对子”。你出上联,我对下联,而且还流传下来许多对对子的佳话,但也留下了少许“绝对”。所谓“绝对”,是指有人出了上联,而无人能对出下联。现把所搜集到的古人“绝对”抄录于后,权当同读者在史林中漫步了一回。时至今日,还流传着北宋时王安石三难苏东坡的轶事。说的是王安石出的三个上联又偏又怪,苏东坡一个下联也没有对出来,虽然后来有高才者替苏东坡对出了前两个下联,但第三个下联至今也无人对出。这个上联是:“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北宋时,苏东坡在杭州邀一些文人学士同船游西湖时,一歌女手提一锡壶给苏东坡斟酒时不慎把锡壶掉到湖里。有人当即出了一联:“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结果包括苏东坡在内的一船人谁也没对出下联,至今仍不见下联,成为“绝对”。明朝嘉靖年间,一才貌双全的大家闺秀以“柳映池中,鱼钻鸟巢鸟戏水”征联择婿时,虽然去应对的不乏才高八斗的秀才,但却谁也没有对出下联。征联择婿者一气之下落发为尼,此联也成为“绝对”。据说在很久以前,一群秀才到广西桂林赶考路过漓江岸边的斗鸡山时,其中一位平素爱写对联者在一块巨石上写了一上联求对“斗鸡山上山鸡斗”后...  相似文献   

12.
《文史博览》2010,(1):36-37
<正>"借花献佛"说的本是拿别人的东西送人情。它来自苏东坡和佛印交往的一段传说。苏东坡的好友佛印,饱读佛经,超凡脱俗,可苏东坡却猜疑他不能够做到。一天,佛  相似文献   

13.
流年 《湖南文史》2012,(6):68-68
北宋文坛巨匠苏东坡不仅诗词文赋独步当时,还美德可嘉,乐于助人,曾为一个靠卖油馓子为生的老妇人写过一首广告诗。苏东坡贬官流放期间,曾到过儋州(今海南岛)。儋州属南方边陲,民情风俗与中原不同,他往来于城镇乡村采风,还品尝了多种当地美食,自谓乐在其中。一天,苏东坡进了一个集镇,拐入一条小巷时,香味直钻鼻孔。  相似文献   

14.
宋代大词人苏东坡酷爱石头。有一次,他在扬州获得一绿一白两块石头,视如珍宝,命名为"仇池石"。当时有位叫王晋卿的学者写诗求索玩赏,苏东坡觉得这是"意在于夺",回诗申明不肯割爱。王晋卿不死心眼,又写诗来,力索其石。苏东坡不好再拒绝,就提出用对方收藏的两幅名画交换,结果以双方都不忍割爱告终。  相似文献   

15.
晏建怀 《文史春秋》2012,(11):62-64
一个人的胸怀,在两种境遇下可以一览无遗:一是极乐时,二是极悲处。极乐时得意到忘形,那是小人;极悲处沉沦到厌世,那是俗辈。苏东坡大才粲粲,然而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尤其遭遇“乌台诗案”,深陷“文字狱”,几次濒临灭顶之灾,九死一生。面对这种人生极悲,苏东坡的心态女,何呢?  相似文献   

16.
乃夫 《旅游》2003,(2):32-33
在尼泊尔旅游的8天里.住过了6家饭店,大部分饭店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梳理这些印象,总括来说,就两个字:特色。  相似文献   

17.
一屁打过江     
星云 《环球人物》2020,(5):120-120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江北瓜洲担任太守期间,经常和镇江金山寺住持佛印禅师往来。有一天,苏东坡在衙门打坐,觉得很清净,写了一首诗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苏东坡以此描写自己修行的境界:不管什么情况,我都端坐如常,八风吹不动了。这位苏大学士对自己的诗偈相当自豪,于是命书童赶快坐船过江,送给佛印禅师赏鉴。书童遵照指示,乘着船摇摇晃晃地到江南,上了岸,便直抵金山寺。  相似文献   

18.
饭店低碳化水平评价指标的构建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卫  雷鹏  张琼 《旅游科学》2012,26(1):72-81
本研究以粤港澳中高星级饭店管理人员和国内外饭店研究者为调研对象,在文献分析、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样本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饭店低碳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分属6个维度的21项指标构成,其6个维度被命名为:碳减排措施指标、低碳管理指标、低碳引导指标、碳排放指标、碳汇指标和碳源构成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碳减排措施指标、低碳管理指标及碳排放指标是评价饭店低碳化水平的重要因素;而样本分组比较则指出,饭店管理人员与研究者、港澳与内地饭店管理人员在对某些评价指标的认同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苏东坡的"超然台"(图一),由于他的一篇"记"而驰名。"超然台"与《超然台记》同为人们所记忆,所欣赏。对于苏东坡的诗词、文章,我是极喜爱的,在古代灿烂的文艺天空中,他是我眼中的一颗亮晶晶的大星。对于苏东坡的才情横溢,豪放独特的风格,我是倾倒的。"东  相似文献   

20.
正要说苏东坡,必须说到王安石,才能理解得深刻;要说王安石,也应该说到苏东坡,才能理解得完整。苏东坡一生最灿烂的文学浪花,都激起于北宋政治的礁石,而当时北宋政治的礁石,正是由宰相王安石开启的变法运动;苏东坡是王安石的政敌,他不断发表言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王安石处理与苏东坡的关系,既包含了中国人治社会通行的政治潜规则,也体现了王安石作为政治家令人尊敬的人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