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春锋 《东南文化》2022,(S1):128-131
<正>北大红楼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近代建筑,是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人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这里曾掀起新文化运动的高潮,是五四运动的重要策源地、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诞生地,对推动全国范围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3月,北京市将北大红楼列为“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之一,进行保护修缮,内设主题展和六处旧址复原。  相似文献   

2.
章士钊与《甲寅》月刊和《新青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近代人物中,章士钊先生是一位久为人所“知”,而未为人所“深知”的历史人物。人们通常知道他早年参加孙中山、黄兴等领导的革命活动,晚年为两岸和平统一而奔走,以身殉职;也知道他曾做过段祺瑞政府的司法、教育总长,在20年代,是一位有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对者。人们还知道他在学术上有许多贡献,如早年传播西方逻  相似文献   

3.
陈翔 《纵横》2010,(5):49-52
沙滩红楼是老北大的象征,铭刻着“民主”与“科学”的历史印记。从1918年红楼建成,到北京大学迁址到西郊燕园,北大红楼与北京大学的关系密不可分。然而在日伪统治时期,这座大楼却与北京大学有了暂时的分离。人们通常把西南联大看作北京大学在这一时期的历史延续;而这时的北大红楼,先是被作为日本宪兵队本部使用,  相似文献   

4.
1918年秋、1919年冬,毛泽东先后两度来到北京,与北大红楼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红楼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期间,毛泽东积极参加北京大学的进步社团和学术活动,广泛结交活跃于当时北大新文化舞台上的知名人物,与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广泛接触。这期间,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他还利用北大良好的学习条件,阅读和研究了大量的西方资产阶级哲学著作,并开始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迅速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红楼生涯,是毛泽东走向革命道路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5.
北大红楼建成于1918年,本来是作学生宿舍,建成后成为北大文学院的所在,即北大一院。自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等新文化的倡导者和传播者齐集红楼,红楼一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1919年5月4日,爱国学生就是从红楼走向天安门,掀起了五四爱国运动。2002年4月开馆的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就是以红楼为依托,纪念和宣传五四新文化运动。正是这座曾孕育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红楼,在北平沦陷期间成为日本宪兵本部及其分队所在地。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北京大学大部分师生都先后离开北平。7月底北平沦陷,9月…  相似文献   

6.
1980年8月30日上午,低沉的哀乐在武昌红楼的大厅里回荡着,哀思撕着人们的心,悲泪带着人们的情,简朴的追悼会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的追思。他,参加过黄埔军校的筹建,担任过国民党第三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曾是长沙起义的主要策划者,曾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是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解放勋章的大功臣。他、就是与共产党风雨同舟的老朋友——李明灏。一为国初攻读向党初表心李明灏,字仲坚,1897年9月19日生于湖南醴陵县板杉乡苏家村。父亲李文洁,一生勤读诗书,是乡里为数不多的清末秀才。他不进官场,立志教育救国,曾执教于县私立…  相似文献   

7.
蓝冰 《南方文物》2013,(1):182-184
说起红楼,人们很容易想到北京大学的“红楼”,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也有一座“红楼”.  相似文献   

8.
<正>2021年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北大红楼同建党紧密相关,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最早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也是我们党在北京早期革命活动的历史见证地,在建党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在这里,以《新青年》等刊物的创办为标志,新文化运动迅猛发展;在这里,五四游行的队伍集结出发,一场新的伟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席卷全国;在这里,成立了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陈独秀、  相似文献   

9.
1 红学前辈王昆仑同志在四十年代写就的《红楼梦人物论》里,有一句关于凤姐的名言,道是“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这实在是《红楼梦》的任何普通读者都会产生的真实感受,也是启示着《红楼梦》的爱好者和研究者深长思之的有趣课题。人们恨凤姐,骂凤姐,为什么不见凤姐还要想凤姐呢?原因可以说出多种多样。如果仅仅对人物进行是非善恶的道德评价,恐怕是难以完满回答这样的问题的;只有对人物进行审美评价,才能进一步探索其中奥秘。红学史上有位评点者曾经发过颇有见地的议论:“吾读《红楼  相似文献   

10.
成仿吾的“板斧”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们心目中,创造社三巨头,郭沫若名气最大。其实,除才华、学识不相上下或各有千秋外,若论道德品质尤其是革命的坚韧性,成仿吾似又超过郭沫若和郁达夫。而且,还正是郭沫若曾明确赞誉过成仿吾是“全社的心脏”。因为,成仿吾“是创造社文艺批评、文艺理论方面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创造社一个强有力的精神支柱;他承担了最重的社务工作和编务工作;他坚守阵地,有始有终,只要他在,创造社就正常运转;无论顺利或挫折,他没有放松过自己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白帝城     
《文物》1977,(9)
长江三峡以险峻壮丽的形势而闻名于世。由湖北宜昌溯江西上,穿西陵峡和巫峡,到达瞿塘峡口,可以看到江北岸一座坐落在半山腰里的古城,它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帝城。刘备托孤、诸葛亮八阵图的故事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大诗人李白、杜甫、刘禹锡、陆游、范成大都在这里留下过足迹,写出了许多美丽的诗篇;李自成、张献忠在这里的战斗业迹更是象滔滔江水一样永久不会泯灭。  相似文献   

12.
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1874—1965)是英国现代史上最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国务活动家之一。从他进入英国议会时算起,他在英国政治舞台上活动了六十多年,曾在政府中担任过许多部的大臣,并两次出任首相,经历了英帝国由强盛到衰落的历史过程。对这样一位人物,资产阶级竭力美化他,是很自然的,这里且不去说它。本文要说的是另一方面的问题即全盘否定丘吉尔的倾向。  相似文献   

13.
陈宏明 《文史天地》2008,(11):34-36
说起在国民党及国民政府中有许多重要人物的诗文造诣很高,人们对此并不否认,若说蒋介石也有文学方面的天赋,恐怕很多人会觉得很诧异。原来人们熟悉的蒋介石是:他有政治手腕,他有军事才干,他喜欢独断专行,而他在文学方面的表现好像从未听人说过。  相似文献   

14.
奥洛维扬纳亚火车站周围地区的中世纪墓葬遗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现今已知的考古学遗存的数量,波诺涅是东外贝加尔地区占据首位中的一个。18世纪的科学考察队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热衷于地志学研究的人们都在这里进行过工作,基谢列夫考古考察队的工作人员和杰出的苏联考古学家奥克拉德尼科夫也都在这里进行过考察研究。  相似文献   

15.
迢迢旧州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靖西有个旧州街,我早就听说了,却从来也没有去过。先从靖西说起吧,它地处祖国南方边陲,与越南接壤,一方面边境上还有地雷,上山下田你得悬着一份心,现在正在艰难的排雷;另一方面,越南姑娘老往这里跑,两国通婚,合法与不合法的年青夫妇,据说就有数千对,你阻也阻不住。这里又是民族聚居区,几乎百分之百是壮族,解放前完全是化外之地,古时叫羁縻州。然而,历史上一些著名的人物,如瓦氏夫人、侬智高,都是当地人,至今还流传着他们许多动人的传说。广西许多比较开放的地方,壮族的服饰几乎与汉族无异,也穿高跟鞋、蝙蝠衫、牛仔裤了,这里你倒可以看见长…  相似文献   

16.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先后有数十个民族在这里活动过,古代有许多民族在这里建立了地方性政权,发行过地方性货币,是中国古代货币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汉佉二体钱、汉龟二体钱、突骑施钱、喀喇汗王朝铜币和察合台汗国银币等,都因有地下遗物出土而  相似文献   

17.
10到14世纪,环城遍植刺桐的泉州也许是世界上最繁华、最先进的国际大都市,这里有悠远的历史,有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甚至不乏新潮和时尚。人们来此追寻生命、财富、梦想和欢乐时光,西太平洋的海风让每个人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袁进 《岭南文史》2008,(1):19-23
康有为(1858-1927年)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等,时人称南海先生,广东南海人,近代戊戌变法运动的领袖。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有着多方面成就的历史人物,他不但是位爱国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书法艺术家,而且是中国博物馆事业早期的热心倡导者和先驱者之一。他的许多有关博物馆的见解与理论,在今天看来仍具有现实意义。康有为是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史上一位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的历史人物。下面笔者仅就康有为有关博物馆的见解与主张作些概要论述,力求能使人们对这位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的著名历史人物,有个全新的、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知识的巩固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诸如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在理解基础上记忆;某种需要;心理生理素质等,数字特征法可作为其它各类形势的辅助,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这里主要谈谈经过几轮复习后,如何用数字特征法来巩固已学过掌握过的知识。何谓数字特征法,它是将历史背景、过程、结论、概念、典章、人物等历史要素与数字符号巧合地排列出来的一种方法,它有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20.
红楼春秋     
武昌蛇山南麓、阅马场广场北端的绿树丛中,掩映着一级红色的建筑,武汉人称它为红楼,它就是辛亥革命的著名胜迹──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今天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就设在这里。红楼原为清朝末年清政府为“预备立宪”而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建成于清宣统二年,即1910年。经历了80多年的风风雨雨,红楼基本保持了原建的格局和风貌。红楼背倚蛇山,座北面南,在阅马场广场自成一个规整的院落。一幢红色的二层楼房(原咨议局议场,“红楼”即由此楼得名)座落正中,成为红楼建筑群的主体和中心;正面,以装有铁栅的矮墙围院,院门为铁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