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菏泽安邱堌堆遗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菏泽市在山东省西南部,《禹贡》属豫州之域,清代为曹州府治,现为菏泽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由于历年黄河泛滥,古代遗址多被洪水浸没,深埋于积沙之下,不易寻找,长期以来影响了考古工作的开展。1984年春,北京大学考古系商周组师生来此选择实习地点,与地区文展馆和市文化馆同志共同决定在安邱堌堆进行发掘。遗址位于菏泽市区东南12公里,在佃户屯乡曹楼村东南的安邱堌堆上(图一)。堌  相似文献   

2.
袁广阔 《南方文物》2012,(2):82-85,81
豫东北鲁西地区存在大量的古代文化遗址,这些遗址因一般呈圆形土包状矗立在平原之上,当地居民多称之为“丘”、“堌堆”、“陵”、“岗”、“台”、“台岗”、“岗子”等,如濮阳的帝丘、菏泽的陶丘、安丘堌堆、杞县鹿台岗、鹿邑的栾台、青丰的苍吉陵等,这些丘类遗址多与黄河中下游发现的龙山城址交错分布,如河南境内有濮阳戚城、淮阳平粮台等,山东境内仅聊城地区就发现9座,其中经过科学发掘的有茌平教场铺、阳谷景阳岗龙山城址等.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豫北焦作、新乡和濮阳等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址调查和发掘时,发现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时期聚落的形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比如丘类遗址是从龙山文化中期开始形成的,而这一变化和龙山文化城址的出现存在一定的关系,本文主要依据豫北地区特别是濮阳一带新的考古资料,对黄河中下游龙山城址出现的原因作一初步探讨,不当之处,敬请同行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3.
解读菏泽堌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菏泽有着丰富的堌堆文化,有档案记载的151处,这些堌堆文化,是先民留下来的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以事实为依据对菏泽堌堆进行解读,它不仅展示着菏泽发展的历史,也展现了菏泽人民不屈不挠、抵御自然灾害的斗争史。  相似文献   

4.
论造律台类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造律台类型是指豫东以及鲁西南、皖西北地区以河南省永城县造律台遗址为代表的一类龙山期文化遗存,也称为青堌堆类型或王油坊类型。由于其分布地域同古史传说中的一些地名与人物活动有关,学术界颇为重视。在商文化起源问题的讨论中,不少同志已作出它是先商文化的论断。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其文化性质、来源,发展去向以及与周围其他文化的关系诸问题的分析,对其族属作一初步探索。造律台是一个高出地面7米多的土台子,1936年秋,前河南省古迹研究会李景聃等人为寻找殷墟文化的来源到豫东调查,首次发现并发掘了这处遗址。遗址堆积较厚,文  相似文献   

5.
江西清江县三桥乡樊城堆遗址发现于1975年,1977年冬作首次试掘,1978年和1980年秋冬又做了两次发掘,80年代初,全省开展大规模文物普查,在赣江中下游—鄱阳湖水系地带,有目的地开展了考古工作,新发现并发掘了一批同类型古文化遗址.通过对大量发掘资料的整理,以及多方面分析排比和研究,我们初步认定,樊城堆类型文化遗存,是江西新石器时代晚期,广泛分布于赣江—鄱阳湖水系的一支主体文化.它有一批独特的、可以区别于其他文化的器物群,与周围地区古代文化的关系及其年代等问题,都是比较清楚的.因而我们提出,将这类古文化遗存正式命名为樊城堆文化.  相似文献   

6.
山东济宁凤凰台遗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凤凰台遗址位于济宁市郊区南张乡凤凰台村内。东距济宁市区约7公里,北距济(宁)嘉(祥)公路0.5公里,西北距潘庙遗址约2公里。遗址原是一处堌堆,地面海拔高度约为37米,现存堌堆比周围地面高10米左右,顶部曾有一小道观,俗称凤凰台,现已不存。从断崖下面仍可看到高出现地面1米余的文化层堆积。堌堆周围也因取土将四周削掘陡峭,并已被民房环绕,仅北侧存一块南北长28、东西宽13米的空地,且已被挖成  相似文献   

7.
郑州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 ,是华夏文明起源的中心地区之一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 ,这里不断进行着文明的积聚和嬗变 ,数以万计的古文化遗址历经沧桑 ,绵延不绝 ,成为郑州地区文化的灵魂和根脉。改革开放以来 ,郑州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 ,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 ,文物考古部门既是基本建设工程的开路先锋 ,也见证着郑州走向现代化的辉煌历程。 2 0多年来 ,文物部门配合基本建设项目近万个 ,发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及其他历史文化遗迹 30 0 0多处 ,出土各类文物 2 0余万件 ,既有力地支持了郑州地区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1958年冬和1959年4月,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陕西分队华县队,对元君庙仰韶时期墓地的发掘和老官台遗址的试掘,揭开了研究前仰韶时期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序幕。 1976年,河北省文管处等单位在武安县发掘了磁山遗址。 1977年,开封地区文管会等单位发掘了新郑县的裴李岗遗址。 这些考古工作所揭示出来的考古文化遗存,均自具特征,年代上早于仰韶时期。按考古文化命名的惯例,考古学者分别称之为老官台文化、磁山文化和裴李岗文化。  相似文献   

9.
虎丘岗遗址位于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罗王镇王陈寨村,发现有较为丰富的商代文化遗存。除了存在明确的文化层堆积外,还清理出诸多灰坑,出土大量陶器、石器、骨器、蚌器、角器等遗物。虎丘岗遗址商文化遗存延续时间较长,其中二里岗时期文化因素较为单纯,年代为二里岗文化下层二期偏晚阶段到上层二期;殷墟文化时期遗存属于“安邱堌堆类型”,年代相当于殷墟文化二至四期。其为豫东地区分布最偏西北的商代遗址,为研究该区域夏商时期的文化面貌、商族起源与商文化东渐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0.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对河南省渑池县仰韶仰韶遗址的发掘而得名。2011年是仰韶遗址发掘90周年。在这90年里,共发现和发掘了仰韶文化遗址5000多处,其分布东起豫东,西至甘青,北  相似文献   

11.
豫东商丘地区考古调查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2年底,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商丘地区24个古文化遗址进行了复查,并对民权县李岗遗址进行了试掘,获得一批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先商文化、早商文化、晚商文化遗物,确认了不同时期遗址的分布,为进一步了解夏商时期商丘地区考古学文化面貌与特征、特别是先商文化和岳石文化在该地区的分布状况等,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2.
江水顺流东下,过黄州,南岸即是黄石大冶地区。此地属鄂东南,有丰富的古文化遗存。继蜚声中外的铜绿古矿冶遗址的发掘之后,又先后调查发掘了上罗村等三四十处西周时期的遗址。星罗棋布的西周时期遗址告诉我们:鄂东南地区古代文化研究工作的冰期已经过去,新的研究课题摆在我们面前了。下面将根据这里遗址出土的材料,对黄石大冶地区西周时期的文化特征,以及这种文化的分布范围和族属作些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济南大辛庄遗址出土商代甲骨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遗址概况 位于济南市东郊的大辛庄遗址是一处以商文化为主要内涵的古文化遗址。自上个世纪30年代发现该遗址以来,齐鲁大学、山东省文物管理部门和山东大学等先后多次对其做过调查和勘探,探明遗址面积为30余万平方米,是山东省内已知面积最大的一处商代遗址,1977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秋,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济南市博物馆联合对该遗址进行试掘,初步探明了遗址的文化内涵和年代序列,为进一步发掘和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三年三月,虞城县王集公社王集村社员在院内打井时发现古墓一座,商丘地区文管会闻讯后派人与虞城县图书馆联合进行了清理,现将情况简报如下: 一、墓葬形制王集位于虞城县西南二十华里,北距黄河故道十五华里。这里原是一片高岗地带,有较厚的黑土层堆积,当地群众称之为“黑固堆”。经发掘得知这是一处堆积厚达4米以上,包含有龙山、商、西周、战国等时期的古文化遗址。这座墓葬的开口处即在黄沙淤积土层以下,表土及黄沙土厚1—1.3米,墓坑深4米,为竖穴土矿,内填五花土并经夯打.两边留有二层台,石棺南北向,系青色  相似文献   

15.
2002年对三城巷遗址的第二次发掘发现了商周和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存,出土遗物有陶器、玉器、石器等,这次挖掘为研究宁镇地区古文化特点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6.
原阳谷堆文化遗址与张苍墓李斌原阳县城东北2公里,有一处文化遗址,这是原阳县境内至今发现的唯一一处古文化遗址。该遗址在谷堆村中,呈不规则状,东西约110米,南北约160米,文化层部分裸露地表,有的地方深达2米。此处未经正式发掘,地面有鬲、罐、盆、碗之灰...  相似文献   

17.
河南杞县朱岗遗址试掘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遗址概况和发掘方法杞县位于豫东西部,东距商丘约90公里,西距郑州约120公里。其地北依黄河,南临涡水,《禹贡》豫州之域,商周杞国旧地,今属开封市辖区。由于历史时期河、济泛滥,这一带的古文化遗址也屡遭湮没,淤土广厚,曾长期被视为无古可考或有古难觅之地,以往尚未进行过任何早期遗址的发掘工作。为了填补这一空白,了解该地区考古学文化的  相似文献   

18.
2001年 9月, 山东省章丘市博物馆对章丘市大康遗址进行了发掘, 发掘面积 50平方米, 发现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等遗存。该遗址面积较大, 为章丘市境内一处较为重要的古文化遗址。  相似文献   

19.
位于豫东大平原的今开封市辖区,因历史上多次遭受黄河泛滥淹没而成著名的黄泛区,这里淤砂沉积,早期文化遗迹稀少,从而影响了一系列重大学术课题的深入研讨。为了揭示该地区远古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面貌,围绕中原地区与东方沿海地区古代文化的相互关系、夏商时期开封地区诸考古学文化的特点及相互关系等有关问题,郑州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与开封市文物工作队(当时称宋城考古队)、杞县文管所、尉氏县文管所等单位合作,分别于1989、1990年秋季和1992年春季在杞县段岗遗址、鹿台岗遗址和尉氏椅圈马等诸遗址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了一批较为丰富的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先商文化、岳石文化和早商晚商文化以及东周时期文化的遗迹和遗物,打破了长期以米开封地区在新石器时代考古及夏商周考古方面的沉寂局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喇家遗址位于民和县官亭镇喇家村,是黄河上游地区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为主的大型聚落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唯一的大型灾难遗址。保留有史前地震、黄河大洪水和泥石流等多重灾难遗迹。遗址最早发现于上世纪70年代农田建设中,在1982年文物普查中予以确认,1986年被青海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至2007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民和县博物馆联合对喇家遗址进行了历时9年的考古发掘,共发掘面积近3000平方米,发现了聚落居址、环形壕沟、祭坛广场等主要遗迹,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玉器、骨器和其他各类文物干余件。2001年,喇家遗址被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