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雍 《岭南文史》2014,(3):29-32
正黄埔军校建校后,大力宣传贯彻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党代表廖仲恺、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多次讲过扶助农工的重要性。黄埔军校为农工提供军训、支持农民运动和省港大罢工,反过来蓬勃开展的农工运动也有力地支持了黄埔军校学生军的两次东征。军校师生通过扶助农工的实际行动,接触社会,融入火热的现实斗争,提高革命意识,这是大革命时期黄埔军校的一大特色。黄埔军校与工农运动的良性互动达到了孙中山"武力与民众相结合"的办校初衷。  相似文献   

2.
1943年1月,何绍周调任中国远征军新编第八军军长,次年5月又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兼中国远征军总预备队新编第八军军长,直接指挥了他军事生涯的巅峰之战——松山战役。何绍周是贵州兴义人,生于1902年,后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因为他是何应钦二哥何应禄之子,所以人称"侄帅"。何绍周毕业于贵阳省立南明中学,1924年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成为黄埔一期学员。与大多黄埔一期的名将一样,东征与北伐是何绍周军事生涯的起点。1926年,北伐战争打响。已经参加过第一、二次东征战争的何绍周于同年在李宗仁的第七军中担任团长,在湖南誓师北伐。  相似文献   

3.
1937年8月25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的名义,下达了红军改编命令。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为叶剑英,政治部主任为任弼时,下辖一一五师、一二○师、一二九师3个师,全军共4.5万人。其中,原红四师被编为一一五师  相似文献   

4.
<正>张发奎(1896-1980年),字向华,广东始兴县人,是20世纪中国赫赫有名的军事将领。早年,他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曾在孙中山大本营警卫团担任营长。后来,他先后参加了东征、北伐,军事地位不断上升。抗战时期,他的军事成就达到顶峰,先后参与指挥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粤北会战和桂柳会战,担任第四战区总司令,被授予二级上将军衔。战后,一度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广州行营主任、国民政府主席广州行辕主任、陆军总司令等要职。  相似文献   

5.
正冷少农(1900-1932年),贵州省瓮安县人。1923年毕业于贵州法政专门学校法律系第三期本科,就职于贵阳。他对当时黑暗社会不满,于1924年弃职回家,1925年到黄埔军校政治部参加革命工作。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东征、北伐。北伐前在中共两广区委任周恩来的技术书记(军事秘书)。从  相似文献   

6.
大革命运动中前期.何应钦积极参与黄埔军校的创建工作.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军事训练方法.他率领黄埔官兵成为两次东征、平定刘、杨叛乱、处理"廖案"等一系列军事行动的主力.在此过程中,何应钦表现出一定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吃苦耐劳、不怕牺牲的军人素质,在实战中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军事活动,既推动了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巩固,也为他日后飞黄腾达奠定了基础.其间,他的政治挝思想尚能跟随时代潮流前进,在一定程度上赞成国共合作,支持工农运动和反帝运动.  相似文献   

7.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是我国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国共合作创办的军事政治学校。因校址始设于广州黄埔长洲岛,所以又通称为黄埔军校。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筹建之初,军校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政治部主任是党代表的参谋长,特殊情况下可行党代表职权。  相似文献   

8.
邓演达是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领袖。青年时代他深受孙中山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影响,成为孙中山的积极追随者。大革命时期,他曾任黄埔军校教育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主任等职。在武汉国民政府中,邓演达忠实执行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周恩来在《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一文中指出:“在武汉时,若以邓演达为中心,不以汪精卫为中心,会更好些,而当时我们不重视他。”针对蒋介石的叛变,邓演达主张东征讨蒋,但此时武汉政府中汪精卫一伙,暗中勾结蒋介石,准备与南京政府合流,…  相似文献   

9.
莫荣强 《炎黄春秋》2010,(10):15-20
<正>中国共产党第二任总书记瞿秋白,曾为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书撰写的序言,在这篇《序言》里,瞿秋白还给毛泽东和彭湃一个称号:"农民运动的王!"其实,当时中国"农王"有三个:即湖南的毛泽东,广东的彭湃,广西的韦拔群。金冲及先生在他主编的《毛泽东传》一书中说:"中国共产党内,最早在实践上致力于农民运动的,是彭湃。1922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作为党的早期的重要领导人,非常重视党的军事工作,较早地从理论上探索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在实践中他开拓性地创设了革命武装的政治工作制度,亲自领导党的军事领导体制的创建工作,为形成、确立党的军事领导体制作出了卓越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沧桑》1996,(3)
毛泽东一生对山西的革命和建设做过许多重要指示,但真正踏上山西这片黄土地却仅有时间不长的两次。然而,这两次都是在中国革命发生战略转折的关键时期。其中一次就是在1936年2月20日至5月5日,毛泽东率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东征。这是一次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行动,至今已整整60周年。 挥师东征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力排众议,提出:东渡黄河到山西去,开辟吕梁山根据地,逐步向晋中、晋东南、晋西北发展,以便通过河北或察哈尔开赴抗日前线。毛泽东认为东征的重要性在于,一是到外线去打击阎锡山部,调动其在陕北的4个旅兵力,借以粉碎国民党军对陕甘边区新的“围剿”;二是配合北平“一二·九”学生抗日爱国运动和全国反内战高潮;三是壮大红军的力量,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瓦窑堡会议统一了“抗日反蒋,渡河东征”的战略指导思想。1936年1月19日,毛泽东以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名义签发《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红军东进抗日及讨伐卖国贼阎锡山的命令》。宣布:“打倒阎锡山,开通抗日前进路;打倒阎锡山,解放山西。”并命令以红一方面军为基础组建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毛泽东任总政委,彭德怀任总指挥,叶剑英任总参谋长,杨尚昆任总政治部主任。下辖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  相似文献   

12.
赵勇田 《百年潮》2011,(6):79-80
《百年潮》2011年第2期刊登的《协助白求恩锯臂救彭清云将军》一文中,白求恩同志给彭清云将军截肢的惊险场面和将自己的鲜血输给彭清云将军的感人故事,深深吸引和打动着读者,很有教育意义。我与彭清云将军有过一段交往。他在总参通信部任政治委员时,我在他领导下任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他调任总参政治部主任时,我在总参政治部文化部任副部长,工作关系非常融洽。我与该文作者李朝选同志,30年前在组建中央军委直属队体工队时曾共事5年。对于他文章中提及的彭清云将军“击毙”常冈宽治一说,我认为不准确,应该是“击中”。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30年代,王公度在李宗仁、白崇禧幕中任第四集团军少将、总政训处处长、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分校政训处主任、国民党广西省党部常务委员、广西省政府委员、广西党政研究所训育主任、童军训练所教育长。他集党、政、军、群要职于一身,其地位仅次于当时的广西省政府主席黄旭初,  相似文献   

14.
李庆刚 《纵横》2009,(2):39-43
在中共历史,特别是中共领导的农民运动历史上,罗绮园曾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是广东省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是和彭湃、阮啸仙齐名的广东农民运动领导人。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他曾担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秘书、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二届主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广东省农民协会常务委员等要职,为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发展和高涨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百年潮》2017,(9)
正黄埔军校的女生队1924年5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在广东省黄埔的长洲岛上创办了一所培养革命军人的干部学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后又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因地名关系通称黄埔军校。孙中山亲自兼任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叶剑英任教育部副主任,恽代英、聂荣臻、萧楚女等一大批共产党人分别担任教官及负责各方面工作。1926年9月初,以共产党员、青年  相似文献   

16.
1938年元月9日,郭沫若应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陈诚的邀请来到武汉。4月1日,政治部第三厅在汉口成立,负责宣传抗日工作。下设一室三处,即办公室、第五、六、七处。郭沫若任第三厅厅长,阳翰笙任三厅主任秘书,胡愈之任第五处处长,田汉任第六处处长,范寿康任第七处处长。第三厅是抗战初期国共第二次合作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虽是政治部所属的一个厅,但它实际由中共长江局和周恩来同志(任政治部副部长)直接领导。第三厅坚持党的统一战线政策,集中了当时国统区文化界的许多代表人物,使其成为国统区抗日民族统一…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三八年初,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恢复了政治部,由陈诚任部长,共产党人周恩来,民主党派的黄淇翔任副部长。政治部下设三个厅,第三厅“职司宣传,其主要工作计分下列三部,即一般宣传工作;艺术宣传工作;对敌宣传工作”。第三厅的筹建以国共两党为主体,经过反复酝酿、磋商,尤其在周恩来具体筹划和郭沫若的努力下,于1938年4月1日在汉口昙花林正式成立。郭沫若任厅长,阳翰史为主任秘书。第三厅下设五、六、七三个处,每个处下设各科室。第七处顾问就是日本反战进步作家鹿地亘先生。他与夫人池田幸子当时负责对日文件的起草和日本人民…  相似文献   

18.
历史时刻     
《百年潮》2014,(1):F0002-F0002
正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会议批评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中共中央在军事领导上的错误。张闻天在会后根据多数人的发言特别是毛泽东的发言,起草了《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明确指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以及退出苏区后遭到的严重损失,其主要原因是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一系列严重错误。决议肯定了毛泽东等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会议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决定仍由中革军委主要负责人朱德、周恩来指挥军事,而周恩来为党  相似文献   

19.
关于毛泽东的史料不计其数,但是谁最早把毛泽东写进小说,则存在一定疑问.本刊曾于2013年第5期发表文章《文弱书生:毛泽东最初的小说形象》,认为最早写毛泽东的小说乃是作家徐雉的《嫌疑》(收录小说集《不识面的情人》中),小说从侧面穿插写了北伐军驻扎南昌时,毛泽东来到第六军政治部探望林伯渠的轶事.  相似文献   

20.
解放战争后期,为顺利接管上海这一国际性的大城市,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早就展开了各项准备工作,中共华东局和总前委在部署渡江战役时,接管上海的工作已着手进行。钟期光当时任华东军区暨第三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兼任上海市军事接管委员会政工部主任和党委书记,负责接管期间的政治工作。他在三野政治部组成20个接管小组,另从敌工部训练团抽调100名干部,组成2个机动接管小组,经过紧张有序和周密细致的工作,圆满完成了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