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们生活在一个由自己创造的文化环境之中。古往今来,人类在创造出绚丽多彩的文化的同时,也反过来被文化塑造着。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就是“人化”。正因为如此,人文社会科学以人类创造的文化现象为对象,通过研究人类文化这个中介来研究人及其社会,以达到其探究人本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刘曦蔓 《神州》2013,(7):26-26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自我创造和广泛参与的文化。群众文化充分地体现着人民群众对生活的感受与热望。群众文化是文化繁荣的沃土,人民群众作为文化创造的主体力量,植根于民间土壤,汲取生活养分,创造丰富的文化意蕴和艺术形式,承载着民俗与风俗,推动着文化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一、文化自觉的理论渊源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在北大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开办的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的.是为了应对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而阐述的解决人与人关系的方法。其主要内涵是处理异域文化相接处的人的态度.要有广大的胸怀和对异域文化的理解和包容.同时要对自己的文化“种子”的过程.认为“文化自觉指的是深刻认识自身文化历史传统的最根本的种子.并为这个种子的发展创造新的条件.同时将这个文化传播于世界,参与全球新文化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王宇石 《神州》2012,(11):222-222
“现成品”艺术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现象,它是经过艺术家的实践才逐渐走上历史的舞台。这个崭新的艺术表达形式很快的在艺术界站稳了脚跟,并创造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现成品”的艺术创作都是用实际生活中的物品当做原材料,因此,它在具备亲民性的特点同时还具有草根性的特点。而这些来自生活的物品大多都是一些机械等大型生产物件,“现成品”艺术是十分容易被模仿,甚至泛滥的。这就需要艺术家门共同努力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以创造出更具有内涵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西欧文艺复兴对神学文化传统的批判继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社会背景.使得西欧文艺复兴在利用古典文化资源的同时,对基督教神学文化传统也进行了批判继承。人文主义者以“借神颂人”的形式。借助“上帝”的权威来否定教会的“原罪”说,颂扬个人的自由、尊严与世俗欲望,促激起人文主义启蒙思想的诞生.也使得这一思想必然要打上神学传统的烙印。人文主义者还将自由平等的精神贯穿于学术活动之中.对基督教原典《圣经》及其它教会文件进行重新的翻译与考订,由此而产生了著名的“圣经人文主义”学派。促进了反教廷神权的宗教思想的勃发。文艺复兴对神学文化的批判、选择与吸收,有力地显示了文化创新与文化传统关系的客观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6.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文化的共性即文化的本质特征,如主体性、实践性、自觉性、能动性等,文化的个性即文化的表现形态,文化共性存在于文化个性之中。在全球化浪潮中,资本和市场不断消灭和正在消灭国家和民族边界壁垒,使边缘地区服从中心地区,使乡村服从城市,文化的趋同性日益挤压着文化的  相似文献   

7.
沈红艳 《神州》2013,(35):287-28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造就新农民。所谓新农民,除了生活宽裕以外,必须具有现代生活方式,从过去传统的生活方式转变到现代的、切合农村实际的新型生活方式。而要实现这个目的,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和谐发展成为主导意识的今天,没有人否定文化的作用了。但文化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是否会依然如故?有人仍认为农村应该经济与文化分步走,“仓癝实而知礼节”。确实,一个饥饿的人是无心欣赏美景的,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解决的已经不是生存、温饱问题,而是发展问题。要发展就不能离开文化,新农村文化要让农村多一些春意与安宁,让农民生活多一些祥和与笑声,这就需要党和政府的有关部门多给农民送上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与法律知识等,即不断给农民创造充电提高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文化部类是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就是人类的文明,包括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以及非物质文明。从广义的概念来说,地方志书所记载的,除了自然地理之外,都是“文化”,即人类的文明创造。狭义的文化特指人类的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体育、卫生、科学等。这就是地方志“文化部类”要记述的“文化”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祖国边疆云南,有二十多个兄弟民族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开拓了这里的物质文明,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解放前,这些民族处在从原始社会到近代社会各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具有各自不同的民族个性和特点,有人说云南是一个“民族的博物馆”,是一部“活的社会发展史”,这并非夸张。就其世代流传的具有不同时代特点的丰富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而言,又何尝不可以说是一部活的人类文化史、文学史、艺术史呢! 解放后,在党的关怀下,这份民族文化宝藏一经开掘就更加闪射出耀眼的光芒,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四人帮”的十年猖獗,曾经使它经历了一场毁灭性的浩劫,但是生活之树常绿,扎根于人民生活土壤的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象长江黄河的流水一样永不枯竭,随着文艺春天的到来,它又重放光彩了!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事业的发展以人为基础,事业发展的成果为人人所享。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工作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为人民的精神生活提供着重要的思维动力,承担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历史使命。因此,地方志工作部门要把“以人为本”这一根本原则贯穿于修志用志的整个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的民间艺术,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它们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渗透于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很多都具有独立的文化品格。人们常说贵州文化的特点是“多元一体”,这些民间艺术就是这“一体”的鲜明表现,并不附丽于其他地域文化。其中,少数民族的蜡染艺术是很突出的一种,早巳享誉国内外,  相似文献   

12.
贾培莉 《神州》2013,(33):27-27
随着近年来群众文化的发展,作为社区文化中的广场舞尤其受欢迎,其创造主体和接受主体都是人民群众,广场舞作为群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逐渐走进百姓的生活。它拥有深厚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群众文化建设与和谐社区生活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最靠北的人     
“爱斯基摩(Eskimo)”一词,源于印第安语,即“吃生肉的人”。他们生活在地球最靠北的地区,黑头发、黄皮肤,很有点我们中国人的样子。在严酷的环境中,他们捕鲸猎豹,创造了人类生存的奇迹,也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4.
水族的水书     
生活在我国西部的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和都匀市、独山县等地的水族人民有着古老而神秘的水族文字———《水书》,它是水族人民智慧与勤劳的象征,是水族人民引以为自豪的民族文化。水书在古代主要用于占卦、卜辞、天干、地支、称谓、数字和鬼符之用,水族人凡是遇有祭祀、营造、婚丧嫁娶等大事,都要请具有权威的巫师用《水书》来推定择算吉祥时日,以“避凶祈福”和“逢凶化吉”等。流传至今的水文字是水族人民悠久、灿烂文化的历史见证,是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上珍贵的文献记录。水书与甲骨文的结合神秘、率真、独特的水书文字有很多值…  相似文献   

15.
陈燕晴 《旅游纵览》2021,(2):99-101
本文以田野调查、深度访谈为基础,调查了多元文化语境下闽南歌仔戏传承状况,探究了歌仔戏传承面临的三大困境,即不平衡的多元文化语境、当前传承模式的局限和日益凸显的受众危机.针对歌仔戏传承困境,本文基于活态传承理念提出了歌仔戏活态传承模式,将歌仔戏传承融入人民的生产生活之中.本文以活态、创新和独特为模式原则,重点通过创新社会...  相似文献   

16.
石库门是上海的底色。要读懂上海,读懂上海人,就必须先读懂石库门。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只是石库门文化的显性特征,其最重要的文化内涵则是人文——即石库门与上海千百万草根百姓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说建筑代表着一座城市的语言,那么石库门绝对是地道的上海方言。石库门是最为普通平凡的真正的上海人的基本生活场所,它涵盖了上海人的生活,也凝聚着上海人的“情结”。有人说,石库门禁锢着上海人,也造就了上海人。  相似文献   

17.
《世界》2014,(4):162-162
于默奥2014年欧洲文化之都正式开幕 2月,以“燃烧的冰雪”为主题的欧洲文化之都在瑞典于默奥正式拉开帷幕,在冰雪覆盖的于默奥,“燃烧的冰雪”带来了绚丽的光芒,同时也正式宣告欧洲文化之都项目在于默奥的开启,这也标志着一系列与文化相关的活动将陆续展开。于奥默被指定为2014年欧洲文化之都。每年欧盟都会指定两个欧洲文化之都,目的在于强调欧洲人民共同拥有的文化遗产,激发人们对欧洲国家丰富文化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卫 《南方文物》2006,(1):96-1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共同财富,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文化命脉,包括了人类的情感,包含了难于言传的意义和不可估量的价值,它与我们的生活和整个社会息息相关。中国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物质条件下,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些形式繁复、品类齐全的非物质化遗产淳朴、鲜活,构成了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财富,在中国文化中占据半壁江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心情感、道德理念的真实反映,已深深地…  相似文献   

19.
李尧睿 《旅游纵览》2022,(17):110-11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逐渐追求精神方面的享受,旅游作为一种能够放松身心、亲近当地文化的娱乐活动,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文旅融合是在当今时代满足旅游消费者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本文首先阐述挖掘当地旅游文化是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必然要求,其次提出文旅融合背景下挖掘地方旅游文化的策略,即挖掘地方旅游文化“符号”、设计凸显地方旅游文化的旅游环线、创造文化特色浓郁的旅游综合体,最后简要分析挖掘当地旅游文化的注意事项和旅游文化挖掘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吴文化作为特定空间分布的综合性文化.是一个内涵深邃、结构复杂的庞大系统。既有原生态文化在世代传承中所构筑的草根平台,又有多民族文化共同体形成后中华文化的渗透,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文化的浸润,还有东晋南朝玄学兴起后道家文化的影响等等,难以尽述。分析吴文化中的道家文化因子,对于深刻认识吴文化的内核与精髓,乃至区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