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蔡森  赵宝忠 《神州民俗》2009,(12):43-45
伊斯兰民居装饰变化无穷,图像样式繁多,作为建筑的主要装饰,其图案构成主要来源于现实世界物质图像的抽象像。喀什传统民居的装饰纹样图案,包含了伊斯兰教的艺术财富,以及汲取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随着岁月变迁和喀什传统民居自身发展演变,形成独特的民居装饰艺术。  相似文献   

2.
邱缘 《神州》2014,(6):41-41
建筑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运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和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观念和美学法则构造的人工环境。装饰对建筑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仅体现建筑的人文特征,反映城市的时代风貌,还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建筑的装饰能引人联想翩翩,产生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以大理白族民居为典型代表的云南传统民居建筑的装饰艺术亦是一座取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值得我们去发现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沧桑》1996,(1)
村落、民居既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场所和生存的空间,又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村落格局及民居特色总是包涵、折射着当时当地的地理环境、历史、政治、经济、宗教、风俗习惯等因素,标志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随着时代的变迁,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村落格局及民居特色也在发生着变化。笔者在晋南一带农村下乡期间,考察现存的旧建筑遗址,追溯已逝的历史原貌,感悟时代发展的规律,不胜慨叹。遂成此文,就教于有识者及同好们。  相似文献   

4.
林茜  顾婷 《旅游纵览》2016,(4):150-151
近年来,我国民俗旅游蓬勃发展,而妇女作为民俗客栈服务的重要参与者,民俗旅游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少数民族妇女角色变迁及其发展问题已成为民俗旅游业开发中日益突出的问题。本文基于人类学视角,以民俗客栈高度发达的大理双廊古镇为研究区域,探讨民俗客栈发展对当地白族妇女社会角色变迁的影响,这对摸清少数民族妇女与民俗客栈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改善少数民族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提升少数民族妇女的幸福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到大理喜洲的旅游者,参观的热点集中在集白族民居建筑大成的严家院、董家院和杨品相住宅。进入这些大院须购买门票,而在同一块地皮上,离大院并不遥远名叫大慈寺的地方,抗日战争时期曾经是华中大学的校址。如今,除了70岁上下的老人,而且是有文化的以外,连本地人都不知道这一段不该遗忘的“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6.
尚久荻 《神州》2013,(32):34-34
一、映像古生——"古秀"之意(一)地理风貌云南省大理市境内有一处古朴的小村落,其位于洱海之滨的鸳鸯洲上,名曰古生村(白语gou he)。据史料称从西汉今,古生村已经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村内所居居民都白族。村民居位由北至南顺洱海边有1100米长,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1220亩。村内目前有413户,1700人口。古生村西靠苍山,东邻洱海;村外千亩良田围绕其中,内大街小巷溪流环绕;格调高雅的白族民居坐落其中,错落致。  相似文献   

7.
早在三、四千年前,居住于洱海西岸的白族先民已经知道利用火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服务。当然,在生产力极端低下,科学技术水平不高的原始社会中,白族先民认为火是神秘的。每家的火塘是家人团聚的中心,这块地方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支放三脚架的地方,更是受到尊重。这些迹象表明白族先民对火的原始崇拜。火把节与白族先民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险峻挺拔的苍山十九峰之间,是白族先民围猎的天然场所,小部落的夜间围猎有十分壮观的场  相似文献   

8.
张雪燕  赵媛媛  徐亚 《神州》2013,(13):37-37
现在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旅游业也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旅游业的发展势必会对民居建筑造成一定的损害,在利益的驱使下,民居建筑已经被赤裸裸的带上了"被消费"的帽子。针对这一现象,以丽江古城为例,介绍传统民居建筑保护和开发理论研究与发展现状,总结建筑消费对传统民居的影响,并提出建筑消费与建筑保护的协调发展的原则。有利于传统民居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9.
鲁班,是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工匠,即公输班。关于他的民间传说,不只在汉族人民中广泛流传,在白、彝、壮、布依、瑶、水、土家等少数民族人民中也有流传。我们通过汉、白两族鲁班传说的比较,深深感到,白族鲁班传说很明显地受了汉族文化的影响,但它们也具有十分突出的民族特点:白族人民心目中的鲁班形象,或者是数千年来汉族优秀工匠的聚合形象,或者是白族人民自己优秀工匠的典型;白族鲁班传说反映的是白族人民的社会生活,表达的是白族人民的思想和愿望;白族鲁班传说里飘散着白族儿女聚居地区的泥土芳香,弥漫着白族风俗习惯的特有气味;白族鲁班传说表现了白族人民的民族心理和特殊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0.
杨乃运  李晔 《旅游》2007,(12):30-35
地窨是中华古民居中地下民居的一种。它也是四合院民居、窑洞民居。是穴居时代民居形式的发展和延续。是传统民居中最原始、最传统的一种。地域性很强,分布在甘肃、河南、山西、陕西等黄土高原地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散落在岩画遗产区域左江沿岸的壮族传统村落,作为左江花山岩画遗产区域的构成部分,是左江流域壮族人经过漫长繁衍生息与文化变迁的重要见证,是乡土聚落与民俗文化的体现。左江沿岸村落受地缘与血缘影响,依环境、宗法、承续等因素在历史上自然延伸扩展形成,依水而筑、临江而居,蜿蜒型河道以及连接不断的河流阶地等地理特征,直接影响了沿岸村落的分布、选址、规模及其发展。遗产区域壮族村落现存传统的地居式民居,是在漫长历史过程中,由原单幢类本土干栏建筑,经过地面化演变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组合类地居式民居建筑,对左江流域气温高、雨水足、湿度大的气候具较强适应性。对遗产区域传统村落的构成要素与形态和传统民居的构成要素与特点的认识,为左江岩画遗产区域文化景观的保护利用与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科学保护、有机更新与协调发展的积极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朱安女《白族古代金石文献的文化阐释》一书,从文化学视角探讨了白族金石文献中所体现的白族文化制度、族群意识、生命观,帝王治世思想、儒释道观念在白族地区的传播与接受,以及这批资料所呈现的文学价值。得益于选题与材料占有的优势,该书在论证中多有创见,大幅推进了白族金石文献的研究进展,为近年白族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3.
陶琼 《旅游纵览》2013,(6):313-316
在挖掘民族文化旅游的今天,民居建筑作为一个重要的独立版块成为民俗文化研究的重点。本文研究以丽江纳西族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对民居中普遍存在的朴素的生态因子加以合理的分析和运用,对传统民居在村落选址、空间布局、建造技术、建筑装饰等方面的生态环境特点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发掘隐含于传统民居建筑技巧和美学理念中的古代基本的哲学观,和朴素的生态精神。本研究旨在挖掘我省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同时,探讨纳西族传统民居的生态精神在当今旅游业发展大环境中的开发和利用,尤其是对其现状和走向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白族形成问题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民族。据 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 ,白族有 1,5 98,0 5 2人 ;75 %聚居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 ,其中以大理市 (古称太和 )为主。另外 ,昆明官渡区团结乡、元江县、保山市、湖南桑植县 ,以及河南、贵州等地都有白族的分布。今天仍保持白族原始传统的白族是兰坪县的拉玛人、勒墨人。大理州的白族则多受到汉文化影响。早在 2 0世纪 5 0年代 ,学者们就曾对白族的形成问题展开过讨论。近年来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 ,白族形成问题又有新的进展 ,但论见歧出 ,尚无定论。兹将近 5 0年来关于白族形成诸问题讨论的情况综述如…  相似文献   

15.
传统民居是先辈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钢筋和混凝土浇筑的楼房已经成为建筑的新宠,不仅在城市如此,农村地区的人们也渴望有一栋阔气的小楼房,现代民居越来越多,传统民居处于边缘化,而且数量越来越少,准确的说只是在许多旅游景点可以一睹芳容。本文以土家族吊脚楼这种传统民居为个案,集中分析土家族吊脚楼在旅游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陕北窑洞民居的当代价值及其保护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俊玲 《丝绸之路》2009,(16):69-72
窑洞民居是黄土高原地区最古老的建筑形态,也是最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民居形式,它具有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体现了中国式建筑之美。新时期,如何发掘和保护窑洞民居的技术、文化、艺术资源,利用窑洞民居在生态、经济、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价值,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陶伟  何新  蒋伟 《人文地理》2014,29(5):40-48
堪舆是中国独特的城市形态理论。作为聚落当中最持久、最稳定的形态要素,则为城市形态研究提供了一个可阅读的文本。本文以平遥古城为案例地,以堪舆文化为视角,通过田野调查、访谈与形态要素分析,对传统民居的形态变迁进行了详细考察和论证,总结了平遥古城传统民居的形态特征及其演化的三种类型,深入探讨了引起形态演变的原因。本工作不仅对基于西方城市形态理论的已有研究形成了有益互补,而且对平遥古城历史延续和文脉保护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魏丽 《黑龙江史志》2011,(22):48-49
客家传统民居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村民居建筑。客家古民居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在客家民系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客家人创造了独具特色又蕴含着丰富文化特征的古民居。  相似文献   

19.
在清代的大理白族地区,中央王朝汲取了大量白族固有规范营养,不断推广其统一规范,而另一方面,大理地区白族纠纷解决规范也朝着中央王朝靠拢.  相似文献   

20.
陶伟  何新  蒋伟 《人文地理》2014,(5):40-48
堪舆是中国独特的城市形态理论。作为聚落当中最持久、最稳定的形态要素,则为城市形态研究提供了一个可阅读的文本。本文以平遥古城为案例地,以堪舆文化为视角,通过田野调查、访谈与形态要素分析,对传统民居的形态变迁进行了详细考察和论证,总结了平遥古城传统民居的形态特征及其演化的三种类型,深入探讨了引起形态演变的原因。本工作不仅对基于西方城市形态理论的已有研究形成了有益互补,而且对平遥古城历史延续和文脉保护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