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课题组 《攀登》2005,24(Z1):71-73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是青海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一个缩影.通过对海南藏族自治州的个案剖析,我们认为,必须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经济滞后的现实状况,以新的发展思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构建和谐青海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鲁海城 《攀登》2014,(6):116-121
青海是多民族聚居的较大省份之一,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民族教育得到了较大发展,为青海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由于受自然条件、历史原因、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乡二元结构、地区发展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使青海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在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机会供给等方面仍呈现不均衡的状态,主要表现在地区间、城乡间、学校间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与全国教育水平差距较大,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较多。  相似文献   

3.
梁代生 《攀登》2005,24(12):59-61
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研究青海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更是促进民族地区“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准确理解和把握青海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积极探讨青海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特殊性,有利于我们从民族地区的特点出发.探索青海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4.
梁代生 《攀登》2005,24(Z1):59-61
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研究青海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更是促进民族地区"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准确理解和把握青海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积极探讨青海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枉会的特殊性,有利于我们从民族地区的特点出发,探索青海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5.
许彩萍  申月霞 《攀登》2007,26(4):13-14
在构建和谐青海的进程中,坚持各民族的平等、团结,认真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缩小落后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积极推进民主政治、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是改善民族关系、构建和谐青海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周英 《攀登》2020,39(4)
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青少年是未来党的民族理论的传播者、执行者和捍卫者,也是未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者、建设者和实践者。少数民族青少年理想信念与"五个认同"树立的牢固与否,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的安全稳定和发展繁荣。近年来,青海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全面推行"三全育人"模式,使理想信念教育模式更好地适应和满足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成长诉求和时代需要。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教育的实效性上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文章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青海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是国家社会治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其治理能力最为直观的体现。在国家治理理念、治理原则和治理方略的引领下,青海省委省政府以及基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作为,因地制宜,探索"枫桥经验"本土化路径,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书写社会治理的"青海故事"。本文根据青海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实践,梳理了青海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八个坚持"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8.
贫困与反贫困,是贵州省民族自治地区发展的一个瓶颈,而且反贫困越是到最后,其困难程度也越大。为此,本主要从贵州民族自治地区的贫困状况、2000年贵州民族自治地区的反贫困的工作成效,致力于探讨今后民族自治地区的反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红岩 《攀登》2005,24(4):75-76
青海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推动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其中存在的落后过时的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在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发展并创新民族文化,对于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青海民族文化是一种包含了多民族特质的多元和谐文化。在当前的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中,怎样发挥其固有效力,是当下一个值得深入分析与探讨的重点。对此,文章结合青海河湟地区民族文化的特质展开分析,分析两者的关系,提出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要素是新时代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1.
三江源生态移民生存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桂霞 《攀登》2011,30(6):7-14
生存环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站在民族发展进步的视阈,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无疑是生活在这一区域的各民族,特别是藏民族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项,它对千百年沿袭下来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将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工程实施以来,各级政府按照“实现保护和恢复生态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农牧民达到小康生活”三大目标的要求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面临的困难也相当大。本文根据笔者的调研,就三江源生态移民生存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其解决的思路提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2004年4月,青海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全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这是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实际,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一次积极探索和重要决策。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省份,又是一个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维护全省团结稳定,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始终是全省工作的大局。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连续多年保持了全省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青海民族、宗教工作也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从世…  相似文献   

13.
赵英 《攀登》2012,(5):109-114
青海历来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共处、多宗教并存同传、多元文化交融互补的省份,从历史发展至今,民族关系始终是青海复杂而敏感的问题。在社会转型期,青海民族关系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加强对青海民族关系新特点及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研判,事关示范区建设目标的实现,事关和谐新青海建设的大局。  相似文献   

14.
梁代生 《攀登》2001,20(Z1):143-146
加强民族地区党的建设是党在民族地区开展工作的基础和根本.青海是多民族聚居区,因此,研究和总结青海民族地区党建工作的基本经验,对加强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梁代生 《攀登》2001,20(7):143-146
加强民族地区党的建设是党在民族地区开展工作的基础和根本。青海是多民族聚居区,因此,研究和总结青海民族地区党建工作的基本经验,对加强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攀登》2015,(2)
青海民族地区由于地理和历史原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这不仅影响少数民族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也影响地区安定团结,因此加快青海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化隆和循化两县位于青海省东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两县均为多民族聚居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加快化隆和循化两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海东乃至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孙懿 《满族研究》2007,(4):13-20
本文认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牢固的历史和现实基础,以及现实需要,而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了民族地区内部社会、自然等众多方面因素的和谐,也包括了民族地区和国家、我国其他地区,以及民族地区之间关系的和谐。由于我国民族地区分布广泛,且各具不同的特点,因而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难以用一种或几种发展模式去进行规范,但应该注重以下几个问题:既要重视民族地区不同于其他地区特殊的多民族分布的特点,同时也不能够过于强调民族地区的民族特点;需要法律制度的完善来保障,没有完善的法律制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将无从谈起;干部队伍建设是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只有提高民族地区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政能力才能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经济的发展是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但仅仅依靠经济的发展并不能带来民族地区社会的和谐,需要其他因素的积极配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对于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赵英 《攀登》2013,(2):121-124
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中一项重要的社会关系变量。青海作为多民族多宗教的西部内陆省份,其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始终关乎民族地区乃至全省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关乎青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大局。在当前和今后全省构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新形势下,我们有必要梳理建国以来青海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探索与实践,通过阐释发展规律、总结历史教训,为今后示范区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解生才 《攀登》2012,(4):148-151
和谐稳定是民族地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而新闻宣传报道则是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民族地区和民族新闻报道工作的特殊性,如何准确把握民族新闻报道需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切实做好民族新闻报道工作,努力为和谐稳定的大局服务,对于全面推进青海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卓玛措 《攀登》2008,27(4):76-79
本文从经济学、文化学等角度探讨了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发展问题。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旅游业有看得天独厚的条件,应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发展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面临很多制约因素和困难,需要拓展思路,转变观念,开创性地开展工作,还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注意做好对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