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朝鲜战争与美国对华遏制政策的确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利民 《史学集刊》2000,4(2):90-95
朝鲜战争爆发前,美国对华政策尚有一定的灵活性,其对华政策是在选择敌视与非敌视之间徘徊,因而不属于遏制范畴。朝鲜战争爆发及中国出兵朝鲜并打败侵朝美军,导致美重新评估中苏关系性质及中国的实力,美开始视中国为其在远东的主要敌手,选择了对华遏制政策。美国对华遏制政策的确立约在1950年12月初至1951年1月中,主要通过这一时期美国要员的一系列谈话、备忘录、电讯、政策决议等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2.
豫湘 《湖南文史》2012,(10):5-9
1937年,日本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为彻底征服中国,日本在强力推行其军事行动的同时,还在经济领域对中国发动了另一场战争——伪造法币,瓦解国民政府经济。由此,中日之间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经济战。  相似文献   

3.
对1899——1920年英布战争的性质,多年来史学界争论不休。我国史学界对英国一方的帝国主义性质,看法一致,但对布尔人是民族自卫战争,还是非正义的殖民战争观点不一。 每个国家和阶级所发动的战争与他们战前所推动的政策都有着密切的经济和历史的联系,而政策是表现着在生产方式上占据不同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的。本文不揣谫陋,想从以下三方面作些初步分析,期待读者指正:1、剖析布尔人在南非的阶级地位;2、研究导致这场战争的政策,  相似文献   

4.
秦珊 《史学月刊》2003,(8):101-104
中国史学界对美国“不承认主义”外交政策的介绍往往是与“史汀生主义”相提并论的,而事实上“不承认主义”并不等于“史汀生主义”,它的使用范围远远超过了“史汀生主义”的使用范围。更为重要的是,1932年“史汀生主义”的提出,并非美国政府第一次对华使用“不承认主义”外交政策,早在1915年,美国就在对华问题上使用过“不承认主义”外交政策了。  相似文献   

5.
甲午战争以前清政府的铁路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甲午战争以前的铁路问题不为史学界所重视而一直晦暗不明。目前的近代史研究几乎一致认为甲午战争的失败直接刺激了铁路建设,中国铁路自此有了一个大发展,甲午以前的铁路建设则无足轻重。但是如果没有甲午战前的政策基础,仅仅靠一次战争的刺激能够立刻从无到有吗?甲午战前的铁路事业绝不是中国铁路史上可有可无的一段历史,甚至也不是中国近代史可以随意忽略的一笔。本文正是试图论述铁路的这段历史,来揭示清政府在近代化道路上所作的努力。由于对早期铁路史不够重视,自然对甲午战前清政府所推行的铁路政策缺乏深入分析。从…  相似文献   

6.
1950年春,我由兰州一野二兵团司令部机要科调南京华东海军司令部机要处,做解放台湾的战前准备。美军发动侵朝战争并派其第7舰队入侵台湾海峡后,我军停止执行解放台湾作战计划。我上调中央机要处3科7股。朝鲜战争一开始,党中央即识破美军妄图通过侵略朝鲜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阴谋。中央军委决定加强东北防务,将驻防河南的四野某兵团改为东北边防军,并北调辽宁的安东(今丹东)、凤城一线,沿鸭  相似文献   

7.
1950年10月19日中国出兵朝鲜,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中朝两国人民和军队并肩作战,抗击美帝国主义的侵略,保卫社会主义的东方阵线",在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传为佳话。尽管战前毛泽东决定暂不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签订  相似文献   

8.
朝鲜战争期间,我曾长期参与美国等国战俘的管理工作,我方实行的人道主义政策与美方肆意虐待我战俘的恶劣行径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作为当事人,我对这种反差的鲜明感受尤为强烈。 1950年12月,我在广西接到调令赴朝,到达志愿  相似文献   

9.
美国是怎样卷入朝鲜战争的?沈志华朝鲜战争的爆发,引起美国对朝政策乃至远东政策骤然发生转变。1950年初,美国政府曾公开宣布朝鲜半岛处于美国远东战线的防御圈之外,美国对朝鲜问题的一切计划都是从朝鲜脱身为基点的。这一政策的理论依据是杜鲁门1月5日的声明、...  相似文献   

10.
张秀山 《百年潮》2005,(10):20-24
1950年6月25日朝鲜爆发内战.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非法决议,组成联合国军出兵干涉朝鲜战局,同时派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开进我国台湾海峡.6月28日毛泽东主席发表讲话,表明了中国人民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把战火烧向鸭绿江边的严正立场.  相似文献   

11.
1950年代,为配合冷战战略,美国宣传部门制定了以"华夷之辨"为核心的对华宣传政策。通过各种宣传媒介,美国把台湾国民党政权塑造为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的代表,同时大肆宣传新中国是文化"异端",指责其破坏中国文化。其目的是以此来动员东南亚华侨华人对国民党政权的认同和效忠,使华侨产生对于新中国的厌恶感和疏离感。这种宣传也是为了在世界舆论中为国民党政权赢得支持、诋毁新中国。美国宣传的实质是把民族身份认同问题整合进冷战意识形态,把意识形态之争建构为文化身份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毛长顺 《文史月刊》2014,(11):16-18
我亲身经历了那场震惊世界的抗美援朝战争。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美国于1950年6月向我们的邻国朝鲜发动侵略战争。我党我军立即决策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并经过精心细致地考虑,决定由彭德怀将军于1950年10月19日晚率军出兵朝鲜,协同朝鲜人民军,并肩歼灭以美国为首的侵略军。  相似文献   

13.
王伟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2):111-118,128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自2003年成立了中国经济研究项目组,在2009~2010年,该项目组共发布了24篇与当代中国经济有关的工作手稿,分别涉及当代中国的经济、人力资本、对外贸易等问题。通过这些手稿,可以了解到国外机构对于当代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的一些新特点以及最新的发展趋势;可以在相关问题的研究中,得到比较全面的见解和看法,从多角度审视这些重要理论,在面对国内现实问题时提出更为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徐友珍 《史学集刊》2007,9(4):46-53
有关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美国的基本立场是反对中国代表权变更,尽管在朝鲜战争爆发前后有微妙的区别,此前主要是私下操纵,此后则公开阻挠。英国的投票立场经历了从弃权、赞成中国代表权变更到最终支持美国在联合国搁置对中国代表权问题讨论的演变过程。而且,英国赞成新中国取得合法代表权并不意味着取缔国民党集团的非法代表,其政策转轨亦不同步。在1950年1-6月,英国开始由弃权走向有条件赞成新中国取得席位,美英分歧凸现,各自为自己的立场游说其他安理会成员国。1950年6月-1951年1月是美英分歧与协调的高峰时期,英国逐渐走向赞成接纳新中国代表同时驱逐国民党非法代表的立场。美国则不遗余力地反对中国代表权的变更。1951年2-6月,英国由赞成中国代表权变更转向支持美国在联合国搁置对这一问题的讨论,美英纷争基本平息。美英在这一问题上的分歧除了反映两国对华政策的差异外,也折射出两国对联合国组织的不同理念。  相似文献   

15.
陆昆 《抗日战争研究》2023,(2):85-99+160
1938年英国远东政策演变的动力机制可概括为“引子与合力”机制。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英国虽同情中国抗战,却在事实上奉行中立政策。中国于1938年9月要求国际联盟援用《国际联盟盟约》第16条对日本进行制裁,此事成为促使英国援华的“引子”。中国和英国议会均借此契机施压,使英国政府难以回避援华问题,美国亦通过对华桐油借款做出示范,各方的合力最终推动英国政府向中国提供了平准基金借款。在英国对日政策方面,1938年的“宇垣—克莱琪”会谈和两次“近卫声明”亦发挥了“引子”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美国率先抨击日本对“门户开放”原则和《九国公约》的破坏,中国和英国议会亦积极督促英国政府对上述问题表明态度。在各方合力的推动下,英国政府在1939年1月的对日照会中正面揭露了日本的侵华野心,公开承认日本是侵略者,英国的远东政策也随之走向清晰。  相似文献   

16.
李玉勤 《史学集刊》2007,4(6):70-75
门户开放政策虽然由美国公开宣布于19世纪末,但史学界对该政策的开端和起源却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见解,是中外史学界歧见颇多的问题之一。在有关开端和起源的国家上,有美国说、英国说甚至中国说。在开端和起源的时间上,学者们的看法更是不尽相同。比较趋同的是,基本上把英美认定为开端和起源的国家;把最惠国待遇或认定为起源,或认定为开端。学者们审视问题主要是从门户开放是一项经济政策的角度出发的,有的学者还从文化的角度、或者文化和经济的双重角度探寻该政策的起源。导致出现不同歧见的原因,主要是该政策缺乏比较明确和具体的定义。  相似文献   

17.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经历30多年的曲折发展,出现过两次高潮,现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地位和投资结构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而日本经济则陷入长期停滞,前景黯淡,日本企业纷纷以中国为中心开展海外事业,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可望进一步呈现波浪式向前发展的态势。为此,我国要采取积极的对策,进一步推进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37-1945,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包括军事侵略、政治侵略、经济侵略、文化侵略等各个方面,"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而经济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为此,日寇对中国发动了没有硝烟却又激烈的经济战。而江苏省,为原中华民国下辖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其地位特殊,斗争尤为激烈。日寇企图破坏经济命脉,摧毁货币金融政策,粉碎坚持抗战的物质基础。中国共产党和国民政府倾力合作,竭力维持和巩固货币金融体制,为全国人民抗战增强力量,提供经济和物质支持。中日双方双方展开了尖锐激烈的货币金融战。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夯实战争军需,集全国之力制定金融政策以支持抗战。而中国共产党则主要立足于敌后战场,结合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建立自己的货币金融体系。本文试图分析中共及国民政府与日伪货币金融政策,暴露日本经济侵略的恶行,歌颂中国人民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英勇事迹。  相似文献   

19.
闻黎明 《江淮文史》2014,(2):142-159
正1944年国民政府发动的大规模知识青年从军运动,是抗战胜利前夕因为军事需要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多年来,史学界围绕运动缘起、政策制定、编制概况、作用意义等,进行过广泛研究。本文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为对象,透过这面镜子,展现中国教育界在抗战时期的作为。  相似文献   

20.
在沦陷区发行公债,隐性劫掠中国资财,是日本侵华战争期间(1931-1945)实行对华经济战、以逞其"以战养战"战略企图的一个重要工具.日本在华公债政策随战局的变化而变化,大致经过了有限度发行--扩大发行--无限度滥发三个阶段.发行中,所有公债种类均有发行,表现出公债发行与伪币发行"有机"结合、发行的强制性和发行的欺诈性等特点.日本在华公债政策不仅给中国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而且给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埋下了严重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