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建平  马健 《南方文物》2014,(2):199-200
<正>査士标(1615~1698年),字二瞻,号梅壑散人,懒老,明末清初著名的山水画家,新安画派的杰出代表,同时也是一位遗民诗人。他与同乡的弘仁、汪之瑞、孙逸画名相齐,世称"新安四家"。新安画派以学倪瓒为主,而査士标在此基础上参入米氏、董其昌笔意,旁涉诸家,同时又注重写生,形成了荒寒淹润而又放逸的画风,树立了当时画坛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2.
故宫博物院最近接受了关瑞梧先生捐赠的明清刺绣与书画等五件文物。刺绣一件,为明代韩希孟刺绣宋元名迹册;书画四件,有明董其昌仿古山水册、清查士标仿黄公望松溪仙馆图轴、清王鉴山水册和清周亮工行书诗轴。其中以明末刺绣家韩希孟的刺绣宋元名迹册和清查士标松溪仙馆图轴最为精美。韩希孟刺绣宋元名迹册以素绫为地,用五彩细绒绣洗马图、鹿、补衮图、鹑鸟、仿米山水、松鼠葡萄、蜻蜒荳荚、华谿渔隐,计八开。每开均绣有  相似文献   

3.
<正>倪瓒《溪亭山色图》对今天的我们而言或许有些陌生,但在董其昌、王时敏、王鉴等人看来却是一幅不可多得的佳作,王鉴作于1662年的《仿宋元山水》册提示出这幅倪画在明末清初的另一境遇。藏于上海博物馆的这册《仿宋元山水》共有十二开,其中有两开题为"仿某家某图",其余十开均作"仿某家"。一般而言,"仿某家"是指仿某家笔法笔意,而"仿某家某图"的指向性更加明确,表明画家看过或听说过这样的画题,而且这一画题在他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或者希望将这一画题传达出去,否则他根本无需写明。《仿倪高士溪亭山色》便是两者之一,另一幅则是《临子久秋山图》。  相似文献   

4.
在2007年春季举办的上海东方国际四十四届艺术品拍卖会上,成交了一件清代满族词人纳兰性德绘画作品。这是一幅扇画,内有纳兰隶书题识:“甲寅新秋仿云林溪亭秋色小景”,钤“成德”印。此扇面曾为已故文学家、翻译家施蜇存先生收藏。“甲寅”为康熙十三年(1674),成德仅二十岁,此画当为他的早年习作。“云林”即元代著名画家倪瓒之号,倪瓒为无锡人,擅画水墨山水,他继承发展了五代宋初的董源、巨然开创的山水画格法,以冷逸荒寒的画面和萧疏清远的意境,在古代文人画中独树一帜,并影响着后世。明末清初,江南士人以有无收藏云林画为清浊、以能否摩仿云林画为雅俗。受汉人风习影响,纳兰成德对云林画极为欣赏,他曾收藏过倪瓒的《溪亭山色图》和《溪山亭子图》(参见拙作《纳兰性德书画收藏录》),尤其是《溪山亭子图》,原为都尉耿昭忠(信公)收藏,纳兰成德曾多次向他借观,并在与张见阳书札中谈及此画,邀其鉴赏,最后竟购入“通志堂”。纳兰成德喜好云林画,不仅是因为深染汉人风习,还由于他的江南情结。成德结交的朋友多为江南名士,其中又以无锡人为最,所谓“平生师友尽在此邦”。他生平仅去过一次无锡,而且是他在去世的前一年随康熙南巡到过无锡。此前,他对无锡的了解,仅仅...  相似文献   

5.
正吕碧城的出生光绪九年(1883年)阴历六月,山西学政吕凤岐(1837-1895年)的继室严(士瑜)氏,生下了第三个女孩:贤锡(碧城)。这时吕凤岐已虚岁47了,也算是老年得女。在此之前,吕氏已生了两个姑娘:光绪元年生长女贤钟(惠如),光绪七年生二女贤鈖(字仲素,后改为清扬,又改为美荪)。一些著述自作多情地叙述了吕  相似文献   

6.
《收藏家》2019,(12)
<正>一、倪瓒生平倪瓒的诗、书、画向来有"三绝"之誉,他的画被誉为"逸品",置于神品之上。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并列为"元四家"。明代董其昌、徐渭等书画大家,皆对倪瓒画作之"逸"有极高的评价。但殊不知他在书法方面的成就也是非常突出的,尤其是他的小楷,以隶入楷,独具特色,后世评价颇高。清笪重光云:"云林书法得笔于分隶,而所书《内景黄庭经卷》宛然杨、许遗意,可想见六朝风度,  相似文献   

7.
《文献》2014,(2)
<正>王同愈(1856.1.24-1941.4.7),字文若,一字栩缘,号胜之,别署栩园、栩缘老人、栩栩盒主人。原籍江苏元和,民国十五年(1926)迁上海南翔,卜居槎南草堂。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光绪二十三年(1897)至二十六年(1900)官湖北学政,光绪三十二年(1906)任江苏省铁路公司协理,宣统二年(1910)正月官江西提学使。精算学,工书画。著有《说文检疑》、《校士算存》、《选砚刍言》等。  相似文献   

8.
东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山水画形成和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时期。目前遗留下来的属于这一时期的有关实物资料不多,但是从文献记载方面考察,和两汉前后的情况相比,仍可以看出有一些明显的不同。如这时出现了以山水见长的画家和较多的以山水为描写对象的作品以及产生了山水画论,象宋宗炳的《画山水序》和王微的《叙画》等。本文试图就宗炳《画山水序》中的有关文字记述,分析一下东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在构图上的某些特点以及其后(到唐代)所发生的变化等问题。先看宗炳《画山水序》原文(见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六,以下简称《名画记》):  相似文献   

9.
徐丽 《中原文物》2004,(5):85-86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倪瓒的<容膝斋图>,画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画中题诗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即倪瓒去世的当年,应算是其"绝笔之作".(见图)  相似文献   

10.
一米芾《山林集拾遗》与《宝晋英光集》米芾(元章、海岳外史、鹿门居士、襄阳漫士)以画泼墨云山著称,自称更能画"古忠贤像,取顾(恺之)高古,不入吴生(道子)一笔"。现在,不但他的画一幅也见不到,就是他的诗文遗著《山林集》一百卷,也是片页不存。曾见北京图书馆所藏南宋刻本米宪辑《宝晋山林集拾遗》  相似文献   

11.
故宫博物院藏有王鉴康熙壬寅年(1662)仿黄公望《陡壑密林图》轴。王鉴在王时敏处得以目见黄氏原件,其对临或师仿黄氏此轴至少有六次,现存世四件,为立轴三件、册页一开,各各不一。检视康熙元年王鉴《陡壑密林图》轴,与同年所作《仿宋元山水》册相比,笔墨不及后者板实圆厚,非典型的王鉴笔墨特征,同时,《陡壑密林图》轴中题跋的墨色、行笔亦不如《仿宋元山水》册。作者基于这一结论,再结合王季迁原藏黄氏之《陡壑密林图》等存世作品,尝试进一步厘辨清初“四王”存世作品的真伪。  相似文献   

12.
明、清两代有关书籍记载,唐寅画师承周臣,亦多取法李唐、刘松年,兼采元人法。明毛大伦《增广图绘宝鉴》评唐寅说:"山水、人物无不臻妙,虽得刘松年、李晞古之皴法,其资秀雅,青于蓝也。"清恽寿平在他所题唐寅的画跋里写道:"笔墨灵逸,李唐刻画之迹,为之一变。"也都明确道出了他的师承渊源。但是在我所看到的藏画中,却有一幅唐寅仿元高房山笔法的《云山图》(图版柒:1)。此图的下半部画左右两坡岸,坡岸中间有一座精致的小桥相连,一乡民从右边行过小桥,走上了左边的坡岸。坡岸上树木苍郁。画的中段是一带烟水迷濛的谿岸,上半部则是远  相似文献   

13.
正《稚川移居图》表现的是东晋著名中医药学家葛洪移居罗浮山炼丹的故事。画上还有倪瓒、陆居仁、陈则、韩性、乐远、陶复初、钱岳等7人的题跋,据介绍,这7人都是与元代画家王蒙同时或稍后的大学者、大画家或大诗人。此外,《稚川移居图》上还有明代大收藏家项元汴近20余枚收藏印,极为珍罕难得。王蒙共画了两幅描述葛洪移居罗浮山的画,还有一幅《葛稚川移居图》目前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王蒙的《稚川移居图》是中国画表现山水技法创新的一  相似文献   

14.
《雪渔图》轴,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是我国明代著名画家吴伟的作品。吴伟,字士英、次翁,号鲁夫、小仙,湖北江夏(今武昌)人。生于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年),卒于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他擅长于人物画和山水画:人物宗吴道子,奇逸萧洒,以秀劲见长,兼能写真;山水近承戴进,远师马(远)、夏(圭),“落笔健壮”,气势奔放。与当时的姑苏沈周、北海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博物馆收藏《于叔明移居图》一卷,纸本,纵25、横95厘米,设色画。画面上小舟一叶,山水清幽,是画主人于克成(字叔明)隐居生活的写照。山石用"披麻皴"。全幅基本以墨绘,间施绿色,极富苍茫之致。右上方绘者题"□亥秋日写赠叔明先生倪端"(图一)。此画作者倪端,有人认为是明宣德年间的院画家。关于这个画家,明徐沁在《明画录》中说:"倪端,字仲正,宣德中征入画院。道释精妙入神,兼工人物花卉,其山水宗马远一派,与谢环、李在、石锐同时宠渥。"明李日华的《味水轩日记》说倪端(仲正)是"天顺间锦衣千户,画法夏珪,  相似文献   

16.
《收藏家》2017,(9)
<正>五代、两宋时期,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进入一个发展高潮,山水、人物和花鸟画异彩纷呈,相得益彰,在此期间涌现出一些杰出的艺术家,创造了不少令人瞩目的丹青成就。其中,南唐画家顾闳中等人及其《韩熙载夜宴图》就颇为值得称道。大约在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内臣奉敕成书的《宣和画谱》记载:顾闳中(约910~约980年)为"江南人",尝任南唐王朝画院待诏,擅长丹青,但"独见于人物"。宋廷内府御藏有其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为基本文献,以故宫博物院所藏同治、光绪两朝内廷画士的奉旨之作为重要参照,探讨了晚清宫廷绘画机构——如意馆的诸项制度(入值画家的选拔与考核、奖惩与等级、画作的审查与作品格式等),并论述了如意馆绘画的主要功用(纪实、装饰和案头观赏)及其各自不同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18.
<正>梅清(1623?1697),字渊公,号瞿山,安徽宣城人。顺治十一年(1654)举人,与石涛交往友善,相互切磋画艺,石涛早期的山水,受到他一定的影响,而他晚年画黄山,又受石涛的影响,有"黄山画派"巨子的誉称。他以画黄山著名,"得黄山之真情",与石涛、弘仁同为"黄山画派"的代表人物,作品有《黄山纪游》册等。同时他又善诗文和书法,著有《天延阁集》《瞿山诗略》。歙县博物馆现藏有梅清《黄山图》一册,共计12开,长27、宽22厘米,每开上绘一处黄山胜景,且保存完好,殊为珍贵。  相似文献   

19.
上海博物馆藏董其昌《山水》册(共十开),为天启四年(1624)元旦所作,实并非董氏真迹。据考,该年四月董其昌才抵京。同时,该册对题均节录自董氏及明清书画著录著作与晚清文学笔记中,其第二开对题,与故宫博物院藏董氏癸酉(1633)夏五所作《董范合参图》轴题跋相同。再考《山水》册笔法,嫩弱飘浮,墨色平淡,与典型的董其昌风格相差甚远,更无其生拙秀逸之气;而《董范合参图》轴,用笔亦尖劲细碎,全幅墨气滞涩,艺术水准远不及故宫博物院藏董氏十二年前所作《仿古山水图》册,亦无法企及董氏卒前一年所作的《关山雪霁图》卷。可见,《山水》册和《董范合参图》轴非董氏本家之作。  相似文献   

20.
《文物》1979,(2)
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征集文物汇报展览中展出的元代倪瓒的设色山水《水竹居图》,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关注。倪瓒的传世作品中,多为水墨山水、竹石,其设色山水仅寥寥几件。他在晚年所画的一幅设色山水《雨后空林生白烟图》原藏故宫,现藏台湾,相传是他的得意之作。据《清河书画舫》记述:"《雨后空林生白烟图》,大幅。纵横满纸,层叠无穷,且设色脱化,较‘城东水竹居小景’尤觉近自然。当为迂翁晚年第一名品。"另有一幅设色山水《山阴丘壑图》曾见于著录,但已不知下落。因此这幅《水竹居图》就特别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