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泓 《文物》2012,(6):45-56
一铁兜鍪战国七雄中,燕国有制作优良甲胄的传统,因之《周礼·考工记》称"燕无函"[1]。"函",即铠甲[2]。并解释说:"燕之无函也,非无函也,夫人而能为函也。"汉儒郑玄想出一个理由来解释,见《周礼》郑注:"燕近强胡,习作甲胄。"他的解说或许可以有两个方面的理由,一个是说因要抵御强胡,所以特别注重防护装具的制作;另一个是因与强胡的接触,会汲取强敌使用的防护装具的优点,改进自身防护装具的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甲胄续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6年,作者撰写的《中国古代的甲胄》论文在《考古学报》发表;1980年,第一篇论文收入《中国古兵器论丛》一书时,作者又参照新的考古资料,补充了第二篇论文《中国古代甲胄的新发现和有关问题》;至今15年过去了,作者再次结合近年的考古新发现和对金属甲胄资料金相鉴定的重要成果,撰就有关古代甲胄的第三篇论文,又一次勾勒我国古代十六国以前的甲胄发展轨迹,对甲胄的材质和发展演变提出新的见解。论文重视对考古材料的运用,分阶段论述了先秦、秦、西汉、魏晋南北朝以至十六国甲胄制作材料、工艺的演进变化,纠正了历史上的讹传,进一步揭示出古代战争中甲胄发展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田野考古中出土甲胄的一般处理方法、对其进行清理和复原工作的要点,并探讨了甲片的形制及其组合规律  相似文献   

4.
葛明宇  邱永生  白荣金 《考古学报》2008,(1):91-120,图版柒-图版拾陆
目次一楚王陵铁甲胄的出土情况与特点二关于铁甲胄复原的方法和过程三楚王陵出土铁甲片的形制四楚王陵铁甲胄的复原研究五楚王陵铁甲片的金相分析六小结经国家文物局批准,1994年12月至1995年3月,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与南京博物院联合组队,对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汉兵马俑坑以东约400米处狮子山顶的一座大型西汉楚王陵墓进行了考古发掘,并取得重大成果,被评为1995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狮子山楚王陵  相似文献   

5.
李晓英  伍文强 《沧桑》2015,(2):80-85,109
在西安周边区县存在着大量的堡寨,这些堡寨的出现与隋唐时期出现的乡里制关系密切。在历代的陕西地方志中的乡里变化折射出自然聚落的变迁,这些聚落出现与消亡大部分都和战争相关。也正是战争催生出西安周边的堡寨,而对于堡寨形制的研究也正是围绕着应对战争而展开。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化遗产》2004,(3):66-66
1995年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墓之中,发掘出土了一批罕见的西汉早期“玄甲”,因被盗扰而残散成近万块铁甲片。1998年起,经过近五年的时间,不仅首次成功修复了我国汉代第一顶铁胄实物原件,而且还复原出4件不同形制的铁盔甲和2件铁胄,实现了我国古甲胄文物研究领域中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7.
燕国有制作优良甲胄的传统,《考工记》中称"燕之无函也,非无函也,夫人而能为函也"。春秋战国时期的皮甲大多有犀牛皮所制。而燕国纬度偏高,气候偏寒,其气候并不适合犀牛的生存。本文试对当时的燕国的气候环境进行分析,从气候环境角度对于燕国造甲技术的鼎盛的形成原因进行些浅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正>清官珍藏的武备兵器品种丰富,十分珍贵,多数为皇家御用品,在清代是专门由清官总管内务府管辖的武备院管理。故宫博物院珍藏武备兵器之一的防护装具——清帝御用盔甲。盔甲亦称"甲胄",甲为衣,胄(盔)为帽,是一种身着人体用于保护的防护装具,主要是清代宫廷保存下来的遗产,其中藏有红闪缎面铁叶努尔哈赤御用甲、努尔哈赤御用铁盔、蓝色缎面绣龙纹铁叶皇太极御用甲、皇太极御用铁盔、蓝色锦缎铜钉顺治帝御用棉甲、铁金累丝  相似文献   

9.
文章考察了清代大阅制度的建立以及顺、康、雍、乾、嘉五朝大阅的概况,指出大阅典礼的举行是国家军事实力和国内外形势关系的综合反映。同时作者对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皇帝大阅甲胄作系统梳理,指出清代甲胄是在保持元代蒙古甲胄传统又吸取宋明汉式甲胄基础之上的创新,便于骑射是其最突出特点。体现了满族统治者以武功骑射为安邦之本的治国思想。作者认为,建立并修订于乾隆朝的清代大阅甲胄规制,其形式在康熙朝已经形成。最后,考订现藏于北京故宫的两套高宗大阅甲胄,分别对应于乾隆四年(1739)和乾隆二十三年(1758)乾隆朝最重要的两次大阅活动。  相似文献   

10.
秦陵新近发现的石铠甲与石胄(即兜鍪、头盔),着实令人叹为现止。这批形态精美、工艺高超、分布密集、种类繁多的以扁铜丝连缀而成的青石甲胄,填补了中国古代甲胄发展史上秦甲胄实物缺乏的空白,对研究秦代甲制、兵制以及中国古代甲胄的发展史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陶瓦是龙山时代分布于黄土高原地区的特殊建筑材料。龙山时代陶瓦分为槽形板瓦、弧形板瓦和筒瓦三种类型,分布于陇东、关中西部和陕北地区;大型陶瓦见于陕北地区的高等级地面式(台基)建筑,中小型陶瓦则见于陇东和关中西部地区的地穴式或窑洞式建筑。龙山时代陶瓦并不覆盖整个屋面,而是仅限于屋沿和屋脊等关键位置;不同位置的陶瓦具有不同的形制和组合,不同形制的陶瓦也具有不同的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12.
《文物》2017,(9)
殷墟妇好墓出土有14件玉琮与玉琮形器,它们形制无一相同,纹饰也有明显的区别。本文对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琮与玉琮形器进行了细致的研究,通过与相关考古学文化玉琮的比较,指出了它们的文化性质与制作和改制的年代,并从形制上考察了它们的使用功能。作为商代晚期的王室墓葬,妇好墓出土的玉琮与玉琮形器,对于认识商王朝制作、使用玉琮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成 《文博》2010,(6):15-22
先秦时期青铜车器的使用和演变与古代马车的结构、用途、发展、用车制度等联系密切。本文对先秦时期中原地区青铜车器的形制演变及其社会背景进行初步探讨:车器的使用在殷商时期已经较为广泛。西周时期车战的兴起、车马随葬制度的确立,促使车器形制、种类发生变化,形成了先秦马车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春秋时期由于车战的频繁、墓葬制度的改革,促使车器制作的更加精良。战国中期,车战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车器的制作也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14.
韩飞 《丝绸之路》2012,(6):13-14
古代车制中,各种青铜车器构件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车器构件的形制、风格、制作工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审美观念,从其发展演变过程中也可以进一步推测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状况。关于车器的讨论和研究多着眼于用途分析和演变规律,本文选取车器中的辖与軎,简单阐述两者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蒙、元御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御容,所指为帝后肖像,用于供奉、祭祀以及瞻仰,所有者可以是皇家,也能是臣下。本文讨论的主题是蒙元皇家的本朝先帝、先后肖像[1],拟解说它们的制作、形制,不同做法的文化差异、可能的遗存及其制作年代等,同时也概述了时代更早的御容和元代非皇家的御容。  相似文献   

16.
褚馨 《东南文化》2011,(5):82-90
上海博物馆的白玉龙纹鲜卑头的形制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青铜牌饰,工艺上仿制同时期的金银器,同时采用了中原汉民族喜爱的玉料和纹样。汉晋时期金玉带扣的外形经历了由长方形到前椭后方形的转变;同时,这一时期金玉带扣的材料、制作工艺及设计上也反映了胡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7.
汉代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在这一时期,封建经济呈现出空前的繁荣,铁器的应用日益广泛,青铜器逐渐失去了往日的重心地位。但是,由于铜镜是日常生活用品,因此它的使用和制造仍方兴未艾,铸镜业成了一个独立发展的体系而得到极大的发展。汉镜在形制上仍以圆形为主,但纹饰多变,精彩纷呈,不同时期涌现出典型代表的纹样。西汉初年,由于连年战争,经济凋敝,铜镜的制作稍显粗率,镜体轻薄。  相似文献   

18.
本主要讨论包山楚墓简牍遣册部分的几个问题:1一种兵器;2几种人马甲胄;3几种马具:4一种盛矢之器等。  相似文献   

19.
2015年9月,四川什邡市元石镇箭台村遗址一灰坑中出土一枚夹砂灰陶骰子。从制作材料、工艺、遗址时代、骰子形制演变过程及相关参照材料等方面分析,它的时代为汉代,是目前发现最早的以点数表现数字的后代意义的骰子。其形制既不同于战国秦汉时期流行的"焭",也不同于后来的正六面体骰子,是当时人们将印度传入的骰子与中国原有的六博投琼和樗蒲"五木"相结合的产物,对研究骰子起源、形制演变、中印文化交流及古代游戏史、社会生活史和地方史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昊 《收藏家》2008,(10):19-24
中国传统家具的制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形制从商周时代开始历经无数朝代的变迁直到明清时期,每个朝代均有其各自的特点,其中最具艺术价值的,无疑是明清时期的硬木家具,它们代表中国古代家具制作的最高水平,成为了现今艺术品收藏中的一个重要门类。位于北京市万寿寺内的北京艺术博物馆,值其馆庆20周年之际举办了“藏珍览物华——明清家具展”,当我们徜徉于这些明清家具精品之间,仿佛又重新回到了那个古代家具制作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