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5年在密县超化公社河西村,配合基建工程清理了一座金大定十六年(1176年)建的智公和尚塔塔基(见图)。通过实地调查和当地群众介绍,可知智公和尚塔所在的地方,原为超化寺和尚墓塔组成的塔林。明代万历三十七年袁宏道在《游建化寺记》中提到“……寺(超化寺)  相似文献   

2.
《文物》1979年第3期刊载蒋文光同志《谈楼(王寿)<耕织图>清代刻石》一文,谈到南宋绍兴年间临安於潜令楼(王寿)作《耕织图》并诗,以后历代多有临摹翻刻;摹本中较早的有元代程棨的一种,已经佚失。又谈到清乾隆间画家蒋溥进呈《耕织图》,此图曾被附会为刘松年的《蚕织图》而编入《石渠宝笈》,实则是楼(王寿)《耕织图》的程棨摹本。  相似文献   

3.
《文史博览》2010,(5):27-27
<正>1.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是为和尚无用禅师所绘,始画于元代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1350)完成,距今已660年。  相似文献   

4.
《敦煌第六十一窟<五台山图>研究》载日本《创价大学亚洲研究》1983年第4期。翻译时根据复制件,文中图版不清,无法照像制版,故文中图版均省。省去的图版有:图1,《五台山图》(部分),敦煌61窟西壁右端;图2,《五台山图》(部分),八角堂;图3,《五台山图》(部分),北台之顶;图4,法隆寺梦殿,日本奈良;图5,法隆寺梦殿救世观音像;图6,梦殿救世观音像光背;图7,北齐太宁二年(公元562年)石造双观音像;图8,北齐河清元年(公元562年)石造坐佛三尊像;图9,北齐河清四年(公元565年)石造双弥勒半跏像;图10,北齐平武六年(公元575年)四面石像(拓本)。  相似文献   

5.
仇江 《岭南文史》2005,(2):28-31
一、天然和尚和他的塔墓 天然和尚法名函罡,是清初岭南著名的高僧,他道行高藐、识鉴精博,所著经解语录有《楞伽心印》、《首楞严直指》、《般若心经论》、《天然罡禅师语录》等皆入载嘉兴续藏本;天然和尚先后主法海云、华首台、光孝、芥庵、别传、栖贤诸刹,徒众数千,且多士绅文人,素质颇高,天然一脉的祖庭番禺海云寺曾选编《海云禅藻集》出版,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6.
<正>从现存的作品中,我们发现,中国画中以"羊"为题材的作品,至少在隋唐时期,便已开始出现。唐朝有阎立本(601-673年)的《职贡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周防的《蛮夷执贡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赵福的《五羊图》(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宋朝有苏汉臣(1094-1172年)的《开泰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陈居中的《四羊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李迪的《春郊牧羊图》(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元朝有赵孟頫(1254-1322年)的《二羊图卷》  相似文献   

7.
一、胡适对禅宗史的研究在《圭峰传法碑》(跋)里,胡适先生明确指出,圭峰是新罗净众寺无相和尚和四世法孙,并且在《后记》里,凭借马祖和圭峰的考证,确认他们都是净众寺无相和尚的直系弟子。胡适认为无相和尚是马祖的法脉,非属南宗,亦非北宗,而用了极为小心的用语:“北派”。为什么圭峰做为荷泽神会的法系改变禅谱?又为什么马祖妖变为六祖和南岳的三代嫡系?如在《圭峰传法碑》中,马祖和南岳被串在一起,成了六祖的傍系。胡先生对这种手法,用“和平共存”一词来暗示这是对历史的歪曲。  相似文献   

8.
近日,笔者由于参加《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吴门画派卷》的编写工作,在多方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点问题,乃不揣疏漏,撰写此文,以求正于专家学者。 本文要讨论的两件作品,一是南京博物院收藏的文徵明《古木苍烟图》轴(图一),一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沈周《仿倪山水图》轴(图二)。 文徵明《古木苍烟图》轴,纸本,墨笔,纵  相似文献   

9.
更正     
《文物》2014,(12)
<正>《文物》2014年第9期《山东青州西辛战国墓发掘简报》、《论西辛战国墓裂瓣纹银豆》中有如下错误,在此向作者和读者致歉,现更正如下。(一)第25页,图五三的器物照片改为图五四的器物照片,图五四的器物照片改为图五三的器物照片。  相似文献   

10.
<正>《平江图》是一幅宋代平江府(今苏州市)碑刻城市地图。图碑高270厘米,宽140厘米,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石刻地图。该图现存于江苏省苏州市博物馆,国家测绘资料档案馆存有该图拓片。《平江图》在1917年8月重刻过,主要在原碑基础上加深,没做任何增减。学术界在《平江图》的研究中取得丰富的成果,梳理对《平江图》的研究,对于深化苏州城市史、地图学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成碑时间及其监制者从清代开始关于《平江图》的成碑时间就有很大的争议。张勇坚《平江图与古代苏州》1概括了20世纪之前《平江图》成碑时间的五种说法,一是绍定二年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地图,或以帛画,或以绢绘,或以石刻,或以纸印,流传至今的,只有汉代墓葬出土帛画《地形图》、《驻军图》及宋代石刻《华夷图》、《禹迹图》、《坠(地)理图》、《九域守令图》等少数几幅。明代,印刷地图开始普及,散见于各类方志之中;可是,绘制的地图传世的仍然极为少见。镇江博物馆藏明代绢本南京(部分)府县地图(简称镇绢本图),设色彩绘,制作精美,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地理资料。本  相似文献   

12.
《论傣族诗歌》,是一部难得的傣族诗歌文学论著。原书名叫《哇雷麻约甘哈傣》,直译为“论傣族的各种诗歌”,意译为《论傣族诗歌》。写于傣历九百七十六年(公历1615年),原文用老傣文,写在类似经书样式的缅纸上,约四万多字。下面,谈谈有关《论傣族诗歌》(以下简称《诗论》)的发现、搜集和翻译情况。一、《诗论》的发现和搜集过程我是西双版纳土生土长的傣族,当过三年和尚。我父亲(今年九十岁)当了十三年  相似文献   

13.
南诏中兴二年(唐昭宗乾宁五年,公元898年),信博士内掌侍酋望忍爽臣张顺、巍山主掌内书金卷赞卫理昌忍爽臣王奉宗等人,根据《巍山起因》、《铁柱(记)》、《西洱河记》、《国史》等古籍,绘制了《南诏图传》及文字卷呈送南诏宫室。洱海图是参照当时的《西洱河记》一书画成的。该图虽然绘制在《南诏图传》的末尾,但它是整个画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南诏图传》成画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国内外一些研究《南诏图传》的专家学者,还没有对洱海图引起足够重视,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遗憾事。笔者根据历史文献,民族学调查资料和民俗学调查资料,以及考古学资料,撰写此文,对洱海图作一些探讨,以就正于专家。 一、唐、宋时期的洱海图概说 为了研究的方便,首先将唐代张顺、王奉宗等人绘制的《南诏图传》中的洱海图介绍如下:(图一) 西洱河(即大理洱海)中画有雌雄二蛇,  相似文献   

14.
正永乐四年(1406年)七月,建文帝曾经到过高峰山万华禅院,与第一代住持秀峰和尚有所交往。建文帝在此系统阅读佛经,并且注释《楞严经》和《法华经》这两部重要的佛教经典,他在注释上署名文和尚。建文帝曾途经贵州并在黔中寺庙逗留建文帝从南京出逃后避难的行踪,有两份资料记载得比较清楚,一份是清人刘廷銮的《建文逊国之际月表》;一份是在《史仲彬与建文帝》一书中,史洪禄制作的《明惠帝年表》,两份年表基本上将建文帝出亡的行踪整理出  相似文献   

15.
江晓红 《广西地方志》2004,(4):62-63,F003
汉汉和帝时 (公元 89~ 1 0 5年 ) 杨孚撰《异物志》 ,又名《交州异物志》、《南越异物志》 ,1卷。杨孚 ,东汉南海人。本书主要记载岭南包括广西地区的山川、物产、民族风土等 ,为广西有线索可考的最早的地记。原书宋以后已散佚 ,部分内容收入清道光间的《岭南遗书》和民国时期的《丛书集成初编》中。唐唐代 (公元 61 8~ 90 7年 ) 有线索可考的广西最早的图经《(桂州 )图经》(或称《旧经》)、《临桂图经》、《邕州图经》约在这一时期编纂成书。《(桂州 )图经》 ,最早见于唐会昌四年 (公元 844年 )桂管观察使元晦在《叠彩山记》中提到 ;《…  相似文献   

16.
宋代《禹迹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地图之一,"是宋代制图学家的一项最大成就","在当时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地图"。据了解,《禹迹图》我国至今尚存两块:一块立于渭水之滨的西安碑林,是齐阜昌七年(1136年)刻石,已作过介绍;另一块藏于长江岸边的镇江博物馆内,是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立石,由于图首文字中明确表示是"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依长安本刊",这就将《禹迹图》的成图年代至少推前了三十六年。因此,镇江《禹迹图》  相似文献   

17.
《文博》2016,(1)
本文以新发现的《寂照和尚墓志》为基础,结合文献资料,对志主寂照和尚及墓志所提到的崔昪、崔璘、崔婴、崔戎等崔氏人物进行了考证;根据前人研究的成果,对寂照和尚出家的崇敬寺做了简要辑述。对中晚唐时期崔氏家族崔鼻一支世系及佛教史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可补文献记载之缺。  相似文献   

18.
乾隆时期,宫廷绘画创作与收藏活动是空前的,不仅数量大,题材丰富,流派也多。其中一个重要的题材是乾隆汉装画像。已发表的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汉装图计有18幅。其中属年节时令的3幅:郎士宁等绘《雪景行乐图》(共2幅)、佚名绘《岁朝行乐图》;宗教类2幅:丁观鹏等绘《洗象图》、《维摩演教图》;日常生活类13幅:董邦达绘《松荫消夏图》、张宗苍绘《松荫消夏图》、佚名绘《观孔雀开屏图》、金廷标绘《观妃渡桥图》、郎世宁绘《采芝图》、《平安春信图》、《阅骏图轴》、《观童子举  相似文献   

19.
精抄本周邦彦《清真集》一册,内分《清真集》(图一)、《清真集外词》(图二)两部分。前者收词九十三首,后者收词八十八首,共百八十一首。前者书名,原为墨笔抄写《片玉词上卷》五字,又用朱笔改为《清真集》三字;下盖"鹏运校读"白文长方印。后者书名原空,朱笔填写为《清真集外词》,下署"四印斋读本",亦朱笔。全书末尾有朱书两行:"光绪乙未五月廿七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殷契粹编》(以下简称《粹》)第221、222是两片有名的卜辞,其上有"廿示"。其中,《粹》222可与《人文》2997相缀合(图一~四)。《殷契佚存》(以下简称《佚》)第884片是另一片有名的卜辞,其上有"自上甲廿示"(《戬》1.9,《续》1.2.4重出。图五、六)。《粹》221、222与《佚》884辞意相近,字体略异。关于《粹》221,《殷契粹编考释》(以下简称《粹考》)隶定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