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市文物管理处文物商店广大职工,认真学习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古为今用"的伟大教导,积极开展征集流散文物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近年来征集的几件较为珍贵的瓷器,简介如下: 隋白釉双腹双龙把手传瓶(图版伍:1)通高18.5、腹宽11厘米。盘口,单颈双腹,口沿至肩部揑塑二龙,头部探入盘口。颈下部两侧各有一系。小平底,微内凹。颈腹饰  相似文献   

2.
<正>现珍藏在大英博物馆的一对"至正型"元青花象耳瓶,瓶高63.6厘米,盘口、长颈、瘦腹、台足,颈部对称两侧各附一象首耳。器物胎质致密洁白,釉色透明,白中闪青,进口青花料色泽亮丽浓艳。瓶口至足共绘八层纹饰,分别为缠枝菊花、蕉叶、云凤、缠枝莲、海水云龙、海水波涛、缠枝牡丹以及杂宝莲瓣等。瓶颈部蕉叶纹之间有纪年铭文"信州路玉  相似文献   

3.
《收藏家》2017,(5)
<正>"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高29.8厘米清乾隆粉彩缠枝花卉双龙耳瓶,浅圈足,鼓腹,颈部细长配以双交龙耳,唇口微微外翻。器型简洁流畅,尽显富贵典雅。圈足外侧矾红描金绘卷草纹为边饰,瓶腹上下部分以粉彩绘蕉叶纹和如意云头纹为辅助纹饰,瓶腹中心以粉彩绘大朵缠枝花;颈部以粉彩绘缠枝莲纹,口沿外侧粉彩绘如意云头纹。瓶自  相似文献   

4.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有众多文物精品,就瓷器而言,其藏品在全国博物馆位居第五,其中不乏珍品绝品,现挑选出10件具有代表性的精品,作一简单介绍。 1.隋白釉双龙柄联腹传瓶高18.5、口径5.2、底径2.5、腹径11厘米。盘口,单颈,双腹相联连接处有两个环形系。肩左右两侧各塑一条修长的龙形柄,龙头探入瓶口内,似在贪婪地吸吮着瓶中的玉液琼浆。双龙柄为手工捏塑而成,手法简单干练,形象生动逼真。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余姚市文管会藏有1件内铭"食瓶"的唐越窑青瓷,现介绍如下: 瓶盘口,口大于腹,喇叭形长颈,下腹收敛,玉环底。通体施青釉,釉色青中泛黄。外底露胎。胎质灰白,器壁较薄。颈下部置4耳,集两耳于一侧,形似双复系(图一)。腹部阴刻:"食瓶一口光化三年十月十一日造"(图二)、"平十六郎"(图三)。口沿残,器身下部已脱釉。口径20.5、  相似文献   

6.
双龙柄盘口壶是仅见于唐代的一种器物,可见有青瓷、白瓷及三彩诸种。其基本造型为:浅盘口微外侈,细颈,弧肩,圆弧腹,平底,肩部与盘口间塑立双拱背龙形柄,龙张口衔盘,其头部可辨眼、耳、镶。须等细部。胎色呈灰白、白、乳白及白中见黄褐诸色。在施釉、彩工艺上,木管是白釉、青釉和三彩釉,都仅施于壶腹中部以上,下腹及底露胎,壶内壁除盘内线及盘底施釉外,颈内壁以下露胎。但仔细观察又会发现,在这些共性后还存在着如下诸多木同:造型方面,双龙柄有直高和矮拱弧形两种,壶颈有细长带凸棱饰和短素之分,壶腹一种较鼓圆且整体有下…  相似文献   

7.
<正>青花瓷作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其珍贵程度极高。青花瓷经过唐宋两代300多年的不断发展,到元中期终于在景德镇烧制成功,从此也奠定了景德镇为中国瓷都的基础。青花成熟于元,鼎盛于明,这段时期被世人称为青花瓷的黄金时代。此对元青花龙纹象耳盘口瓶风格高雅细腻,运笔熟练,追求自然随意的画风,青花的胎骨晶莹洁白,古朴雅致,瓶身饱满,着色清晰,做工精湛。瓶体主要饰青花龙纹,主题纹饰是一条游龙,展现出神龙出水、驭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新乡市博物馆藏瓷中有隋代龙柄四系盘口管状壶一件,通高25、盘口径7.5、壶体宽13、底足径7厘米。盘状的壶口与管状的壶身肩部连接直立双龙形壶柄,龙首高于壶口。壶身肩部有对称的泥条形双系。与龙柄相对的肩部原有一装饰物似作假流(不能注水),可能是昂首的鸡头,可惜已残缺。  相似文献   

9.
钟治 《文物》1998,(10)
四川省三台县文物管理所收藏的元代青花折枝菊花双环象耳瓶和缠枝牡丹三足鼎式炉,是1992年1月城西蟠龙砖厂取土时出土的。1996年5月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组鉴定,确认此瓶和炉为元代景德镇产品,均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相似文献   

10.
古瓶盛酒后簪花花酒由来本一家──宋代梅瓶、玉壶春名称由来刘静宋代,在我国瓷器中,瓶十分流行,通常可见的有贯耳瓶、悬胆瓶、瓜棱瓶、净瓶、盘口瓶、葫芦瓶、堆塑人兽瓶、花口瓶、多角瓶、梅瓶和玉壶春等等。形形色色,争奇斗巧。在这些众多的瓷瓶中,其有的是继承前...  相似文献   

11.
泰来县位于我省西南部,南临吉林省镇赉县,东至嫩江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隔江相望。20世纪80年代以前,文物工作者在泰来发现和征集了一些辽代文物(现藏黑龙江省博物馆),现将其中的8件比较精制的(出土的具体单位不详)陶器叙述如下。1.盘口长颈瓶(1973年泰来县平阳镇发现)。盘口  相似文献   

12.
<正>"传瓶"类型与造型来源记载传瓶的文献出处,最早见于唐代釋道宣《續高僧傳》:"遂講湼槃傳瓶不失于兹"(1)。由此,传瓶也为唐代佛教所使用的宗教器具。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尊传瓶,器腹有文字:"□保□□、□□全上着、□待龙一龙三、谁不□对虎凤一保、答还一母在凰虎客、一乡去家"。也证明传瓶应当是保佑灵魂的明器。天津艺术博物馆所藏的白釉双龙柄尊(图一)底部有墨书款识,"此传瓶,有并",与李静训墓葬所出土的传瓶(图二)器形较为一  相似文献   

13.
《收藏家》2017,(11)
<正>元代摩羯鱼耳罐元青花器型中有一种较高的盘口罐,在器物颈部装饰有摩羯鱼形双耳,一般称为元青花摩羯鱼耳罐。目前所见到的元青花摩羯鱼耳罐存世器都没有盖,高度一般在50厘米左右。现已知存世器共有6例:元青花酱口缠枝牡丹纹摩羯鱼耳罐,现藏大英博物馆(图1);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摩羯鱼耳罐,也是大英博物馆藏品(图2);日本松冈美术馆藏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摩羯  相似文献   

14.
信息     
翰海再次摘取清代宫廷铜器成交桂冠2007北京翰海秋季拍卖会上,清雍正铜海水龙纹瓶一经亮相,就以其制作精致、形制硕大吸引众多目光。此瓶起拍价为50万元,最终被场内买家以1570万元的成交价竞得。此天价使得该瓶成为本季秋拍单价最高拍品,也创造了清代宫廷铜器国内市场拍卖的最高纪录。清雍正铜海水龙纹瓶高65厘米,署大清雍正年制。瓶盘口,直颈,丰肩,腹部渐收。  相似文献   

15.
康熙雉鸡牡丹棒槌瓶常学丽(晋祠博物馆)清康熙雉鸡牡丹棒槌瓶,传世珍品,高46、口径12.4、足径13.8厘米(见封二)。现藏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博物馆。此瓶胎体厚重,胎质坚硬,仍留有明代后期的遗风。盘口,短颈十分挺拔,圆折肩,筒形深腹,圈足二层台,形似棒...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博物馆收藏有一批元代瓷器,特从中遴选部分珍品以飨读者。1、青白釉牡丹纹瓶高33.5、口径8.5、底径10.9厘米。1954年贵溪县出土。盘口,长颈,长鼓腹,高圈足外撇。颈部塑花形耳,上贴扁圆环。颈部饰焦叶纹,腹部刻饰折枝牡丹纹,胫部饰不共边的双勾仰莲纹。胎洁细腻,釉色晶莹。胎体厚重,规整硕大。此瓶是元代“二元配方”技术革新后,青白釉瓷之佳作(封底,3)。2、青白釉牡丹纹玉壶春瓶高28.7、口径8.4、底径9.5厘米。1977年万年县征集。喇叭口,长颈,圆鼓腹,矮圈足微撇。颈部刻饰焦叶纹,腹…  相似文献   

17.
陈力 《南方文物》2000,(4):76-78
1972年尧山靖江安肃王朱经扶墓出土明代青花人物梅瓶1件;1982年于尧山靖江康僖王朱任昌莫氏夫人墓出土明代青花岁寒三友人物梅瓶1件;1983年于尧山第十代靖江温裕王朱履焘墓中出土明代青花双龙戏珠梅瓶一件……,截至八十年代止,桂林文物部门先后从桂林东郊尧山明代靖江王墓群中出土各式青花梅瓶百余件,其数量之多,品类之全,足以令国内文物界瞠目。  相似文献   

18.
剔彩双龙捧寿方盘肖淑颖雕漆艺术始于唐代,流行于宋无时期,到了明代非常盛行。因漆色与涂漆方法不同,雕漆又有剔红、剔黑;剔犀、剔彩等名目。品种有瓶、盘、盒、碟、笔筒等。"剔彩双龙捧寿方盘"就是明代嘉靖时期的漆器之一。漆盘呈委角方形,曲腹,立足。口径21....  相似文献   

19.
封面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雍正。高27.5厘米,口径9.5厘米,足径9.3厘米。 瓶盘口,短颈,折肩,筒形折腹,足部上直下撇。通体以青花装饰,颈、胫部绘如 意云头纹,口沿、足边绘卷枝纹,  相似文献   

20.
<正>[藏品展示]——陨石《兽耳衔环狮钮三足香炉》此炉由盖和炉身两部分组成。狮钮隆盖,圆口短颈,圆肩鼓腹,圜底三足。狮钮回首侧望,双目炯炯有神,前立后踞,狮尾俏丽,作近蹲立状,灵动张扬、气势非凡。炉盖有四活环均匀分布,实属不易。炉身为盘口、平唇、矮束直颈、窄肩,腹部自肩下急斜收,圜底,腹部两侧饰对称镂雕双龙首耳,所衔卷曲纹圆环可自由活动。整器器型庄重,运用浮雕雕琢纹饰,饕餮装饰效果极强,生动逼真,颇多参考古青铜器之处,处处彰显古雅朴拙的唯美。炉底下承三兽足,兽首贴伏于炉身,足端雕成五趾兽爪状。所配木雕底座为量身制作,双层、束腰、三足,形制与炉身相仿。此件拍品为石铁陨石,经大师多年雕琢,才得以呈现在藏家眼前,实属不易。在重量上也是极其难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