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编修地方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广西编修地方志源远流长 ,早在公元 2 65— 42 0年的晋代就编有志书 ,以后各代陆续编修。自唐代起 ,朝廷修编全国《总志》或全国《一统志》时 ,往往要求地方呈送图经、方志 ,以备汇纂。志书逐渐形成以“官修”为主的修志格局。由于政府的普遍重视 ,明清时期方志编修呈现出比较繁盛的景象。广西的情形 ,大体与全国是同步的。到了 2 0世纪 30年代初期 ,新桂系主政之初 ,此时 ,距离清嘉庆六年 ( 1 80 1年 )编纂完成、由广西巡抚谢启昆主修的《广西通志》 ,已经过去了1 30多年。重修《广西通志》被提上了议…  相似文献   

2.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口述史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朱佳木同志在2 0 0 4年 1 2月 1 1日“首届中华口述史高级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文中对什么是口述历史、口述历史的研究方法、口述历史学科建设以及口述历史的重要意义等方面作了深入阐述 ,尤其提出地方志编修中的当代部分是进行口述历史大显身手的时段 ,地方志编修的学者应重视口述历史工作 ,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3.
美国犹他州也编修地方志(史),美国学者认为“志”和“史”是一个意思。美国每一个州政府都有一位历史学者任分管编修地方历史、历史学会、历史博物馆等事项的政府官员。在编修地方志(史)的方式、内容、时限、分类、篇目等各方面与中国地方志有太体相似及若干不同处。在信息高度发达并多元化的当今社会志书并不过时,编修地方史志并不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有着近千年建都历史的古都,完整体现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与变革。地方志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既是对历史的记录编修,同时也与历史变迁休戚相关。北京现存民国以前的旧志有一百种左右,包括了府、州、县等地方志,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各种类型的专志、杂志。尽管这些志书有各种各样的糟粕,但是,留存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在资治、存史、教化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北京新编地方志工作蓬勃开展起来。2006年,国务院正式颁布《地方志工作条例》,使地方志编修事业进入依法修志的轨道,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更具规模。  相似文献   

5.
武汉市第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武汉市志》 2 8卷于 1999年 10月全部出版 ,这是武汉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社会科学和文化建设工程。武汉市历届领导非常重视修志工作对城市建设的作用 ,早在 1980年 ,市委就决定编修武汉地方志 ,开全国编修地方志之先河 ,并在人员、经费、工作条件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先后参与编修《武汉市志》的专家有 40 0余人 ,而赴全国各地搜集史料的人员数更是专家的 10倍 ,收集了大约 5亿字的资料。广大修志工作者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 ,克服武汉三镇历史建置各异、隶属关系多变、历史资料分散以及编修新方志没有现存…  相似文献   

6.
最近,国务院颁布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对地方志编修工作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这对于保障和促进地方志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地方志档案是指在地方志编修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各种照片、图表、文字资料等材料。地方志档案是国家的重要财富,是地方志编修工作者辛勤耕耘的历史佐证,是其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地方志档案所蕴含的资料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可说任何门类档案都无法匹敌,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相似文献   

8.
浅议地方志档案的功能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地方志档案是指在地方志编修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各种照片、图表、文字资料等材料。地方志档案是国家的重要财富,是地方志编修工作者辛勤耕耘的历史佐证,是其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地方志档案所蕴含的资料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可说任何门类档案都无法匹敌,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相似文献   

9.
为总结历史文化名城首届编修史志和志书资料开发利用的经验 ,推动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修志用志工作发展 ,2 0 0 1年 4月 17~ 2 0日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修志用志研讨会在十三朝古都洛阳举行。这次研讨会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共同主办 ,洛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发起并具体承办。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副秘书长高德、贺巍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贾英豪 ,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许还平 ,洛阳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王文超及历史文化名城志办的代表和洛阳市的专家学者 90余人出席会议并参加研讨。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志…  相似文献   

10.
编修地方志,是我国绵延两千多年的优良传统,这在世界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是独一无二的。在新的历史时期,修志更体现了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传承中华民族光辉灿烂历史文化的需要,是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地方志的编修工作,是一件周期性很长、科学性很强的工作。自治区新方志的编修工作,从1983年开始,经过八个春秋现已有成果陆续问世,今后几年,将是新疆志书大批出版问世的时期。 新疆师范大学周磊和王燕同志编写的《吉木萨尔方言志》即将付印出版,这是我们方志编修工作的一项成果,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 地方志是记述地方自然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的科学文献,方志内容之广,  相似文献   

12.
陈怡 《黑龙江史志》2013,(22):17-18
<正>"居今而知古,鉴往以察来"。编修地方志是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历代各朝有史,各地有志。地方志编修之所以数千年而不衰,除了自身的文化传统之外,最关键的是官修官用,是其实用性使执政者给予了它应有的社会地位。清代《怀远县志》的编纂者李兆洛形象地说:"志者,心之所志也。志民生之休戚,志天下之命脉,志前世之盛衰以为法鉴也,志异日之因革以为呼吁也。"仔细品味这个"心之所志",就是因为它可以帮助治民治天下,鉴前世  相似文献   

13.
浅谈地方志工作在建设边疆文化大省中的重要地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尽快把黑龙江省建设成为边疆文化大省是省 ,委省政府在新世纪中提出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 ,引起全省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从1982年即参与新 。方志编修的一员笔者深感振奋和鼓舞在此谈谈 , ,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感受 。一、地方志事业是系统的文化工程 志乃一方之全史 志书是记载一方自然地“ ”。 、理历史人文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综合著述盛世修志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历 。“ ” 。朝历代统治者对地方志事业都非常重视在可能的 ,条件下都设有机…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史志》2012,(6):65-I0001
<正>2012年是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成立30周年。30年来,我省地方志事业不断发展壮大,胜利完成了首轮修志任务,出版了一批全面系统记述黑龙江历史的志书,培养锻炼了一支政治素质强、业务水平高的专兼职地方志队伍,形成了存真求实、有胆有识、埋头编修、  相似文献   

15.
我国编修地方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世代不迭。在浩繁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地方志是璀璨盛开的一朵奇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当今留存的解放前的地方志书近万种,达10余万卷,占我国现存古籍的十分之一强,可见其数量之多。它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地方志是"一方之全史",横陈百科,纵述史实,具有"存史、育人、资政"的重要功能,与国史、家谱共同成为彰显和传承中华文明的三大载体。连绵不断地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特有的优秀文化传统。历久弥新的地方志编修,保存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明进步,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17.
迷楼,在扬州是妇孺皆知的历史典故。最早提及迷楼的是唐代的诗、词、文、赋,进入史志,是在南宋时期。到明清以后,随着地方志的大量编修和留存,迷楼渐渐由典故坐实为摘星楼、鉴楼、观音禅寺。通过对有关迷楼记载的追踪,可以了解扬州古代地方志的史料来源以及存在的对史料不加拣择、穿凿附会等问题,也提示了我们在编修、利用方志资料时应该慎重地加以甄别和取舍。  相似文献   

18.
编修地方志是中国的一项古老文化传统。其跨越2000多年的历史。内容从单一趋向综合,体例由不规范到规范。国务院颁布了《地方志工作条例》后,把地方志工作推向新的历史时期,将地方志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志工作可“高忱无忧”了。地方志工作必须伴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做到与时俱进.才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下面就地方志工作如何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浅谈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19.
夏汇丰 《中国地方志》2023,(3):46-53+125
俞樾是清代晚期著名的文学家、经学家、书法家、小说家、戏曲家,一生著述丰富,以往学者研究大多集中在这些领域。事实上,俞樾在地方志领域也颇有建树,曾参与4部地方志的编修,并对地方志文献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笔者以俞樾参与编修的4部地方志为基础,辅以他与友人的通信和年谱等文献,论述其在地方志编修上重视体例、广收博采、承袭古制而不守旧、直笔谠论、无官私之见等观点。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史志》2012,(14):6-7
<正>我曾在地方志战线工作七年,对地方志工作有着深厚的感情。深知地方志具有"存史、资政、教化"之功能。编修地方志、传承历史文化,让子孙后代了解历史、认识历史、利用历史,更好地服务当今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