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东台的厨师在过去称为厨子,虽然说社会地位不高,但在东台厨子却是"两难"之一,所谓"两难",就是"秀才"和"厨子",因为这两项职业都要经过艰辛努力才能功成名就。书读好了可能成秀才,进而入仕奉官;厨艺精了可能成为厨子,亦能过殷实日子。对于穷苦人家而言,拜师学厨是更为现实的职业选择,不过学厨子却比较艰苦,因而在过去老东台,做厨子的不是家中传  相似文献   

2.
在全国人民隆重庆祝建国50周年的日子里,我走进北京一座塔楼,慕名拜访了当年毛泽东的厨师长、高级烹任技师王近仁。今年79岁的王近仁,退休在家。他在毛泽东的身边工作16年,还先后为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彭德怀、董必武、陈毅、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掌过勺。大家都称赞他是“国厨”,他总是不以为然地一笑了之:“我只不过是个厨子,一个过去有幸给毛主席服务,今天为人民服务的普通的厨子。”王近仁虽年事已高,但身体健康,记忆力极强,并且很健谈。当我说明来意后,他老人家双手抱拳作揖,操着浓重的湖南长抄口音笑着说:“欢迎,欢…  相似文献   

3.
正贫穷饥饿的童年,让作家刘震云从小萌生了当厨子的理想。这源自一次不愉快的经历:有次家里来了客人,到午饭时,家里却没东西招待。家中有8口人,外加3个客人,母亲把父亲叫到一旁交代说:"你到镇上的饭馆赊3个馒头,赊多了我们还不起。"父亲到镇上饭馆赊馒头时,遭到厨子的羞辱:"你们家人的嘴咋恁贱呢?没有馒头  相似文献   

4.
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生于1917年,故于1993年。他在京先后住过15个地方。1921年,4岁的侯宝林被他的舅舅张文斌带到北京。在一位姓侯的厨子家,他随了养父的姓,取名侯保麟。意即麒麟送子,护佑保生好养活的含义:侯宝林在北京的第一个家,位于什刹海附近地安门以西,一个叫志愿局的地方,房子是租人家房东的。  相似文献   

5.
正说到"贝多芬",通常是指德国音乐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我想,他与剧作家莎士比亚、科学家爱因斯坦、画家达芬·奇一样,是五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被世人尊称为"乐圣"。可是,他的命运非常悲惨。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父亲是一个不聪明而酗酒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个女仆,一个厨子的  相似文献   

6.
有一种味道,能让你牵肠挂肚。有一种味道,能让你梦回故里。对于新疆人来说,那就是——四川人做饭少不了一把花椒,湖南人吃饭必须要一盘辣子,山东人吃饭大葱和煎饼不能少,甘肃人说好厨子就是一把盐,陕西人说油泼辣子撩咋咧……那么新疆人,特别是南疆的喀什人呢?喀什人没有皮芽子,简直不知道如何动手做饭了。说到皮芽子,首先要说明的它就是一种蔬菜,和内地所说的洋葱、  相似文献   

7.
正山西平定在明代就有乡民赴外从事染坊业。到了清末民初时期,由于人口激增,加之十年九旱,出外经商就成为许多农民的首选。当年流行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平定三大行,先生厨子走染坊。"境内一些村庄的大多数农民除了种地外,就属这"三大行"了,可见当初的无奈。所谓"先生"是在私人作坊、店铺中先当学徒,经数年的苦熬磨炼成长起来当了管账先生的,也就是现在的主管会计,这算是"三大行"中最好的职业了;"厨子"  相似文献   

8.
Renee  袁峰 《世界》2007,(7):43-43
虽然能说流利的西班牙语,但建筑设计出身的Alex从没想过,从西班牙回来之后,自己会成为一个“厨子”。  相似文献   

9.
张荫麟先生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生平述略张荫麟先生是广东东莞石龙镇人,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十一月生于那个镇上的一户“书香人家”中。他还幼小,母亲便去世了;父亲把他抚育长大。他的父亲既是一位慈父,又是一位严师。从他开蒙受书,便给他以严格的旧学训练,要他把五经、四书、三传、史汉、通鉴、诸子书、古文辞……,一一熟读成诵。他天赋很高,有异乎常人的记性和悟性,对读书又特别爱好。到十六七岁他辞家赴北京时,他的旧学根柢已经很坚实,知识颇为广博了。同时,他追求新学新知;新思潮的洗礼使他很早就能出入旧学,不受传统局限。  相似文献   

10.
陈扬桂 《文史博览》2014,(11):36-37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最有争议的人物。有人骂他是窃国大盗、乱世奸雄;也有人称他是清末治世能臣、民国开卷英雄。孰是孰非,姑且不论,总之他是清末民初的顶级风云人物。 是谁把他扶上马,使他最终爬上权力巅峰?是一位邵阳人。又是谁把他从洪宪皇帝的宝座上拉下马?还是一位邵阳人。  相似文献   

11.
黄渤的新“封号”是卅帝,意思是从2012年底到2013年中,他主演的几部电影票房加起来已经超过30亿元——《泰囧》12.5亿,《西游降魔篇》12.5亿,《厨子戏子痞子》27.亿,《101次求婚》2亿,  相似文献   

12.
扎娃是个勤劳能干、心肠慈善的汉子。他凭自己的双手铲出了一片片肥地、种出了一箩箩谷子;他从阿妈那里学了一套本事,养出了一群群猪鸡。金黄的谷子换来了牛和马,肥胖的猪鸡换来了砍刀,锄头和衣裳。他酿的酒香喷喷,他盖的掌楼亮堂堂。扎娃富裕得象头人,但他不象凶狠的头人那样欺负人。他是一个真正的拉祜汉子,强不怕,弱不欺,常常把谷子、干巴送给乡亲们,把衣裳分给老人和娃娃,有肉大家吃,有酒大伙喝。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扎娃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相似文献   

13.
上海格调     
私家菜深宅大院内的私家厨师,怀揣高深莫测的秘制菜谱。不仅满足大户人家的肠胃,更是可藉以一表金贵身份的鲜香招牌。“沈公馆的张厨子”、“周府的谭厨子”,被用来偶尔出借、分享或者让渡,曾经是流通在旧上海滩名利场中的社交筹码。大约是2004年开始,私房菜又红了。上海得天独厚。老洋房加私家菜的组合,曾经是旧式上海某个阶层独有的虚荣,现在,它以同样的道理试图伺候永不满足的食客。它“私”,宣称自家珍藏,独此一家,毫不遮掩地霸道,同样一个“私”,似乎置身世外,不足为外人道,完全符合“低调的奢华”这一消费守则,“私”字招牌成全了它的流行。  相似文献   

14.
吴其是个唱滇戏的老艺人,他从十岁起开始学艺,到“文革”时,足足唱了五十来年的戏了。不管是生丑净旦,他都能演;唱唸做打,样样具佳。他扮演什么角色,就把那个角色演得活灵活现,人们就喊他“活古人”。“文革”一开始,吴其可吃够苦头了。剧团的“造反派”头头和红卫兵把吴其定为双料反革命、反动艺术权威、封资修的代言人……帽子一顶比一顶大,扣了工资,“罢”了他剧团编导组组长的“官”,成天大会批、小会斗,还要搞“车轮战”,叫吴其交待他的“三反”罪行。什么演《杀惜姣》,是用宋江之  相似文献   

15.
我的两个孙子,在三岁时都有特别可人的表现,这些真实的故事,每每想起,都令人捧腹。大孙子三岁时,特别喜欢听故事,看图画书,一边打吊针,一边看书,做到精神食粮与物质食粮共享。他会认钱,我把一张像钱一样大的纸给他,他拿到手里一看就说“:这是支票。”他想到广场上玩,我不应允,他就从三楼把东西向院墙外扔下,不得己,我只能抱着他一起下楼,走过广场,再走进别人的院子里,要他把扔掉东西捡回来,他也借机大玩了一把,特别开心。他参加我们择菜活动,把两根蒜插到两个鼻孔里,说“:你们看,我是大象。”今年小孙子也三岁了,特地从广西北海到深圳来过年…  相似文献   

16.
有幸跟蹇先艾老学习;交往近50年中。绝少听他主动谈及他的家世和亲属。文革浩劫之后,偶尔有几次,他才简略地谈起了他嫡堂叔父蹇念益的一些情况,说他叔父对护国运动曾经作出过一定贡献,可是却鲜为人知。70年代末,我从大方调到贵铝工作,一个星期天,我从远郊赶来看望他。其时,这位著名作家刚从牛棚迁回,住到省文联后院的小楼上不久。谈话中,他告诉我,说由于他叔父和梁任公(启超)的亲密关系,1926年4月他在《晨报·诗镌》发表了新诗,任公看见后,曾给了很大的鼓励;还亲自为他书写了一把摺扇,写的是被誉为“词家之冠”的北宋词…  相似文献   

17.
一位勤劳的农民,从自己的菜园里收获了一个从未见过的大南瓜,他又惊又喜。后来,他把这个南瓜送给了国王。见了这个硕大无比的南瓜,国王喜出望外。为了回敬农民,他赠给了农民一匹骏马。这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城。有一个财主想:“国王收到了一个大南瓜,就能慷慨地回赠一匹骏马;若是我奉献给他一匹好马,他又能回赠我什么呢?”财主从自己的马群里选了一匹最好的马,送给国王。国王猜出了财主的用心,接过马,谢过后,吩咐侍从说:  相似文献   

18.
从前,有一个农夫,养着一条水牛和一头黄牛,耕种着几丘水田和一片山坡地。有一天,农夫正在驾着水牛犁田,有一只老虎从森林里出来,走到农夫犁田的地方,它见水牛服服贴贴地让人驾驭使唤,辛辛苦苦地为人出憨力,弄得遍身泥水,觉得太没出息了,就十分鄙视地往水牛的脸上吐唾沫,并对水牛说; “你何苦听这个人的话!你怎么不用脚把他踩死,用角把他戳死呢?”水牛羞愧地回答老虎说;“你不知道,人可厉害了!我若不听他的话,他把我的鼻子  相似文献   

19.
曲嘎的故事     
正为了提高牦牛出栏率和经济效益,他把内地的牲畜育肥技术带进村里;为了促进草畜平衡、降低对草场的破坏,他不与民争利,把自家的羊全部卖光;为了方便村民放牧,帮助乡亲致富,他把自家的草场无偿地让给村民;他,就是当雄县宁中乡堆灵村8组的党员、致富带头人曲嘎。在堆灵村人眼里,曲嘎是一个有开拓和创新思路的人。提起曲嘎的故事,要从十多年前说起。  相似文献   

20.
王恺 《文史博览》2010,(3):16-17
<正>黑泽明一生都和电影相纠缠,事业不用说了,他的爱情、婚姻,包括轰动一时的自杀都和电影有莫大的关系。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电影只是黑泽明把自己人生观念展示出来的一种方式,这个生于明治时代的人,在成长过程中凭借他敏锐的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