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国市民社会运动是美国人权外交的重要内容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国曾与东欧各国和前苏联在70年代末成立的反对派一起,开展了跨国市民社会运动。这次运动,是促使东欧巨变和前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20世纪末,美国再次强调开展跨国市民社会运动的重要性。在跨国市民社会运动中,美国强调灌输普世人权观的重要意义,并利用经济全球化,使用强制性执行手段等方式来推行美国的人权标准。  相似文献   

2.
清末,慈善义演作为一种新型的助善方式,历经酝酿、出现与初兴的变化历程。都市商贸的发展、娱乐业的兴盛以及市民的娱乐需求,为慈善义演提供了经济与社会基础。华洋杂居口岸的都市繁华和"租界展示",对慈善义演的出现产生了直接的促动作用。西方慈善理念的东渐和影响,成为慈善义演的思想引导。义务戏、影戏助赈等各类型义演的早期活动在社会上初见成效。义演构成的社会网络结构所产生的社会文化效应,成为慈善义演初兴的驱动力。义演蕴含着"寓善于乐"的慈善理念,通过清末娱乐观演及其慈善"场域",对城市民众的思想认识产生影响,有助于改变旧有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促进近代慈善事业的转型。  相似文献   

3.
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给市民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特点鲜明的各种演艺场所遍布城市,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反过来又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清末新政时期,四川省出于改变婚姻陋习、增加新政经费诸考虑,下令废止民间自拟庚帖,改为购买官方统一印制的婚书。推行过程中,制定了具体措施,广为宣传,逐级落实。然而,由于民间婚俗根深蒂固、推行方法失之简单、法律新规形同虚设等原因,致旧弊未杜,新弊日生,最终以失败收场。清末四川推行官制婚书,既反映了时局变动下政治、经济、法律与社会的实际状况,也表现了当时国家法律与民间习俗的契合与紧张,对审视中国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5.
市民社会的需求孕育了民法的产生,民法的发达促进了市民社会的发展,民法是市民社会的基本法,确立民法使市民社会基本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清末官僚法律心理的演变与传统礼法制度的消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末礼法制度的消亡原因是多方面的,清末官员在推行礼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心理态势,即:对宣传推行礼法的厌倦敷衍、对触犯尊卑律例案犯的宽容和对纲常礼教的逆反,从实践的角度揭示了以家族主义和等级伦理为核心的礼法规范功能在清末的削弱情况,从一个侧面分析了清末礼法消亡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关于苏州市民公社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市民公社是苏州资产阶级在清末新政改革中创立的具有街区性质的地方自治团体,它的历史引起了史学界的关注。到目前为止,已有一些论著对它的发端、组织状况、性质及其社会功能作了探讨。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的说明和探讨,如苏州市民公社的命名问题,苏州市民公社与商会的问题,以及苏州市民公社的消亡问题等。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进一步认识它的性质。  相似文献   

8.
1901年,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实行新政。由此到1911年清王朝灭亡,我们称其为"清末新政时期"。在这10年中,晚清政府进行了一场较之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更为全面、更为深层次的改革运动。"清末新政"作为20世纪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社会改革运动在中国的早期现代化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同时这次改革运动也给满汉两民族进一步融合提供了巨大的契机。满族入关以后,为保证其政治上的统治地位,一直推行"首崇满洲"和贬抑汉族的政策。满族在政治、经济、民事、司法各方面均享  相似文献   

9.
身处清末新旧急速变革的时代,端方作为清末官员,其对时代巨变的观察是敏锐的,在其任职的两江地区奏请立停科举、创办新式学堂、创建图书馆、积极兴办各类教育文化事业、推行文化慈善事业、厉行禁烟以改造社会风气等,皆是适应时代需求所做的应变之策,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但端方作为清朝体制内的权贵对社会风俗的改良,是在其所固守的封建文化思想基础和背景之下进行的,注定了其期望通过社会改良挽救清王朝努力的失败,但从历史的角度审视,端方在清末两江地区社会改良的尝试,一定程度上为当今社会文化改革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清末民初城市的"公共休闲"与"公共时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长莉 《史学月刊》2007,(11):82-89
城市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是市民生活城市化、社会化、公共化的自然要求和必然结果,是市民生活公共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民间社团、学会活动及公众集会、演说、演出等公共活动提供了条件。这一时期群众性的政治活动和文化活动剧烈频繁的壮观局面,使人们思想交流和互动空前频繁,形成日益趋同的思想变革节奏和价值取向,成为清末民初政治鼎革的社会文化基础。这是近代公民社会公共领域所形成的社会文化效应。  相似文献   

11.
在贵州近代史上曾有过几次大的机构调整改革,主要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期所推行的官制改革和民国时期国民党直接统治贵州后所进行的一系列机构调整改革。这些机构调整改革,虽然都是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但它在贵州史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清末的官制改革1898年戊戌变法后,清政府迫于形势,为缓和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宣布实行所谓“新政”和“预备立宪”。通过190!年至1905年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推行新政,清政府并没有达到稳定封建统治的目的,相反,推行新政的结果,政府开支越来越大,对人民的搜刮也更加历害,各阶层人民的…  相似文献   

12.
论清末民初中美商会的互访和合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旧中国与美国的经济关系早从十八世纪八十年代起就已存在,但大规模的发展则是从清末民初开始的。其原因何在?最普遍的解释是:美国在这时推行了“门户开放”政策,开始对中国进行全面的经济扩张。这当然是最基本的原因,但只回答了问题的  相似文献   

13.
近代新疆农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特别是清末农地的开发较大地促进了新疆农业经济的发展,使农业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从根本上改变了有史以来北牧南农的经济格局,形成了新疆以农为主、各业并举的混合经济形式,并带动了工、商、矿、牧各业的发展,促进了新疆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为稳定边防起到了积极作用。近代新疆农地开发所取得的成就,主要是全疆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近代浙江省地方自治制度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民初,浙江省推行地方自治的广度几乎遍及各州县乡镇.虽然各地自治风潮涌动、军阀肆意扼杀,地方自治的精神却已影响和改变着基层社会.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地方自治走向由国民党政府引导推行的道路,在制度上和实践中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此间鉴于抗日战争和内战的爆发,国民党加强保甲制度,日渐控制和干预地方自治.浙江省地方自治在短暂发展之后,愈益背离其本质.  相似文献   

15.
清末民初,苏州先后出现30多个按城镇街道区域划分、主要由商人领导和组织的地方自治性组织——市民公社,其中成立最早、档案保存最完整的是观前大街市民公社.苏州市档案馆保存的观前大街市民公社档案包括组织成立、章程细则、机构设置及职员姓名、收支报告和主要活动(市政、卫生、消防、治安、税赋、慈善等)五方面内容.对于研究清末民初商...  相似文献   

16.
清末甘肃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的一部分,传统上被认为是最具成效的改革,具有进步的意义。由此而来的文官考试制度的废除,在今天是否值得重新探讨,人才的培养本应该带动甘肃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清末的教育改革事实上并没有显著推动社会生产力,在思想领域中也没有起到推进辛亥革命进程的作用,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清末英国传教士来贵州石门坎传播基督教、办学校、创苗文、改良习俗,兴办公益事业等,对石门坎苗族社会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形成了以石门坎为中心辐射滇川黔边的特殊文化区域。20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石门坎异文化引起国民政府(含地方政府)的重视,各级政府多次派人调查和视察此地,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政策对石门坎基督教文化进行改造,通过建立保甲制度和国民党基层党部,开发石门坎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等,推行民族同化政策。  相似文献   

18.
清末中国现代社会调查肇兴刍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章鹏 《清史研究》2006,5(2):75-81
自1902年底浙江留日学生同乡会成立调查部后,社会调查在清末形成了一股潮流。清末调查受日本的影响较大,与统计学关系较为密切,其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调查主体和目的均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调查的结果也表现出一定的客观性。这些足以说明,清末的社会调查已具有某种现代性了,现代社会调查已在清末萌发。  相似文献   

19.
论清末的公司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清末的公司法李玉,熊秋良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中国第一部公司法──《公司律》。该律虽然施行不到十年,但对清末社会经济和中国公司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有感于史学界专文研究甚少,笔者特钩沉史实,对清末公司法的产生、内容、作用及局限进行一番剖析,不...  相似文献   

20.
王煦 《文史天地》2013,(10):65-69
人力车,近代中国城市中一道奇异的风景。北京有人力车,始于清末,到民国之后,随着农村经济破产、城市社会动荡,这一行业便成为大量下层劳动人口安身立命、谋食混饭的出路,于是人力车和车夫数量急剧膨胀。根据当时北京《晨报》调查,1924年北京有人力车36500辆,其中营业用车29000辆。而据社会学家李景汉先生统计:20年代中后期,北京城内约有车夫5.5万人,占所有市民人口的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