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1938年5月19日,日军在付出巨大的伤亡后占领了军事重镇徐州,然后继续向中国战场大量增兵,沿陇海线向西进攻,占领河南地区重要城市商丘、开封等地后兵逼郑州,威胁武汉,中国政府和军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这种强大的军事政治压力面前,为延缓日军进攻压力,蒋中正人为打开了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试图以水代兵,从而酿成历史上著名的花园口决堤事件,也在当地造成了大面积的黄泛区。花园口决堤事件带来的影响是两面的,一方面其在一定程度上延阻了日军进攻步伐。另一方面给附近无辜百姓尤其是河南、安徽和江苏北部的民众带来了严重的苦难。文章主要写决堤阻敌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1938年6月9日的决堤放水,终于让花园口这个郑州北郊的偏僻地带,成为抗战史上抹不去的符号,但仔细追溯起来,当蒋介石定下“以水代兵”的决堤策略之后,首选并非花园口,而是中牟县城北边25公里的赵口,东西距离开封、郑州均不到百里。最初的决堤行动由第53军的万福麟部执行,限定6月5日夜12点之前放水。之所以选择在赵口决堤,曾专注于花园口决堤事件研究的学者渠长根分析,“一是预计到决堤后河水将沿1843  相似文献   

3.
1938年6月9日的决堤放水,终于让花园口这个郑州北郊的偏僻地带,成为抗战史上抹不去的符号,但仔细追溯起来,当蒋介石定下“以水代兵”的决堤策略之后,首选并非花园口,而是中牟县城北边25公卑的赵口,东西距离开封、郑州均不到百里。最初的决堤行动由第53军的万福麟部执行,限定6月5日夜12点之前放水。  相似文献   

4.
长歌 《中华遗产》2012,(3):154-157
作家李辈在小说《黄河东流去》中,对1938年的黄河花园口决堤,造成几十万人死亡,几百万人流离失所的惨状,作了入木三分的刻画。的确,花园口决堤与长沙大火,重庆防空隧道窒息,并称为抗战期间三大惨案,其中祸及地域之广,涉难人数之多,国内外反响之大,当以花园口决堤为最。  相似文献   

5.
花园口决堤的军事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38 年6月9 日,为阻止日军西进,中国第一战区在花园口掘开黄河堤岸。当前学界一般认为,花园口决堤在军事上有如下意义:一、阻止日军西进;二、为保卫武汉赢得了准备时间;三、改变了日军进攻武汉的路线;四、造成了中日两军夹黄泛区对峙的局面。文章依据史料反驳了以上观点,认为花园口决堤的军事价值仅在给日军造成了一些困难,使其主力改沿淮河推进为沿长江推进。与豫、皖、苏人民因黄水泛滥遭受的损失相比,这点军事价值不足称道  相似文献   

6.
1938年黄河南岸大堤决口地点共有三处,除以往学界所知花园口和赵口外,中牟杨桥亦被国军人为决堤.在决溃初期,不管是口门宽度还是溃水流量,花园口皆小于赵口.1938年9月上旬后,杨桥决口溃水逐渐干涸.1939年冬赵口被日伪堵塞后,才形成花园口一处溃水的局面.这可能是此次黄河南岸决堤被称之为"花园口事件"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1938年6月,震惊中外的黄河花园口决堤,而在此之前4个月,黄河铁桥也被炸掉,这是蒋介石为了抵抗日军的进攻所采取的一项军事行动。本文将通过史料记载,揭开它扑朔迷离的事实真相。炸桥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占领平津,随即分兵向华北扑来。中国军队以血肉之躯与强敌做殊死抗击  相似文献   

8.
1938年黄河花园口决堤经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8年6月国民党政府在黄河花园口掘堤,是我国抗击日本侵略军“以水代兵”的一件大事。特就所接触到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中有关这一事件的记载,综合记述如下: (一) 1938年4月上旬,蒋介石正积极调集兵力,向徐州集中,企图扩大台儿庄战果。4月13日,陈果夫致函蒋介石,主张在河南武陟县的沁河口附近决黄河北堤。他认为“黄河南岸千余里颇易守,大汛时且恐敌以决堤制我,我如能取得武陟等县死守,则随时皆可以水反攻制敌”。又说:“沁河附近之黄河北岸,地势低下,敌在下游南岸任何地点决堤,只须将沁河  相似文献   

9.
正1938年5月19日,侵华日军攻陷徐州后,沿陇海线西犯,郑州危急,武汉震动。6月9日,为阻止日军西进,蒋介石企图"以水代兵",下令扒开郑州市区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渡口——花园口,造成人为的黄河决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黄泛区,史称花园口决堤事件。黄泛区虽然客观上迫使日军放弃了从平汉线进攻武汉的计划,但给沿岸百姓带造成了深重灾难。抗战胜利后,1946年开始进行堵口工程,1947年3月,堵口合龙,黄河回归故道。  相似文献   

10.
略论花园口决堤与泛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花园口决堤,造成黄河历史上第一次人为的改道。黄河在夺淮入海途中,挟带巨量泥沙肆意漫决,形成了大范围的黄泛区,严重破坏了泛区原有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恶化给泛区的经济、社会生活造成了长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1938年6月黄河花园口决堤时,我任第三十九军(军长刘和鼎)第三十四师师长,初则奉命掩护我军从豫东撤退,继又掩护黄河掘堤,造成泛滥后徒涉退守郑州。兹将这段亲身经历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渠长根 《百年潮》2003,(5):52-57
1938年6月中国军队为阻止日本侵略者的大举进攻,决开河南境内赵口和花园口黄河大堤,以水代兵,以黄制敌,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阻截敌人西进南下的目的,但同时也给抗战中的豫、皖、苏人民带来了新的灾难。是为花园口  相似文献   

13.
熊先煜,抗日名将佟麟阁将军的三女婿,生前系重庆市文史馆员、政协委员。1938年,他在国民党新八师服役,亲自勘察、指挥了炸黄河大铁桥、花园口决堤等影响抗日战争局势的惊天战事。以下是他在临终之前,首度开口,回忆这段峥嵘岁月的自述。  相似文献   

14.
重庆大隧道惨案发生于1941年6月5日夜,它与1938年6月9日的黄河花园口决堤、同年11月12日的长沙大火,并称为抗战时期全国的三大惨案。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不仅是人类历史上最璀璨的一个时期 ,也是郑州历史上最辉煌的一个时期。其间 ,在中原腹部这片平坦的土地上 ,发生过一些至今仍在影响我们工作和生活的重大事件 ,如京汉铁路交汇于郑州、二七工人运动、蒋阎冯大战、花园口决堤、省会由汴迁郑、商战等 ,凸显这些事件 ,全面正确地认识和分析这些事件的成败得失 ,不仅是史学界的重大任务 ,也是我们 ,尤其是决策者认识社会、指导地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经济大事———铁路2 0世纪初叶 ,京汉和陇海铁路以十字交叉型在郑州动工、兴建 ,向祖国东西南北伸展、辐射。当时 ,铁路建…  相似文献   

16.
1938年5月底,在豫东地区与日军作战的中国军队因商丘失守,纷纷向西撤退。顿时,开封秩序大乱,河南省政府连夜向镇平迁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兼河南省政府主席程潜打电话叫陈汝珍(当时任黄委会河南修防处主任)撤退,并约他于6月1日到郑州长官部相见。  相似文献   

17.
谢俊美 《民国档案》2004,(1):136-139
渠长根同志的《功罪千秋——花园口事件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一书正式出版发行了,这是—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关于这部史学专著的酝酿、写作,我是比较清楚的,也有“多余的话”可讲。花园口事件研究对于我们二人来说,首先是一个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长根同志2000年开始做我的博士研究生,那个时候,他很热情,也有  相似文献   

18.
1938年6月9日,蒋介石下令炸开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使黄河水改道流向东南,虽然暂时达到了阻挡日军进攻的目的,却也给豫皖苏3省44县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出于内战的需要,故伎重演,  相似文献   

19.
董必武与黄河归故文/王延荣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决定堵塞花园口决堤口门,让黄河水回归故道。这一决定表面上是为了解除豫皖苏黄泛区人民的灾难,而实南上是企图以水代兵,配合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的进攻。为此,自1946年1月到1947年7月,中共与国民党政府、...  相似文献   

20.
1938年6月7日、9日,南京国民政府妄图"以水代兵",阻止日军西进,在郑州花园口掘开黄河大堤,汹涌的黄水向东南方向奔流,留下了长400多公里,宽30-80公里的黄泛区,长达9年的黄泛灾害,给皖北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灾害,致使皖北地区耕地淹没、泥沙淤积严重,河道淤塞、水利设施破坏,皖北黄泛区灾害频发、农业损失惨重,人口伤亡、人居环境破坏。皖北黄泛区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其负面影响是极其严重的,留下的苦果靠泛区几代人的努力,才逐渐有所改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