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适在众多亲戚中与胡近仁关系最为密切。胡近仁虽为族叔,其实只长胡适四岁,是胡适在九年家乡教育期间,读书写诗的引路人。胡适在上海求学及留学三年期间,胡近仁是他母亲家信的解读人兼代撰人。胡适回国后以博士身份在北大任教,两人信函频繁。胡适对于自己婚姻的真实看法,只透露给这位族叔一人;而胡近仁就连儿子择校的小事也要与胡适商讨。虽然两人地位悬殊,却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总角之交的那份情谊。胡近仁在上海开设裕新茶叶店,生意不尽人意,于是想借重名气已经如日中天的胡博士来促销。1929年,他给胡适写信谈了自己想推出“博士茶”的设想,并将写好的广告词请他过目。广告词中说,胡适早年服用此茶“沉疔遂痊愈”,“凡崇拜胡博士欲树于文学界者,当自先饮博士茶为始”。当年,胡适若是首肯的话,“博士茶”一定会畅销全国,也会给他的族叔带来丰厚的商业利润。可胡适断然说“不”!他及时复涵,阐明自己的观点:一、沉疔痊愈,“这更是欺骗人的话”;二、“博士茶”广告中不能使用胡适名字,广告的“措词其实甚俗气、小气”;三、崇拜胡适饮“博士茶”,“此是最陋俗的话,千万不可发出去”。胡适在信结尾处给胡近仁指点迷津道,“当细心研究大公司、大书店之广告,自知近世商业中不可...  相似文献   

2.
读了《胡适传》作者白吉菴同志的《关于胡适父亲之死——敬答许全兴同志》(刊《光明日报》1986年12月16日第2版)一文,很感兴趣。白文说明他之所以把胡传写成“在台湾为了抵抗日军的侵略而战死沙场”,乃根据石原皋《闲话胡适》一书中所述的胡适家乡的口碑材料,“是吸收研究新成果”。据白文介绍,此说很快传到海外,并产生反响,连美国研究胡适的专家唐德刚先生也认为“这一消息,真实性很大”。甚至断  相似文献   

3.
张仲民 《清史研究》2012,(2):124-129
我们对胡适早年在上海特别是在中国公学求学时情况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四十自述》,而学者对胡适早年在上海求学时期的研究,主要依据也在此。如江勇振教授所言:"胡适青少年时期在上海的六年,是他一生思  相似文献   

4.
胡适求和,却身染痢疾和痔疮 倒也有趣,胡适被郭沫若痛斥一回之后,不是“应战”,而是“求和”。胡适给郭沫若写了一封较长的信。这封信在今天还能看到,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胡适书信集》中就收有这封信。郭沫若在《学生时代》中正好提到了胡适的求和情况和信件的片断:“一鼓的作气的确是很勇猛,使敌对者对于我们也隐隐生了一种畏惧。《周报》发刊不久,《季刊》的四期又出版了,那里面有我的《卓文君》,达夫的《采石矶》,不期然地同时刻薄了考据家,把胡博士骂我们‘浅薄无聊’的话来发挥过一下。就在那时候胡大博士到了上海,他…  相似文献   

5.
胡适与江冬秀的婚姻在当时的社会上曾引起争议,但胡适在他的《四十自述》中,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他重视母命,这是伟大的孝道,他重视一个女子的毕生幸福,这是伟大的仁心。“五四”以来,社会上有很多知名人士,视糟糠如敝  相似文献   

6.
胡适之父铁花先生的一生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41岁前为第一段,41岁至54岁为第二段。笔者曾撰写《胡适之父铁花先生评传》(刊于《安徽史学》1985年第1期),侧重浮述了铁花先生投笔从戎,为抵御外侮,保卫祖国而献身的第二段生涯。但是胡铁花生平第一段的事迹,我们却知之甚少。绩溪《上川明经胡氏宗谱》录有《胡铁花年谱》,关于前41年的经历仅作了一句话的交待:“由同治庚午岁贡候选儒学训导。”胡铁花在龙门书院的同窗张经甫撰写的《胡铁花先生家传》,对这一段事迹也是语焉不  相似文献   

7.
“尝试”文学革命,揭起新文化运动的旗帜1936年,上海亚东图书馆在《新青年》出刊20年后,准备重印,作为当年这份刊物的主将的胡适应邀题词。他写道:“《新青年》是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划分一个时代的刊物。最近20年中的文学运动和思想改革,差不多都是从这个刊物出发的。”胡适一生看事情,以公允为准则。这个评价,当然也不含个人色彩,因为即使今天看来,胡适的这个评价,也会得到知识界的认同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是陈独秀于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的,第二卷改称《新青年》。创刊号卷首发表了陈氏《敬告青年》一文,向全…  相似文献   

8.
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于1921年8 月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女神》发 表,离不开“创造社”。这一诗集的发表奠定了郭沫若在中国诗坛上的永恒地位,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的这部诗歌大大风光了一番,并将胡适的(尝试集)比得有些暗淡。在近代“新诗”的探索方面,胡适与周作人耕耘播种而郭沫若则开花结果。“薄有名声”之后,郭沫若对自己的医学,就兴趣不是很高。这种不感兴趣有两个原因,一是自己的耳朵有严重的重听,不适合再做医生,二是自己的文学创造有了成就,极大地吸引着他的精神。 “创造社”的创立,是…  相似文献   

9.
《竞业旬报》创刊于1906年10月28日,一月出三期,出至第十期停刊,1908年4月11日复刊,继续出版第十一期,1909年停刊,共出四十一期,是清末寿命较长的白话报之一。从《竞业旬报》创刊号起,胡适即为该报主要撰稿人之一,1908年8月《竞业旬报》出至第二十四期,胡适应聘担任主编,继续为这家报刊撰稿,他以“希强”、“期自胜生”、“铁儿”、“适庵”、“适之”等笔名发表了几十篇文章,集中反映了辛亥革命前胡适的思想,研究这个时期的胡适及其在《竞业旬报》上的作品,对于正确理解和评价“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胡适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0.
胡适的绰号     
王树人 《文史月刊》2008,(12):20-20
胡适有5个绰号。一为“子供”。子供是日语“小孩子”的意思。胡适14岁时考入中国公学,得了这个绰号。二为“大书箱”。胡适5岁时开始念四书五经,8岁就能懂《资治通鉴》,当时就得了一个“大书箱”的绰号。三为“黄蝴蝶”。胡适写了一首《窗上有所见口占》,开头两句是“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相似文献   

11.
于惠 《名人传记》2018,(7):26-3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胡适声名远播.交游广泛.许多人提及他时都言必称“我的朋友胡适之”.这一度成为当时的流行语;但与其相交数十年的梁实秋却从未说过此语,梁实秋在《怀念胡适先生》一文中坦言无论是当面会晤,还是与别人提起胡适时,他都会恭敬地尊称年长他十一岁的胡适为先生。  相似文献   

12.
《炎黄春秋》2000,(7):2-5
近接广州来信,说任仲夷老4月29日又有新作在《南方日报》发表,题为《再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谈的是老问题,读来却很有新意。今年86岁高龄的任老,说来也是本刊的老朋友了。1997年他出席党的十五大,并当选为主席团成员,本刊 1998年 11期刊载了他的学习心得《十五大在观念上的新突破》。在此之前,本刊还发表过张作斌、向明写的《任仲夷谈“为民作主”还是“由民作主”》,摄影家李振盛写的《我所拍摄的“文革”纪实照片主人公任仲夷》。 任仲夷——这位抗战前即投身革命的北平中国大学学生,抗战后身着戎装转战冀鲁敌…  相似文献   

13.
汪幸福 《文史精华》2004,(12):11-16
蒋介石70岁生日时别出心裁,搞了一个"婉拒祝寿贡献建议"的花招,要求台湾各界人士向他提建议。胡适应邀在美国赶写了《述艾森豪总统的两个故事给蒋总统祝寿》一文,于1956年10月底发表在《自由中国》第15卷第9期上,不承想引起了一场大风波,遭到蒋氏父子有组织地批判围剿,胡适还为此大病一场。其中经过请看《胡适给蒋介石祝寿惹风波》一文。  相似文献   

14.
胡适的英文文章“A Philosopher of Chinese Reactionism”(《中国保守主义的哲学家》)发表在《中国留美学生月报》上.这是一篇佚文,与《胡适日记》提到的文章“Goodnow and Chinese Reactionism”有亲缘关系.它的价值在于反映了袁世凯称帝前胡适对新知识分子的认识水平,是理解胡适的知识分子观以及他处理与国家、政府关系的钥匙,还可从中发现他参与新文化运动的动机.  相似文献   

15.
朱洪 《江淮文史》2003,(3):127-132
“套鸟的圈套”1919年夏天,陈独秀被捕后,胡适比平时更忙。《每周评论》每一期几乎都有他的文章,在最近的《每周评论》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学革命的文章,认为“中国文学语言,不再是一种创造性文学作品能胜任的工具。哪有一种死语言能适合于创造性文学的?”7月5日,辜鸿铭在北大写反对中国文学革命的文章,指名道姓向胡适叫战。这篇文章7月12日刊登在上海出版的英文刊物《密勒氏译论》上。辜鸿铭写道:“当胡适教授用他那音乐般的声音谈论‘活文学’和‘重估一切价值’,‘谈论’为观念和思想的彻底变革铺路,唯有此种变革,能够为全民族创造条件时,…  相似文献   

16.
1938年,胡适奉命使美,肩负战时外交之重任,至1942年卸任,历时4年,有“书生大使”和“学者大使”的美称。但人们在看到胡适纵横捭阖、享誉海内外的同时,却很少了解当时他在感情上的困顿和经济上的艰难。 一、结发妻醋海兴波 留美归国之初的胡适以鼓吹新文化而著名,但是在个人婚姻上却是一个守旧者,他屈从母命,被迫和只有几封书信往来而素未谋面的江冬秀成婚,留美博士和小脚村妇的婚姻也成为民国时期的奇观之一。尽管胡适此举有顺从寡母的想法,但实际上也是他晚年提倡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政治思想在情感上的早期滥觞。这桩人们看似极不相  相似文献   

17.
胡适研究的深层次探索——评罗志田著《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马敏近现代历史人物中,众说纷纭的胡适大概是最难研究的一位。自从他在新文化运动中以提倡文学革命“暴得大名”后,围绕他及其思想的争论就一刻未停止过,可以说是“誉满天下,谤亦随之”。解读胡适的困难...  相似文献   

18.
正"惧内"轶事在子通主编的《胡适评说八十年》一书中,收录了不少关于胡适先生的逸闻趣事。先生怕老婆也是其众多逸闻趣事之一种。其实,胡适怕老婆是出了名的。不仅在他的朋友圈里人人皆知,而且还有文章发在报纸上,帮他宣传,广而告之。为此,胡适先生曾自嘲:"怕老婆的国度,将是更民主的国度。"沈卫威先生在《胡适的婚外恋》一文中记  相似文献   

19.
《百年潮》2000,(8)
《百年潮》今年第五期发表了我写的《毛泽东说:可叫胡适当个图书馆长》。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在《毛与胡适》中我还写到一九五八年炮打金门时,毛泽东起草过一个后来弃置未用的再告台湾同胞书稿,其中提到胡适仗美反蒋,余威尚在,这恐怕是毛泽东一生最后写到胡适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环球人物》2015,(5):12
尊敬的编辑部老师,你们好!我是《环球人物》的忠实粉丝,拿到贵刊《“男神”胡适》这一期,感觉眼前一亮,封面图片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乏青年人的朝气睿智,让我们很受触动。整篇文章读下来,感觉节奏感特别强,记者行文流畅,疏密有致,非常爽快。文章不仅工笔细描了胡适先生的学识与见解,还讲了他的婚姻逸事,细节很多,既有趣,又客观。《李敖谈胡适》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