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白《寒雀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白,字子西,濠梁(今安徽凤阳东)人。是北宋中期很有影响的画家,活动于十一世纪,生卒年月不详。他善画道释鬼神人物、山水,更精于花卉翎毛,且以画败荷凫雁得名。魏晋南北朝以前,中国画中的人物山水花鸟是糅合一起表现的,如现存东晋·顾恺之所绘《洛神赋图》,人大山水小;现存唐·  相似文献   

2.
帛书“九主图残片”略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一幅定名为“九主图残片”的帛图(图一),最早曾刊布在《马王堆汉墓帛书》(壹)中《九主》篇的注释内,帛书整理小组这样解释说:“马王堆三号汉墓中所出帛书,发现有‘九主图’残片,现附在此,可参考。据《广川画跋》等书,宋代曾流传有‘九主图’今已亡佚。”  相似文献   

3.
傅璇琮  周建国 《文献》2004,(2):60-69
一 故宫博物院藏《步辇图》是一幅流传有绪的历史名画,历来以为是唐初阎立本所绘.徐邦达先生主编《中国绘画史图录》上对此画是如此说明的:"唐阎立本步辇图卷(宋摹本)","设色画:唐太宗李世民接见西藏使臣禄东赞的一段故事.画中李世民乘坐着'步辇',由四宫女抬行.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旅顺博物馆收藏一幅署款为闵贞所作的纸本淡设色《钱陈群六十小像》人物画。据原辽宁省书画鉴定委员会委员陈忠远回忆,此画流传有绪。早年为罗振玉庋藏,后转藏于旅顺博物馆至今。此画自60年代起曾多次经专家过目,结论不一。1962年8月,张珩、谢稚柳认定此画为闵氏真迹。翌年5月,杭州人章劲宇鉴定,认为此画非闵贞所作。1994年,谢稚柳一行再次认定为真品,并将此画先后收入于《中国古代书画目录》(第八册)以及《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十六册)(均为文物出版社出版)中。笔者经多年的接触与研究,感到此画中存在的疑点颇多,章劲宇的结论当是正确的。现作如下辨析。《钱陈群六十小像》,纸本淡设色,纵133.5、横 68厘米。画面正中为一老者立像:头戴斗笠,面庞清秀,眼睛略眯;手拿灵芝,足  相似文献   

5.
书画     
版画我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指用木板雕刻印刷的图画。始于隋代,大都作为佛教经典的插图出现。唐、宋以后不断发展,大量用于书籍插图和单幅民间年画。今天所见最早的版画是唐咸通九年(868年)所刻《金刚经》扉页的《说法图》(图一)。玻璃画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在部分地区较为流行的一种绘画形式。用油彩画在玻璃上,利用玻璃的透明性,在着彩的另一面观赏。大都是风景画,受西方绘画影响很大,一些作品中画有西方的建筑、车船和人物。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博物馆现存一幅名人题款画像,纸地,画心纵81厘米,横50厘米。中部为原河南省博物馆馆长、考古学家关百益的画像,四周有蔡元培、刘海粟等八人的题诗、题词,右边是关百益自题诗一首(见图)。此画像是画家王济远先生用毛笔与水墨所绘的“人体速写”,它的线条流畅,笔墨精细,人物神态自如,正如蒋恢吾在此画像上所题  相似文献   

7.
李富娜 《神州》2013,(9):197-197,199
流传千余年的《簪花仕女图》是盛唐至中唐著名人物画家周昉所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的仕女画题材的作品。该画以工笔重彩为主要表现形式,并富于浓烈的装饰味。《簪花仕女图》是经历千百年仍受人们喜爱,是一种审美的积淀,也由于其技法功力的深厚与纯熟,对笔者在题材处理、图像、笔墨语言等方面有巨大影响,是一种创造性的继承。  相似文献   

8.
杨春晓 《收藏家》2020,(2):95-104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茂林远岫图》(图1)是从宋代流传下来的一幅山水长卷,从上面的印章和题跋也大致可以看出这幅画的流传过程,可辨识的印章有南宋理宗时期丞相贾似道的“秋壑珍赏”和“封”字印、元代鲜于枢的“困学斋”印以及明代项元汴、清代梁清标和清代宫廷的收藏印。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宝鸡市博物馆的藏品中有两幅张大千的画,同为1940年上半年所作,一幅人物《观世音造像》,一幅山水临元代画家王蒙的《夏山隐居》图.两幅均为精品,观后使人耳目一新.张大千(1899—1983),名爱,小名季,因号季爱,四川省内江县人.早年曾出家于定禅寺百日之久,大千二字便是当年的法号.自幼从母习画,后拜著名学者、书画家曾熙、李瑞清为师.继之致力于石涛、八大、渐江、石谿  相似文献   

10.
明、清两代有关书籍记载,唐寅画师承周臣,亦多取法李唐、刘松年,兼采元人法。明毛大伦《增广图绘宝鉴》评唐寅说:"山水、人物无不臻妙,虽得刘松年、李晞古之皴法,其资秀雅,青于蓝也。"清恽寿平在他所题唐寅的画跋里写道:"笔墨灵逸,李唐刻画之迹,为之一变。"也都明确道出了他的师承渊源。但是在我所看到的藏画中,却有一幅唐寅仿元高房山笔法的《云山图》(图版柒:1)。此图的下半部画左右两坡岸,坡岸中间有一座精致的小桥相连,一乡民从右边行过小桥,走上了左边的坡岸。坡岸上树木苍郁。画的中段是一带烟水迷濛的谿岸,上半部则是远  相似文献   

11.
涵阁 《文物》1960,(10)
五代南唐时著名画家的作品,能流传到现在的已不多,而王齐翰勘书图(挑耳图)就是其中之一.王齐翰,金陵人,南唐李煜时为翰林待诏.画道释人物多思致,好作山林邱壑.宣和画谱卷四载:"开宝末,煜衔璧请命,步卒李贵者,入佛寺中,得齐翰画罗汉十六轴,为商贾刘元嗣高价售之,载入京师,质于僧寺.后元嗣偿其所贷,愿赎以归,而僧以过期拒之,元词讼于官府.时太宗尹京兆,因索其面,一见大加赏叹,厚赐而释之.……今御府所藏一百十有九."历代画史汇传卷二十七说他"佛像神仙山水笔法入细者胜".可见王齐翰是一个工于画人物和山水的画家,他的画在当时就很为人所珍视.此画为绢本,绢质很粗,高28.4、长65.7厘  相似文献   

12.
南京博物院藏有黄公望的一幅山水真迹:《水阁清幽图》(轴,纸本,水墨,104.7×67厘米,见下页图)。此图描绘山脚下丛树围绕一滩水濑,临水房舍三四间,中景为一平台被岚气与近境隔断,远处则绘一主峰向远处延伸。全幅气象挺拔、清润,是夏日碧木浓郁、湿润的景色。此件作品作于至正九年,上有黄公望题跋:“大痴道人、平阳黄公望画于云间客  相似文献   

13.
正丁愚(生卒年不详),号六阳道人。四川华阳人。曾寓居海上,与张善孖、张大千兄弟交往甚密。后归四川。修行于成都二仙庵。山水、人物、花卉、走兽皆精。有《益州书画录附录》《榆园画友录》行世。此幅《松溪泛舟图》远绘千岩叠嶂,巍峨高耸,烟岚如带,环绕其间;中绘绵延峻岭,沟壑纵横,林木葱茏,邨居隐现;近绘岸渚坡石,虬松苍翠,草亭幽静,银溪潺潺,高士泛舟、乐此其间。丁愚此作以水墨绘之,其构图繁复充盈,笔墨苍润秀雅,画意高远清幽;六阳道人诗题论画,写山水心得,颇有见地,与此图相配,足见丁愚水墨造诣。  相似文献   

14.
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反映我国北宋晚期人民生活和社会面貌的巨作。从画中所描绘的舟船车马,河流屋舍,城楼虹桥,行人牲畜,及行医的、经商的、说书的、算卦的、游逛的、乞讨的、劳作的、品茶的、摇船的、观望的等各色人物来看,此画是一幅当时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的社会生活画卷;而画中大树荫荫,河水清清,楼房瓦舍挺整,大桥小桥交通,乡间小道蜿蜒,茅舍草棚幽静,无异又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卷。画中描绘的一切是那样有条不紊,繁密处不见杂乱,简静处不觉空虚。画中人物有八百余,不足寸高,但却各具特点且栩栩如生。这一切显…  相似文献   

15.
一 1991年9月,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发现了一座唐开成三年(838年)的墓葬,墓主人为幽州节度判官兼殿中侍御史王公淑及夫人吴氏。墓室中因北壁留存的一幅通壁大画《牡丹芦雁图》而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这是继西安郊区梁元翰墓西壁六扇云鹤图屏风、高克从墓西壁翎毛鸽子、杨玄略墓西壁  相似文献   

16.
风筝小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箏"是一种娛乐品,特别是小朋友們最喜欢它。例如上海博物館所藏明万历青花瓷碗(图1),腹部的周围描繪着各式各样的嬰戏图,其中就有一个兒童正在放风箏,风箏上饰着几根紙带,迎风飞舞。另一兒童双臂向外张开,作拍头观看之状。又如清末吳友如画宝里也有一幅图(图3:見吳友如画宝第一集下古今人物图第四十幅),画着五个兒童,在作放风箏的游戏,两个兒童已經把风箏放起来了,  相似文献   

17.
(一) "太平抗倭图"是一幅杰出的历史画,动人的描繪了明朝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太平(今浙江台州温岭县)人民英勇抵抗倭寇侵犯的事迹,既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也具有重大的艺术价值。 "太平抗倭图"原蔽温岭县城中,現由浙江省文管会保存。画高6.7尺,寬6.5尺,以淡赭为主調,以石綠画屋背、城墙及远山,人物均施重彩,一种民間繪画的簡朴作风,跃然紙上。画面极为壮伟,人物多至四百五十人左右。所画太平全城,自各城门、城中河水、上下水洞以至大街小巷、第宅牌坊等都得到了巧妙的安排,传戚继光平倭时带来的"飞来鐘",在这幅画中也可以見到。城中百姓全都集中在城的西北角(北城至小西門),有的在城下杆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博物馆所藏清人《扁舟诗意图卷》,引首长121、宽34.5、画心长98、宽34.5、拖尾长463厘米。绢心设色本。60年代从北京购入,保存极佳,前有梁文泓隶书五字“扁舟诗意图”(图一),后有雍正年间二十五人题跋。原定为禹之鼎所画,现各家众说纷纭。现存意见有两种,一将其列入假画真跋,另一种意见认为此画为雍正时期无名画家所作,虽禹之鼎印章似不真,但其二十五人所作的题跋皆真。今综该画、题跋及画中人物略加考证。  相似文献   

19.
在上海博物馆所藏元代名画中,有一卷题为赵孟頫所绘的《百尺梧桐轩图》。此图绢本,青绿设色,横长59.7,高29.5厘米,画的是园居闲适之景。图中一人便服闲坐在精雅的草顶轩堂中;左侧廊中一个披发童子捧茗,堂四周高桐环绕,间以桂树和竹林;右侧水边有一个侍者抱琴而来。全图笔法秀雅,设色工丽,在传世元代绘画中堪称佳作(图版捌)。画后有元代周伯琦、张绅、倪瓒、宇文材、饶介、王蒙、马玉麟七人题诗(图一~五),都是元末名家。  相似文献   

20.
淮安明墓所出书画原系单幅合装成两卷,现经装裱复为单页,计二十五幅。兹依《简报》(见本刊本期)次序分述如下。一元任仁发人马图(仿作)(图版壹:1)任仁发(1254—1327年)字子明,号月山,松江(今属上海市)人。工人物、花鸟,尤善画马。此画绢本,设色。左方一人牵棕红色肥马,一手携策顾视;右方一瘦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