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对李鸿章进行专题讨论的会议—李鸿章与近代中国经济学术讨论会,1988年10月6月至10日在李鸿章的家乡合肥举行。会议由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合肥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合肥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安徽省历史学会、合肥市历史学会联合主办,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湖北、山东、山西、陕西、吉林、河北和安徽等11个省市的代表共70余人参加。讨论时,大家竞相发言,重点围绕“李鸿章与近代中围经济”问题实事求是地进行了探讨。这次会议明显的特点是,大家对李鸿章的评价与过去不同,比较一致地认为,尽管李鸿章有误国之处,但他对中国近代化有重要贡献,应予充分肯定。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中南区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5月27日至30日在河南大学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全国三十五个高等院校和科研、出版单位的代表共六十多人,收到学术论文二十多篇。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中心议题为近代资产阶级改革问题。与会代表就改革在世界近代史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有的同志认为:(一)改革是推动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变的直接动  相似文献   

3.
10月15日—10月19日,来自国内外一百多名专家学者,聚集武昌,参加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10月15日,在丹桂飘香的桂子山下,华中师范大学逸夫楼举行开幕式,戴绪恭教授代表华中师大校委会致辞;会上,著名专家刘大年同志作了《辛亥革命研究与历史前进观点》的报告。在历时5天的会议上,代表们围绕“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讨论。代表们提出的新观点和新材料,把对辛亥革命的研究推上一个更广泛的领域。  相似文献   

4.
同志们: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我们来到合肥,参加“李鸿章与近代中国经济”学术讨论会。几天来,看了同志们的论文,听了同志们的发言,受到不少启发。我自己向大家启发不了什么,只能谈谈自己的几点感想。第一点感想,研究李鸿章的基点是什么。在座的诸位都是搞近代史的,近几年来,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变化很大。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探讨中国近代社会在追求什么?大家已得出了一个比较一致的意见,是追求近代化,而洋务运动是近代化的开头,或者说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的第一步。这个第一步与李鸿章的关系就很大。近几年来,在李鸿章研究中,所以有很大变化,反映在如何使中国实现近代化的角度上,李鸿章可以称得上一个代表人物。中国要实现近代化,首先是怎样认识世界、走向世界、走出中世纪的问题。上海有  相似文献   

5.
塔列朗是19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外交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法国外交之父。他在维也纳会上取得的外交胜利,创造了世界近现代外交史上的奇迹。李鸿章也是19世纪近代中国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外交人物,他代表清政府经办了许许多多的对外事务,但大都是难逃失败的厄运。文章试从当时的国际背景、人物外交手腕以及人物性格方面论述造成此种不同结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由四川省社科院,重庆市社科院、省文管会、四川大学,西南师范大学、钓鱼城管理处等十一个单位联合发起和主办的“中国钓鱼城暨南宋后期历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0月23至28日在重庆·合川召开。 出席这次学术讨论会的国内外代表76人,特邀代表5人。代表们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福建、台湾、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北、河南、云南、四川等地。国外代表有来  相似文献   

7.
庚子年李鸿章于两广总督任上奉召北上,中途在上海期间曾与日本国会议员佐佐友房会晤。此事在近代中日关系史上颇具意义。综合利用中日文献钩沉这段历史,可知义和团事起后,李鸿章最早向日本做出了外交试探。抵沪后,他又策划派亲信杨崇伊搭乘日舰代行入京,从事秘密联络。他与佐佐友房的会谈,涉及义和团事件善后及日舰护送杨崇伊北上诸多问题。作为人所共知的"亲俄派"人物,李鸿章在对日外交方面多有表现,但是其"亲俄"色彩为日所忌,沪上外交也无奈地附着了浓重的国际政治阴影,仍以无果而终。  相似文献   

8.
从李鸿章谈到中国近代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久前,中央和地方电视台播出了近代中国历史题材的影片、纪录片及连续剧,引起不少人的兴趣,人们对剧中人物如李鸿章、袁世凯等议论纷纷。解放前我在大学里学的是文史系,对历史、特别是近代史也很有兴趣,关于李鸿章也收集过一些资料,这次我把有关材料找了出来。  相似文献   

9.
李永泉 《安徽史学》2016,(2):144-146
李鸿章是影响中国近代历史的关键人物之一。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李鸿章全集》,收集甚备,有重要的学术影响,但亦有疏漏。兹将所辑集外文六篇迻录,并作简释,以备相关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永泉 《安徽史学》2018,(1):135-139
李鸿章是影响中国近代历史的关键人物之一。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李鸿章全集》,收集甚备,有重要的学术影响,但亦有疏漏,前曾辑集外文六篇迻录,今复得补辑九篇,以备相关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晚清桐城派代表人物吴汝纶,将自己与李鸿章的关系定位为"不深不浅",实为李鸿章不在幕的幕僚。他既依庇于李鸿章,参与政事,谋求自存与发展,又与其保持距离,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传统士大夫文人特立独行的姿态。甲午战争前后,吴汝纶为淮军昭忠祠作记,为程学启、张树声等淮军将领撰写墓志铭,肯定淮军平内御外的功绩及其在军队近代化方面所做的贡献。李鸿章去世前后,世人对其多有毁谤,吴汝纶积极为李鸿章编辑文集,撰写神道碑、事略等,对其一生功绩予以表彰。吴汝纶通过古文创作,树立李鸿章及淮军的正面形象,对人们全面评价李鸿章及淮军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革命根据地货币讨论会干一九八六年六月四日至七日在信阳市召开。参加会议的除本省代表外,还有毗邻的安徽、陕西、河北三省代表,共三十余人。收到学术论文和有关历史资料文章二十七篇。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义和团运动史研究会、四川教案史研究会、安徽省历史学会等单位联合发起的“19世纪中国教案——义和团学术讨论会”是去年9月在安徽绩溪召开的。来自全国21个省市的130多名代表,提交了72篇论文,从不同角度或侧面对近代教案与义和团的有关课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兹据会议论文纪要如下。近代教案分期及其与义和团的关系丁名楠(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中国近代史上的反洋教斗争即教案,大致分为三  相似文献   

14.
安徽文化人物群体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从区域人文地理学视角考察,安徽近代文化人物的数量、密度和自然地理分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中最突出的是文化人物分布中心呈现由皖南山区向沿江平原转移的重大变化。深入研究其地理分布与特征将有助于揭示安徽近代文化人物分布与地域系统间的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为文化发展和人才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5.
陈劲松 《江淮文史》2009,(1):167-176
一个午后,笔者走进了位于安徽合肥一条繁华步行街上的李鸿章故居,朱漆犹艳,庭院深深,天井的天空中浮云时开时合。作为一位与洋务运动相始终的人物,李鸿章自1860至1890年代从事洋务活动30余年,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批军事工业、民用企业,创建近代中国第一支海军,革新教育,重视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16.
论李鸿章和伊藤博文──19世纪中日近代化轨迹的投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李鸿章和伊藤博文──19世纪中日近代化轨迹的投影刘学照近代化不仅是一种具有客观必然性的自在的历史运动,而且也是一种明显地凸现出社会主体主观能动性的自为的历史运动。在近代化运动中,人们的社会观念、尤其是居于运动前沿的领导人物和领导集团的主导意识,深刻...  相似文献   

17.
晚清时期,曾国藩、李鸿章先后创建湘军和淮军,在变动激烈、色彩斑斓的中国近代政局中,湘军和淮军以不同凡响的姿态,深刻影响并推动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进程。由于地缘的关系,曾国藩、李鸿章重用提携了一大批湖湘、庐州的将才士人,涌现出了曾国荃、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麟、刘铭传、刘秉章、丁汝昌等一大批或因镇压农民起义,或因浴血抵御外侮,或因倡导和实践洋务运动而知名的历史人物。他们对清朝的政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中国妇女运动史的研究,河南大学历史系于1987年9月25—27日组织召开了“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史学术讨论会”。来自北京、上海、湖北、湖南、江苏、山西、河南、开封等全国8个省市的30多位同志参加了这次会议,提交了12篇论文。这次讨论会的主要议题是:近代农民运动中的妇女问题,近代资产阶级与妇女解放,近代妇女解放的历史与当代的妇女解放等。与会同志讨论了历史上的妇女问题,近代妇  相似文献   

19.
张祥稳 《安徽史学》2005,(2):125-125,82
历史是由人创造的,因此历史人物研究自然成为历史研究的主题之一.近些年来,近代人物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和突破,但其侧重点仍是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黄兴等风云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等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张謇、周学熙、穆藕初、荣德生等实业精英;以及严复、辜鸿铭、蔡元培、王国维等文化名士.像周馥这类影响较次的近代人物,对其研究尚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这不能不说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一个小小缺撼.汪志国教授新著<周馥与晚清社会>①的问世,弥补了这方面研究之不足.捧读这部散发油墨清香的学术专著,深感其视角新颖、构架合理、思路清晰、资料翔实、新见迭出.现择其大端者言之一二,管中窥豹.  相似文献   

20.
继已故明清史专家郑天挺教授发起主持的首届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召开十一年后,第二届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7月10日至13日在天津南开大学举行.来自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及日本、南朝鲜、新加坡、美国、英国、加拿大、丹麦、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名学者参加了会议,提交大会论文或提要八十多篇,还有6名学者以口头发言形式报告了论文观点.代表们就明清(包括近代)时期以下几方面问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