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盖”(或叫“跳曹盖”,一说“咒乌”)和“十二相”(或叫“跳十二相”,一说“咒偶”,也有按白马语直译为“挫喔”),都是我省境内白马藏族一种民俗祭祀舞蹈,也是一种非常有民族特色的木制面具艺术。虽然、曹盖与十二相都是白马藏族的民族习俗,是在春节及春耕、秋收后的祭祀舞蹈,有着浓厚的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的色彩,(?)象特征,跳演时不同的习俗与身式,它们不是一种舞蹈和面具艺术,而是属于不同的两种民俗舞蹈和民俗活动。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年,考古界发现了许多原始面具,引起了雕塑界、戏剧界和宗教界的重视,对它提出了种种解释,有的说是玩具,有的说是图腾,有的说是护身符,有的说是舞蹈面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作者认为解释上述考古资料,必须对考古所发现的原始面具  相似文献   

3.
面具,藏语音译为“巴”,是指用纸、布、木、金属、泥、石等为原料制作而成的可戴在头上进行宗教仪式、舞蹈、戏剧、歌舞等表演或供悬挂祭祀供奉,膜拜观赏用的人物和动物的面部造型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4.
藏传佛教密宗金刚神舞──兼谈萨迦夏季神舞边多宗金刚神舞,是藏传佛教所独有的一种属于密宗方面的舞蹈艺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随着藏传佛教的弘扬和发展,这种宗教舞蹈艺术也得到了相应的丰富和完善。逐渐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面具。独特服饰、独特乐曲、独特舞蹈程式的宗...  相似文献   

5.
金花  王桂林 《旅游》2005,(4):90-93
一个是微笑了一千年的安东假面舞面具,一个是一块出土文物的千年瓦当上的一张笑脸,这两个具 有标志性的脸谱被复制成工艺品,镶嵌在镜框里被带到世界各地,成为认知韩国文化的象征。这两 件东西都出自韩国的庆尚北道。  相似文献   

6.
藏戏是以民间歌舞的形式表现学内容的综合表演艺术。吐蕃时期以来,后藏民间歌舞艺术不断发展,后来又出现了拟图腾面具舞蹈、白面皮面具艺术表演、跳神艺术,以及民间的说唱艺术等,这些民间及宗教艺术中包含着一些戏剧因素。经过历代民间艺人和知识分子的努力,创造了藏戏艺术。人们一般把后藏作为藏戏的发祥地,把汤东杰布奉为藏戏始祖。汤东杰布系日喀则地区昂仁县人,他利用当时民间和宗教艺术中的某些戏剧萌芽或形式发展了藏戏艺术。五世达赖倡导举办藏戏节,促进了藏戏的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倪达文 《神州》2012,(29):198-198
随着新时期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舞蹈艺术的发展,新时期舞蹈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势态,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作为一种审美创作活动,深入把握新时期舞蹈创作的审美特点,对提高舞蹈创作水平,明晰舞蹈创作发展方向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新时期舞蹈创作的审美特点进行了浅要的探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汉代是各种艺术全面发展的时代,音乐、舞蹈、杂技、武术等艺术品种都已初具规模,这些技艺在汉代统称为百戏。百戏节目都是一些娱乐性的表演,为了表演的需要;艺人们除了使用自身娴熟的技巧,诙谐的语言,变化的面部表情之外,还广泛地采取了化妆的办法以增强艺术感染力。面具就是汉代百戏艺人为了改变面部形态所使用的一种化妆道具。使用面具进行表演,可以化丑为美,也可以化美为丑,可以夸张地突出面部或头部的某一部分,甚至可以虚拟地增加一个部位,这样做,增强了百戏表演的艺  相似文献   

9.
祁门傩舞     
正祁门傩舞,是主要流行于黄山祁门县一带的民间传统舞蹈,源于古时腊月里劳动人民用来驱鬼逐疫的一种祭仪。人们戴着面具,把自己装扮成比臆想中的疫鬼更凶猛狰狞的傩神,跳着狂热的舞蹈来驱邪。傩舞在历史上以明清为盛,后来逐步向娱人悦众方面演变,加强了其娱乐成分,内涵也  相似文献   

10.
游戏的人     
在一次采访工作中,我们目睹面具匠人雕刻一只木制面具,面具是一张如同植物精怪般的脸,微笑着并具有权势感,旁观者被告知面具是位男性人物,被专门塑造得挺拔的下颚与额头权作标志。面具做好后,这位匠人戴上它,随即有韵律地摆动头颈,眨动眼睛,面具立刻有了生命的闪烁。面具摘下后,露出匠人黝黑的、平凡而缺乏特点的脸,他没有表情,若无其事,就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面具揭下时的这个锋利瞬间令人震颤不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