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咸丰通宝背满汉文浙字小平样钱辨郭若愚1992年第四期《中国钱币》发表张宏林《咸丰通宝背满汉文浙字小平样钱》一文,我读了之后,觉得此钱是一枚臆造伪钱,因陈说理由,和同志们共同商讨。一、此钱(指咸丰通宝背满汉文浙字小平样钱,以下同)面“咸丰通宝”隶书四字对读,其文字风格和“咸丰通宝”背满文宝福局的小平钱完全一样。“咸丰通宝”满文宝福局小平钱一般径为2.5厘米,较此钱略小。但咸丰通宝满文宝福局有小平铁钱,也有铁母,钱径为2.7厘米,较此钱为大(图版见马批《历代古钱图说》2508枚)。今举铁母实物为例:(如图)面“咸丰通宝”隶书四字对读,背穿左右满文宝福。径2.72,面穿0.57,背穿0.72,厚0.21厘米,重8.8克。和此钱比较(见附表),两者文字风格和制造规格完全相同,铁母钱径较此钱略大。但铁母钱厚0.21厘米,重8.8克,而此钱厚0.31厘米,重8.2克,此钱较铁母钱厚三分之一却反而较母钱轻0.6克,这是不对的,可能该文报导的重量测得不够准确。二、此钱和咸丰通宝满文宝福局小平铁母线的文字风格及制作规格完全相同,而背文却为满汉文宝浙局,这是不可能的。宝浙局的咸丰钱有宝浙局的风格,其满汉文浙字的版式有当十、二十  相似文献   

2.
新发现的宝晋咸丰通宝缶宝小平大周最近,笔者见到两枚宝晋局咸丰通宝。两钱面背合在一起打了四个洞,穿入四个小铜柱形成一个饼钱。表面磨损较严重,把四个小铜柱去掉分开两钱后看到没磨损的一面字口深峻,钱文纤细,十分精美,似为铸出后未经过流通即穿在一起。所幸是面背合在一起,两枚钱各保留一面未经磨损尚能显示其风貌(彩插、图1)。此钱对读,双点通,缶宝;外径2.21,穿孔0.61,厚0.2厘米;分别重4.2克和4.4克。铜质精良,铸工好,文字纤细,穿孔明显修锉过,一望而知是母钱。咸丰宝晋局钱有小平、当十两种,小平有铜、铁二种,基本只有两种版式(图2、3),均为尔宝,铸造不精。铜钱易见,铁钱较少。另有一种为部颁式,同《故宫清钱谱》中宝晋咸丰祖钱同版,极少发现。当十钱有尔宝缶宝二种铜钱。缶宝铸造较精且较少。此二枚缶宝宝晋小平尚属创见,同已发现的咸丰铜铁小平明显不同之处是缶宝。缶宝咸丰小平以前只见宝泉、宝直、宝苏三局有。宝苏局似为行用钱,宝泉局、宝直局应为铁母或铁钱(图4),另有一种缶宝宝泉为私铸(图5)。联系到宝泉局戴书当十铁母、瘦金书小平铁母等钱屡在山西发现,是否可推断当时山西有宝泉局的钱炉,生产铁钱。进一步可推测此二枚钱亦  相似文献   

3.
旧时民间博戏使用的“骰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夏,晋西一老者,赠我12枚他珍藏多年的清代钱币,均为所谓的“异品”。可分作三种类型: 第一类为“合面钱”,共6枚。主要特征是两面皆满文“局号”,但各自的“局号”及形制有差。 1 黄铜质,小平,阔缘大样,面背著满文“宝云”(一面正书、一面侧书),铸工精好,铁径2.53、穿径0.58、郭厚0.13厘米,重4.2克。此钱数据及形制同宝云局铸造的“道光通宝”钱(图上左)。 2 黄铜质,小平。背面著满文“宝源”,异书(近似符号),制作尚属正整,平夷轻薄,钱径2.11、穿径0.67、郭厚0.11厘米,重2.5克(图上右)。  相似文献   

4.
一、鼓铸背景。喀什噶尔在咸丰五年成立钱局,正月开炉铸造“当十”“当五十”“当百”三种铜钱。据倭什珲布于咸丰六年二月廿三日奏,当十钱重一钱五分(非正式意义大钱)。此钱以往甚少见,近年始渐多,在各局平钱当十钱中端推喀局为尊。“当五十”咸丰重宝原定重四钱二分,“当百”咸丰元宝原定重六钱五分,皆“缶”宝版,不同于各局大钱“尔”宝版。喀什大钱传世甚少,备受珍爱。  相似文献   

5.
咸丰“宝德”钱,即背有满文“宝德”二字的咸丰钱。德,是铸地旧热河首邑承德的简称。笔者拓呈咸丰宝德钱三品:当五铁钱、当百铜钱及小平铜钱(见图)。咸丰宝德当五铁钱(尔宝),制作精整,犹如铜铸。旧闻确有用此等铁钱冒充铜钱者,可知,铁钱之精湛。咸丰宝德当百大钱,竣深精新,确系未通用之钱币。径长5.1厘米,厚0.52厘米,周边两侧有明显斜势,方孔边长1.2厘米,亦具斜  相似文献   

6.
这里介绍一枚清咸丰年间迪化(今乌鲁木齐)宝迪局铸造的当八十大钱(该钱为周军灿同志藏品,见附图)。此钱外径5.1厘米,穿径1厘米,外缘宽0.7厘米,厚0.3厘米,重42.6克,黄铜质。正面铸汉文正楷“咸丰元宝”四字,笔划挺秀。背面穿上为汉文“当”字,穿下汉文“八十”两字(自右至左),穿左满文[boo](汉文“宝”字  相似文献   

7.
前些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收藏到一枚宝迪局“咸丰重宝”当十钱.青铜质地,圆形方孔,穿廊深峻,包浆自然旧熟,直径28mm,穿径2mm。正面钱文“咸丰重宝”四字,竖读、楷体,阳文,书体工整、俊秀,制作精细美观;背面穿上下为“当十”二字,楷体,阳文,穿左右为满文“宝迪”二字。(如图)  相似文献   

8.
宝直局设局于河北保定。除铸大钱外,尚铸铜、铁咸丰小平钱。又于天津、正定、大名等地设分炉专铸咸丰小平铁钱。宝直局咸丰小平钱的版式并不算复杂,但铜钱中有铁式铜钱;铁钱中有铜式铁钱。数量均少,故称铜、铁两铸不够准确。试范也说不通。是用铜试,还是用铁试?故其意义不明。就本人收藏所见,宝直局咸丰小平钱均为方头双点通及开口满宝。版式的主要区别在于汉文宝字的笔划。有“尔”宝、“缶”宝、“”宝、三点宝等。满文宝又区分是否出头。一、铜小平1-1.部颁式:此式仿部颁样钱铸造,故形制较大。直径25.7mm、郭厚1.4mm、重4.6克,黄铜质(…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四年十月,陕西省博物馆征集到古钱39.5斤,经整理拣选,得西汉至清等朝及日本、安南、朝鲜古钱及厌胜钱二千九百余枚,并发现一枚罕见的“洪宪通宝”鎏金铜钱,现介绍如下: “洪宪通宝”钱,直径3.65、穿孔0.75、厚0.2厘米,重12克。黄铜质,表面鎏金,面铸“洪宪通宝”四字,楷书,对读,素背。文字清晰,制作工整。  相似文献   

10.
吴保华 《安徽钱币》2005,(2):31-31,F005
咸丰时期各省多设铸钱局,所铸制钱品种繁多,以其形体憨重,书文精妙,鹤立于泉群榜首.堪称清钱之俊。但其中的合背钱存世极少。今介绍一枚新得宝苏局咸丰重宝当五十合背钱,径52.3mm,穿8.5mm,厚3.9mm,重56.4g,铜质金黄。两面字体类同一脉,品相尚佳。纵观钱体,经过锉磨加工,锉痕遗存清晰可见(彩页①图1)。查咸丰泉谱,宝苏局所铸的咸丰重宝当五十大钱版别较多,主要有缶宝和尔宝,宽缘和窄缘,钩咸和撇咸等。  相似文献   

11.
徐鹏 《中国钱币》2013,(5):7-7,I0001
笔者在安徽省安庆宜泉斋见到咸丰钱一枚,面文咸丰重宝,背满文宝泉,无纪值。此钱比初铸当五十稍大,直径为56mm,重52.6g,满文宝泉与初铸当五十无异。该钱铸工精湛,面、背上下无刮痕;地张平整,包浆与它处无异,十分精美(彩页1上)。  相似文献   

12.
咸丰当十铁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咸丰当十铁母俞鸿昌十多年前,得咸丰宝泉局当十铁钱一枚,其貌不扬,未引起重视。前些日子,又得咸丰当十铜钱六、七枚,发现有异品一枚,似同铁母,于是找出那枚铁钱,仔细对比,此铜钱异品竟是铁母。此钱铜质青黄,字迹挺直,沟深,底板沙痕细顺平整,字迹细部,如“”...  相似文献   

13.
淳熙通宝背“春十二”铁范铜钱田步迎最近发现一枚淳熙通宝背“春十二”折二铜钱,外观呈铁锈色,比同式铁钱厚重。出于好奇做磁性测试发现不被吸引,便用硬器刮去钱表铁锈,露出黄色,方知为铜质(图一)。此钱直径2.8、穿径0.8、厚0.3厘米、重12.5克,面文...  相似文献   

14.
我收藏有一枚“咸丰通宝”背满汉文“浙”字小平钱,直径2.68、内穿0.58、缘宽0.33、厚0.31厘米、重8.2克。该钱形制规整、片型厚重、铜质精良、色泽金黄、书体凝重,文字深峻,堪称钱中上品。我曾持该钱求教于钱界先辈戴葆湘先生。戴先生认为该钱肉质厚重、书体严谨,与所见该版式之母钱、样钱风格相似,当为上呈样钱。  相似文献   

15.
古钱     
天命、天聪汗钱女真族建金国(后金)后所铸钱。1616年努尔哈赤称可汗,国号金,年号天命,铸满文"天命汗钱"及汉文"天命通宝"。钱径2.7—2.8厘米,重5.4—6.4克。皇太极继位,1627年改元天聪,铸当十大钱。钱文"天聪汗钱",背穿左"十",右"一两",均满文。钱径4.4厘米,重26.4克(图  相似文献   

16.
新疆宣统通宝红钱,传世很少,为红钱之名品。版别有宽宣,小宣,长宝,短宝之分,一般制作不精。宣统通宝(见图),钱背汉文“库十”,左满文,右回文为“乌什”。直径2.2厘米,重3.6克,红铜质,1930年上海《泉币》杂志第二十三期最早载有一品,为戴葆庭先生所藏。该钱“文字阴起,色泽俱佳,前所未见,定于宣统初年库车局偶铸。”《宣统新疆图志》载乾隆三十一年,尚书永贵奏请  相似文献   

17.
1988年春,我在嘉祥县疃里乡得到热河宝德局当五十铸母大钱一枚。此钱呈金黄色,钱肉细腻平坦文字精整深峻,无锈蚀现象,系传世品,文字与穿孔均有十分明显的刀刻修饰痕迹。此钱直径4.51,穿径0.68,缘厚为0.44厘米,重43.4克,缘呈圆弧形。据《大清会典》载,“咸丰四年,奏准热河宝德局设大铜炉二座,小铜炉一座……照部颁式样配铸当百当五十大钱。热河宝德局于咸丰五年即废,故铸钱时间很短。细观此钱之铜质与《大清会典》所载不相符合,翻阅各泉币史料书籍,热河宝德局当五十母大钱均未见载,我认为此钱可能出自于宝泉宝源二局为热河宝德局所铸之铸母样钱。此钱的发现,对研究清咸丰年间铸母样钱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8.
咸丰大钱是清朝政府在特殊时期铸造的钱币。据清史记载 ,咸丰三年 ( 1 853)清政府为筹措巨额军费来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因国库空虚 ,财源枯竭 ,遂决定铸行大钱。于是各省纷纷鼓铸 ,至咸丰四年七、八月 ,全国已有 2 2 (省 )局开铸大钱① ,铸造的大钱品种之多、版别之繁、钱文之杂、厚重之差 ,为历史罕见 ,是我国历史上继王莽之后 ,又一个制币混乱时期。宝泉局是户部的铸钱局 ,从咸丰三年五月始铸咸丰重宝当十大钱 ,八月增铸当五十大钱 ,十月又增铸当百、五百、当千等记值大钱。笔者发现一枚宝泉局咸丰重宝当五十厚重钱。此钱铸造精良、黄铜质…  相似文献   

19.
宁夏固原出土唐重轮乾元重宝张军1992年5月下旬,施工队在固原民族师范挖出一批唐代重轮乾元重宝当五十大铜钱,约有200枚,笔者收集到一些。收集到的乾元重宝铜钱,形制分三种,均为直径3.4、穿径1.1,厚0.25厘米左右。第一种重约17克,外郭留有浇口,穿内略经打磨,饯面较干净(插一:图一);第二种是两枚重轮乾元重宝连成一体,约20枚左右,一端留有浇口,郭外多有浇铸余铜,未经打磨,重约35克(插一:图二、三);第三种钱背穿上、下、左、右各有一日文。此钱钱面左上留有浇口,背左下留有浇口,重16克。这种钱仅见一枚(插一:图三)。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王朝一厥不振,据史料记载,唐肃宗乾元二年三月,(759年)铸行乾元重宝一当五十重轮大桐钱,行后引起市场物价腾贵,米价涨至七千,饿死者相枕于道,为平抑物价,将大钱贬值一当三十,代宗时大小钱皆一当一,可见此种货币的流通,对于当时的市场冲击是巨大的。宁夏固原出土唐重轮乾元重宝@张军  相似文献   

20.
笔者近日觅得一枚奇特的光绪通宝钱。此钱为铅质,直径22.5、穿径4、厚1.8毫米,重4.95克。面文“光绪通宝”四字对读,背面穿左右分别为满文“宝福”二字。文字朴拙,铸造粗糙,穿口呈不规则的圆形。通体灰黑色,间有土锈。翻阅有关清代福建省钱币的图谱资料,所见光绪通宝皆为铜钱,有红铜、黄铜、白铜质地者,惟独不见有铅质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