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五九旅今何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三五九旅与南泥湾大生产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了侵华战争,一切不愿作亡国奴的人们,都投入了抗日救国的轰轰烈烈的洪流之中。我于是年末,辗转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圣地延安,进了抗日军政大学,正式在共产党领导下,开始我的职业革命家的生涯。那时已是一九三八年初了。一九三九年下半年,武汉失守,国民党逐渐执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在华北抗日的三五九旅回师陕甘宁边区,保卫河(黄河)防,防止日军西进。三五九旅是红军改名为八路军、新四军时,三个师六个旅之中的一个旅,转战于华北各地,经常执勤于…  相似文献   

2.
我是在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国运动的,因此,很愿意在九一八事变60周年时谈谈我从事抗日救国工作的经过,其中有不少事情牵涉到中国现代史上的大事,对这些事情的回忆也许会为中国当代的历史学家们提供一些史料。我从事抗日救国工作的经过,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一、学生时期;二、救国会时期;三、保卫中国同盟时期;四、担任美国驻华空军联络顾问时期。现在就从我的学生时期讲起。  相似文献   

3.
我于1937年5月30日奉江苏省铜山县政府的委任令,到津浦铁路线上的柳泉镇去担任该县第二区公所的区长,到职后一个月零七天,就发生了卢沟桥事变。该区辖境内有3个车站,北有利国驿,南有茅村,中有柳泉。柳泉车站虽是一个小站,但它位于苏鲁交界边境的交通要道,非常重要。抗日战争爆发后,我为了维护境内铁路交通的安全,除了组织沿线乡村农民  相似文献   

4.
1981年3月,我从武昌县调到洪山区任区长。洪山区是武汉市的近郊区,主要任务是种菜供应大城市,所以我刚来不久,市政府召开各区区长会时,我一走进小礼堂,市长黎智就打招呼:"老张来了!哎,今天正式宣布,您以后就姓菜不姓张。"并对在场的市直部门领导说:"大家都称他为菜区长!"  相似文献   

5.
1981年3月,我从武昌县调到洪山区任区长。洪山区是武汉市的近郊区,主要任务是种菜供应大城市,所以我刚来不久,市政府召开各区区长会时,我一走进小礼堂。市长黎智就打招呼:“老张来了!哎,今天正式宣布.您以后就姓菜不姓张。”并对在场的市直部门领导说:“大家都称他为菜区长!”  相似文献   

6.
周渝 《贵阳文史》2015,(2):45-48
柳树人烈士生于书香门第。他年少从军,东征北伐,长城御寇;壮年荣归故里,率部队整修安顺河道,造福桑梓;随后他又远征缅甸,扬威异域;最终血洒疆场,马革裹尸人未还……黄埔英杰,抗日前锋柳树人,表字中华,出生于1905年。1926年,刚从安中(现安顺一中)毕业的柳树人离开了故乡安顺,怀着一腔报国热血南下投考黄埔军校,这一年他21岁。柳树人毕业于黄埔五期,毕业后立即参加了北伐战争。在烽火硝烟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生于1866年(同治五年),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据有关资料说,孙中山最初是想从军的,但当时清政府规定平民子弟不得学陆军,海军的福建水师学堂又被炸毁,受当时广州《述报》刊登的一些“西医从军”的报道及谋生等因素的影响,孙中山选择了学医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一、从延安到太原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发生了,接着,为时不久,日军正式占领了北平.在这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我党中央公布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8月20日,红军总指挥部宣布红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相似文献   

9.
1938年,在上海“慈善联合会”难民股当主任的赵朴初,刚30出头。他与志趣相投的几位同志,倡办了个抗日救亡组织“益友社”,常以娱乐活动、唱救亡歌曲等形式,激励国民勿忘抗日救国匹夫有责。 为掩护,“益友社”请了几位年长的社会贤达来作理事,如当时在上海滩名气很  相似文献   

10.
“又喝到了家乡水” 1970年3月,身为中共中央委员、大庆石油钻井指挥部副主任的王进喜回到家乡——玉门市赤金镇西湖村。他的岳母家和我家只有一墙之隔,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小院。当我们闻讯后赶来时。只见门口和院里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人。众人看见是书记和大队主任来了,让开了一道缝,他们才进了院。我年纪轻,又不是领导,当然不敢贸然而  相似文献   

11.
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说的“蒌蒿” ,有人考证就是柳蒿。柳蒿为菊科植物 ,属蒿中的白蒿 ,略苦 ,味似柳 ,故名柳蒿。柳蒿有解毒作用 ,与河豚同煮 ,可消解河豚之毒。从苏轼的诗看 ,我国食用柳蒿的历史十分悠久 ,而且范围很广。可要说最会吃柳蒿的 ,当属嫩江流域的达斡尔人了。柳蒿芽达斡尔语“昆米勒”。清人西清在《黑龙江外记》中写齐齐哈尔一带特产时 ,说“野菜有柳蒿者 ,春日家家采食”。齐齐哈尔本是达斡尔族聚居的地方 ,其食俗受到达族人的影响极深 ,春天吃柳蒿芽 ,早已成为风气。我小的时候 ,经…  相似文献   

12.
1929年12月,我出生在山西孝义县一个贫苦的农家。抗日战争爆发后,共产党、八路军在我家乡一带开展的抗日救国斗争吸引着许多青年人,我幼小的心灵也产生了参加八路军的冲动。1938年2月,年仅9岁的我经萧华将军批准正式参加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宣传队,走上了革命道路。当年初冬,我又调到一一五师独立支队(也叫晋西支队,陈士榘任支队长)宣传队。  相似文献   

13.
叶学丽 《纵横》2012,(5):19-23
今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90周年纪念日。1922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全国统一的组织,这一团体被称为“中共的后备军”;抗日战争时期,为吸收广大青年参加到抗日救国的民族统一战线中来,各地共青团组织陆续实行改造,自1937年到1946年,共青团组织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抗日救国青年团体;进入解放战争时期,青救会等青年群众组织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和青年积极分子的要求,中共中央及时发出了试建青年团的提议。经过两年,试建工作取得了成功,于是普遍建团。1949年4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1957年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本期,我刊特别邀请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副馆长叶学丽,对这段历史进行详细的梳理,以作纪念。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党制定和实施的抗日救国政策,在实现抗日战争的发动、发展、坚持和胜利的历史任务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作为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的刘少奇,严格遵循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不但对抗日民主政府制定和实施抗日救国政策作了深刻的科学的论述,而且对一系列抗日救国政策作了原则的甚至是明确的规定,从而为华北敌后各抗日根据地民主政府制定和实施抗日救国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指出了明确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上海宁波帮的抗日救国活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海宁波帮的抗日救国活动曹峻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场全民族的抗战,民族资产阶级的抗日救国活动是其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上海宁波帮就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明清时期,上海便有宁波商人活动。嘉庆二年(1797年),以四明公所的建立为标志,以传统商人为主的地域性团...  相似文献   

16.
我叫王建华,今年90岁。当年全程参加了八年抗战并活到今天,我感到无比的幸运!从军抗日1935年,我18岁,父母早已双亡。我随同乡到武汉找生路。我后来的岳叔父方汉臣把我介绍给武汉警备旅二团四连连长陈德荣(汉川人),顶了一个名  相似文献   

17.
1934年,我刚14岁就进了开明书店。那时我小学才毕业,就到书店当临时工,在我的父亲王伯祥先生指导下,为影印《二十五史》剪书。当时和我一起工作的还有夏丐尊先生的女儿夏满子,叶圣陶先生的女儿叶至美,宋云彬先生的女儿宋蕴庄,我的姐姐王清华。这项工作结束后,我和姐姐又留下来,当了初校《二十五史补编》的校对。“八·一三”战事发生,我暂时离开了开明。1940年我进了开明昆明分店,后来经上海辗转到了北京,直到解放后与中国青年出版社合并,我被分配到中图。这一段期间,我先后在开明工作了14年。开明是一个卖书的书店,但又不仅…  相似文献   

18.
战时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述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以过去史学界较少论及的抗日战争后期国统区“知识青年从军运动”为研究对象,从运动的缘起、运动在国统区的扩展、运动背后的党团纷争等几个方面,力求对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进行较为完整而准确的理解和评价。本认为,应肯定青年学生从军的爱国热情,客观考察当时国民党政权开展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的目的和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从军运动及青年军在促进战时国统区社会风气的转变、提高国民革命军素质乃至促进军队改革、国民党整党及行政效率的改革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的叔父李克元烈士是一位出生、读书、从军在武汉,驻防、空战、击落日机在武汉,牺牲、安息在武汉的抗日英雄。1938年8月21日,他牺牲时,差8天满28岁。叔父在世时我还不到8岁,我与叔父接触前后不到一年,1934年我随祖母到杭州笕桥叔父家中住了几个月,1938年叔父在汉口驻防时又去他家中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知识青年从军运动,是中国教育界献身抗战建国事业的壮举。目前,史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1944年国民政府发动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而对于贯穿整个抗战时期的从军活动,关注的还很不够。本文旨在对全国高等学府中学生数量最多、师资最强大、学科最齐全的西南联合大学的青年从军运动,做以尽量全面的梳理。同时,拟就不同阶段的从军意识、动员方式、服务特征等问题进行必要的考察。这既有助于体现这所大学战时从军活动的全貌,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中国知识分子对抗战与建国关系的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