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忠 《旅游纵览》2012,(1):62-65
<正>总觉得过年,过的就是那种古老的年俗。托口是一个坐落在五溪地区清水江、渠水交汇处,湘黔边境的千年古镇,居住着汉侗苗等民族的数万群众。白墙、青瓦,繁忙的古渡,长长的青石码头,都让人流连忘返。这里上可达云贵川,下顺沅水直通洞庭湖,历史上因为水运的便捷,曾经非常繁华。明末清初,江西、广东、江浙的油木商贩看准托口上通云贵、下联汉沪,两水交汇的地理优势,纷纷前  相似文献   

2.
托口,位于湘黔边界。明清时期,因为经营桐油、木材,这个千年古镇成了“上通云贵、下联汉沪”,影响到整个沅水流域的商贸重镇。几百年来,她保存着原汁原味的湘西风情,安然静栖。但是,面对现代化建设,它不得已走到命运的终点——因为修建托口水电站,这里要被彻底淹没。在即将覆灭的前夕,请和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小镇,  相似文献   

3.
郜媛媛 《江汉考古》2023,(6):101-109+138
云贵地区是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多样性造就了先民多元的生业策略。本文系统梳理了目前云贵地区出土的植物考古材料,对区域内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的农作物结构以及农业种植发展历程、区域特点等问题进行探究。现有材料表明,云贵地区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就经营稻粟混合型农业,随着青铜时代麦类作物的传入,滇西北、滇东等地开始流行稻粟麦混合型农业。除农作物外,野生植物资源在云贵地区先民的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探究云贵地区新石器至青铜时代多样化的植物资源利用策略,对理解西南地区早期文明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植物资源的选择既是先民对山地环境的适应与探索方式,也是区域间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清代西南移民会馆名实与职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清代西南移民会馆名实与职能研究蓝勇明末清初的四川战乱造成四川人口大量耗损,土旷人稀,经济凋弊,以致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二次“湖广填四川”,大量外省移民进入四川地区。元明清时期云贵地区设立行省后,大量汉族移民通过屯田、经商、戍边等方式进入云南、贵州地区,改...  相似文献   

5.
河南境内的大汶口文化和屈家岭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大汶口文化西来,到达河南东部、中部甚至西部地区;湖北屈家岭文化北渐,到达河南西南部、南部和中部地区。两者在河南交汇,这在中国考古学上是独树一帜的。从地层叠压关系可以看出,它们往往介于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之间,反映了这一系列文化的消长、取代和变迁。大坟口文化和屈家岭文化深入河南所到之处,对与之相遇的晚期仰韶文化产生较大影响。河南的大坟口文化展示了黄河中下游古代文化的交流,而河南的屈家岭文化则连接了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的古代文化。  相似文献   

6.
1957年,贵州省博物馆在平坝县尹关发掘三座南朝时期的墓葬。其中7号墓(墓葬编号并不是按自然数而定)出土了铜托盏一件。这件托盏与今日四川民间茶社的瓷托盏酷似,也由托、盏、盖三部分组成。托呈盘状,侈口,浅腹,环底,底中一圈足,托内突起一圆形托。盏为半球形,直口,弧腹较深,环底中有一小圆托,恰好与托盘之间托套合。盖呈斗蓬状,盖顶一钮,圆柱状,口沿宽平,与盏口扣合紧密。盏口沿、腹部、  相似文献   

7.
云贵总督的建置及其演变,反映了清王朝对云贵边疆民族地区统治的调整和深化,曾对这一地区的政治、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过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云贵总督始设置于清军攻占云南后的顺治十六年(1659)正月,后经康、雍、乾三朝近百年的分合演变,定型于乾隆十二年(1747)六月。演变的原因,因时而异。除受当时发生于云贵地区的重大历史事件影响外,康、雍、乾三朝各有特点:康熙朝主要因“制”,即此时期清王朝对督抚体制的调整和完善;雍正朝主要因“人”,即偏于“因人设置”;乾隆朝则因“事”,即为处理西南少数民族事务而“因事易置”。对其建置演变情形,史籍记载讹误和后世学者引述错误均甚多。对此,本文均做了疏证,并对其建置演变做了全面考述。  相似文献   

8.
一、云贵地区的基本情况情况云南、贵州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就自然条件而言,并不十分理想,这主要表现在地形地貌上,高原地形构成其主要的地理特征。云贵地区的大部分地域为高原区,它们的海拔一般都在1000—2000米之间,而高原区中、又以山地高原为主。譬如在云南境内,山地高原占去了全省土地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而被当地人称为“坝子”的高原上的平原,还不足百分之七。境内还有许多巨大的高山。如哀牢山、横断山、高黎贡山等。其北部的高黎贡山、怒江、怒山、云岭、玉龙雪山一带,山地一般都在海拔4000米左右。地形也十…  相似文献   

9.
康巴藏区是藏族文化与汉、羌、彝、回、纳西等民族文化、农耕文化、牧业文化的交汇地.素有“民族走廊”之称。在无数亮丽斑斓的康巴人文景观中.那些如繁星般多彩的建筑便是其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相似文献   

10.
在今天改革开放大潮下,武汉工农业生产飞速发展,汉货质量有所提高,涌现出一批驰名中外的汉货精品.然而,汉货精品的出现不自今日始,在近代,武汉就有不少产品荣获“国优”称号和国际奖牌,深受消费者欢迎.下面介绍几种汉货精品.曹正兴菜刀以菜刀既钢且柔,刃口锋利,切姜不带丝,切肉不带筋,剁骨不卷口,享誉长江、汉水流域的曹正兴菜刀,已有150余年的历史.曹正兴菜刀在选料和锻打工艺上非常考究.钢材选用美国宝剑牌50号碳结钢,采用“三钢”、“四口”、“一淬火”的独特生产工艺,并且在锻坯、夹钢、淬火等工序上要求严格,精益求精,因而生产出来的菜刀具有前薄后厚,前切后砍,切砍兼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文物》1982,(12)
10:75论述研究11:2811:346月O内J,.7﹃吕,‘2..…….几曰且咋山几‘口几口.二‘‘二..‘释青川秦墓木腆于表亮l:22*川出土木腆文字简考李昭和!:24先秦墓上建筑和晚寝制度杨宽1:31中旅地区东周银剑渊派试探李伯谦l:44西晋袭抵和北魏元雌两墓拾零黄明兰1:7。 .束簇口和“托服. —  相似文献   

12.
刘弘 《四川文物》2003,(5):33-39
西南夷地区城市的形成与汉王朝开西南夷所置的郡县有直接的联系,这些城市不是经典意义上的城市,与国家的形成没有关系,更不是国家形成的标志。而是汉王朝的官吏以内地城市为蓝本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复制品。它们是中央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基地,并具有军事据点,汉王朝统治标志,汉移民聚居点和汉化传播点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张公堤自北向南延伸,与原川汉铁路——汉宜公路交汇,再向南经中华基督教会创办的博学书院(现市四中)蜿蜒西去市区,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河北区政协文史研究人员2008年底在对原天津云贵会馆旧址调查中,发现了部分残存建筑和1931年云贵同乡捐款建筑天津云贵会馆的功德碑一通。天津云贵会馆是百年前天津与云贵两省密切交流的历史见证,此次发现使这段湮没已久的历史再获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15.
丝绸之路曾经是历史上传播东西方文明的要道,今天又成为现代文明的交汇之点。而在这条古道上,在更为遥远的时代,还有过光辉灿烂的彩陶文化的奠基。现代考古学的发展探明了中华文化是在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相互交流影响和在本土上多元发展起来的。对中华文化起源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各地区彩陶的产生。在以陕西关中地区黄河支流的泾渭河流域及陕甘交界的陇山一带为中心的地区,有距今约八千年的老官台文化(或称前仰韶文化)彩陶的出土。在甘肃地区则以大地湾遗址为代表。大地湾一期文化一些彩陶缽和三足缽的口沿外壁多绘有一圈红色宽带纹,有的在彩陶缽口沿内侧又同时有一圈窄线纹(图一1。同类纹饰也见于河北武安磁山、河南裴李岗等遗址的彩陶之上,表明它已由彩陶的萌芽发展为一种较普遍的形  相似文献   

16.
清代云贵地区的驿传体系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鹏 《清史研究》2002,(2):94-101
清代云贵地区的驿传体系东联内地行省与京师 ,西北通西藏、四川 ,西南接缅甸 ,是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逐渐形成的。它以驿站为主构架 ,以塘、铺为补充 ,驿递合一 ,在信息传递、差役过境等方面发挥作用。在驿站的运转中 ,经费来源、官吏舞弊等问题也在本文的考察之列。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敦煌与西域地区,是世界上几大古老文明集中(或曰唯一)的交汇之地.而文明的交融,往往伴随着人口迁徙、经贸往来、政治争斗、宗教传播、战争较量而进行,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文明的交流与互鉴也成为推动历史进步的强大动力.自古以来,我国敦煌与西域地区的文明交汇,无论对中国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变革、繁荣,还是对...  相似文献   

18.
蒋国经 《文史博览》2006,(12):20-21
1935年12月28日至29日,红二、六军团在黔阳的江西街、托口等地再次抢渡沅水,进入芷江休整。  相似文献   

19.
中古敦煌地区处于中原汉族与西北少数民族及中亚各国往来的交通要道上。汉胡杂居现象十分明显。晚唐五代宋初,净土寺与敦煌地区粟特、龙家、吐谷浑、铁勒等胡姓居民之间往来频繁,尤以经济关系最为普遍。其寺僧日常生活受胡风影响深远,呈现出胡汉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西瀼口墓群位于巴东县官渡口镇西瀼口村,地处神龙溪与长江交汇的山坡上。1978年以来考古工作对该墓地进行了多次发掘。2000年的发掘共清理西汉至唐代古墓11座,墓葬分土坑、砖室和石室3种形制。随葬品以青瓷为主,其次为陶器和金属器,此外还出土了一批有特色的墓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