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松  张捷 《旅游科学》2009,23(3):41-47
在市场需求与政府战略双重导向的推动下,古村落正日益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旅游地类型。本文以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为案例,通过对调查所得数据采用均值分析、相关分析和矩阵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古村落居民的社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未来古村落旅游社区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分析结果表明:(1)住房条件、经济收入水平、学校教育、村民参与事务管理状况、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等是古村落社区建设与发展中急需改进的因素,也是未来工作中的重点建设方向;(2)村容村貌、道路交通、村内环境卫生、自然环境、基础设施、消防设施、医疗服务等是需要重点维护和完善的因素;(3)物价水平、休闲娱乐设施、就业机会、当地政府工作、公共休闲空间、文体设施等是可以逐步解决的因素;(4)与其他村民的关系处理、购物方便程度、社会治安等是需要不断维护的方面。  相似文献   

2.
李凡  金忠民 《人文地理》2002,17(5):17-20,96
安徽黟县的皖南明清古民居群是世界文化遗产,本文在对西递、宏村和南屏三个古村落调查的基础上,整理出旅游对古村落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影响指数,并对比旅游对三个古村落的影响程度,分析了古村落旅游发展影响效应已呈现出的阶段性特点,即西递的旅游影响效应要高于宏村和南屏。并指出目前中国古村落的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相似的模式:古村落的保护、规划和旅游开发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命轴线,其中社区村民和地方政府是两个最重要影响因素,在古村落的旅游发展过程中,双方应在考虑到彼此的利益的前提下,达成良性的互动机制,以确保古村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古村落旅游是一种特殊的乡村旅游、文化生态旅游。识别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的内在维度、探明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的来源,可以为古村落旅游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构建了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概念模型,并以张谷英古村落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初步探明了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的来源,并且发现,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的内在维度呈三层次贡献分异,认知维显性化,情感维隐性化。  相似文献   

4.
唐文跃 《人文地理》2011,26(3):51-55
人对特定地方的情感依恋是一种特殊的人地关系现象。本文以皖南的西递、宏村、南屏三个古村落为案例对居民的地方依恋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①古村落居民与其所居住的村落之间存在一定的情感依恋关系,地方依恋是古村落中客观存在的一种人地关系现象;②古村落居民的地方依恋由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两个维度构成,居民对古村落的地方依恋主要来源于对古村落的情感性依恋,居民对古村落的情感性依恋要大于功能性依恋;③时间是居民地方依恋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居民地方依恋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积淀过程。其中,地方依赖主要受居民从古村落旅游发展中获得的经济收益大小的影响,而地方认同主要受居民在古村落中生活居住时间的影响。古村落居民的地方依恋研究对古村落的保护与管理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游客对古村落旅游的"真实感-满意度"测评模型初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冯淑华  沙润 《人文地理》2007,22(6):85-89
从旅游感知角度,建立了游客“真实感一满意度”测评模型,模型由古建筑真实感、生活文化真实感、古村落真实度、游客满意度、游客忠诚度等5大因素,以及影响这5大因素的16项观察因子组成,形成一种线性结构关系,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用路径系数表示,系数的闻值为>0,<0.95。路径系数通过SPSS软件对模型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求取,所得回归系数即为路径系数。以江西婺源为案例,对所建模型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显示模型因果关系显著,与研究假设条件相符合,模型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陕西韩城党家村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运用EXCEL、SPSS等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了居民对当地旅游开发的感知态度及差异,探讨了有关居民旅游感知的影响因素;并运用旅游发展阶段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等分析了党家村旅游开发的现状,认为目前党家村的旅游开发处于良好的状态,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和旅游者持欢迎态度,处于融洽阶段。  相似文献   

7.
唐晓云 《人文地理》2015,30(1):135-142
以龙脊平安寨为例,从居民感知的视角,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古村落的旅游社会文化影响进行研究,探讨居民主体因素与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社区发展满意度及行为倾向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1)居民文化认同感越强,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正向或负向感知越强。(2)居民的旅游参与程度越高,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正面感知越强。(3)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正向或负向感知越强烈,对社区发展的肯定或否定评价越强。(4)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正向或负向感知越强烈,其支持或反对旅游开发的行为倾向越明显。研究还对旅游开发中古村落的社会文化传承和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9.
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以安徽黟县古村落为例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胡道生 《人文地理》2002,17(4):47-50
古村落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旅游地,其开发利用有其独特的个性。本文试以安徽黟县古村落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文章对黟县古村落旅游资源进行了评述,指出可持续旅游是其开发的目标,基于此文章提出其旅游开发的原则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11.
拥挤感知被认为是影响游客的游憩体验和满意度的重要指标,通过构建拥挤感知的多维度变化来探讨游客情绪的变化对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仍不成熟。本文以西递、宏村为研究案例地,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构建空间拥挤、人潮拥挤和体验拥挤维度对游客游憩过程的影响模型,探讨了游客拥挤三个维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人潮拥挤对情感依附型游客积极情绪呈正向影响;②空间拥挤增加消极情绪,与游客满意度呈负相关关系;③体验拥挤对游客积极情绪呈显著负向影响;④人潮拥挤-积极情绪-满意度(0.359)之间的相互关系强于人潮拥挤-消极情绪-满意度(0.128);空间拥挤-积极情绪-游客满意度(-0.241)的关联度强于空间拥挤-消极情绪-游客满意度(-0.142);体验拥挤-积极情绪-游客满意度(-0.167)之间的影响关系弱于体验拥挤-消极情绪-游客满意度(-0.213);⑤人口特征对拥挤感知的影响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网络文本挖掘的方法分析马蜂窝和携程旅行网的10800条游客短评,通过词频分析、情感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方法对黄山市5个典型旅游地的游客徽州历史文化感知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景观要素、感知评价的词频数最高,古村落感知形象突出;游客对徽州历史文化认知评价正面情绪显著;门票和游客负面情绪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3.
邵秀英  李静 《旅游科学》2007,21(6):61-66
古村落旅游地是以保存完整的村落为显性吸引物,以原住民的生产生活状态形成的民俗文化为支撑,并与自然景观和谐依存而构成的原生态旅游地.因其吸引物及其赋存条件的独特性,决定了其旅游环境结构的特殊性,进而对旅游地项目的选择与开发管理模式产生影响.本文以山西碛口古镇为例,对古村落旅游地环境评价指标的构建以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根据旅游环境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4.
饭店低碳化水平评价指标的构建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卫  雷鹏  张琼 《旅游科学》2012,26(1):72-81
本研究以粤港澳中高星级饭店管理人员和国内外饭店研究者为调研对象,在文献分析、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样本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饭店低碳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分属6个维度的21项指标构成,其6个维度被命名为:碳减排措施指标、低碳管理指标、低碳引导指标、碳排放指标、碳汇指标和碳源构成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碳减排措施指标、低碳管理指标及碳排放指标是评价饭店低碳化水平的重要因素;而样本分组比较则指出,饭店管理人员与研究者、港澳与内地饭店管理人员在对某些评价指标的认同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因子分析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真实性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前国内外关于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真实性的研究非常薄弱。民族文化评价指标体系是由建筑及遗迹、服饰、饮食、工具及工艺品、语言及口承文化、节庆和习俗等6个方面共28个指标构成的系统。采用专家打分法采集相关数据,运用SPSS法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计算因子载荷矩阵,从而构建了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真实性评价模型。运用模型,可以识别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真实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有效解决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旅游服务感知评价模型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以2004年7月10日-8月28日,对西安外国游客所作的1005份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在李克特量表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服务感知的框架模式和量化评价模型,并以西安为实证,把外国游客按照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段进行分类,对西安旅游服务感知情况作了对比分析,探讨外国游客对西安的旅游服务感知量化评价,从中揭示出当前西安旅游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
网络文本是了解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感知与情感评价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桂林旅游为研究对象,获取微博评论中有关“桂林旅游”的评价文本,将其作为研究数据,运用Python、ROST CM 6等数据处理工具进行高频词分析、语义网络分析、情感分析等,然后以此为基础探讨当前桂林旅游的短板和游客的迫切需要,并据此提出促进桂林旅游发展、提升服务质量的建议,旨在优化游客的旅游体验,推动桂林旅游目的地旅游形象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9.
游客感知评价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性评价过程,与旅游景点的环境和服务质量密不可分。基于旅游体验过程的游客感知评价,对旅游管理者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管理以及提升旅游品质都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在此以敦煌石窟为例,就旅游体验过程中的游客感知评价展开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0.
郭婉 《旅游纵览》2023,(8):97-99
旅游业具有脆弱性,不同类型的危机事件都会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对于城市来说,在经历危机后,基于游客旅游偏好转变重塑城市旅游形象意义重大。本文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方法,以携程软件上2020—2022年的武汉旅游网络游记为样本,借助火车头采集器及ROST Content Mining 6软件进行词频分析,结果表明,自2020年后,武汉市多了一层“温暖”的城市印象,游客的旅游偏好发生改变,以休憩为目的的旅游形式增多,人们偏好选择周边游、就近游,偏好选择开放性景区游览。基于此,本文提出三点建议:重塑旅游形象,发挥品牌优势;发展智慧旅游,让技术为旅游赋能;保护自然资源,挖掘人文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