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1970年,花溪区革命委员、区武装部组织孟关、黔陶等五个公社的六个民兵连,参加了高坡微波站工程建设。时称"二0五"工程,带着军事的机密性,由区武装部牵头,组成了"二0五"工程指挥部。工程建设者要的是基干民兵,普通民兵是不能入列的。六个连队中有五个连队都有不少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参加。孟关公社连队有近二十名知青,他们都是1964、1965年的秋收时节到孟关各大队插队落户的。已经有五六年的农龄了,半大的小伙子长成了壮劳力,懵懂的小青年已到了青春勃发之期。那年八、九月份,从知青中招教师和招工人的消息不径而传遍知青群落。这些身在高坡开山放炮抬杠  相似文献   

2.
1968年10月28日,我随湖南平江县(被喻为"将军县",今属岳阳市)第三批知青下放到献钟公社五星大队。在知青到达献钟公社之前,各生产队的队长早就聚集在那儿了,他们都打起了这样的小算盘:等知青们一到,就选两三个女知青回去。理由很简单,一是农村娃打单身的多,想为他们找个有文化的知青媳妇;二是知青到农村来"扎根",男的一"扎根"就动不了,而女的总是要出嫁的,将来不至增添队上的负担。知青分配到队的热闹有点像现今的人才市场。那些田多、劳力少的生产队,才高兴接纳牛高马大的男知青。  相似文献   

3.
罗丹 《湖南文史》2012,(9):53-53
1964年9月,长沙市6000名初、高中毕业生下放到了湖南偏僻小县江永和零陵(今永州)等地,其中“黑五类子弟”占85%,且不乏学业优秀者。1965年新年刚过,江永县4名长沙知青不幸死亡,在知青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一是男知青汪某,因公去广西,回场路上在突来的风雪中迷路冻死;二是两名刚满17岁的女知青在一场大火中丧生;三是男知青陈某身体虚弱又不甘落后,在坚持犁完一丘田后咳血不止,因得不到及时救护死亡。  相似文献   

4.
<正>2009年6月6日,上海首个"知青广场"在东海之滨的奉贤海湾园建设。建设中的"知青广场"占地32亩,广场中央有知青的主体群雕;有约200米曲折的知青墙,墙上有知青的浮雕、知青当年留下的经典语录及知青名单;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两层知青博物馆。1969年,上海约有111万知青上山下乡,前往黑龙江、安徽、江西、贵州、云南、吉林、内蒙古等地。2009年11月15日,今天是  相似文献   

5.
高飞 《江淮文史》2003,(2):28-48
动荡的年月1966年3月,省知青办为了动员更多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组织了一个由1964年、1965年到岳西县、祁门县插队落户的先进知青代表汇报团,到合肥等城市做报告,把我省“文革”前的上山下乡运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我们公社的夏永阳、钮阳,横联公社的左愉、马力群、方棕生、金问美,祁红公社的萧华(著名画家萧龙士之女)和岳西县的周晋等21人,荣幸地代表自1963年以来我省上山下乡的2227名知青,向家乡人民作汇报。这个报告团在合肥报告了3个月,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6月,“文革”狂飙骤起,报告团解散。这…  相似文献   

6.
1975年7月我高中毕业以后,便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贵州兴仁县大山区的一个彝族村寨,直到1978年4月上大学才离开。在这短短的3年中,我亲历了回乡知青生活、农业学大寨、毛主席逝世、赤脚医生、割资本主义尾巴、恢复高考等重大事件。现仅从个人角度,记叙如下。回乡知青知识青年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个特殊群体。提起知青,在人们的思想观念里仅指下乡知青。其实,知青有下乡知青和回乡知青之分。下乡知青,是指有城镇非农业户口,初中或高中毕业后到农村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相似文献   

7.
叶辛 《百年潮》2008,(10):54-58
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下乡知青通过各种途径大规模回城,一时间形成一股大潮,这对知青个人、农村、城市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尤有回响。我也曾是到贵州插队的一名上海知青,由于写作《蹉跎岁月》、《孽债》等知青小说,接触和采访了大量的下乡知青,对知青回城的整个过程比较熟悉。下面,我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与大家一起来回顾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8.
走过饥荒     
女知青杀猪1971年8月的一天下午,湖南沅江县大成公社东山一队黄乎乎的堤岸上,响彻了队长曾明星忘情的呼喊:“知青组杀猪请客罗……”呼喊声带着欢快的旋律,透过茂密的杨树林,荡过宽阔的香莲湖,叩开了堤那头一排茅屋门楣。刚刚忙完抢收抢插、分完新谷的农民,闻声纷纷钻出茅屋,向知青集体宿舍涌去。知青茅屋禾堂坪里,早已热闹成一锅粥,隔壁龚家奶奶的大黄狗,也在人群里窜来窜去。我、韩立和几位社员,七手八脚捺住了大肥猪“咴咴”,晓晞、星星围着喻虹打转转,帮她系围腰、扎袖  相似文献   

9.
1969年3月,18岁的胡国华从上海下乡来到格球山农场。1976年,下乡7年的胡国华作为最后一批“工农兵”学员被推荐到黑龙江农垦学校学农学。1978年,胡国华毕业后,又回到了格球山农场。他看到和自己一起来的知青一批批地走了,却心静若水地看书学习,搞他的科研。不久,他与农业专家孙绍斌女儿孙丽文建立了恋爱关系。就在大批知青返城的高潮中,胡国华放弃了回上海接父亲班的机会,调到了友谊县境内的红兴隆农管局科研所,从事大豆育种。从事研究实在辛苦、乏味,春播时数大豆,装袋标明品种,用线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8月14日)尊敬的王伟光主任,李培林副院长,孙东生副省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知青朋友们:在知青上山下乡50周年之际,国家方志馆知青分馆揭牌仪式隆重举行,这是黑河方志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首先,我代表黑河市委、市政府,向前来参加揭牌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和知青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  相似文献   

11.
“迎着晨曦/披着露水/战天斗地在棉田/顶着白云/收进新棉/废寝忘食为革命”。 ——前两年搬家,整理东西,翻开在农场的旧笔记本,一首幼稚的小诗赫然在目,这是当年我作为连队通讯员的“作品”。知青的岁月刻骨铭心,知青的生活难以忘怀,知青的旧物勾起了我无尽的忆想!  相似文献   

12.
“文革”中,诞生了许多知青革命歌曲,在这众多的知青歌曲中,《南京知青之歌》无疑是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一首。1969年9月,它被定为反动歌曲,因为它“说出了帝修反想说的话,唱出了帝修反想唱的声音”。1970年2月,张春桥指示:迅速查清此人,予以逮捕。  相似文献   

13.
上山下乡梦幻曲(长篇纪实文学连载)小婵,菲菲第五章知青"返城"潮1、浩浩大潮始于涓涓细流1979年是北大荒知青"大返城一的一年。在这一年,原先被煽的"惊天地、泣鬼神"的"铁心务农"、"扎根边疆一辈子"的口号,被几十万知青毫不犹豫的南下脚步,"连根拔掉...  相似文献   

14.
读者来信     
《文史博览》2013,(4):72-72
《文史博览》2012年第9期《六千长沙知青大流亡》,勾起了我心里的一些痛心往事。因为我不仅与文中的知青王百明是同学,而且是他受害情形的目击者。  相似文献   

15.
鄢烈山,1952年生,“回乡知青”,著名时评家,2004年获全国第三届“鲁迅文学奖(杂文)”。1952年,鄢烈山出生于湖北省沔阳县小河公社沙岭大队,属农民“世家”。当时,只要念过中学,无论高中还是初中,无论毕业或是肄业,都叫“知识青年”了。“文化大革命”开始,城市青年就业无门,正在向农村转移,生为农民子弟的“知识青年”,惟一的选择就是回到农村去,鄢烈山称其为“天生的知青”,正式的命名叫“回乡知青”。1967年,初中还没有毕业,鄢烈山就成了“回乡知青”。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志·农垦志》载:1968年,云南农垦系统开始接收安置省内外知识青年。到1972年,先后共接收知青10.40万人,其中来自北京的8385人,上海4.76万人,成都1.67万人,重庆2.44万人,昆明7038人。1979年,全社会刮起知识青年“回城风”,到1985年,除2252人继续留在农垦系统外,其余全部返回城市。2006年3月,我们选择位于风景秀美之地的景洪农场,作为考察留守知青生存状况的样本。据农场党办介绍,仅景洪农场,当年有8538名知青进驻;现在,仍有200余名当年的知青生活其中。  相似文献   

17.
如果可以打乒乓,我不会去当知青,如果可以当兵,我也不会去……但是,我去了,我每天在劳动,但是,心怀不满邓贤,作家。以其知青的出身,和以知青为题材的创作,常被称为“知青作家”。主要作品为长篇纪实文学《大国之魂》、《中国知青梦》、《落日》、《流浪金三角》、《中国知青终结》等。  相似文献   

18.
知青运动已成为历史。知青上山下乡,是新中国农业改革过程中非常独特而重要的内容。在此过程中,知青经受了严峻考验,付出了青春代价。知青所形成的人生感悟和人生经验,具有独特的内涵及意义,必须如实记载,存史资治。当前应大力倡导知青通过回忆,将当年的生产和生活片段记录下来,为以后的修志奠定基础。知青回忆,要充分利用集体的动力及智慧,正确选择有关对象与方法,确保真实与表达的科学,让社会能够接受,这样其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9.
他觉得自己最有价值的研究,是在知青领域,这“是跟现实,跟一代人命运直接相关的”刘小萌,1952年生于北京,1968年赴内蒙插队,现为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北大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在研究清史之余,自发研究知青史,著有《中国知青史——大潮》、《中国知青口述史》,是国内从历史学角度较为完整梳理上山下乡运动的代表著作。刘小萌《中国知青史——大潮》出版于1998年,封面装帧是一片混沌的红,隐见风起云涌。背面用蓝色斜体字大书:“大潮涌来——几千万少男少女的黄金年华卷进了黑泥黄沙红壤,山川田野莽原。”  相似文献   

20.
郑光路 《文史月刊》2010,(10):69-69
<正>1970年,我在邛崃县前进公社当"知青哥",每天挣两毛钱的工分。破草屋、常无粮,是千百万知青的寻常景况。我们这一代人,被称为"老三届",就是指1966年"文革"爆发时在校的三届高中学生和三届初中学生,据统计总人数大约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