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哈尔滨国民党改组派的形成 国民党改组派,又称国民党改组同志会,是1927年以后国民党内部的一个派别。其骨干分子之一朱霁青为东北籍国民党元老,曾为组建东北地区国民党组织做了许多工作。1925年国民党哈尔滨特别市党部建立时,曾担任市党部负责人,并参加了支援郭松龄反奉倒戈活动,自任东北国民自治军总司令。该司令部就设在哈尔滨道里区外国七道街7号。朱霁青在东北和哈尔滨国民党人中很有威信,在他的影响下,在哈尔滨的很多国民党人参加了改组派。国民党早期党员王里封就是其中一个。  相似文献   

2.
1946年至1949年的三年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华东部队共歼灭国民党军247万余人,其中俘敌147万余人。俘虏的国民党将军510人,其中中将36人,少将474人。  相似文献   

3.
林雄辉 《神州》2008,(3):18-21
李大钊与孙中山,分别是共产党和国民党的领袖。他们为国共第一次合作走到一起。他们共处的时间并不长,但感情却非常真挚。孙中山称李大钊是真正的革命同志,并亲自主盟介绍李大钊加入国民党;而李大钊对孙中山更是十分仰慕和敬重,他盛赞新三民主义,积极参与改组国民党,由衷地高呼"中山主义万岁"。李大钊是受中国共产党委派会见孙中山的第一人,也是孙中山主盟加入国民党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4.
国民党人在处置昆明学潮问题上的分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抗战结束后 ,在国民党统治区内学潮不断。面对学潮 ,蒋介石一向态度僵化 ,必欲将之消灭于萌芽之中 ,惟恐被中共所利用。而地方军政当局因守土有责及利害所关 ,更不免反应强硬 ,往往大打出手 ,造成惨案。对此 ,身居教育系统的国民党负责人及国民党籍教授们虽不以为然 ,又无可奈何 ,只能亡羊补牢 ,居间调和 ,力求将损害减少到最小程度。但随着类似事件频频出现 ,一些国民党人由抱怨不满 ,到逐渐与国民党离心离德 ,几不可免。从国民党人在“一二·一”惨案善后问题上的不同态度中 ,即可一窥其端倪。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后,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两党的党内合作。毛泽东就是其中的一位。1924年1月20日,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毛泽东以湖南国民党的代表出席会议。毛泽东以其在湖南的工作以及在大会上的积极表现,很受孙中山和国民党人的赏识和注意。在选举中央执行委员和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时,毛泽东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相似文献   

6.
邓文仪(1905—1998),湖南醴陵人,号雪冰,国民党陆军中将,国民党军事特务组织的创始人之一,“中华复兴社”的“十三太保”之一。  相似文献   

7.
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溃败,选择了海峡外的台湾作为最后的去处。包括60万军队在内的国民党官员、公务员和军眷等合计约120万人撤退到台湾。国民党当局为此陆续建起了近800座简陋的村舍来安置,亦称眷村。  相似文献   

8.
张皓 《史学集刊》2023,(3):4-21
1946年10月至1947年7月,东北战场之敌我态势发生转变。歼灭国民党军8000人的新开岭战役,终结了国民党军在东北战场的发展态势。第一次临江保卫战中之辑安反击战,歼灭国民党军4000余人,开始改变敌主动、我被动的态势。第二次临江保卫战中之运动战和游击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进一步改变这一态势。第三次临江保卫战包围德惠、袭取长春后,国民党军开始被动挨打。1947年的夏季攻势,使国民党军只能龟缩在长春等据点,东北解放已成定局。国民党军在东北战场上由主动变为被动,丧失了对战场的控制权;东北民主联军则由被动变主动,掌握了东北战场。  相似文献   

9.
正有一道简单的算术题:甲乙两方打仗,双方各有六人。甲方俘虏了乙方两人,双方对比为6∶4。如果甲方把俘虏的两个人纳入自己的队伍,则双方对比就变成了8∶4。我们回顾一下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与解放军的实力对比: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时,国民党军有430万人,解放军为127万人,实力对比为3.4∶1。一年后的1947年6月,国民党军有373万人,解放军为195万人,  相似文献   

10.
1926年底到1927年夏,武汉国民党人的政策从左向右,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导致武汉国民党人政策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共产党影响下的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因为它严重损害了武汉政府赖以生存的脆弱的财政经济基础和军官们的忠诚度。事实上,无论是武汉国民党中央,还是中共中央,这时都曾极力控制工农运动。但中共基层干部的缺乏,特别是在联共(布)党内权力斗争推动下斯大林对中国革命政策的赤裸裸的干涉,不仅使中共的工农政策无法顺应形势做出相应的切实调整,而且更极大地刺激了武汉国民党人的疑惧心理。武汉国民党人从"联共"最终走向"分共",与此不无关联。  相似文献   

11.
从“容共”到“容国”1924—1927年国共党际关系再考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24—1927年间国共关系演变的复杂情形,实际远非过去人们认知中的“容共”或“联共”等语词所能简单概括。其时国共对相互关系的认知和表述既不尽一致,而且随着两党力量对比的变化,这种认知和表述亦发生相应的变化。无论“容共”还是“联共”,都难以单独完整表述该时期国共关系的动态变化过程。1925年后,加入国民党的中共党员只是其中一部分而非全部;与此同时,大批国民党青年转入共产党。国共关系的初始形式在发生改变,亦即由初期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的单向流动,发展为两党党员之间的双向互动。到后期,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渐少,而国民党青年转入中共日多。另一方面,中共意识形态的强势宣导,中共对国民党地方组织和民众运动的日趋“包办”,以及中共组织严密与国民党组织散漫的强烈反差,使国民党人感到共产党大有“反客为主”的态势,担心国民党“容共”,将转化为共产党“容国”。国民党人对共产党“容国”的危机意识,加速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相似文献   

12.
对于国民党1949年在大陆政权垮台的原因,有多种说法.有的认为是蒋介石指挥不当造成的,有的认为是共产党打入国民党内部的特工人员窃取机密作战情报使国民党军队作战陷于被动造成的,有的认为是一些国民党部队起义造成的,等等.但其中最主要的,也是绝大多数人的共识,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国民党发动内战不得人心,必然要遭到失败.这也是诸多原国民党高级将领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决定中国命运的战略决战,在这场国共双方规模空前的军事较量中,国民党军遭到了彻底的失败,其精锐主力丧失殆尽,国民党统治集团也陷人土崩瓦解的状态。虽然国民党政府政治上的反动性决定了其必然覆灭的命运,但国民党军内部矛盾重重,内讧和倾轧十分严重,极大地影响了参战部队的战斗力,也是导致国民党军在淮海战场失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文史天地》2012,(8):90-93
大陈岛,位于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东部,1949年后成了国民党“浙江省政府”所在地。1955年1月,解放军攻克一江山岛,大陈岛失去了外围屏障,岌岌可危,国民党“国防部”被迫实施“大陈撤退”计划。2月7日,由蒲赖德指挥的美军第七舰队132艘、国民党27艘舰船组成混合船队(包括6艘航空母舰)抵大陈岛海域,5天之内,从大陈岛及附近诸岛撤走国民党正规部队、游击队、居民3万余人(其中原居民18000人)。下面这些图片就是当时的纪实。  相似文献   

15.
《民国档案》2021,(1):60-69
武汉国民政府时期,中共、武汉国民党人对工农运动"过火"同感棘手并试图纠正,立场趋同。随着苏联被坐实南京惨案祸首,武汉国民党对中共、苏联观感剧降,甚至有势不两立之意。与此同时,共产国际、联共(布)、中共均明确认同国共合作与土地革命难以兼顾。但斯大林等人在反对派理论倒逼下,政策更加激进,强行要求中共在维持国共合作的同时自下而上开展土地革命。武汉国民党愈反感,莫斯科愈激进的矛盾演化路径最终导致汪精卫等人借故发难,国共关系彻底破裂。  相似文献   

16.
苏丽 《羊城今古》2001,(3):56-59
薛岳,字伯陵,广东乐昌人,是解放前夕最后一任(第十二届)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主席,属国民党内陈诚系骨干,也是广东地方实力派人物。  相似文献   

17.
正1947年5月至1948年初,东北人民解放军发动了强大攻势,取得了重大胜利。东北地区国民党军被迫龟缩于长春、沈阳、锦州等几个孤立据点,苟延残喘。当时被国民党军占领的营口市,交通已被解放军切断,国民党军内缺粮草,外无援兵,人心惶惶。敌守军嫡系与非嫡系矛盾加深,形同水火。国民党五十八师系国民党东北行辕下属第四纵队,后改为暂编五十八师。战时曾分别由国民党新六军、五十二军指挥。此时该师已处于进退维谷、内外交困的境地。中共中央东北局抓住这个有利时机,通过地下工作人  相似文献   

18.
皖南事变的发生、善后及结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蒋介石国民党并未有过一个明确的旨在处心积虑消灭皖南新四军军部的蓄谋。皖南事变的发生存在着某种必然性,这是因为,它与国民党坚持限制中共军队发展,要求其限期离开长江两岸北移冀察的强硬态度有关,且与中共中央必欲独立自主,坚持大力发展经营华中地区的政策有关。但它同时也具有相当的偶然性,因为它也与中共方面出于对国民党的高度戒备心理,拖延北移时间且必欲选择一条出乎国民党人意料的北移路线,和国民党恰好在皖南新四军逾期南下之日,完成了围堵部署,封住了新四军南进东去之路的巧合有关。同样,事变发生后,蒋介石也不曾有过要在更大范围内对中共动武的计划。换言之,并不存在着美苏及国际舆论的反对和日本人的突然进攻,打乱了国民党人发动更大规模的剿共战争的阴谋的情况。而就中共中央来说,受到莫斯科态度的影响,它在这段时间里对国民党的政策估计和对事变的应对态度,也曾有过一个颇为复杂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神州》2007,(8)
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国防部制定的作战计划,一份份被秘密送到共产党手中。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断定,国防部内部有"奸细"。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相似文献   

20.
“陈水扁企图用他解套,李登辉拟借他壮大‘第三势力’,国民党希望他忠于本党”台湾“立法院长”、国民党副主席王金平,最近成了台湾政坛“最火爆”的人物:就在国民党开始党内初选的节骨眼上,一向谨言慎行的他突然向“自家兄弟”——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和国民党发难,使岛内民众大跌眼镜。不少人惊呼:王金平越来越像“雾里花”、“水中月”,虚实难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