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兵兵 《考古》2012,(4):69
《考古学研究(8):邹衡先生逝世五周年纪念文集》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编辑,科学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发行。该书为16开,正文约60.5万字。定价180元。  相似文献   

2.
《比较考古学随笔》一书,是李学勤先生近著中很有妙趣的学术论著之一。它1991年曾由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出版,1997年在原版20篇内容的基础上,又增补10篇,以简体字版的方式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再版。在《比较考古学随笔》中,作者从中国的考古学实际出发,把比较考古学归纳为五个  相似文献   

3.
中国历史学和考古学有一个世纪性的重大共同课题,就是中国文明起源与国家形成的研究。在这一个世纪就要结束的时候,我们很高兴地读到新近出版的由李学勤先生主编,由王宇信、王震中、罗琨、杨升南、宋镇豪执笔撰写的《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一书。这一部专著不仅...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 2 0 0 2年西周及春秋战国史的有关研究成果 ,侧重散见于内地报刊上的文章。一、学术论著出版情况及相关学术活动2 0 0 2年出版了很多有关研究著作。主要有 :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郭沫若全集 :考古编 (十卷 )》(科学出版社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 (外一种 )》(河北教育出版社 )。俞伟超《古史的考古学探索》(文物出版社 )、王青《海岱地区周代墓葬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 )、北大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等编《古代文明》第一卷 (文物出版社 )、《西周文明论集》(朝华出版社 )、《莒文化研究文集》(山东人民出版社 )。沈长云《上古…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12月11—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史研究动态》编辑部、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共同主办,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的"首届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前沿论坛"在深圳召开。50余位学者围绕早期文明理论、先秦史、青铜器与金文、战国竹简与文字学、思想史与学术史、秦汉史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一、早期文明理论。王震中《近四十年中国文明和国家起源研究的趋势和特点》梳理了文明和国家起源研究的理论进展。宫长为《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考古学上晋文化概念的提出,最早见于邹衡先生执笔的《晋豫鄂三省考古调查简报》,刊于《文物》1982年第7期,后又收入邹衡先生的《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续集)。该文利用时有的考古材料对天马一曲村晋文化遗址作了分期研究,将晋文化按年代顺序初步分成了八段,并对各段相应的年代作了推测。在此基础之上,对晋国始封地和晋国早期都邑作了开创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徐苹芳先生是享誉中外的考古学家,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他研究视野宏阔,涉及中国文明的形成、中国古代城市、汉代简牍、丝绸之路和宋元考古学研究等多个领域,真知卓见频出,创树良多。其半个多世纪的探索研究历程,是中国考古学学科发展的一个缩影。2007年春季,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编纂院学部委员和荣誉学部委员访谈录。藉此机会,笔者在系统梳理徐苹芳先生学术论著的基础上又与徐先生进行了对谈,于是有了这篇访谈录。希望它能引领您走进徐苹芳先生多彩的学术天地,探寻其心路历程,纵览其研究业绩,一睹这位知名学者博学深思的风采。他对学术史的回顾与寄语,更是今后中国考古学学科发展的宝贵镜鉴。现应《南方文物》编辑部之约单独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仲林 《民俗研究》2006,(4):34-49
闻一多的《伏羲考》1是中国20世纪神话研究的一篇名文,自问世以来就倍受推崇,在此后的学术史定位中更被认为具有“开创中国神话学黄金时代”2的重大意义。近20年来,民俗学界对《伏羲考》学理方面的得失多有批判3,但对此文的思想史谱系却较少措意。本文将借用知识考古学的方法,尝试在思想与学术的互动关系中把握《伏羲考》叙述与结论的内在理路。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马大正先生的新著《当代中国边疆研究(1949—2014)》。该书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大系列丛书中"当代中国学术史"系列之一。这是继《二十世纪的中国边疆研究——一门发展中的边缘学科的演进历程》、《中国边疆经略史》、《中国边疆研究论稿》、《马大正文集》、《热点问题冷  相似文献   

10.
一年多前,我从“断代工程”简报上就获悉李学勤先生关于“初吉”以及月相名词的解说,如:“吉的意义是朔。月吉(或吉月)就是朔日,因而是定点的。《诗》毛《传》暗示初吉是定点的。”(第41期);“经李学勤先生指示,我们相信《武成》《世俘》诸篇与金文中月相术语有不同的定义,而《武成》《世俘》诸篇的月相采李先生的定点解读”(第44期);“李学勤等从金文研究和文献学的角度都认为定点说难于成立”(第38期);  相似文献   

11.
杜辉 《南方文物》2012,(1):15-19
科林·伦福儒是著名的英国史前考古学家。著有《文明的出现》(1972)(The Emergence of Civilisation)、《文明之前》(1973)(Before Civilisation)、《考古学与语言》(1987)(Archaeology and Language)、《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1991)(Archaeology:Theories,Methods and Practice)等考古学作品。  相似文献   

12.
年逾九旬的考古学家卢兆荫先生是中国汉唐时期考古学的开拓者之一,先后发掘过唐长安城大明宫、兴庆宫和西市遗址,以及河北满城一号、二号汉墓,曾主编考古学专刊《西安郊区隋唐墓》、《满城汉墓发掘报告》,参加编写《中国玉器全集》,出版《玉振金声—玉器·金银器考古学研究》、《稽古文存——卢兆荫汉唐考古文集》和有关满城汉墓发掘经历的书籍。  相似文献   

13.
考古学中的聚落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者按 :SettlementPatternsinArchaeology (《考古学中的聚落形态》) ,原是作为CurrentTopicsinAnthropology之一种 (vol 5,no 2 4:1 - 2 6 Mass :Addison -WesleyPublishingCo )于 1 972年出版的。这篇长文和张光直先生主编的论文集SettlementArchaeology (《聚落考古学》 ,PaloAlto :NationalPress,1 968)等一道 ,奠定了先生在西方考古学中聚落考古理论方面的领导地位。论者认为 ,张光直先生关于早期人类聚落形态及其演化的研究 ,“使几代考古学者受益 ,其中不仅仅是那些对中国有兴趣的人。” (WolfgangSaxon ,“K C Chang ,69,anthropologistwhodocumentedChineseBronzeagesociety ,dies” ,NewYorkTimes,January 1 6,2 0 0 1 )也有学者指出 ,直到今天还是这样。他对 2 0世纪六七十年代考古学方法论的讨论做出过重要贡献” (RobertE Murowchicketal “Editor’sPreface”viii,JournalofEastAsianArchaeologyVol 1 ,1 - 4 1 999)。张光直先生 (1 93 1~ 2 0 0 1年 )生前对本刊非常关心 ,本刊也先后发表过先生多篇论文和采访录。这篇原本计划收入张先生文集的早期论文 ,为纪念张光直先生逝世一周年 ,经文集编者同意先行在这里发表 ,以表达本刊对这位伟大学者的悼念之情。〕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2月24日,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李学勤先生不幸因病辞世,李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古史、甲骨学、青铜器、简帛学、学术史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了总结李先生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就,更好地推动学术研究走向深入,2019年12月7-8日,由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办的"李学勤先  相似文献   

15.
张闻玉 《史学月刊》2001,(4):147-149
一年多来,我从“断代工程”简报上先后获悉李学勤先生关于“初吉”以及月相名词的解说,如;“吉的意义是朔。月吉(或吉月)就是朔日。因而是定点的。《诗》毛《传》暗示初吉是定点的。”(简报第41期)“经李学勤先生指示,我们相信《武成》、《世俘》诸篇与金中月相术语有不同的定义,而《武成》、《世俘》诸篇的月相采李先生的定点解读”(简报第44期);“李学勤等从金研究和献学的角度都认为定点说难于成立”(第38期);  相似文献   

16.
《张舜徽壮议轩日记》自2010年11月由国家图书馆影印出版,距今已有10年。《壮议轩日记》记载了先生的日常生活细节,学术交往情况,家国情怀以及特定时期背景下对社会的思考。其内涵广博,不仅可以作为先生个人编年史、日常生活史、学术史、文化史的重要参考史料,同时也是历史文献学科体制建构的重要记录。目前学界对《日记》的研究屈指可数,梳理近十年相关研究,从先生的读书方法与治学思想;学术师承与湖湘情怀;居湘入陇任教期间学术交往与学术成就;经世致用学术追求与具体实践;清人文集考述与清代学术思想;艺术观与书法实践等几个方面,了解研究进展与不足,提出新的研究思路,以期发掘《日记》最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故宫博物院前院长马衡教授(1881——1955年)毕生致力于我国金石学的研究,且数十年一直从事历史文物的搜集、整理、保管、研究、展览,以及文物图录的刊印等事业,为我国文物考古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一九六五年我整理了马先生的文集——《凡将斋金石丛稿》 (1977年由中华书局出版),郭沫若同志在《序》文中说:“马衡先生是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前驱。他继承了清代乾嘉学派的朴学传统,而又锐意采用科学的方法,使中国金  相似文献   

18.
李学勤先生的《文物中的古文明》已经由商务印书馆于2008年10月出版。本书是作者近几年来的学术论文结集,根据内容辑成古史研究、甲骨学研究、青铜器研究、战国文字研究、简帛学研究、年代学研究、学术史研究七个部分,及时介绍了考古的最新发现并做了精深的探讨,其中既有对古代文明研究的宏观认识,也有关于某一专题深入细致的辨析,基本上涵盖了作者关于古代文明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9.
书讯     
《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文集》汇集了散布于世界各地的南京大学考古毕业生最新学术成果共62篇,内容涉及各个时期的考古学研究、考古理论与方法、文物研究和文物保护与利用等方面。本书由蒋赞初  相似文献   

20.
一、"乐阴司成之玺"(图一) 沙孟海先生所著《印学史》第五章"春秋、战国印"列举了这枚3厘米见方的朱文官玺(40页图2)。沙先生把它看作三晋官玺。此玺原著录于侯汝承《意园古今官印勼》(卷一第4页,1923年),铜质坛纽。50年代李学勤先生发表《战国题铭概述》一文,其中"三晋题铭"一章亦列举过此玺。不过25年后,李先生在《东周与秦代文明》一书的有关章节中已不再举此玺。据今掌握的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