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法作为中国上下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传统,与中国文化互相表里,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对于培养人的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智能素质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书法课程已成为高等师范学校素质教育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之一。实施开放性高等师范学校书法课程能够树立学生正确的艺术观、审美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加强民族归属感,对学生自我人格品德的完善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人地关系的书法地理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张捷 《人文地理》2003,18(5):1-6
已有的书法地理研究局限于书法现象的地域分异。本文讨论了书法景观的概念、特征及类型,指出书法地理研究应该包括书法作为具有区域分异特征的人文景观元素的研究、书法作为人地关系中景观组成元素的研究以及书法审美作为人地关系的影响物的研究,并进行了详细阐述。书法地理学未来需要通过多学科方法引入进行研究,书法地理学对于旅游、城市规划等多个方面有着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郭国梅 《神州》2012,(14):194-194
甲骨文是汉字之祖,而书法是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甲骨文书法是一种很有特色的书体有着强烈的艺术魅力。通过对甲骨文书法美的浅谈,激发书者创作灵感,探求其艺术真谛,有更多的有关甲骨文的书法创作。  相似文献   

4.
谢建华 《东南文化》2012,(4):123-126
受明中后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晚明书法自徐渭至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等人,都表现出了强烈的个性,形成了中国书法史上一股前所未有的变革潮流,改变了传统书法以"二王"为典范的套路,开启了清代碑学以至于近现代书法的先河。晚明书法的这种变革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向近代社会文化转型的开端时期在书法上的反映,对当代社会书法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书法是我国的传统艺术,有着三千多年悠久的发展历史。书法以毛笔、宣纸、墨汁等为工具材料,通过对汉字的书写,以其特有的、合乎美的规律的造型形象和笔墨韵味,融入了人们对自然、社会和生命的思考,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标志性艺术,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2009年9月,"中国书法"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似文献   

6.
《楷书归荣诗》册,书法精湛,台阁书体明显,是马氏书法传世的孤本,可称为明代台阁体书法的殿军之作。其书法之师承、艺术风格,对我们全面了解明代台阁体书法的兴衰发展,有着典型意义——其字体的偏旁笔划虽有明显的宋克或钱溥的影响,甚至习气,但结态却不同于宋氏的方扁,而更接近虞世南的颀长蕴藉。此外,作品的史料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7.
苏行 《东方收藏》2022,(10):68-69
<正>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中国书法有着数千年的璀璨文明史,有着独特的艺术基因和创作形式,有着强大的文化吸引力、征服力,有着可贵的文化品质和品性。传承它的文化个性,发扬它的文化魅力,是诸多书家所孜孜以求的,林国忠君便是这样一位执著的追求者。国忠先生的书法创作从传统中来,临王羲之《兰亭序》、习董其昌《邠风图诗卷》,追王羲之书法之委婉含蓄、遒美健秀,逐董其昌书法之淡雅虚静、天真平淡,一路研习、一路领悟,得其形也得其韵,今人习古法,使古法有新意。  相似文献   

8.
何莉 《巴蜀史志》2006,(3):31-32
郭沫若的书法历程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沙湾人。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专家,在文字、历史、古文学、戏剧、翻译、书法以及社会活动等诸多领域有着辉煌的成就。从书法艺术来看,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诗人、学者气质,其书法自成一体,深得广大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9.
蒙家辉 《神州》2012,(16):354-354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艺术,树立和增强全民族的书法教育意识,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学习书法是促成人的内心和谐与磨练意志的有效办法,与德育教育有着紧密联系。如何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在书法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每一个书法教育工作者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冉升 《东方收藏》2022,(4):60-62
康有为作为我国近代“维新变法运动”的先驱人物,在书法领域也有着极高的眼光和境界。他在完善“碑”学理论的基础上,以传统“帖”学作为主导书法研究理论的前提,并通过碑帖统一的融合方式,实现了“碑帖并用”。本文以康有为“碑帖并用”书法理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内涵的研究与剖析,探讨我国传统书法中碑帖之间的关系,从而阐述“碑帖并用”思想对我国书法实践的影响价值。可以说,“碑帖并用”理论的实践化应用,为我国近代书法的发展提供了明晰的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11.
《张飞立马铭》真伪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飞立马铭》在三国历史和汉魏书法研究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但其真伪却众说纷纭。本文从《张飞立马铭》的源流、内容及书法等方面加以考辨,认定其为伪刻。  相似文献   

12.
金科 《江淮文史》2008,(2):97-101
2007年中秋时节,我应母校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的邀请,前去为巾文系的学生作题为《人在他乡的文学情怀》的演讲。在母校见到有着“安徽郭体(郭沫若书体)书法第一人”之誉的郜锦强先生时,他一下送给我好几本近年出版的书法著作:《郜锦强书法作品选》、《书法创作指要》、《行书创作概要》、《梅花颂——郜锦强书咏梅诗词名句选》,真令我叹为观止,颇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之感。  相似文献   

13.
徐克兴(艺名徐行、客星)祖居北京西郊九龙山下、永定河畔,受家世影响,自幼喜爱书法。1963年考入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一直从事中学语文教育。他认为书法与语文教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语文也是一种文字的教学,而书法则是汉字的书写艺术。不具备艺术性的文字可以传递知识信息  相似文献   

14.
禅宗思想对中国书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莹 《丝绸之路》2009,(16):86-88
佛教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而禅宗虽属佛教的一支,但它却是典型的中国式佛教。禅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影响了诸多领域,中国特有的艺术——书法,自然也受到它的影响。本文论述了禅宗之顿悟思想对中国魏晋以来书法意识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收藏家》2019,(11)
<正>中国书法是我国5000年文明史上的一颗明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字体,书法的发展与汉字的演变和历史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散发着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艺术文化。清代的书法被人们公认为是书道中兴的时代,在继承前朝书风的基础之上,又有所重振和复兴。清代前期,政治局势尚不稳,书法基本继承了明代末年狂放不羁和愤世嫉俗的风格,这一时期的书法发展与帝王的喜好有  相似文献   

16.
吕怡琳 《东方收藏》2023,(12):34-36
隶书自先秦到当代,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当代隶书经历了从战国古隶到汉隶盛兴,然后到宋元明时期的没落,再到清代的隶书复兴,逐渐形成了当今新的形式与风格,深受全国各地书法家们的喜爱。在当下的书法展览和比赛中,能够充分感受到书法大环境对于隶书创作的引导与推动,历届书法展览中隶书的创作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当今隶书的时代特征正在慢慢浮现。  相似文献   

17.
唐代书坛群星璀灿,名家辈出。其中,李邕以其富有鲜明个性的行书独步当时,对后世书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可谓书法发展史上一位重要的书家。然而,李邕又是一位悲剧命运的人物,因而对他的书法艺术的评断,历代又是毁誉不一。譬如在唐代,李阳冰誉之为“书中仙手”,而张怀瓘在其重要书法理论著作《书断》中却对李邕只字不提,因此,探索一下李邕行书艺术上的特色,就颇为必要了。  相似文献   

18.
中国书法是古老而伟大的艺术,在世界上占有崇高的地位,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光辉的一页。然而在我们的历史研究中,关于书法历史的研究却非常薄弱,尤其书法领域各种书体史的系统研究更为罕见,这是十分遗憾的。本文试对中国楷书史的发展作一勾画。任何事物都是遵循其自身规律向前发展的,楷书同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遵其规律,我们将楷书史划分为四个时期:一、楷书创始时期;二、楷书成熟时  相似文献   

19.
丁莉  潘旭辉 《南方文物》2022,(3):297-301
<正>明遗民作为一个特殊的文人群体,其中不乏许多书法大家;其群体之大、地域与范围之广、成分之复杂,成为明末清初书法艺术的重要群体;朱耷、魏禧、牛石慧、罗牧等人都是明遗民书法家中颇具代表性的人物。明遗民中的书法家群体都有着深刻的故国情怀,从而使他们在书法创作上形成独特风格,且具有典型的美学价值。遂应针对明遗民书法家群体的作品展开深入研究,探究明遗民书法风格特征及其美学价值,探索明遗民独特身份、思想行为与书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0.
书法艺术被誉为“国之瑰宝”,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书法的认识,特别是对其理论认识和实践认识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分歧,相当多的问题仍需深入探讨研究。有感于此,作者在长期从事书法古籍整理研究以及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指出书法学科体系中包含有四大系列:书法理论、书法创作、书法教育、书法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