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与"绿"     
中日两国文化源远流长,在文化融合交汇的过程中,产生许多同形词.在这些同形词中必然存在异义词.本文所讨论的"绿"字,在中日两国语言中同时存在,其基本义相近,引申又有所不同.本文将从"绿"的基本义和引申义的解释和分析出发,试比较"绿"在现代中日两国语言中异同.  相似文献   

2.
中日两国有着两千多年友好交往的历史.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以来的30年间,发展是主流.从文化渊源上,日本是中国文化的最大受益国.然而,文化上的诸多貌似相同的因素,孕育了本质上的诸多不同之处,成为两国间产生摩擦的文化原因.二十一世纪的中日关系,定会坚定不移地向前发展.但是,一波三折地前行,似乎是中日关系发展的一种宿命.发展中日友好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只要日本正视并反省侵略战争的历史,以真诚的态度友好相处,中日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前景是无限美好的.  相似文献   

3.
最大的小学数学课堂就是现实生活,大量有价值的数学现象就存在于生活中.我们要教育孩子们有意识的观 察生活,找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试着去解答.在这些活动中 使孩子们体会到生活处处是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更要服务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的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数学,在应用中体会生活,最终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使数学充满乐趣.  相似文献   

4.
清军将领章高元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奉命增援前往辽东战场,在盖平战役中他不畏强暴.奋勇杀敌,建树了英雄业绩,虽败尤荣,表现了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章高元在胶州湾事件中坚持抵抗态度,但违心服从清廷旨意,对其后丧地负有一定责任.应肯定章高元是一个有作为的抵抗派人物,是功大于过的爱国将领.  相似文献   

5.
地理新课标中指出: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教学等等.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应用性、能力型试题在文科综合试卷中逐年增加.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查成为高考试题一大亮点.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新课标理念,使地理教学独具魅力,让地理课堂焕发异彩,让平时的课堂教学高效有趣.  相似文献   

6.
覃科  高兴图 《风景名胜》2013,(8):142-151
行程Day1丽江→桥头→纳西雅阁→24道拐终点(干磨房)→茶马客栈→Half Way G.H.Day 2 Half Way G.H.→Tina’sG.H.→中虎跳→丽江备注:从Tina’s G.H.到中虎跳,再到回程的路段中(中虎跳→核桃园→新渡口→老渡口→大具村),几乎纯粹在走路,景观也相对一般。在此可以有几种选择:1.继续走至下虎跳,过新、老渡口,宿大具村。第二天清晨返回丽江,顺路可游玩玉龙雪山。2.从中虎跳返回Tina’s G.H.,等候去哈巴村的班  相似文献   

7.
王莉 《中国土族》2012,(4):54-56
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文化一直有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又同时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伴随着人类古文明的诞生而繁荣至今.  相似文献   

8.
高海鸥 《神州》2013,(13):221-221
近年来,随着文化艺术事业的进一步繁荣,舞蹈艺术在各种舞台艺术表演和影视艺术表演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运用.中国的古典舞蹈中神韵的重要性,必然受到艺术表演中画龙点睛之作用.因此,进一步加强舞蹈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与表演水平,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中国舞蹈艺术精髓的同时,即是传承,又是发展.所以,中国舞蹈的美学精粹神韵,具有突出的美学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革命运动中前期.何应钦积极参与黄埔军校的创建工作.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军事训练方法.他率领黄埔官兵成为两次东征、平定刘、杨叛乱、处理"廖案"等一系列军事行动的主力.在此过程中,何应钦表现出一定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吃苦耐劳、不怕牺牲的军人素质,在实战中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军事活动,既推动了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巩固,也为他日后飞黄腾达奠定了基础.其间,他的政治挝思想尚能跟随时代潮流前进,在一定程度上赞成国共合作,支持工农运动和反帝运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其古老而又具旺盛生命力的文明中,蕴含着各民族极具智慧的文化创造.其中,少数民族的文字,五彩斑斓,意蕴深厚,承载着每个民族的历史沧桑,共同铸就了中华文明的辉煌.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满族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满文的创造是满族文化中最具民族特色的壮举,洵为满族在崛起进程中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满族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推动了满文的改革和规范.满文,作为东方文明的一朵奇葩,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大放异彩.浩如烟海的满文文献,堪称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满族对人类文明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1.
明末清初,经学复兴.在此过程中,学者认识到科举制度存在很大弊端,使得经学空疏、学术凋敝.由此引发了李光地所倡导的科举改革.其改革的内容包括:提高五经在科举中的地位、考试中增加经世之学的内容,改变八股文的文风及写作方法.此次改革不仅获得了康熙皇帝的支持,而且也得到了广大学人和士子的响应.在这次改革中,尊崇经学的意味十分浓重,重视经学、提高五经的地位成为改革的核心思想.此次科举改革的意义影响深远,不仅推动了经学的发展,也为后来乾嘉学派崛起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蔡成喜 《百年潮》2001,(11):26-33
日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贸易开始于1950年. 1949年底,日本中日贸易促进会给新中国的贸易部长发出信件,要求与新中国合作,发展中日贸易.1950年2月,中国贸易部副部长沙千里复电表示,欢迎中日贸易促进会来中国洽谈贸易.3月15日,盟军总司令部决定准许日本同中国进行贸易.这样,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暂时中断的中日贸易又逐步恢复起来,到1950年底,中日双边贸易额达470万美元.然而,就在中日贸易刚刚起步之时,朝鲜战争爆发了.10月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12月6日,盟军总司令部决定中止中日贸易,并对新中国实行全面的"封锁禁运",刚刚起步的中日贸易又告中断.  相似文献   

13.
2012年3月,在四川仪陇县新政镇东北三安置区的基建施工中发现一座宋代仿木构石室墓.墓室仿木构壁龛中雕刻高僧坐像,陶罐中均有骨灰,推测该墓应为僧人合葬墓.该墓的发掘为四川地区宋代火葬墓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4.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中国陆海军多次受挫.为挽危局,清廷重新启用已被罢黜九年之久的恭亲王奕.甲午战争期间,奕忻在处理中日交战、三国干涉还辽及护台的外交活动中,主要是乞求列强干涉之策,其对外的依赖表现出奕在外交活动中的软弱与怯懦.软弱的根本原因是当时清政府政治体制的腐败,经济的落后,军事的废弛.  相似文献   

15.
黄爱华 《文史月刊》2012,(Z3):138-138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强调人文精神,提倡人文关怀.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健康个性、健全人格是非常重要的.笔者通过在教学中榜样感召,强化人性关怀素质,获得精神砥砺、活化教学环节,在多样化的学习中渗透人文精神等多方面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汉初,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刚刚建立的政权,对在灭秦战争中战功突出的将士及亲属大行分封.其中仅列侯就分封了811人.列侯在二十级爵制中处于最高的等级.按金字塔等级划分的话,除了皇帝、诸侯王外,列侯就是第三等级了.本文就列侯在当时的政治地位进行一下探析.  相似文献   

17.
杨佳欣 《神州》2021,(2):7-8
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外宣翻译在对外宣传和交流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缓解不同民族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冲突,在翻译过程中遵循后殖民翻译理论为指导.从文化杂糅角度看待外宣翻译,既能促进两种文化之间的融合,又能使其平等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18.
在日本奈良时代的汉诗与和歌中,梅与柳经常成对出现.《万叶集》中的此类梅柳歌就达十二首之多.然而进入平安时代后,此类梅柳歌突然从文学世界中消失了.在和歌中与柳搭配的植物也由梅变成了樱花等春天的花卉.本文将通过分析奈良时期梅柳歌的特点来考察日本文学中的梅柳组合的形成与消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寻找夏启之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夏启之居在阳翟没有得到考古学的证明.夏启之居在黄台之丘,只有<穆天子传>中提到,别的史书均无记载.据<水经注>及地方志考证,黄台之丘在新密境内,即武定水和赤涧水之间.现在的台冈遗址(俗称力牧台)即<水经注>中说的黄台冈.黄台之丘范围较大,黄台冈或称黄台,是黄台之丘的代名词.新砦城址从其时代、规模来看,应是夏代早期的都城,其地望恰在黄台之丘的范围之内,与<穆天子传>中说的夏启之居相吻合.因此可以简要地说:启居黄台.  相似文献   

20.
论中世纪欧洲圣殿骑士团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建淮 《史学集刊》2008,(1):110-116
圣殿骑士团的最初职能是保护朝圣者和保证朝圣道路的安全,不久其职能就得以扩展,军事职能遂成为其基本职能.随着军事力量的增长,其政治作用也不断增强.它不仅在十字军国家的政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欧洲政治.不仅如此,在十字军东侵中它还充当着"银行家"的角色,在12、13世纪的地中海商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