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5年以后印尼华人的华人观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拙作《1945年以前印尼华人的华人观初探》讨论了自汉代至1945年印尼独立前印尼华人的华人观,本文在此基础上讨论1945年印尼独立后印尼华人的华人观。我们认为,这一阶段的华人观是对1945年以前的沿袭、发展与调整。由于荷兰殖民统治的结束,印尼政府推行日渐严厉的同化政策,致使1945年以后印尼华人的华人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突出表现是:  相似文献   

2.
论文梳理了印尼华人穆斯林社团的发展脉络;阐述了印尼华人穆斯林社团在反对种族歧视活动和社会慈善活动以及中印尼之间的宗教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认为印尼华人穆斯林社团在印尼1998年以来的民主改革新形势下有了新的发展。其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开展各种社会慈善活动,反对种族歧视,塑造华人穆斯林特有的文化认同,在中印尼宗教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窗口和示范作用,成为沟通华人社会与当地穆斯林社会、构筑多元和谐印尼社会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3.
近三十年印尼华人族群文化适应初探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陈秀容 《人文地理》1999,14(3):56-60
印尼为世界各国华人最多的国家。近三十年来印尼政府实施一系列同化政策,华人族群适应环境,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吸收原住民文化精髓,融合现代西方文化,形成华人族群新型文化以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但由于印尼华人总是成为当地各种社会矛盾的牺牲品,使本来就存在的种族隔阂因此而加深,极不利于民族间的融合。论文概要回顾了这方面的历史原因,分析了华人族群以本民族思维和行为准则在社会生产、医疗、体育、社团、宗教等方面积极主动为当地社会繁荣和进步作出的贡献;并指出,印尼华人族群能否以少数民族的资格,享受民族平等的权利,受到尊重和保护,印尼政府的政策、作用和有目的地正确引导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以田野调查数据为基础,从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生活习俗,以及华人社团的宗旨及活动等方面分析探讨了棉兰华人族群融入主流社会的程度及其存在的问题。认为印尼棉兰华人族群目前已处于融入主流社会的进程中,这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一个缓慢渐进的社会过程。这种融入是一个非强制性的行为,是双向的、群体性的运动,其程度和速度受时空和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印尼华人社会发生了具有转折意义的历史变化,以至体现在中文用词上,不应再将印尼“华人”与“华侨”笼统地当作同义词来看待。本文拟就印尼的华人国家认同与政府的有关政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华人社会变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进  相似文献   

6.
印尼现有华侨、华人600万,是全世界华侨、华人最多的国家。战后,当地华侨、华人文化教育事业曾经蓬勃发展,盛极一时。然而时至今日,它已日趋式微,印尼已成为不准发行、进口华文书刊,禁止开办华文学校,不准悬挂华文招牌——总之,成为禁止保留中华文化的国家。沧海桑田,令人慨叹。  相似文献   

7.
1931年—1945年的中国通史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史学领域呈现出一种与以往不同的新的研究趋势 ,即对中国通史的研究与撰述的关注和重视 ,这一新的研究趋势是时代与社会的客观需求和史家的主体自觉共同促成的。这一时期的通史撰述对通史编撰理论作了深入探讨 ,在历史观、史书体裁等诸多方面可谓异彩纷呈 ,显示出史坛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严重的白人失业问题不仅导致南非种族隔离制度出现危机,而且激化了白人社会的阶级矛盾。赫尔佐格政府干预劳动力市场需求,强化种族隔离的工种保留制度,以牺牲非洲人利益为前提,解决了白人的失业问题,确立了白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地位,南非经济由此呈现出鲜明的种族主义特性。与此同时,白人政府通过降低劳动力成本保证各个产业部门遵循成本最小化原则,在国内外各种有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南非经济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李金福原籍中国福建省。其先辈何时到印尼谋生,尚无确切史料可考。父亲李(又贝)昭,出生于西爪哇茂物市,没有受过什么学校教育,仅从其父辈的家教中接受过一些中华文化及历史的教育与薰陶,成年后当油漆工匠等业为生。妻陈安娘,育有4个子女,  相似文献   

10.
该书运用了大量的华文报刊和英国殖民部档案,论述了1945—1959年时期新马华人社会的中国移民(及其后裔)与海峡华人这两大群体对政治变革的反应,从而说明了新马华人对国家认同的转变,为了解当今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华人的社会状况提供了重要历史线索。作者把这一时期的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5—1949年)  相似文献   

11.
战后菲律宾华人经济的发展与变迁(1945—1955)陈衍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海外华人经济有了巨大发展和变化,已为世所公认。本文拟对战后最初10年菲律宾华人经济的发展与变迁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以便提高人们对40—50年代海外华人经济的重视程度。本文将...  相似文献   

12.
一部系统论述当代印尼华人的学术专著《风雨沧桑五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尼华侨华人社会的变化》 ,已由香港丹青出版社出版。全书论述了 1 95 0年至 2 0 0 0年印尼华人各方面的情况。全书共 1 8章 ,约 2 5万字 ,并有 2 0多张照片。附录有中外文主要参考文献及重要地名中外文译名表。作者系广州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黄昆章教授。他是印尼华侨 ,长期研究印尼华人问题。本书是他的新著 ,也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论述当代印尼华人的著作。香港各大书局有售。论述当代印尼华人的专著出版@乔言…  相似文献   

13.
袁军 《沧桑》2013,(1):79-81,108
在太平洋战争中及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共争端中,美国政府采取了支持中国军队抗战以达到牵制消耗日军、减少美军伤亡的目标,和平解决国共争端政策达到最终扶助中国成为统一、民主、合作的国家的目标。美国政府在执行上述政策过程中,偏袒蒋介石政府,压制共产党,从而增强了蒋介石发动内战的实力和嚣张气焰,但最终美国的对华政策的目标化为泡影。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重点探讨1966年以后印尼华人经济状况和地位的变化。为了进行对比和说明问题,育必要简述20世纪初期荷兰殖民统治时代及1945年至1965年时期印尼华侨的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15.
印尼华人穆斯林的历史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一是荷兰殖民统治前(1602年以前),二是从荷兰殖民统治至印尼独立(1602—1945年),三是印尼独立以后(1945年至今)。本文仅就荷兰殖民统治前的华人穆斯林问题,作初步的介绍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一 引 言  二战后 ,以交通、通讯、计算机和网络等方面的高科技发展为基础、以商品、人员、资本和信息在全球的自由流动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得到迅猛发展。生产要素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在世界范围内流动 ,对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 ,金融自由化和资本快速自由流动的结果之一 ,是引发了 1997年东南亚的金融风暴 ,重创了东南亚甚至东亚的经济。国内外学者对金融危机爆发的起源、危机对国家经济的危害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 ,国内研究华人问题的专家学者也就危机对华人企业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但从…  相似文献   

17.
印尼华人企业集团的发展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人企业集团产生的定要社会历史背景1.苏加诺总统执政期间,由于国内外各种错综复杂的原因,印尼的经济建设虽比过去有些进步,但基本上没有搞上去。1966年,印尼经济百孔千疮,年人均收入只有70美元,通货膨胀率达650%,债务达22.5亿美元。1967年苏哈托上台执政后,他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认为:“1966年以前发生的一系列全国性危机,无论政治上,还是实践上,其根源都是违背了‘建国五基’和1945年宪法。其次,长期以来我们经历的倒退,是忽视经济建设所造成的。”“新秩序应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的优先地位。在经济建设取得成绩的同…  相似文献   

18.
杨世红 《民国档案》2000,(4):102-108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围绕争取华侨对祖国抗战的支援而开展了一系列的侨务工作,并取得相当成效。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也较为充分。而关于战后数年间国民政府的侨务工作国内似尚无学者专文论及。本人根据有关资料对1945—1949年间国民政府的侨务工作进行了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史学界同仁。本文所要讨论的主要问题是:战后国民政府在侨务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其效果如何、导致国民政府的侨务工作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文章依据相关档案及文献资料,从制度史研究的角度,对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的沿革、机构设置、职能以及人事和经费等方面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相对于晚清与北洋政府而言,南京国民政府的侨务机构设置比较健全,在侨务工作的开展、协助政府积极利用海外侨力、保侨护侨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为抗战期间海外华侨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奠定了行政基础。但与此同时,机构的不断调整、人员配置的不到位,特别是经费上的捉襟见肘,成为困扰侨委会工作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抗战胜利后,上海市环境卫生恶化,环卫设施及其人员配备,不及战前。上海市政府组织有关方面成立清洁委员会,开展全市清洁卫生运动。参议会大会及所属卫生委员会,监督质询卫生行政部门,卫生局政务公开、积极管理、重视制度建设,努力改进技术设备、认真回应参议会,工作堪称勤勉。但因时局变化、财政支持不够以及卫生局管理环卫,勉为其责,致使上海市环境卫生仍不尽人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