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孔子家语》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伪书。1973年河北定县西汉中山王墓出土了《儒家者言》一篇,内容与《家语》相关,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汉墓也出土了与《家语》有关的简牍。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家语》不伪。本文校勘了《家语》与《礼记》中相同的篇章,检视了《家语》与《礼记》的三种可能性,《礼记》与《家语》在文本上存在极大差异,绝不是王肃伪作了《家语》,也绝不会是《礼记》抄袭了《家语》,二者都是流传有本的。儒家文献都来自于原始的弟子笔记,对这些原始材料的编撰,形成单篇的儒家文献,这些单篇的文献分合不定,不同的人据以编订不同的集子,从而形成《礼记》《大戴礼记》。《家语》编撰者所据以编订《家语》的材料同《礼记》相同,而不是抄袭《礼记》。二者出现相同的部分也正是缘于此。《家语》是众多伪书中久成铁案的一部,对它的正名应当警醒我们对伪书的理解,反思什么是“伪”,怎样定义“伪”。  相似文献   

2.
八角廊汉简《儒家者言》与《孔子家语》相关章次疏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比较八角廊汉简《儒家者言》与《孔子家语》对应的10章,可以看出历史上关于《孔子家语》一书的争论并没有因《儒家者言》的出土而全获解决。出土文献再次证明《孔子家语》确实存在很多后人整理、重组的痕迹,这一点《孔子家语》比传世的其它文献都要来得明显。《儒家者言》最能证明的其实是《说苑》一类古书的价值,而非《孔子家语》。《儒家者言》的性质应该是介乎《说苑》与《孔子家语》之间,具有一定的过渡性。  相似文献   

3.
书讯     
《中国西藏》2013,(1):95
《三语新词典》为满足学习使用英藏汉三语的读者,民族出版社和西藏人民出版社联袂推出扎西次仁与拉巴次仁合编的《三语新词典》(英藏汉),辞典由扎西次仁先生自筹50万元出版。《三语新词典》收录15327条词目,词目大都选取了常用词汇,解释文字力求精炼通俗,例句力求简短且尽量使用与藏族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相关的内容表述。《三语新词典》在《英藏汉对照词典》的基础上完成修订编纂,后者由扎西次仁先生编纂出版且六次重印,颇受广大读者好评。定价:99.00元,出版社:民族出版社、西藏人民  相似文献   

4.
《孔子家语》是研究古代儒学思想的重要资料来源,由于长期被当作伪书而备受冷落。随着出土材料的不断出现,《孔子家语》的真伪问题再度成为学术热点。然而《家语》研究无善本可从,通行本《家语》中的错误随处可见。拟从文字讹误、脱漏、增衍、语句脱落、文字颠倒等五个方面清理通行本《家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学界一般认为马王堆帛书本《春秋事语》与《左传》接近。然种种迹象表明,帛书《春秋事语》与《国语》编撰主旨和撰构手法不惟形似,亦具有神似之处。帛书本《春秋事语》极有可能是古本《国语》的一种选本。这样的推断,除了二者之间的相似性以外,还有史学史上的案例可以参考;其他出土材料的发现也为此提供了旁证。考察这一问题,对重新认识作为一种体裁的"语"及其流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传本《孔子家语》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和《后序》。《后序》实际上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内容以孔安国语气所写,一般称之为《孔安国序》,后半部分内容为安国以后人所写,故称之为《后孔安国序》,其中收有孔安国的孙子孔衍关于《家语》的《奏言》。  相似文献   

7.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地位最为重要、影响最为巨大的思想家,其思想学说和行为品格熔铸了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灵魂。但是,对孔子及其弟子的研究却素来苦于材料无多。今本四十四篇的《孔子家语》或简称《家语》,记录了孔子及孔门弟子的思想言行,是《论语》的有益补充,可是却曾长期被目为王肃伪作。1973年河北定县西汉墓出土了竹简《儒家者言》,内容与今本《家语》相近,至此《家语》乃伪的论断被予以匡正。随即,一系列的研究课题纷至沓来,其注译问题更是首当其冲。张涛博士的《孔子家语注释》适应学界需要,圆满完成了这一课题。《孔子…  相似文献   

8.
黄文科 《神州》2014,(11):136-137
本文针对语域理论与文学赏析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说明语域理论的产生、发展、具体应用。其次,具体介绍语域理论的内容。再次,简单的介绍《格萨尔王传》这一藏文学作品,提出本文研究以《格萨尔王传》这一藏文学作品作为具体实例,最后,以《格萨尔王传》这一藏文学作品作为具体实例,提出语域理论在文学赏析中的具体应用,即语场角度的文学赏析,语旨角度的文学赏析,语式角度的文学赏析。  相似文献   

9.
《蜀语校注》补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蜀语校注》补证张美兰四川师大古籍整理研究室黄仁寿、刘家和等校注的四川古方言词典《蜀语》①已正式与读者见面了。校注本校注详慎,不仅再现了《蜀语》的本来面目,同时方便了读者的使用。书末所附词目索引表让人一目了然。这对研究蜀方言、汉语史均是极为有利的。本...  相似文献   

10.
《春秋事语》研究二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主要针对帛书《春秋事语》在研究上的一些观点提出了质疑,并探讨了《春秋事语》与《左传》之间的传流关系,希望对这一献的解读起到一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古籍注释可以注音、辨字、释义,也可以说明语法、阐发章句义理;而排除古籍中的语言障碍,即词义注释,是其中的核心工作,也是古籍注释的第一要义。本文即是从几点注意的常识、符号的规范两方面分别探讨了古籍整理中的注释问题,而综合两岸三地及海外的研究成果,使注释的文字表述更清晰,更科学。  相似文献   

12.
本文据<周易>通行本,结合新出简帛资料,对<离卦>卦辞和九四爻辞加以整合,并参照秦简<封诊式·出子>篇的案例,对九四爻辞重新加以诠释,还论及<周易>筮辞的取象与图像诸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20世纪后半期《二十四史》系列古籍整理和出版情况。文章从《二十四史》原籍的重印;补充、订正;配套索引、书目等检索工具的编制;普及本的整理和数字化五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叙述。最后,笔者对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二十四史系列古籍整理出版工作进行了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玄应和慧琳<一切经音义>前后相承,诠释了一千多部佛经中的词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时入藏佛经的缩影,据其所释某部佛经的词语可比勘唐宋传本与今传本的异同,而由其所释各部佛经则可略窥其时入藏全部佛经的概貌,且玄应和慧琳征引了经史子集数百种古籍来阐释佛典词语,其中有的可与现有传本互补对勘,有的则今已失传而为其所独有,更显珍贵.因而,玄应和慧琳所释音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先秦传承至唐宋古籍的渊薮,在古籍整理硏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博物馆藏书结构与博物馆业务研究密切相关。本文分析了河南博物院图书室的性质、作用和藏书结构与业务研究的关系,提出了如何解决现有矛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最早的古书,大体是“六艺”类的官书。诸子出于王官论,从古书形成的层面而言就是诸子书出于官书。然而具体来说,周秦诸子书与史乘类古书最为密切。无论从书名、内容还是叙述方式来看,周秦诸子书多出于国史、家乘这一史实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17.
古籍文章节选表达了编选者对文义的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作者选文的目的.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的文选中,有些节录依旧需要商榷:因误解古书而删节,不顾文理而删节,有意模糊主旨而删节.这些问题在各类文选中带有普遍性,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子华子考析     
子华子是老庄之间道家别派的重要人物。《庄子·让王》篇载“韩魏相与争侵地,子华子见昭僖侯”。由此条材料可以推测子华子于韩昭侯二年(前360),他曾经往说韩昭侯,在当时是一位有影响的学者。子华子的学说主旨在于贵生、全生、乐生、重义等项,得《吕氏春秋》记载而略可窥其面貌。其思想是对于氏族时代社会观念的叛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思想解放潮流,是站在时代前列的。今本《子华子》为宋代伪撰。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传世文献中关于子游的各种记载,总结了子游氏之儒的思想学术特色,并通过对《礼记 · 礼运》篇的内容进行细致分析,认为《礼运》篇为子游氏之儒所作。其内容反映了战国时期孔门后学中向外发展探求、关注社会人生的弘道派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曾子礼学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子的礼学思想,在中国古代礼学思想中有独特重要的地位。他十分重视礼仪中人的内心道德修养的作用,强调以“礼”律己,进行内心道德反省。曾子精研各种礼仪,特别关注一些关键性的特殊礼仪,其着眼点在君臣大义与宗族亲情关系间找到一个融汇点,突出宗子的地位,加强宗族的作用。他将形式上的礼转化为内在的道德情操,在礼学思想上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