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日俄战争后日本殖民者以“满铁”为主体,在中国东北进行政治、经济、贸易、交通、文化等侵略。同时利用“满铁”以满铁大连图书馆和国立奉天图书馆为集源中心与附属地各图书馆,形成纵横交错的东北文化调查研究资料收集场所。最终以文事的形式来管理达到实以武备统治东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徐祝申 《沧桑》2012,(3):37-39
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孱弱,列强瓜分,中华民族处于危亡之秋。日本以其地理条件的便利,将魔爪伸向东北,不仅进行残酷的经济侵略、资源掠夺,还进行文化控制。东北地方当局面对这种形势,坚决地抵制日本的文化侵略,兴办自己的教育事业与日本侵略抗衡,建立东北大学,并加强职业教育的发展,努力振兴东北教育,客观上抵制了日本的文化侵略。  相似文献   

3.
日本在长期侵略中国吉林乃至东北的过程中,不仅在军事上以武力野蛮屠杀,在经济上进行疯狂掠夺,同时,为了摧毁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与抗日精神,对广大沦陷区的文教事业进行了疯狂的破坏,并强制推行奴化教育政策。日本对我国东北的文化侵略是其推行“大陆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极其野蛮、残酷和不可忽视的。在十余年的殖民统治岁月里,日本的军事侵略、经济掠夺和政治统治,总是伴随着文化渗透和文化专制而进行的。  相似文献   

4.
吴娟 《黑龙江史志》2021,(10):20-25
伪满洲国是日本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扶植建立的傀儡政权,为达到其彻底控制中国东北地区的目的,日本建立并推行了严密的"奴化教育"制度,以便从思想上完全控制东北。该"奴化教育"的核心在于通过教育实践将日本军国主义的"皇国观"强制灌输给东北人民,不仅阻碍了东北地区文化发展的正常进程,更为严重的是目标直指中国人的精神层面,妄图在思想上同化、泯灭中国人民的国家和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5.
试谈我国古代东北少数民族对日本的文化影响中山大学肖平有关在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中寻找日本民族文化之根源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日本学者们的高度重视。本文作为此研究的一部分,拟通过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要素,来探讨在日本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我国古代东北少数...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为实现其大陆政策,永久占领中国东北,以开拓团的形式不断的向东北移民,以满足其侵略中国的野心。日本以开拓团的名义,对东北进行掠夺性的开发,其本质就是对东北侵略的殖民扩张团。它对东北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方面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文章分析了日本开拓团的由来,对其对东北殖民侵略的本质进行了揭露。  相似文献   

7.
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俄在我国东北急剧扩张势力,同日本发生了尖锐的对立。日本为与俄国在我国东北争夺势力范围,同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南部进行了一场争霸战争,结果沙俄战败。1905年通过《朴茨茅斯条约》日本不仅霸占了朝鲜,而且占领了我国东北的南部(南满),即原本是俄国从中国讹取的东清铁路长春以南的部分及其附属地的所有权益。日本为经营南满洲铁路及其附属地,1906年6月7日日皇敕令第142号批准设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  相似文献   

8.
日俄战争后,日本攫取了满铁经营权及关东州租借权,伴随着日本资本殖民经营东北,大批日本人流相率涌进东北,在日本当局统一组织的商业会议所及居留民会的指挥下,凭借不平等条约赋予的各种特权,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践行日本的大陆扩张政策,成为构建日本人强势社会的基础因子。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75周年,值此之际,对半个多世纪以来东北沦陷史研究进行总结与评述,不仅有助于此方面研究的深入发展,而且还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史学研究,使东北沦陷史研究得以不断提高。一东北沦陷史研究发展阶段(一)东北沦陷史研究之初始阶段(1931年~1949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中国称霸亚洲的野心昭然若揭,引起国际舆论及中国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和警觉。当时关内的一些作家和新闻记者深入到东北,发表日本侵略东北及东北沦亡日军制造侵略罪行的报道,国际和国内学术界有识之士分析和研究日本帝国主义的对外侵略政策以及东北沦亡对…  相似文献   

10.
东北自古以农牧和渔猎文化著称,民国时期,畜牧业高度发达,曾是我国重要的畜产品出口基地。由于畜产品绝非是普通的副食产品,而是重要的军需物资,民国时期,即引发日本对东北畜产业的觊觎。伪满洲国建立后,日伪政府在满铁畜产的基础上,制订了对东北畜产业的全面掠夺政策。伪满畜产政策与战争紧密相联,其政策出台伊始就打下了深刻的战争烙印,铭刻了其军事掠夺的根本属性。尤其在战争后期,日本放开手脚大肆掠夺东北的畜产资源,使东北的畜产资源遭到毁灭性打击,导致东北从传统的畜产品输出地区逐渐沦落为畜产品输入地区,给东北人民带来无尽苦难。  相似文献   

11.
中岛真雄与近代中国东北的日本殖民化报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日本对中国东北的殖民文化侵略史上,中岛真雄是一个关键性人物,在日俄战后的二十年时间里,他先后在营口、沈阳、哈尔滨创办了《满洲日报》、《盛京时报》、《大北新报》三个著名中文大报,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东北殖民地报业出版第一人。追踪和考察其创办三报的过程,有助于在更深层次上认识日本殖民文化侵略的复杂性及其作用,并推进中国报业发展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1937年,日本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为了达到长期霸占中国东北大好河山的目的。日本法西斯政权计划实施百万移民的殖民主义政策,大批日本开拓民伴随着军国主义的炮声,强占了中国农民的大片土地。为了顺应军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很多转向的左翼作家来到中国,站在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上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强盗行径做吹鼓手或图解员,曾身为日本无产阶级艺术联盟委员长的山田清三郎便是其中典型的一例。自其1939年来中国东北伊始,便走上了一条背叛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堕落的道路。甘心当一名日本殖民政权的走卒。  相似文献   

13.
日本侵华时期,大批日本左翼转向作家,迫于各种缘由来到中国东北,在殖民主义政权猖獗之时,他们在文坛上留下了众多的殖民主义色彩的“标识”。牛岛春子便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她以一个“满洲国”官僚太太的身份目睹了“满洲”殖民政权的衰微,又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纤细笔触诠释了统治民族眼中的异地异风异人。本文力求从历史叙述的角度揭示“左翼转向作家”牛岛春子笔下的“民族协和”景象,以资为剖析日本殖民主义政权的侵略政策提供一个历史的昭示。  相似文献   

14.
The history of religious societies under the puppet Manchukuo regime has not been studied to a great extent. By examining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the Red Swastika Society, an eclectic religious association that blended Daoist and Buddhist practices and notions,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delineate the activities of that religious organization in northeast Chinese society, and argues that the apolitical and non-partisan philanthropic activities of the Red Swastika Society were challenged by both nationalism and imperialism. Prior to World War II,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Red Swastika Society and a new Japanese religion, ōmotokyō, had been politicized by right-wing Japanese politicians. During the period of Japanese rule in Manchukuo, the Red Swastika Society had to abandon its political neutrality after being politically suppressed. To some extent, it was transformed into a propagandistic society that advocated the legitimacy of the puppet Manchukuo regime, of which it became a vassal.  相似文献   

15.
2002年6月底,在美国哈佛大学举行了一次题为“战时中国”的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战时中国的地方政权与状况。参加会议的学者来自中国、日本、北美和欧洲。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学者对日本侵华期间扶植的汪精卫伪南京国民政府和东北伪满洲国的“伪”、傀儡定性提出异议;有的日本学者公开为日本侵华罪行辩护。这种观点,显然是违背历史事实的,也违背了历史研究者所应有的公正的历史道德观和求实的精神。不同国家的学者的不同认识和争论,有助于深化和端正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和理解。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边疆问题日趋严重。史念海先生与他的老师顾颉刚先生十分重视对边疆史料特别是西北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史先生写下了这篇文章,旨在揭示中国疆域沿革的历程,以激发国人的抗日热情。史先生认为: 清代学者十分关注西北史地问题,早在乾嘉时期,即有人致力于西北史地之研究;乾嘉之后,西北边疆多事,探讨西北史地的人日益增多。他们或整理史地文献,或撰写史地专著,或记述清廷在西北的武功,或记载中俄在西北的界务,产生了一批重要的著述。这些著述,大都仍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满铁奉天图书馆是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三座参考图书馆之一,该图书馆存在期间是1910年到1945年,它是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本文介绍了满铁奉天图书馆的概况、特色文献收藏、满铁奉天图书馆各种文献目录、由满铁奉天图书馆研究整理出版的各种出版物。同时介绍了抗战胜利后,满铁奉天图书馆文献被接收情况和后来的文献流向。  相似文献   

18.
明代史家魏显国《历代史书大全》一书 ,国内存本残缺严重。而日本内阁文库则存一全本 ,卷首有《凡例》、《目录》和《史书总论》、《史书述略》各一卷 ,以及两篇序文 ,为极其宝贵的史料。从中表现出魏显国勤奋、坚韧的治史精神 ,撰写通史的历史编纂学思想 ,正统论和重纲常、讲劝惩的史学思想 ,以及较为严谨的著史态度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e recently increased interest in transnational, serial nominations for UNESCO World Heritage status and comparable forms of official recognition demonstrates the critical role of heritage as diplomacy. There are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nevertheless, when treating difficult heritage as diplomacy, such as in the case of colonial prisons embedded in memories of punishment and imprisonment across borders. In a study of two defunct prisons in Seoul and Lushun, both of which were part of the Japanese-occupied territories, we illustrate the dynamics of an ongoing cross-border collaboration towards a joint nomination. We trace how heritagisation involving China and Korea has unfolded amid the ever-shifting geopolitics in northeast Asia, exposing the multilateral nature of heritage as diplomacy. In a region where geopolitics remains difficult, difficult heritage may even become heritage off diplomacy when other diplomatic challenges ari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