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郑洋 《攀登》2008,27(2):98-101
城市农民工在我国已经形成一个新型社会群体,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成员。然而,农民工在政治参与、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生活居住、业余文化和子女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合法权益却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农民工的权利保护成为有关社会正义的一个重要话题。本文以青海省为例,从法理的角度指出了农民工权益保障方面的深层问题以及解决的路径和办法。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权益保障视野中的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羊本 《攀登》2007,26(2):15-18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之内在要求,权益正义内蕴其中。青少年权益保障是达至正义的价值追求。目前,由于青少年的弱势地位而导致其群体权益的被疏忽与被侵害,进而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之阻障。为此,重视青少年权益保障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刘金燕 《神州》2014,(15):164-164
随着第一代农民工年龄的增大和逐步返回农村,新生代农民工陆续进入城市并成为农民工的主体。这部分人成长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与其长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赚钱糊口不再是他们进城打工的唯一目的。农民工为城市的发展贡献着廉价的劳动力,但其劳动权益屡屡受到侵害,切实维护好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合法权益,重构农民工群体保护机制的基本理念与有效路径亟待加强研究和探讨,否则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5.
李桂荣 《攀登》2005,24(12):96-99
本文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视角,以青海、甘肃、浙江等地失地农民为背景,分析了当前失地农民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路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刘康 《沧桑》2010,(5):69-70
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城市化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农民工在城市化进程中受到自身能力的不足和外在制度上的限制以及社会的一些偏见等影响而无法真正融入城市中,使得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缓慢。针对这一情况,政府应该消除外在的一些客观障碍,给予制度上的支持和法律上的援助,并加强公民的思想教育,而农民工自身要提高其能力,努力学习,使得自己在各方面适应市民的角色,从而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李桂荣 《攀登》2005,24(Z1):96-99
本文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视角,以青海、甘肃、浙江等地失地农民为背景,分析了当前失地农民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路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柯楠 《沧桑》2009,(5):95-96
健康权是农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应得到国家法律的尊重和保障。本文通过从法学的视角对健康权的含义进行剖析和现有法律规定进行考察,得出我国目前的农民健康权益保障基本上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立法层次低,缺乏法律和规章制度的保证的结论;通过对农民健康权益保障实现标准的探讨,提出了应当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农民健康权益保障法》,并对制定该法要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图书馆与读者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高校读者在一定意义上已成为消费者,为此,保护读者权益的问题已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本文从读者权益的内容入手,通过分析当前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保护读者合法权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国家现有的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但是以政府组织为主体推动的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政策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补偿方式相对单一,货币补偿严重不足,利益分配不合理等。如果我们跳出政府主导的视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市场机制来进行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参与,则对于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制定出台《辽宁省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势在必行,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民族工作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应用法律手段规范和处理,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和要求,目前制定条例的时机已经成熟,以往辽宁省政府颁布的《辽宁省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规定》等件基本上得到贯彻落实,奠定了制定条例的基础。本条例的制定,应在立法原则、立法技术、立法内容等方面充分反映和照顾辽宁散居少数民族 特点和利益。  相似文献   

12.
范晶晶  徐志信 《神州》2012,(34):232
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2+1"模式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根据相关调查,中职学生在进行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却存在权利被侵害或者缺乏保护的状态,笔者将就这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围绕问题现状、问题原因、解决办法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辽宁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有18万人,主要有维吾尔族、藏族、朝鲜族、回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民族,多以务工经商为主。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对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给城市民族工作带来了较大挑战。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论述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的困难,他们在城市中的生存生活状态,他们的合法权益被忽视的问题。对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保护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的构建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而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社会规范的引导、制约。在诸种规范中,道德规范有着其它规范无法比拟的优势。从道德的角度审视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使道德规范达到内化,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省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环境、收入水平和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也将日益凸显。从对我省农民工文化需求的调研结果来看,农民工的文化需求日益多元化,对农民工这一特殊阶层的文化服务供给还存在改善空间,值得关注。本文就我省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现状、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问题分析、为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需求提供保障对策问题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靳新宇  曾锦添 《神州》2014,(17):251-251
古人曾曰“宅者,人之本也,人以宅为家”,住房对人极其重要,新生代农民工亦不例外。目前的新生代农民工蜗居于城市每个角落,他们有扎根城市的梦想,但居高不下的房价和较差的住房保障却阻碍着低收入的他们继续推动城市化进程。加之,他们的居住方面问题多端,加剧了其“无根性”,使他们陷入各种困境,并与社会深度隔离。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保障问题的解决已成城市发展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王辉 《黑龙江史志》2013,(9):301-30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的建设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传统二元社会结构和法律因素的影响,以及农民工自身的因素,他们的各项社会保障基本权益得不到切实保护,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埋下了隐患。因此,探讨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对于维护新生代农民工权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的立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障散杂居少数民族权益的法制建设,既是散杂居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民族法制建设乃至整个法制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的法理基础和紧迫现实,指出我国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的立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进而探求完善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的立法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方洁 《沧桑》2009,(1):97-9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我国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然而,巨灾风险的频繁发生却威胁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的健康稳定。保险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商业保险机构参与的巨灾保险体系是积极有效应对巨大灾害、实现灾后快速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科学技术的创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加入大学生兼职的队伍中.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平台成为大学生在面对各式各样的兼职方式、工作种类、薪资结构的接触与筛选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与平台密切相关的大学生兼职法律问题及权益保障也成为新的冲突点.本文拟以大学生兼职平台研究为重点,对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