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凉山断想     
高凉山,顾名思义,又高又凉。1999年初夏,我和几位省政府参事应高州市市长卢方园邀请到那里考察,登上此山,凉风习习,暑气顿消,可见“凉”字名副其实。“高”则未见得,究竟海拔多少米,我没有查过,反正附近比它高的,大有山在。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此山无仙,却有一位女神或者说是一位历史名人,  相似文献   

2.
在青城山朝阳洞旁,有一处环境清幽、古朴典雅的小庭院。院外古洞朝阳、林木森森,院内花木葱翠、兰香鸟鸣,亭廊独秀、窗明几净,好一处洞天福地,人间仙境。这里就是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在青城山的别墅——琅环仙馆。  相似文献   

3.
山不在高,有景则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湘西凤凰县城北面的擂草坡,就是一座钟灵毓秀人未识的名山。擂草坡地处凤凰城沱江北面,从城内经南华门景观步入公路桥,举目眺望前方耸立的山峰便是擂草坡。这是一座充满传奇的“三绝山”,山上保存有南方长城雄关之一的“靖边关”和辛亥革命凤凰起义的英烈陵墓、纪念碑文,还有记载党史军史的文家市战役的石表和文字。  相似文献   

4.
安福,既是“洞天福地”之一,更蕴含“福祥、安宁”之意。安福实施旅游大开发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谈起京东地区名山,最不能忽视的就是河北迁西县境的景忠山. 景忠山原先并不叫景忠山,有史料记载,景忠山“旧有二名,南日明山,北日阴山.”明初于山顶建三忠祠,祀诸葛亮、岳飞、文天祥,“欲人景行仰止”,故改名“景忠山”.清康熙帝曾御题“天下名山”. 山上古岩峥嵘,苍松蔽日,峡谷清幽,云雾飘渺,1872级台阶直达峰顶,自然景观鬼斧神工,风格独具,有“灵山秀色”之称.更为奇妙的是,此处集佛、道、儒三教于一山,既有佛教的佛祖殿、菩萨殿、四帅殿,又有道教的碧霞元君殿、玉皇殿、真武大帝殿,同时又有儒家推崇的三位杰出忠臣诸葛亮、岳飞、文天祥的“三忠祠”,庙宇建筑可上溯到宋代.  相似文献   

6.
香港,由于其特殊的历史、政治和地理环境制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文化贫瘠,发展缓慢,故有“文化沙漠”之称。抗战爆发后,祖国内地烽火连天,硝烟弥漫,而超然于战争之外又相对安定的香港,对离乱的中国文坛来说则无疑一洞天福地。于是大批文化人举足南移,其中不乏在中国文坛上名声显赫者。弹丸之地,群英荟萃,阵容强大。不久,“文化沙漠”竟成“文化绿洲”。  相似文献   

7.
江西是古越人的聚居地,属吴头楚尾地带,其俗多信巫尚鬼,好淫祀,此风一直沿续,“祈鬼之俗,习而未变”[1],“多尚黄好之教”[2]江西各府州略同:瑞州府“江汉之俗多尚鬼,故其民尊巫而淫祀”③建昌府“信鬼神,好淫把”。饶州府“其俗稍侈信巫鬼,下里尤甚”。神鬼信仰和巫师的活动,为道教在这里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土壤,唐宋以来,道教在江西广为传播,出现了许多道教“洞天福地”,如贵溪县的龙虎山、清江县的阁皂山、峡江县的玉筒山、新建县的西山等,龙虎山的上清宫、庐山的太平宫还是全国著名的道教官观。由于道师装神弄鬼、符水治…  相似文献   

8.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一副对联,已成为劝人砺志读书的格言。“书山”与“学海”两个词,据说源于汉代扬雄。他在《法言·学行》中曾说过,“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意思是说百川奔流不息,所以能到达大海;而丘陵静止不动,永远也达不到山高。比喻学习勤奋则进益,停止则事不成。  相似文献   

9.
世上本无鬼,四川省丰都县却有一座“鬼城” “鬼城”是在丰都县城后的一座山上,这座山叫平都山,俗称名山,真是山不在高,有鬼则名。此山不过288米,却因“仙都”、“鬼城”之故,名声很大,以至名传海外,不少华人老外都知道,丰都果然有座“地狱”。 此山从西周开始,即是当时巴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西汉的王方平和东汉的阴长生两位神仙家来此山修炼,传说这两位最后炼成正果飞升而去。其后,道教和佛教在此山兴盛一千多年,香火极旺,仅山上和山麓就有道观和佛寺48座,加上城内27座民间宗教庙宇,竟达75座。庙观中有名有姓的神仙和菩萨就有400…  相似文献   

10.
谷小明  陈团结 《中华遗产》2014,(12):126-144
隐士是爱山一族。而不同的隐士,偏爱不同的山。他们或栖息于终南等地,心在山林,眼观魏阙;或定居于庐山等处,开馆讲学,醉心学术;或在罗浮等洞天福地中,做起修道成仙的美梦。山,潜入隐士的灵魂,塑造着他们的志向与人生。  相似文献   

11.
人说浙江西北的天目山,是“大树华盖闻九州”,那种气度与“奇松怪石传四海”的黄山、“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庐山相比也毫无愧色。“天目千重秀,林海十里深”。西天目山享有“天然植物园”和“大树王国”的美誉。野生的银杏林为全国仅有,还有全球仅存六棵的天目铁木!植物以“古、大、高、稀、多、美”称绝于世。  相似文献   

12.
黔山领袖梵净山,是横在于黔湘渝鄂四省市边区武陵山脉的主峰,因其保有地球同纬度最完整的自然生态,早在1986年就被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联合国“人与生物圈”网成员。而作为佛教圣地梵净山,早在四百年前的明代就已声名全国。 名岳之宗梵天净土 梵净山早在汉代,其名就见于史籍,有“三山谷”、“辰山”、“思邛山”、“月镜山”、“卓山”等称谓。明人李之彦则称该山“璧立黔南之境,轴连楚蜀之间”,“此黔中间之胜地”,“又天下众名岳之宗也!” 梵净山地质古老,是黄河以南最先露出海面的台地,距今有10~14亿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犁川 《文史月刊》2013,(9):46-46
对漂泊在外的人来说,故园、故乡、故国是一座山,是一座可依靠的山。故园流淌着祖先喝过的水。身在外乡,受到挫折或压抑时,第一个想法就是:“水是故乡甜,山不过来我回去。”对于三百多年前生活在伏尔加河畔的土尔扈特人来说。只有一个梦想:“回去,回到故园的草原,回到故园的森林,喝故园的水。”  相似文献   

14.
牛脾山访古     
牛脾山,说是山,实际上只不过是一道较高的岗阜。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道岗阜就是因为有了“仙”才使她有了名。由开封最西南端的洧川镇(今属尉氏县)出发沿开许公路南行,过了双洎河桥,只见路西岗峦起伏,布精结秀,俨然一幅画屏,这便是有名的牛脾山。牛脾山,即春秋时郑国的大隧山。据《洧川县志》记载:“山高二十余仞,北接洧内,绵延七八里,其中断处为大隧涧,两岸壁立争高,中有坦途可容方轨。”这大隧涧是见于史书记载的郑庄公掘地见母处,俗叫作逢母岗。郑庄公的弟弟叫段,食采共城,号共叔段。母亲武姜氏偏爱叔…  相似文献   

15.
人为什么要登山? “因为山在那里。”上世纪20年代中期,英国冒险家乔治·马洛里如是回答,这位传奇人物初次挑战珠穆朗玛峰时不幸葬身山中:全世界第一位征服珠峰的新西兰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则表示,“我登山,因为那是一件快乐的事。”  相似文献   

16.
丛绿 《中华遗产》2006,(2):142-142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82岁的张明申老先生床头高悬着唐代名士刘禹锡的《陋室铭》。他  相似文献   

17.
王谦 《文史月刊》2007,(4):27-32
牺盟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和推动下,在山西组建的抗日群众团体,全称为“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则是由牺盟会组织的一支抗日武装,又称“新军”,以区别于阎锡山的旧军队。薄一波为改组牺盟会、组建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做出了杰出贡献。1943年11月,毛泽东在延安夸奖薄一波说:“你们以少数人团结了多数人,取得了胜利,这是我们党统一战线政策的一个成功的例证。”  相似文献   

18.
山不在高,有景则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湘西凤凰县城北面的擂草坡,就是一座钟灵毓秀人未识的名山。  相似文献   

19.
《中华遗产》2008,(11):134-147
总有那么一部分人,注定无法驻留在熙熙攘攘的红尘。从当年的传奇人物张三丰,到如今年轻的道长李理清,这部分人成为中国自创宗教——道教的信众与传播者。道教源头鹤鸣山,便聚集了这样一群人。探寻出世者的生活,恰恰也是反观尘世的一种方式。修道者经历的困惑,乡人们对道观的期待,商业对“仙界”的侵入,种种纠葛汇聚于此。在这里,关于“仙”的记忆已经开始褪色,而关于“人”的话题则将永久流传……  相似文献   

20.
叶一苇 《古今谈》2005,(1):23-28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明招山没有仙,而以独有的人文历史文化闻名于远近,而且给武义人以深远的思想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