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古代史上,岭南地区曾先后出现过两个割据政权:一是由赵佗于秦末汉初建立,历时近百年的南越国;一是由刘隐奠基,其弟刘岩(又名龚、陟、奥)建国的南汉国,历时半个多世纪。在学术界,有关南越国历史的研究较充分,研究者众多,成果丰硕,既有几部专著,又有数百篇论文;而南汉国的研究则相形见绌,研究者及成果均有限,专著更是阙如。  相似文献   

2.
一、墓葬的发现与墓主人身份公元前207年秦王朝灭亡后,原统一岭南(即今广东、广西等地区)时的秦朝将领赵佗,拥兵割据,自建南越国,与当时统一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西汉王朝相抗。南越国前后共有五个“国王”,于公元前111年被西汉所灭,其间共有93年历史。据五世纪编写的《南越志》载,三国时吴国君主孙权“闻佗墓多以异宝为殉,乃发卒数千人掘其冢,竟不可得。”三国时上距南越国亡只有三百余年,但南越国王  相似文献   

3.
南越国史研究的新碑彭年在广州建城2210周年之际,张荣芳、黄淼章合著的《南越国史》一书,最近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是继清人梁廷楠《南越五主传》和80年代余天炽等人编撰的《古南越国史》两书之后,又一部研究秦汉时期南越国历史的专著。该书史料周全,内容...  相似文献   

4.
白芳 《岭南文史》2006,(2):7-10
南越国御苑遗址位于原广州儿童公园附近,1997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南越国是秦末汉初由中原人赵佗在岭南建立的一个地方政府,以番禺(今广州市)为都城。1983年在广州旧城西北象岗山发现了南越国文帝墓,为南越国的研究提供了实证。1995年及1997年,先后在广州旧城中心位置发现了秦汉南越国御苑遗址,又为南越国都城及宫署的存在、概貌及确切地点提供了重要物证。  相似文献   

5.
在岭南古代历史上,曾先后建立过两个割据一隅的地方政权:一是秦汉之际的南越国。建国者是真定(今河北正定县)人赵佗,历四代五主.93年;一是唐宋之际的南汉国,立国者为上蔡(治所在今河南上蔡县西南;一说为彭城。即今江苏徐州市)人刘岩(又名翼、龚、陟等),历三代四主,54年。  相似文献   

6.
广州称古都,是因为历史上有过南越、南汉、南明三个王朝(史称“三南”)在此建都。因近几十年来陆续发现的南越王墓、南越国御苑、南越国宫殿遗址,关于南越国遗址的考古发现已经两次获得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的殊荣,使广州作为南越古都的形象更趋丰满。  相似文献   

7.
吕凯是三国时期雄踞永昌郡的南中大姓之一,蜀汉丞相诸葛亮南征时,因见他忠于蜀汉而上表为其请封,官以“云南郡太守”,封“阳迁亭侯”。陈寿《三国志·蜀书》有其传,然语焉不详,裴注亦未悉考辨,致使关于吕凯的族属问题出现分岐:一说为秦废相吕不韦之后裔;一说为南越国宰相吕嘉之后裔。其中以吕不韦之后裔说在目前尤为盛行,尤中先生《云南民族史》一书即持此观点。本文在结合考察史料与历史背景的前提下,认为吕凯乃南越国宰相吕嘉之后裔。  相似文献   

8.
西汉南越国时期的铜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廷瑜 《东南文化》2002,(12):38-43
铜桶是岭南地区极富地方特色的青铜容器,大约流行于战国晚期至西汉时期,最早出现于云南,然后南传入越南北部,东传入广西和广东,以西汉前期南越国时期在西江流域,即南越国当时所控制的范围内为限,在此范围之外尚未发现。是岭南地区土化中最代表性的典型的器物。  相似文献   

9.
<正>为配合南越王宫博物馆的建设,从2002年开始,考古工作者对宫署遗址进行了大面积的考古发掘,清理出南越国及其他时期的大型宫殿、衙署及各种重要建筑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重要文物,为研究南越国的社会经济历史及岭南的社会发展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材料。2009年,在发掘二区西出土了一件南越国时期的陶鸠杖首,为遗址首次发现(见图1)。本文就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的陶鸠杖首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南越国遗迹,包括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王墓和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是中国历史考古的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11.
秦南海郡辖南海县说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传世古官印"南海司空"之性质和新出土南越国木简所见"南海"地名之性质的重新研究,对秦南海郡辖有南海县说进行了商榷,认为所谓传世秦官印"南海司空"估计是南越国官印的误断,南越国木简所见"南海"地名指的当是南越国的南海郡,也不能排除是指南海郡治(即南越国都番禺城)的可能性,但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指的是南海县,有学者推测秦代与南越国时期一样也设有南海县,显然缺乏立论的根基。  相似文献   

12.
南越国遗迹,包括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王墓和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是中国历史考古的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化遗产》2007,(2):3-3,5
南越国遗迹,包括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王墓和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是中国历史考古的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14.
秦汉之际赵佗建立南越国,先臣服汉朝,后称帝,《史记》《汉书》认定其为汉朝的诸侯国。汉晋时"南越"成为岭南和交州地区的地理概称。安南自主建国后,宋朝以"南越王"封赠安南已故国君。从舆地沿革的角度,中越古代学者均认为安南国继承了秦象郡即南越国一隅,亦即汉交趾、日南、九真三郡。阮福映取得安南国统治权后,请以"南越"为国名,嘉庆帝以"南越"牵涉赵佗南越国,予以拒绝,赐名"越南"。阮朝嗣德帝修《钦定越史通鉴纲目》以南越国为"非正统",否定了前朝确立的安南国和南越国在国统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正> “封中”是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地形图》上极为特殊的一处标注。其特殊之处在于:其一,它是《地形图》上除了水名和帝舜庙之外唯一没有圈加任何符号的注记,就是说它既不是县道名,也不是乡里名;其二,它是《地形图》上在南岭以南地区的唯一文字注记。鉴于这两点,论者普遍认为封中表示的是南越国境内一个范围比较广泛的区域。具体来说,大  相似文献   

16.
远离中原、僻处东南沿海的南越国,在历史上只存在了短短93年时间,就消失在人们视线中。直到1983年,广州闹市区的一次工程,才意外揭开了南越国的秘密——西汉南越王墓的发掘,直接将人们带回了南越国的现场。文帝玺印、丝缕玉衣、船纹铜提简、舶来银盒……一件件文物叙述着这个古国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广西合浦堂排1号汉墓出土的"劳邑执刲"琥珀印提出了新见解。认为:劳邑的位置在今广西玉林市境内,此印是南越国封赐给境内劳邑部族首领的官爵印。  相似文献   

18.
历史是城市的精神宝藏,文化是城市的靓丽名片。上世纪八十年代,一批沉睡于广州地下数千年的文物古迹被相继发现,尤其是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王墓以及南越国水闸遗址,它们共同组成"南越国遗迹",为我国保存最完善的西汉初期王宫及宫苑、王陵和水利工程。2006年,由其三者组成的"南越国遗迹"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相似文献   

19.
西汉王朝平南越国割据之乱后,为强化统治,设合浦等岭南九郡;为海上丝路商贸交往的需要,开合浦港;为管理出入境外国使者和客商及检查禁物、通关课税等,设合浦关。《汉书》等史籍记载和草鞋村汉城遗址、大规模汉墓群的考古发现,证实了汉合浦郡治、合浦关,都设在今合浦县城廉州镇一带。大浪村汉城遗址城西门外的考古发现,印证了汉合浦港的存在,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海上丝路的早期始发港。  相似文献   

20.
南越国史研究概述王川南越国,系公元前206年由秦南海郡龙川令赵佗趁秦未天下大乱据岭南而建立的地方政权,至元鼎六年(前111年)为武帝所灭。南越国共历赵佗、赵胡(南越王墓出土资料表明应为“昧”)、赵婴齐、赵兴、赵建德五主,长达九十三年。南越国是岭南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