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大遗址是近年来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使用得颇为频繁的一个概念。大遗址面临的威胁,近年受到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广泛关注,但真正危及大遗址保护的实质性问题或深层原因,目前还很少涉及。大遗址保护和管理失控的所有问题,都要从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去迫寻,它是产生其他破坏大遗址问题的症结。要保护好大遗址,需要研究并寻求将遗址所在的集体农用土地流转为国有文物保护用地的制度层面的设计,重要的大遗址需要建立包括了权益相关方统一的管理机构,遗址的规划也不能是"自娱自乐"的文物保护规划,而是应建立在有权益和机制制度保障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遗址保护与利用的综合规划。  相似文献   

2.
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是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是大遗址保护实践和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结合的有益探索,也是目前最具现实意义和操作性的一种大型遗址保护途径。大明宫遗址公园是我国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之一,其建设以科学规划为基础,以考古发掘资料为支撑,对大明宫范围内的多处遗址进行了较科学、完整的保护展示,并因地制宜制定了绿化方案。目前大明宫遗址的保护已逐步走向成熟,其组织规划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刘卫红  曹金格 《东南文化》2022,(1):16-22+191-192
大遗址保护规划是系统统筹大遗址保护的综合性管理手段和政策纲领,具有系统整体性、综合协调性、战略引导性、控制约束性等特点。大遗址保护规划的对象是大遗址系统及其保护、利用、管理与发展等使用方式,决定了保护规划的愿景目标、架构体系及统筹协调的内容和行动计划。大遗址保护规划的基本理路是以物为基础、以人为中心,以保证大遗址安全为底线,以重塑大遗址空间保护格局、优化大遗址使用方式、推动大遗址资源资产保值增值为使命任务,通过科学合理的遗址资源配置和空间优化,实现大遗址资源与人、自然资源及其他人文资源的共融共生,大遗址保护利益与区域发展利益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4.
大遗址保护工程建设是我国文化遗产事业当前重点工作之一。针对大遗址保护工程建设中涌现的建设用地问题,在分析西方各国对于土地权属处理方式的基础上,给出了大遗址保护工程建设中基于可转移发展权的土地权属流转方法;考虑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作为当前大遗址保护工程的一种典型建设形式,借鉴意大利庞贝古城管理改革和法国文化遗产法律体系发展的过程,提出了一种可管理、可自治、可问责的大遗址保护工程建设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古遗址是重要的一种文化遗产形态,大遗址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与文化历史价值、行政管理、政府决策密切相关的保护对象。显然大遗址的价值判定和评估是这一特殊对象有效保护的基础。本文通过国内外评估体系的比较分析、国内资料、现状的调研分析,确立评估要素,进而结合价值评估体系构架的方法,对我国大遗址价值评估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2010年3月4日,国家文物局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在京签订了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共建协议。此举标志着以楚纪南故城为中心的大遗址,在规划、保护、展示、研究方面的保护管理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标志着将荆州片区建设成为我国楚文明集中展示地与南方大遗址保护重要示范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文化中心的大型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大遗址保护被纳入建设文化强国的国家战略,赤峰申报国家大遗址保护片区,能够加大对赤峰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力度。文章详细分析了赤峰申报国家大遗址保护片区的背景及条件,提出应通过组织机构、科学规划、增加经费、申请项目、加强宣传等措施,推动赤峰成功申报为国家大遗址保护片区,从而实现对赤峰历史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在着重保护的基础上为赤峰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注入新的生命力,使其获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型考古遗址公园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遗址,是根据我国考古遗址的特点,提出的具有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特色的概念。经过多年努力,大遗址保护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推进,包括西安、洛阳、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在内的“两片三线”的大遗址保护格局已经初步确立,实施保护的工作重心也将从宣传和引导,  相似文献   

9.
让大遗址保护 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遗址保护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点,各种类型的古代文化遗址是构成我国古代文明史迹的主体。大遗址不仅具有考古学上的重大意义,更是独特的文化资源,其价值和作用是许多其他文物古迹所无法替代的。在我国已公布的235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古遗址和古墓葬总数为71O处,  相似文献   

10.
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公益事业。近年,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实现了新的跨越。2008年,国家设立了大遗址保护专项资金,实施大遗址保护工程,抢救保护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效的举措。  相似文献   

11.
土遗址保护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遗址保护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土遗址保护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土遗址保护科学也已初具雏形,但是土遗址保护科学的理论体系还不成熟,土遗址的研究还没有规范,土遗址保护技术还不能满足保护工程的需要。随着大量先进技术的运用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大,它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相似文献   

12.
大遗址作为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工作已经纳入国家文物保护的重点工作。随着国民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大遗址受到了巨大冲击。要保护好大遗址,必须首先确立抢救第一的思想,在考古发掘过程中依靠多学科专家的有效合作;还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法令,坚持遗址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发展,确立可持续的科学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13.
大型古代城市遗址及其环境的整体保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我国的大型古代城市遗址及其背景环境的抢救性保护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我国在大型古代城市遗址保护方面所做的有益探索,为遗址及其环境的整体保护提供了思路,如树立保护规划先行的理念,实施遗址环境的整体保护,发挥专项保护资金的综合效益,使城市和民众受惠于保护,加强大型古代城市遗址考古工作,探讨遗址保护展示的科学途径,重视遗址博物馆的建设,建设大型古代城市遗址公园等。  相似文献   

14.
大遗址保护一直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文物保护领域中的难题。江苏大遗址众多,文化内涵丰富,目前保存的大遗址均不同程度地遭受着各种因素的威胁,尤其是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由此形成了江苏大遗址保护的地域(东南地区)特色。近年来,江苏通过古城墙、明祖陵、扬州城遗址、青墩遗址等成功的保护实践,及休闲绿地型、城区系列博物馆型等大遗址保护的尝试,探索出法律保护、规划保护、准则保护、过程保护及利用保护等管理和技术并用的可行性方法。该方法也将对东部沿海人多地少、经济发达地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台湾地区通过完善制度、健全机构、加强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推动公众积极参与等多种方法和手段,在大遗址保护与开发领域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特别是卑南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在制订保护规划、强化公众遗产保护意识、建立遗址文化公园并重视经营管理与宣传、加强学术研究、积极培养人才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大陆大遗址保护与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是紧紧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经过清末的国门被打开、建国后的现代化建设以及改革开放后的科学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数度冲击促进着我国的发展,推动文物保护工作上了三个台阶,并具有显著特征.展望现代科学技术在文物保护中应用研究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建立文物保护理论体系和文物保护技术方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尊重民生要求作为大遗址保护的目标与任务,与保护工作实践有机结合,正迈向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正确方向。江苏在大遗址保护的实践中,将其与建设遗址公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新农村农业园区、发展休闲观光旅游等相结合,探索中国东南地区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和谐之路。  相似文献   

18.
微痕考古以显微观测与技术分析为基础,通过对自然微观痕迹、人类和其它动物行为痕迹的观察研究,阐释人类与动物的行为模式、生活环境、文化遗址埋藏现象等.并作为一种技术性工作广泛服务于我国的文物保护.微痕考古在工作方向、工作方法和工作结果方面,可以弥补传统考古工作和文物保护技术的不足,使考古工作从微观到宏观、从实验到理念、从局部到整体建立更全面、科学的分析过程.我国微痕考古近年迅速发展,专业队伍扩大、研究理念与实验技术进步、工作领域覆盖面拓宽近年微痕考古的重要收获,包括发现人类最早的戳刺性行为痕迹、人类最早的剥皮屠宰技术及刻划图案等;在玉器制作工艺与鉴定、石器使用痕迹与区域文化特点等方面也取得丰富成果.微痕考占的产生与发展,显示脱胎于自然科学的考古学专业,在与现代应用技术紧密结合下,使考古学在研究理念、分析技术和认知深度等方面正发生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9.
长沙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工地考古遗址迁移保护工程是大遗址保护实践的有益探索,也是目前遗址保护与区域经济建设协同发展模式下较具现实意义和操作性的一种大型遗址保护途径。本次迁移保护工程是湖南地区首次遗址类不可移动文物大规模迁移保护,采用"表面加固"、"分段整体切割"、"探铲打孔底板嵌套插入隔断"、"聚氨酯发泡固型"四个步骤,对各类型遗存进行科学、完整的迁移保护,该技术在长沙首次成功运用,解决了潮湿土遗址迁移保护的饱水环境、遗址基层不稳定、安全施工等技术难题。希望为南方潮湿地区遗址、墓葬的整体迁移保护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Since the beginnings of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scientists have attempted to explain the past to a larger public.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quality of reconstruction drawings by architects was high but, after excavations were finished, the sites were left as they were, without conservation, while the movable finds were exhibited in the great museums of the European capitals. Today's mass tourism, however, demands attractions at the original ancient sites. The tourist industry, which brings by far the largest pool of visitors to the sites, sets the standards, but its interests centre on quick and simple ‘consumption’ of impressive ruins. Different methods have been employed in creating tourist attractions – from reconstructing ancient buildings to having museum staff in costume demonstrate elements of daily life in history. But it is the ruins on excavation sites, even in their damaged state, that are the irreplaceable, authentic records of the past. Archaeological preservation, therefore, has to mean uncompromising conservation of the damaged original remains. They should not be sacrificed for the sake of questionable ‘progress’ or popular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