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的卜氏石塔,造像内容丰富而成体系,20幅图像联系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三世佛信仰世界,受到学界的关注.同时,石塔上还有一些比较独特的图像鲜见于同时期的造像碑、造像塔,如:燃灯佛、释迦佛并立图像和人首鸟身图像,很可能是工匠依据经典并结合传统图像式样进行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2.
2009年,瑞安市文物普查队在高楼乡兴福寺遗址地下发现40多件宋代石塔遗构,初步考证为原兴福寺之石塔——宋代堵波式石构七佛塔。塔体平面呈六角形,由双重须弥座、六楞瓜腹塔肚、仿木构塔檐及塔刹四大部分组成。宋代堵波式小石塔主要流行于浙、闽地区,存世者寥寥,能完整保存七塔规制之实例者鲜见,而刻有七佛名号的石塔则更为稀少。兴福寺石塔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浙南佛教文化内容,是研究宋代七佛石塔规制、民间石刻工艺和佛教在江南地区传播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3.
一、石塔简述我国目前已知北凉时期的石塔共有十四座,发现于属北凉时期的河西走廊及新疆的吐鲁番地区,所以学术界称其为“北凉石塔”。①在这些石塔中,有明确纪年或残存部分纪年的共七座:敦煌吉德(玄始十五年,426年)石塔。酒泉马德惠承阳(承光)二H年(426年)石塔。酒泉高善穆承玄元年(428年)石塔。酒泉田弘承玄二年(429年)石塔。酒泉白双缘禾(延和)三年(434年)石塔。敦煌索阿后缘禾(延和)四年(435年)石塔。酒泉程段儿太缘(太延)二年(436年)石塔。另外七座为无纪年或纪年残损者:武威石塔酒泉残塔段敦煌沙山石塔…  相似文献   

4.
赞皇治平寺肇始于隋开皇三年(583),兴盛于唐宋,毁于20世纪30年代。现该寺尚存唐代大石塔一座、小石塔两座、经幢一座及碑刻、散落石构件等。2012年9月,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对治平寺进行了现场勘察。本文对大、小石塔及经幢的建筑形式、特点做了翔实记述,并结合相关碑刻资料,对治平寺的历史沿革、布局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金大定七年沈州双城县北范家庄西山道院宗主禅师石塔,发现于辽宁省铁岭县汎河镇大汎河村.经考证,石塔应是从其南5公里的范家屯西山迁移而来,时间在明代弘治三年.范家屯西山南坡的辽金遗址即西山道院遗址.  相似文献   

6.
玄天洞石塔,位于鹤壁市西南15公里许。这里群山环抱,淇水奔流。石塔就巍然矗立在淇河北岸的山腰台地间(图一)。石塔北面的殿宇已圮。相传这里曾有一所寺院,因其西2.5公里处也有一座石塔被称为“双塔寺”。石塔西北5米处有两通石碑,一通为明正德辛未岁(明正德六年,即公元1511年)的“重修玄天洞记”,一通为明正德六年的“玄天洞景致记”。两碑均埋入地下,仅露碑额。石塔西北30米处是玄天洞,洞系天然岩洞。洞西南30米处有一座密檐式砖塔,与石塔东西相望,石塔上观高峰绝  相似文献   

7.
彭建兵 《敦煌学辑刊》2009,4(4):140-146
本文主要从石塔供养人及其发愿目的、石塔修造者、佛教结社、石塔存放处所等方面来考察敦煌杂密信仰的民间性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表明,北凉时期,杂密信仰在敦煌民间十分流行。  相似文献   

8.
北魏曹天度石塔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天度石塔,北魏天安元年(466年)雕造于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其时,正是开凿云冈石窟的时期,距今已有1540多年的历史。这座石塔是我国迄今有实体存在,记录着雕造地点、纪年和愿文的单体九级石塔,堪称国宝。石塔一波三折的遭遇,传奇般的经历,更是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9.
读了《文物》1986年第3期《河南安阳灵泉寺唐代双石塔》一文,颇有收获。关于塔上唐人题字,有数事或当补充。灵泉寺双石塔上之唐人题字,武虚谷《安阳县金石录》卷四已有著录。《双石塔》一文著录了西塔禹璜、郑儅等人的题记,对禹璜题记录文有删节,对东塔徐源等四人  相似文献   

10.
福建古代塔建筑自唐代逐渐兴盛,尤其是石塔,至今仍耸立于福建各地。福建石塔类型丰富,文化底蕴丰厚,在福建文明史上有较为明显的时代特征,从雕刻装饰内容上看,唐宋时期的外来文化因素凸显,明清则素砌较多;从功能上看,唐五代时期以佛教信仰为本,宋元时期则以航标为重;明清时期以文运为主,兼具乡村招财镇煞功能。这些石塔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反映了福建各个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宗教、科学、艺术等各方面的成就,并具有浓郁的区域特色。  相似文献   

11.
山西盂县博物馆收藏的北朝石塔李裕群(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1994年10月笔者在盂县进行文物调查时,在县博物馆所在大王庙内见到北朝石塔一座。塔形制古朴独特,为北朝造像石塔中所罕见,故介绍如下:石塔原由三部分组成,即莲座、塔身和塔顶。现塔顶部分已失(图...  相似文献   

12.
《文物》1980年第1期所刊《北魏曹天度造千佛石塔》一文,对于北魏天安元年曹天度造千佛石塔题铭的释文中,有"皇太后、皇太子[延][祚]无穷"旬,认为此"皇太后即高宗文成帝拓拔浚后——冯太后,……皇太子当指献文帝子拓拔宏,即孝文帝元宏"。我认为此处释文值得商榷。根据题铭拓片上残存字迹,"皇太子"似为"皇太妃","妃"字似误释为"子"。《魏书·肃宗纪》:"(肃宗)母曰胡充  相似文献   

13.
浙江丽水灵鹫寺现存的四座石塔,系南宋嘉定年间建造的窣堵波式小型石佛塔。石塔造型别致,雕刻精美,装饰题材丰富,时代特征鲜明,是佛教艺术和建筑艺术相结合的代表之作。本文对灵鹫寺石塔的历史、现状、结构、制式、装饰及题记等作了概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治平寺石塔     
<正> 治平寺(原名嘉应寺,宋治平年间皇帝赐号更名)石塔,位于河北省赞皇县城东南十里许南清河乡嘉应寺村北的治平寺遗址上,因创建于唐天宝年间,故称治平寺唐天宝石塔。因其造型别致,雕琢精美,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并且在我国现存石塔中,型制较为罕见,可以说是独一无二。1982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拨款进行了抢救性维修,保证了石塔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福建莆田广化寺释迦文佛石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释迦文佛石塔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区西南凤凰山麓的广化寺东侧,又称广化寺塔,建于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之前,仿木构楼阁式石筑,八角五层空心,高30.6米。塔身满雕各类佛教题材造像,极为精美丰富,是福建省除泉州开元寺双石塔外又一处建构水平较高,体量较大,年代较早且保存完好的中国传统仿木构楼阁式石塔,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一、二)。一石塔沿革  相似文献   

16.
《文物》1953,(Z1)
福建省連江縣在修建水利工程中,在縣城南門敵樓城牆下發掘出古代石塔一座,在石塔的第三、四、五等三層中,並發現銅塔,銅鏡、銅錢等古  相似文献   

17.
汉代艺术中的大象图像是构成汉画中神异和祥瑞世界的一部分。山东、徐州、河南、陕西等地区均发现有大象题材汉画像石,往往与骆驼、驯象者组合出现。驯象者与尖帽胡人、光头僧人混杂,形成了"胡人—象"图像模式,可视为汉代中外交流的产物。这一新的图像样式经寓华胡人传播,通过丝绸之路与佛教渐次进入中土,同商周以来中国传统动物纹样中的象图像结合,产生了"六牙白象"、"僧侣(仙人)骑象"等新内容,并体现出早期佛、道美术杂糅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北凉石塔十二因缘经及有关问题殷光明在北谅石塔中,有十二座塔上均刻有一段经文,虽然各塔经文段落长短不尽相同,但其中都有一段完全相同。①关于这篇经文之出处,经有的专家研究,认为“各塔现存经文文字虽然有差异,但它是一篇经文的前后部分。该佛经系东晋时宾三藏...  相似文献   

19.
榆林窟第19窟前甬道南壁图像一直被看作是"六道轮回图"或"生死轮回图"。但笔者在核查该壁的榜书题记时发现,这铺壁画应是依据玄奘翻译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而绘制,表现的主要内容有三十七菩提分、有为空、五眼、六神通、六波罗蜜多等。壁画中部的"三界轮回图"应是根据《大般若经》之《初分转生品》的内容而绘制,重点表现四惑、六道、十二缘和生死轮转等内容。榆林窟第19窟前甬道南壁的图像是敦煌石窟迄今发现的唯一一铺《大般若经变》,其珍贵价值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20.
福建的古塔     
《福建史志》2012,(1):24-24
福建现存各类大小古塔共231座(其中佛塔180座。墓塔51座)。按塔的质地可分为石塔184座,砖塔42座,陶塔2座,夯土塔2座,铁塔1座。另有经石幢8座。福建古塔自成系列.楼阁式居多,部分为亭阁式,少量为阿育王式、覆钵式,仿木构楼阁式的石塔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