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老成都的春节民俗活动中 ,最喜庆、最吉祥的一项是什么 ?那就是正月初一那天 ,游喜神方(喜神所在的方位 ) ,到武侯祠。喜神是中国民间神 ,又叫“吉神”或“佳喜神” ,据说产生于唐代。千百年来 ,人们祭祀喜神 ,是为了祈求喜神保佑 ,全年吉祥如意。全国不少地方 ,春节期间都有祀奉喜神的风俗。不过 ,老成都祀奉喜神的方式 ,与别处不同 ,独具地方特色。据清嘉庆二十一年 ( 1 81 6年 )《华阳县志》、同治十二年 ( 1 873年 )《重修成都县志》、民国二十三年 ( 1 934年 )《华阳县志》等书的“风俗”篇记载 :正月初一清早 ,全家人早早起来 ,家中…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博物馆藏有1件唐光启三年(公元887年)越窑罐形墓志(见图)。该器1979年出土于慈溪县上林湖。口径9.7、高19.4厘米,通体施青黄釉,釉面匀净,光泽好。这类罐形墓志常见于唐、五代的上林湖窑场,当地古墓中已出多件,如唐咸通七年(公元867年)罐形墓志和梁龙德二年(公元922年)罐形墓志(两件均藏浙江省博物馆)。其制法是:先拉坯胎,然后在素胎瓷罐上刻墓志铭,再施青釉。烧成后随葬于主人墓中。这类墓志对我们了解当时、当地的社会习俗、地理环境及当地居民的家族渊源颇有帮助。特别是对研究当时陶瓷业的发展情况有重要价值。本文就此罐形墓志记载的有关越窑发展的若干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张剑 《文献》2007,(4):190-191
国家图书馆藏有同治年间日记稿本一册,记载时间自清同治四年(1865)六月初一日起,至同年十月十四日止,该本未著撰人.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档案馆藏有王陆一撰写之《右任先生总领陕西靖国军纪事》(稿),详细记载了于右任1918年由沪入陕,统领靖国军与北洋直系、奉系军阀浴血奋战,直至1922年7月脱险离陕并间关返沪的艰难历程,对研究陕西靖国军从组成到失败和于右任此四年间在陕西的革命业迹,均有参考价值,特予公布。  相似文献   

5.
武昌黄鹤楼下,长江之滨有一条古朴喧闹的小巷——户部巷,小巷不深,其长不过150米,宽仅4米,追其历史,明嘉靖年间的《湖广图经志》中就已有记载。据此推算,户部巷距今至少已有400多年历史。有关其巷名的由来,史料尚无具体记载,民间现流传两个“版本”,一说是明  相似文献   

6.
听听那钟声     
听听那钟声○晓木每当新旧年交替之时,尤其是除夕之夜人们都有到古刹去听钟声、解忧烦的习俗。中华大地上名刹众多,悠扬钟声处处可闻。北京觉生寺在北京市海淀区。寺内藏有著名的永乐大钟,钟铸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通高6.75米,重46.5吨。钟声轻击圆润...  相似文献   

7.
南京博物院藏两件北朝造像碑浅析郝金娥南京博物院藏有不少南北朝的石雕造像,它们都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现对其中两件北朝造像碑做一介绍与分析。北魏正光四年(533年)造像碑(图一),高196、上宽47、下宽57、厚15.5厘米,石质砂岩,灰白色,系1936年...  相似文献   

8.
福州新店古城的两次考古发掘证实,该城始建于战国晚期,汉初进行了修补并扩建了外城①。《史记)、(汉书)明确记载:“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姓驺氏。秦已并天下,皆废为君长。”可见,闽越王无诸在战国时期曾自封为王。福州新店古城就是闽越王无诸草创时期修筑的城。该城位于古城山峡口陆路进福州的必经之道,东西两侧有两条小溪自北向南流过。该城东西长310米、南北宽285米,呈北高南低的斜坡状。目前,在城内中区七个探方中发现的黑色夯土回廊长达34.3米(两端均未到头),回廊边为黄褐色夯土基址,基址…  相似文献   

9.
我于目前到罗定市开展巡视工作,在住处偶翻《罗定县志》,看到里面的大事记里有一句记载,说“唐神龙二年(706年)六月,中书令(宰相)桓彦范被贬泷州司马;八月,天官尚书(宰相)张束之被流放泷州”(隋唐年间,罗定称“泷州)。  相似文献   

10.
李理  于颖 《收藏家》2009,(1):7-13
2008年9月,北京某藏家电话咨询沈阳故宫所藏清代宫廷画师郎世宁绘画作品一事。藏家提出曾在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画册中见到沈阳故宫藏有郎世宁Ⅸ设色松树羚羊图轴》(以下简称《松树羚羊图》),而他自己手中现收藏有一幅郎世宁《设色松鹿桃花图轴》(以下简称《松鹿图》),两幅画极其相似。认为他的藏画题写有满文,而且钤盖着乾隆皇帝的鉴藏印,  相似文献   

11.
白衣寺塔,因此塔建在白衣寺内,故名;白衣寺则因寺内菩萨殿绘有白衣大士像而得名。相传此塔乃肃藩王妃为祈子而建,故又名多子塔。该塔现位于兰州市博物馆院内,是兰州市区现存的为数不多的明代建筑之一。 咸丰十年(1860)撰刻的《补修白衣寺塔记》载:“白衣寺为前明肃藩王所建,相传乃王妃功德,至今四百余年,数则重修。”据此,知该塔始建于明建文年间(1399)。另据史料记载,明万历、崇祯及清道光、咸丰年间数次修缮。该塔为八角十二层实心砖塔,高约26米,由塔基、须弥座、覆钵楼阁式塔身和塔刹组成。塔基呈错牙正方形,长、宽各…  相似文献   

12.
治平元宝铸于宋英宗治平年间(1064~1067年),各地都有出土发现,形制小平,有铜铁两种,钱文有篆,真两体,传世铜钱较多,铁钱较少,但铜钱中未见特殊品。一般钱体不厚重,据高汉铭先生编著的《简明古钱辞典》271页记载,“钱径24mm,重3.9g左右”。  相似文献   

13.
刘敬扬 《钱币博览》2010,(2):3-7,43
福建机制银元始自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终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前后约四十年时间。有关史料记载散见于各种法令、奏折、公报、电文以及尺牍、文稿中,迄今仍未有系统的整理。笔者不揣谫陋,仅先就清末福建机制银元情况爰作述略。  相似文献   

14.
湖南和广西边界有一座黄墙山,山腰处有一山洞,洞口不远处有一瀑布飞泻而下,当地人称“簸箕洞”“吊尸(丝)洞”“藏军岩”,史书称“藏军洞”。据史籍载,这是明弘治十四年(1501),湖南城步人李再万率领湘桂边界近四万苗瑶起义军最后一支军的归宿地。据史志记载与民间传说,洞中除了藏有上万义军尸骨外,还有大量武器及无数金银财宝,若开发成功,可能价值连城。  相似文献   

15.
明、清两代的琼州方志,均记载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有琼州守臣王光祖,但经过考证,发现实为淳熙年间之守臣,各种方志所记“开神应港,建六瑞堂”均为淳熙末年之事。其致误或始于元末明初《谪宦、诸老儒之家存残篇遗集》,并为王佐《琼台外纪》所采,唐胄正德《琼台志》承《琼台外纪》之误,其后历次修志因之。  相似文献   

16.
水帘寺位于桐柏山腹地、淮河源头、桐柏县城西南5公里处的水帘洞下,始建年代无考。据碑文记载,该寺于宋元祐戊辰年(公元1088年)、明嘉靖戊申年(公元1548年)及清乾隆癸亥年(公元1743年)均有重修。民国年间,这座屡遭兵燹匪患的寺院业已荒废。新中国成立后,又有僧人在此结庐居耕。至“文化大革命”时期,僧人离散,千年古刹湮没于枯木败草之中。  相似文献   

17.
杨涛 《四川文物》2024,(1):112-118
韩城城隍庙灵佑殿彩画的年代一直不能明确,有学者认为是明万历年间绘制。2010—2012年城隍庙维修期间发现了光绪二十年(1894年)的《复兴会重修建救苦、祖师殿并各处工程碑记》,碑文记载灵佑殿在光绪十八年进行了补修。灵佑殿彩画与光绪十九年(1893年)政教坊和孙真人祠彩画风格相仿,年代相近,其绘制年代应为光绪十八年(1892年)。清光绪年间的“丁戊奇荒”造成韩城人口急剧减少,灾后百姓渴求子孙满堂、家丁兴旺是这一时期戏花童子图兴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座落于南明河下游、贵阳市东郊乌当(今东风镇驻地)与新添寨(今乌当区机关驻地)交界处的明代古建筑乌当桥,原名洪济桥,历史悠久。据《贵阳通志》记载:“乌当桥在治城十五里,明成化年间,宣慰司舍人宋辂建,长二十余丈。”乌当桥长72.9米,宽5.9米,高8米,有9个桥孔,是贵阳市保存完好的最古老的石拱桥,  相似文献   

19.
今昔前门楼     
早先的北京前门楼是一组建筑,分别由前门城楼、箭楼、瓮城、关帝庙、观音庙、正阳桥和前门五牌楼所组成。如今只剩下一南一北、遥遥两相望的前门城楼和箭楼。 前门城楼和箭楼一先一后建成,前者始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后者建于两年之后的 1439年。前门城楼高 42米,进深24米,重檐三滴水的歇山顶,朱红色的楼阁。箭楼高36米,除了内向的墙面以外,其他三面及两檐间设有箭孔94个。 在前门城楼东西两侧各有一堵半月形的城墙和箭楼相连,从而形成了连接着两个城楼的前门瓮城。瓮城内形成东西宽 108米,南北深 85米…  相似文献   

20.
<正> 明代嘉靖年间编纂并刊刻问世的《西关志》三十二卷,是流传至今我国最早的记述长城重要关塞的方志书之一。但是,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未收此书,其他目录之书也不见著录。据1985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主编的《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所记载的情况看,原北京图书馆的一部,现藏台北;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仅存胶卷;另上海图书馆藏有影抄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