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5年7月我高中毕业以后,便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贵州兴仁县大山区的一个彝族村寨,直到1978年4月上大学才离开。在这短短的3年中,我亲历了回乡知青生活、农业学大寨、毛主席逝世、赤脚医生、割资本主义尾巴、恢复高考等重大事件。现仅从个人角度,记叙如下。回乡知青知识青年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个特殊群体。提起知青,在人们的思想观念里仅指下乡知青。其实,知青有下乡知青和回乡知青之分。下乡知青,是指有城镇非农业户口,初中或高中毕业后到农村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相似文献   

2.
骆永顺 《黑龙江史志》2013,(21):162-162
钱澄之的《田间易学》的成书年代目前国内有多个版本,争论不一。笔者通过以整理相关资料,对《田间易学》的成书年代进行分析探讨,对《田间易学》的写成年代以及刊刻年代分别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3.
金凤 《炎黄春秋》2001,(12):60-63
20世纪50年代看杨绛先生翻译的名著《堂·吉诃德》,深为译文的流利典雅折服;80年代读《洗澡》、《干校六记》,令我钦佩的是杨绛先生的举重若轻,哲人胸怀;以后看了三卷本《杨绛作品集》才知道杨绛早在40年代就写了不少优秀戏剧和散文。 最近听说杨绛先生将钱钟书和她今年的稿酬72万元及今后他们作品稿酬的权利统统赠予母校清华大学,设立“清华大学好读书奖”。作为清华校友,对这事颇感兴趣。经老朋友吴学昭介绍,见了杨绛先生。 早听说钱钟书、杨绛不愿接触媒体,担心受到冷遇,不料一见如故。杨绛、钱钟书都是江苏无锡人,我家乡江苏…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50年代初期,我和许多青年一样,喜欢浏览中外的文学典籍,像《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日日夜夜》……我为其中刻画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激动得久久不能平静。但掩卷之后我总在想,能看到一部反映我国伟大的解放战争的英雄巨制多好!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藏》2010,(1):95-95
索南才让在《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四期上发表文章,认为藏传佛教自20世纪40年代末传人台湾,直到70年代才由欧阳无畏在自宅设帐讲授《现观庄严论》、《中论》、《释量论》、《俱舍论》等,并培养了一批研究人才,开始了有组织、有计划、有规模的藏传佛教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我们太念旧     
很难想象,一个80年代前期出生的人会没有看过吴宇森的电影。《英雄本色》、《喋血双雄》、《纵横四海》和《地道战》、《地雷战》、《西游记》、《红楼梦》、《变形金刚》、《圣斗士星矢》混杂存一起,是一个80后影像记忆的标配.  相似文献   

7.
藏獒故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在青海东奔西颠,突然接到《西藏人文地理》杂志的约稿,第一个反应就是拒绝。2005年我写了《藏獒》,2006年写了《藏獒二》,2007年又写了《藏獒三》。关于“藏獒三部曲”的构想已经完成,掐指算算,也有100万字了。精彩的体验深刻的都写过了,在这100万字之外,我还能讲出什么关于藏獒的新故事来?但我这个人是海拔越高脑子越清醒,坐在去海北草原的车上,想着我过去的生活,渐渐便凸现了几件不曾在“藏獒三部曲”中写过的有关藏獒的事,那都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往事了。  相似文献   

8.
20世纪50年代末,我在中共林县(今为林州市)县委办公室工作,主要任务是跟随领导下乡搞调查和写材料。关于起草《引漳入林动员令》之事,虽已过了44个春秋,但那是我亲自执笔写的,所以至今仍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9.
杨晓华 《丝绸之路》2014,(14):54-56
闻捷的叙事长诗《复仇的火焰》第一部《动荡的年代》,自1959年发表以来,版本变动较大,诗人在不同版本中对文本进行了删减与修改。本文从版本学的角度出发,对《复仇的火焰·动荡的年代》不同版本进行考证,并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修改部分进行内容和原因两方面的分析,力图寻求其版本流变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大同鼓楼系何人所建?始建于何时?《山西通志》中没有记载。现在可以见到的《大同府志》和《大同县志》也仅记鼓楼为明代所建,并没有明确回答这一问题。笔者在《四库全书》中发现了明代李贤所撰的《大同鼓楼记》。通过对该文的研究,似可确定大同鼓楼的建造者和始建年代。  相似文献   

11.
《玄应音义》实际上尚是一部未及完成的初稿,其成书年代涉及玄应的卒年。本文在逐字比勘《玄应音义》现存各本的基础上,考证了《玄应音义》的成书年代和传抄刊刻及早期版本。  相似文献   

12.
萧芸 《江淮文史》2004,(3):22-34
热血代言——写就“知青福音书”。我出生在地灵人杰的湖南湘潭,是1965年上山下乡、1979年回城的老知青,在湘中山区当了14年农民。1979年回城之后,作为职工家属招工到株洲331厂的幼儿园工作。  相似文献   

13.
如果可以打乒乓,我不会去当知青,如果可以当兵,我也不会去……但是,我去了,我每天在劳动,但是,心怀不满邓贤,作家。以其知青的出身,和以知青为题材的创作,常被称为“知青作家”。主要作品为长篇纪实文学《大国之魂》、《中国知青梦》、《落日》、《流浪金三角》、《中国知青终结》等。  相似文献   

14.
正"农转非"这个昔日的热词,如今已成为历史,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笔者曾经有过长达7年之久的"半家户"户龄,那一段经历,让我刻骨铭心,难以忘怀。20世纪80年代前后,我所在的江苏地区,居住在城市里的"半家户"真不少。绝大多数是回城知青,他们在农村结婚生子,另一半是农村人;还有就是像我丈夫  相似文献   

15.
陈世美已经成为负心男人的代名词,那是因为戏剧《铡美案》的深远影响。 《铡美案》又名《秦香莲》,极受民众喜爱。上世纪70年代末,刚结束“八亿人民八个戏”的局面,很多传统戏剧又重现舞台。湖南衡阳市便上演《秦香莲》,场场爆满,买不到票。某单位一员工得了癌症,躺在医院,领导上门慰问,问他有什么要求,他说我就是想看一场《秦香莲》。领导听了很感动,与有关方面联系,为他买到一张票。当他看到包龙图的铡刀高高举起,喜新厌旧的驸马陈世美即将人头落地时,感到此生没有自来,脸上充满欣慰。  相似文献   

16.
关于哈尔滨城史纪元问题的讨论,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展以来至今虽然各种观点尚未达成一致,但就哈尔滨设治问题已达成共识。我作为设治说的主要代表者在《哈尔滨设治与城史纪元》(《新晚报》1992年5月18日)、《何年何月是哈尔滨设治之日》(《松花江报·新周末》1994年11月26日)、《哈尔滨设治之日即哈尔滨诞生之时》(《黑龙江日报》2003年8月6日第12版)、《哈尔滨设治始末》(《黑龙江晨报》2005年5月27日第26版B)等几篇文章均认定为1905年10月31日(光绪三十一年十月初四日)清政府批准设立哈尔滨关道即为哈尔滨设治之日,这一观点已被学术界…  相似文献   

17.
《诗经》十五国风中有《周南》、《召南》两部分,我们习惯于称为“二南”,由于它的年代问题始终存在争议,至使许多相关问题难以明确。其实,《二南》由西周初年周公、召公分陕而治而得名,是周公、召公所辖两大区域的诗歌,应该属于西周时期的作品,其中也许或有王时诗流传下来,被编在《二南》中,但也不会是全部,主要还是盛行在周、召分治时或稍后的诗歌。因为诗在“周南之国”而编在《周南》,诗在“召南之国”故编在《召南》。  相似文献   

18.
陈修亮 《民俗研究》2005,(1):260-265
《节序同风录》,清孔尚任撰,是一部谈论一年十二个月节日风俗的重要民俗学著作,《阙里文献考》、《四库全书总目》对其均有介绍。由于该书不曾刊刻,《四库全书总目》又归入《存目》,所以自乾隆以后,鲜为人知,直到上世纪90年代《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的编纂出版,《节序同风录》才与世人见面,为更多的读者所了解。现对这部书进行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买得一本《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挑灯夜读视若珍宝,我当时问一诗友曹聚仁是谁啊,怎么以前就没听说过呢?他说怎么样,还可以一看吧。这个诗友叫朱晓东,后来的二十年,他和我几乎分享了曹聚仁的所有文字。  相似文献   

20.
说起曹白,对现在的文学青年来说是很陌生的,但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走过来的从事文学或涉猎文学的老人来说应该是有着清晰印象的,因为《鲁迅全集》中有15封鲁迅写给他的信函,并保存着曹白创作的木刻《鲁迅像》。鲁迅逝世后,曹白是参与了抬棺的八人之一,可见他对鲁迅先生的深厚感情。此后,不到一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