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婉 《江汉考古》2001,(4):80-83
在武汉大学文物陈列室内,收藏有一面保存完好的铜鼓,编号为:12063号。笔者最近在清理文物藏品时,没有发现关于这面铜鼓的来历及收藏时间的详细记载。铜鼓作为一种特殊乐器,在我国南方和西南少数民族中使用较为普遍,可以说与这些民族历史  相似文献   

2.
铜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定 《文物》1978,(11)
铜鼓是一种民族文物。我国南方和西南少数民族制造和使用铜鼓的历史,十分悠久。云南楚雄万家坝古墓葬中出土的铜鼓,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据《文物》1978年第5期公布的碳14年代测定报告,其中23号墓的绝对年代是B.P.2640±90年,相当于中原地区东周中早期,这是迄今知道最古老的铜鼓。直至今天,铜鼓仍作为一种乐器,为我国南方和西南许多少数民族,如云南的彝族、瑶族,贵州的苗族、水族、布依族,广西的壮族和广东海南的黎族等所喜爱和使用。  相似文献   

3.
《文物》1980,(9)
(一) 铜鼓是我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历史文物。铜鼓铸造和使用的历史时期很长,流传的地区很广,使用的民族很多,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些地区古代民族的经济文化生活和历史面貌。同我国邻近的东南亚国家也有铜鼓发现,因此,它又是古代我国同东南亚各国人民之间文化交流的实物见证。对古代铜鼓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了历史学、民族学和考古学界的关心和重视。  相似文献   

4.
铜鼓是我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的历史文物,是灿烂的古代文化遗产之一,在其流传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有着诸多的社会功能,如作乐器、礼器、重器、葬具、贡赋等。无论它在什么历史阶段上,表现出何种社会功能,自始至终均带着神秘的色彩,它是权力,财富与智慧的象征,具有通灵的神圣魔力。南方各个民族在使用铜鼓的习俗上,因其地域的不同,时代的变迁和民族的融合而各异。揭开其使用铜鼓的奥秘.树研究中国南方古代民族文化。万军东南亚地区使用铜鼓民族的文化,利证明这一地区的民族与中国南方民族有着千丝万缕的文化联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5.
铜鼓是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一种奇特的历史文物,自公元前7世纪产生起,一直流传至今,在许多民族中铸造和使用。铜鼓是用铜和铜的合金铸造的,平面曲腰,外形极像坐墩。铜鼓是乐器,也是神器,是拥有权力和财富的象征。鼓面和鼓身常常镂刻精致清晰的图案,铸造生动有趣的塑像,因而又是精美的艺术品。铜鼓上的雕塑品是在平面线刻、浅浮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饰。它自成流派,独树一帜,是古代雕塑艺苑中的一株异卉奇花。研究铜鼓的学者一般不大注意这些附饰在铜鼓上的“小件”,其实,正是这些小件饱含了铜鼓铸造者创造艺术的  相似文献   

6.
文物考古工作者蒋廷瑜同志编著的《铜鼓史话》一书,已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笔调清新、引人入胜的铜鼓通俗读物,具有鲜明的特色和较高的科学价值。铜鼓来源于铜釜。它原是一般的打击乐器,后来演化为南方某些民族的权力重器和财富象征,用以传信集众、统一号令、祈年禳灾、陈设赏赐、装载财货和作陪葬品。它的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方某些民族的历史。铜鼓作为一种文化分布很广,除我国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四川、湖南外、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亚、印度尼西亚和缅甸等国也有发现。因此对它的研究已形成一门学科。铜鼓研究实际是铜鼓文化研  相似文献   

7.
广西古代铜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鼓是一种由炊具演化而来的打击乐器。最早的铜鼓就是煮饭的铜釜,人们吃饱喝足以后,将铜釜翻转过来,敲击其底部,伴歌伴舞以自娱。后来将铜釜改进,作为专用乐器。早期的铜鼓面部较小,胸部突出,腰部较细,足部展开,没有纹饰或有较简单的纹饰;后来鼓面加大,腰部增粗,纹饰逐渐精美,出现写实图案。由于流传历史悠久、分布地域广阔、使用民族众多,铜鼓的形制和纹饰不断发展变化,出现各种不同的类型,形成丰富多彩的铜鼓文化。铜鼓除了用于娱乐还有祭祀的用途。在古代,铜鼓曾作为一些民族统冶者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也用来指挥军阵和传递信息。在这些民族中,有鼓者号为“都老”,群情推服。拥有铜鼓越多,权力越大,越是富有,甚至“得鼓二三,便可潜号称王”。他们相信,铜鼓有神,可以与神灵沟通,所以在某些祭祀场合,一定要有铜鼓。因而对铜鼓敬畏有加,不能随便触动,启用和收藏都有很多繁缛礼仪,包含着丰富的宗教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铜鼓,名副其实就是通体都用青铜铸成之鼓。它在我国古籍中早有记载,我国许多地方也常发现,至今华南一些少数民族仍有使用铜鼓的习俗。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在收藏和出土的铜鼓,已达一千三百六十多件(不包括私人藏  相似文献   

9.
“铜鼓文化”是构成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贵州世居少数民族聚居区,我们基本上都能发现铜鼓的踪迹。作为全国少数民族分布集中的地区之一,少数民族之间频繁的往来,使得贵州的民族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明清之后大量的汉族移民的涌入,丰富了贵州民族文化的内涵。“铜鼓”作为贵州少数民族生产和生活的一部分,客观上成为汉文化、贵州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与其相毗邻的滇文化中的异域文化相融合的文化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迄今已有2 700多年历史的铜鼓,是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节日、喜庆、兵事、婚丧、祭祀、礼乐等场合使用的一种重器。为了对锈蚀状况做出科学的现状评估,为器物保护修复技术路线的制定和修复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指导,对玉林市博物馆馆藏7件铜鼓综合运用了体视显微镜、金相显微镜、激光显微拉曼光谱仪(RS)和环境扫描电镜及能谱仪(ESEM-EDAX)等仪器进行了金相组织和合金成分分析以及锈蚀产物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7件器物皆为泥范铸造成型,未见热、冷加工处理现象。7件铜鼓皆为铅锡青铜合金,总体呈低锡高铅的特点。组织形态呈典型α固溶体树枝晶偏析,锡含量处于6.0%~12.2%,分布较为集中,处于中等含量水平(5%≤Sn15%);铅含量处于14.4%~28.2%,铅含量普遍较高且分布较为集中,处于中高铅(10%≤Pb15%)和高铅含量(Pb≥15%)水平,合金中高铅含量配比应为工匠有意合金配比选择;铜鼓的腐蚀类型为α固溶体富铜相优先腐蚀,保存环境主要是富氧、少氯,铜鼓表面锈蚀产物主要为绿色孔雀石和蓝色蓝铜矿以及氧化物,有少量白色白铅矿。在保护修复工作中对于这些无害锈可保留,不予处理,并注重防氧。对于铜鼓表面夹杂泥土,需进行清洗去除。研究结果可为器物保护修复技术路线的制定和修复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1.
铜鼓是我国古代南方民族具有悠久历史的重要文物,是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青铜艺术瑰宝,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它古朴庄重、工艺精美、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一枝瑰丽的奇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藏的铜鼓有1500多面,是当今世界上保存铜鼓最多的国家。铜鼓大体上分为八种型制:北流型、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灵山型、西盟型、麻江型、遵义型。  相似文献   

12.
王宁 《中原文物》2008,(2):37-41
神人纹双鸟青铜鼓是目前仅存的两面商代青铜鼓之一,鼓上独特的神人主题纹、特有的辅助鱼(形)纹和虎首纹的形样,以及其中所具的文化内涵与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的器物有着明显的同一性,因而我们认为其应是江西地区所铸.弄清了此面青铜鼓铸地,将会促进对新干大洋洲器物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今天,在亚洲、欧洲和美洲一些国家的博物馆里,珍藏着一种用青铜制造,平面、曲腰、一端有面,中空无底、侧附四耳、表面铸花纹的古代乐器——铜鼓。世界上生产或使用铜鼓的地方,有古代中国南方地区和东南亚的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  相似文献   

14.
晋宁石寨山铜鼓形铜贮贝器(M12:2)腰部花纹,发掘报告释为《巡狩之图》,已故冯汉骥先生另释为《祈年播种图》。我们同意冯先生之说。这里对冯先生没有解释的两种器物,作一点小小的补释。冯文中说:"后者头顶一筐以左手扶之,筐上置一盘形器"(图A)。这一"盘形器",从图像看,与另外三人所背器物(图B、C、D)基本相同,应是宋人称为"蛮笠"的一种尖顶斗笠。周去非说:"西南蛮  相似文献   

15.
(一)我想着重谈谈中原新石器时代文化.在这之先,须要研究一下在考古工作方面的文化定名问题,关于文化定名我们国家基本上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以在遗址里发现的遗物,在表面上或形式上表现了一种突出的特征,作为文化的名称,如黑陶文化,是因为遗址中发现有磨光黑陶或蛋壳黑陶;彩陶文化,是因为遗址中发现有彩绘陶器;印纹硬陶文化,是因为遗址中发现有印纹硬陶;细石器文化,是因为遗址中发现有细小的石器,以这样的特征作为文化定名的根据,是十分不恰当的,这是只看表面而不看内涵,只注意形式而忽视本质.同时,只注意表面特征容易使人发生误会和产生错觉,本来在生产水平有显著差别的两种文化,但都有彩绘陶器或者都有磨光黑陶,如果不加区分的都  相似文献   

16.
西南民族学院馆藏两面铜鼓考略戴奎铜鼓,历史上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曾广泛使用。其分布范围较广,数量较多,除开各地文博单位所收藏,至今仍有部分散流民间。譬如贵州的一些苗、侗族地区,几乎每个村寨都留存有铜鼓。逢年过节,遇事则取出,“舞蹈击铜鼓”,单面或数面合击...  相似文献   

17.
百越民族与端午习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历五月初五,为民间端午节.《月令广义》卷一:“五月初五日端阳节.”《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风土记》:“仲夏端五,端,初也”.端午节亦名端阳节,端阳之日.民间崇尚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佩五色丝线香包,门上挂香艾符录,贴钟馗之像等习俗.据杜台卿《玉烛宝典》卷五载:“南方民又竞渡……在北舳舻少.罕有此事.”可知,端午习俗源于中国南方.对这一论点历史上似无甚争议.至于起源于南方的哪一个民族,哪一个朝代,争议颇多,尚无定论,如:起源于越王勾践训练舟师之说;起源于吴王夫差与西施戏水之说;还有为纪念吴臣伍子胥之说;纪念东汉孝女曹娥之说;最为群众所接受的是凭吊屈原之说.笔者在纵览古越族资料及考古新发现的材料中,认为端午习俗起源于百越民族.百越民族分布在我国境内的长江以南,东南沿海,岭南及云贵川等省.那里河流纵贯,湖泊密布、山岭绵亘,气候温暖,是草木茂盛的泽国水乡.特殊的地理环境使他们与“舟”结了不解之缘.在浙江河姆渡遗址及良渚文化中都出土了划舟的木桨.据考古材料,铜鼓多出土于长江以南的西越地区.东越的苏、浙、闽地区虽无铜鼓发现,但有以“铜鼓”命名的山名和地名,江西省西北部有  相似文献   

18.
唐代吐蕃的两面铜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考古发现中常见有釜型铜鼓和手持铜鼓出土,双面扁圆形铜鼓十分罕见。本主要介绍在西南地区首次发现的唐代吐蕃时期的两面铜鼓。该鼓呈扁圆形,两面有较复杂的图案,肩部有“太和贰年浦溪寺铭金鼓”铭,为藏传形制,并吸收了一定的汉族化,是唐代吐蕃时浦溪佛教寺院铸造和使用的一种乐器,其造型、纹饰、操作方法独特。  相似文献   

19.
古代铜鼓无论作为邦之重器、礼器或者一般乐器,其音频、音色都是极受重视的。《明史·刘显传》载:"铜鼓以鼓声宏者为上,可易千牛,次者七八百,得鼓二三,便可僭号称王。"为了取得良好的声响效果,铜鼓铸成后,匠师很重视调音。如何对铜鼓调音,由于史料记载的缺乏,后世很少了解。我们对出土于广西境内几种类型的大量铜鼓进行了考察研究,并作了声谱特性的测定,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根据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北流县博物馆收藏的  相似文献   

20.
水族与铜鼓     
铜鼓在水族社会中被当成权势和财富的象征。因此,水族人民视铜鼓为传世珍物,以有铜鼓为荣,失去铜鼓就是对祖先的玷辱,丢掉铜鼓就意味着丢掉了家业的精华,被夺去铜鼓就是被夺去了欢乐和幸福,否定铜鼓就是否定古老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水族人民对铜鼓具有的这种心理素质,是来自对祖先遗产的尊重和民族尊重的维护。历史上有“水亦僚类”的记载,水族是“骆越”中“僚类”的分支,由南方迁徙到桂北和黔南一带,东汉马骏南征,曾在广西一带缴获大量的“骆越铜鼓”,《隋书·地理志》载:“诸僚铸铜为大鼓”,“有鼓者号为都老”。“都老”是汉族史学家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