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州蒲氏,溯其族源,本西域阿拉伯种,南宋时来华,并聚居广州之番坊,即今以怀圣寺为中心的光塔路一带,经营生息,瓞蒂绵延。至元末明初衍分八房,曰蒲庐房、莪蔓房、朴庵房、丹灶房、珠冈房、蒲村房、潮州房、玛律耶祖房,苗裔散居南海、番禺、顺德、潮州、儋州等地,至今仍自认其先祖为阿拉伯系统。作为外来种族,蒲氏诚中国回族重要来源之一,历史上颇有影响。学者罗香林先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即关注此问题,著《广州蒲氏源流考》一文,论述甚详,文中亦提及珠冈房和蒲村房,但未作深究。笔者因参加广州地区文物普查工作,获知广州蒲氏除南海甘蕉房外,…  相似文献   

2.
李南晖 《文献》2000,(3):57-66
《古今正史》,为《史通》讨论历代官修史之专章. 刘知几将史著类型分为两大类:一曰正史,一曰偏记小说.《杂述》篇云:"是知偏记小说,自成一家,而能与正史参行……"本篇通说历代正史,篇末则称:"大抵自古史臣撰录,其梗概如此……自余偏记小说,则不暇具而论之."  相似文献   

3.
考古发掘中所见砭石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砭石是我国古代最早使用的一种医疗工具,是石器时代的产物。古籍中有关砭石的传说和记载很多。医书方面如《黄帝内经》中提到:"东方之域,……其病为痈肿,其治宜砭石。"又:"故其已成脓血者,岂唯砭石铍(pī音披)锋之所取也。"《难经》也说:"畜则肿热,砭射之也。"其他如《山海经》记"高氏之山"和"亮丽之山","其下多针石",据郭璞注,针石就是砭针或砭石的别称。《管子》也有"痤  相似文献   

4.
庾仲雍是六朝时期一位颇为多产的地记作家,撰有《湘州记》《荆州记》《江记》《汉水记》《寻江源记》等。前人多以为庾仲雍是刘宋或晋宋之际人。庾当是东晋司空庾冰之子,颍川鄢陵(今河南许昌)人,穆之为其名,仲雍为其字。其所作诸种地记当成书于东晋太元二年(377)以后,其或不入宋。前人多有将庾仲雍与梁庾仲容相混者,显误。庾仲雍《江记》《汉水记》后世无辑本,其《湘州记》《荆州记》《寻江源记》虽有诸家辑本,但误漏较多。对庾仲雍诸记存疑条目予以梳理考察,对其散佚条目进行辑补,期望对六朝地记整理与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谈志书专记     
专记是志书的一种体裁,在志书中具有可详述典型、拾遗补缺、增强可读性等作用。可分为记人、记事、记物等三种类型。其写法具有一定的要求:选题要严,挖掘要深,行文要活。其编排也有一定的要求,主要可采用集中式、分散式、集散结合式等三种方式进行编排。修志工作者应重视志书专记的应用,研究学习专记的写法,使之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又到一年的端午节!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古代"午"与"五"同音,所以端午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关于端午节的起源,目前主要有四种观点:一是依据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及宗檩《荆楚岁时记》,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这是最流行的一种观点;二是认为端午节是吴越民族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闻一多先生持此种观点;三是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恶日信仰;四是说端午节源于夏至。其实,端午节可能不是单一起源,其风俗形成是南北风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关于第二轮地方志书编纂若干意见》提出"慎用特载、专记",而各地编纂实践中不仅没有慎用,反而滥用,出现专记数量、名称、级别、位置、篇幅、体式极为混乱的现象,致使专记內容有类不归,割裂与正文的关系。认为,与其"慎用",毋宁不用,可从四个方面化解"特载""专记":一般专记归类增设章节记述,特大专记改设专志,数量多的专记集中设置人事纪略,小专记作小附录。  相似文献   

8.
中华书局1982年版《史记》在标点、校勘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仅就翻检中所发现的四则胪列于下,以就教于方家。 1.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 索隐:……按:《战国策》以不韦为濮阳人,又记其事迹亦多,与此传不同。(P.2505) 按:当标点作:“又记其事迹亦多与此传不同”。司马贞的意思是说:《史记》上讲吕不韦是阳翟人。但《战国策》一书,却把吕不韦说成是濮阳人。除此之外,《战国策》上还有很多地方记载吕个韦的事迹与《史记》该传不同。标点者于“多”后断句,殊失注者语意。  相似文献   

9.
《冥报记》的古抄本与传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铭敬 《文献》2000,(3):80-91
一 《冥报记》是一部唐代初期宣扬佛教因果报应思想的宣教小说集.《旧唐书》卷八五《唐临传》中云:"…所撰《冥报记》二卷,大行于世."此书成书不久,便有郎余令的续作《冥报拾遗》出现,顾况的《戴氏广异记》中亦举其篇名,大型类书《法苑珠林》、《太平广记》等均有引载.宋以后随着佛教的衰颓,此书失传,只有其引载篇则偶有转引,且讹谬层生.  相似文献   

10.
<正>《越绝书》是一部记载古代吴、越史地为主的地方史志。关于该书的作者说法一直较多,难以定论。然考其文字,却可以发现许多与公羊学有关的内容。前人也多指出"作者盖传《公羊》家学",或说"作者笃信《公羊》","宗《公羊》家言"(乐祖谋点校:《越绝书·越绝书序跋辑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18、122、121页)。通过对《越绝书》文字的梳理,《越绝书》中与公羊学有关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外传本事》《吴内传》《德序外传记》《篇叙外传记》等篇中。本文试对  相似文献   

11.
武汉是一个商埠,是商家表演的舞台。因此它与众多商埠一样,在"舞台"大盛的同时却少有自己的"戏班子"。各地商帮在武汉"献艺""竞技"时,往往是湖北武汉的"本帮"显得力量单薄。茶叶业却是一个特例,在徽帮、浙帮的包围中,却有一个本帮的车和顺,从清朝的乾隆年间一直开到了公私合营。最盛时,汉口打车和顺招牌的达到30余家,后经过清理,也有8家之多,分别在"车和顺"后面以不同的"记"相区分。仅在汉正街,就有益记、信记、元记、鸿记、顺记等8家。而其中的车益记则在本埠有4家,重庆、广州等大城市也有分号,是茶叶业中难得一见的"连锁店",也是武汉各业中扬名最早的"四大名店"之一。本文的讲述者车守基,是车益记最后一任老板车子谦之子。他走访了许多亲友才有了这次口述。  相似文献   

12.
多友鼎以其长篇铭文和丰富的内容,成为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史料。笔者经考证认为,金文"广伐"一词为专用贬义词,并非指战争规模,而是专指外族或敌方对周的"侵犯"、"进犯"。作器者多友不是郑桓公友,他只是武公的部将,研究者对于金文人名与文献人物的比较研究存在较多乱象,笔者认为金文铸人名不可能用假借字,所以金文人名间的考证也不适用同音假借。多友鼎铭文分别记载战后周王对武公的赏赐以及武公对多友的赏赐,是西周严格等级制度的反映,也体现了西周赏赐制度的一些特征。至于多友鼎铭文所记京师、杨冢等的地望,有研究者根据新出尚父簋认为其地在山西新绛,笔者认为尚父簋的作器者不可能是杨侯长父,故其观点不能成立,且京师也不可能是指宗周镐京。多友鼎铭文所记京师和杨冢的地望,只能在陕西豳地。  相似文献   

13.
姜为 《神州》2013,(7):222-222
《考工记》中就提出造物的原则与标准。即:"天有时、地有其、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的装饰色彩只有恰当利用天时、地气、材料、工艺技巧才能创造出精美的作品。"兽皮文化"、"鱼皮文化"、"白桦文化"等其实用性,艺术性是他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这一特征贯串少数民族工艺美术作品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正>县级志书,是处于基层的综合类志书。其比较省、地级志书而言,应该更具结构的整体性。一部志书的整体性如何取决于其对记述对象事物分类标准的统一。"志书的记述,如记叙类文章的写法一样,都要解决"记什么"、"怎么记"这两个问题。志书记什么?志书是记特定区域时限内的自然和社会(相对于自然的广义社会)事物的。由于离开人,以及与人的关系,纯粹的自然是不具有任何意义的,记述自然也是围绕对于人的关系这个核心问题展开的,因此,志书从总体上是记人的。志书怎么记人?具体说,志书  相似文献   

15.
说“瑗”     
玉瑗是璧环类玉器的一种器物类型,其萌芽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是应璧、环类器物的解玉之需而产生的。符合《考工记》《尔雅》所记玉瑗定义的实物,大约出现于战国时期。上海博物馆所藏的一件"重环谷纹玉璧",与《考工记》所载"璧羡度尺,好三寸,以为度"符合若节,应是当时璧、瑗、环三器集于一体的标准器。  相似文献   

16.
《文物》1979年第8期文博简讯载:1976年7月浙江省衢县全旺公社马依大队大寿坞山坡上发现双穴宋墓一座,墓中出土铁铸《孺人张氏墓记》一方。据《墓记》看,此双穴墓当为张氏及其夫刘某之合葬墓。张氏的三个儿子宜民、裕民、觉民和两个女婿徐知徵、张图南等人不见于《宋史》。惟在《墓记》中被称为叔的刘正夫,《宋史》本传载:"刘正夫,字德初,衢州西安人……政和六年,擢拜特进、少宰",与《墓记》所称:"叔特进、少宰刘公讳正夫"相符。本传又载:"正夫……晚年筑第杭州万松岭……议者讥之。帝眷念不衰,以皁民为兵部侍郎,少子皁民徽猷阁待制"与  相似文献   

17.
谈言微中     
去年起,开始玩微信,偶有所得,辄录辄发,每天固定有一两条,集纳起来,数量也颇可观。整理一下其中谈读书、记交游、自说话的部分,取个专栏名字叫"谈言微中"。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史记·滑稽列传》:"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这是说其大者,我只取其字面意思,在微信中的发言而已。是为记。【二零一二年】十月十六日日课临晋人信札。宋儒程颢云:"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阳明先生亦曰:"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  相似文献   

18.
正贞观十六年(642),唐太宗想看看记录自己言行的《起居注》,却遭到掌管者褚遂良严词拒绝。太宗连忙问:我有过失也记吗?褚遂良斩钉截铁地说:"臣职当载笔,不敢不记!"另一个史官刘洎接着说:假如褚遂良不记录,"天下亦皆记之"。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看到关于玄武门之变的记录"语多微文",就对监修国史的宰相房  相似文献   

19.
厉王铜器断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伯(穴見)父盨铭云:"隹卅又三年八月既死,辛卯,王在成周。"刘启益同志认为铭中的"卅又三年"是厉王的记年,因此断伯(穴見)父盨是厉王时器。这个判断是以如下的理解为前提的:一是西周铜器中所记的月相是指一月之中固定的某一天;一是《史记·  相似文献   

20.
生活书店最近出版了已满九十五岁高龄的曾彦修同志的一本书,书名叫《平生六记》。我拿到彦修同志的赠书后,几乎是一口气把它读完的。掩卷长思,感慨万千。全书文字不长,七万字左右。作者如实地记述了他亲身经历的几件大事:"土改""三反""镇反""肃反""四清""反右"。这《六记》着重写了后两记,即《四清纪实》和《反右记幸》。主要是《反右记幸》这一篇,曾老把1957年"反右"时,他在人民出版社是如何被定为全国第一名"党内右派"的前后经过,以及被批斗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