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瑞之祸     
“文革”即将开始之时,一名中学生,一名大学生,一名中学老师,因为各自写了文章反时姚文元,卷入了一场始料未及的“文祸”  相似文献   

2.
韩铁铮 《湖南文史》2014,(10):47-48
我的原籍是河北饶阳县,1938年生于天津。我于1957年考入河北天津师范学院历史系,当时这里只有历史和中文两系,第二年我们这两个系迁入北京,和河北北京师范学院合并(现在河北师大的前身)。我1961年在河北北京师院历史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北青县中学担任历史教师。1965年11月的一天,我在《文汇报》上读到后来被称作“吹响了文化大革命号角”的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姚文元以他特有的“敏锐的无产阶级政治嗅觉”嗅到了吴晗的《海瑞罢官》“为彭德怀鸣冤叫屈”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反动本质”,进而把历史上所有的清官好官一律打翻在地……  相似文献   

3.
1960年秋冬至1961年春,全国农村开展的反“五风”运动,是我党历史上一次卓有成效的纠“左”举措。这次运动是在毛泽东同志向全党大力推广沔阳县(今仙桃市)反“五风”经验后,在全国农村普遍展开的。沔阳县在这次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典型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元三 《湖南文史》2009,(12):41-43
姚文元,“文革”时期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本文作者系《解放日报》资深记者、编辑,在20世纪60年代与姚文元有过共事的经历。本文为我们讲述了“文革”前同事眼中的姚文元.  相似文献   

5.
元三 《文史博览》2009,(12):41-43
姚文元,“文革”时期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本文作者系《解放日报》资深记者、编辑,在20世纪60年代与姚文元有过共事的经历。本文为我们讲述了“文革”前同事眼中的姚文元.  相似文献   

6.
正姚文元,1948年加入共产党。五十年代初期在上海市卢湾区团委、宣传部做宣传工作。他家藏书甚多,有条件博览群书。因给报刊写评论性文章,主要是杂文和文艺评论,逐渐崭露头角。1957年反右时,姚文元发表了一些反右派的杂文,有两篇引起毛泽东的注意。1957年2月6日,《文汇报》发表了姚文元的文章《教条和原则——与姚雪垠先生讨论》。  相似文献   

7.
苏双碧 《百年潮》2003,(4):10-18
1965年11月10日,《文汇报》奉命发表了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诬陷它是一株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引起文艺界、史学界、哲学界的巨大反响。吴晗被迫在报上作了自我批评。然而,社会上对姚文元文章和吴晗检讨的反响已无足轻重。政界或上层的态度成了人们关心的焦点。概括起来,围绕着评《海瑞罢官》及吴晗的检讨,上层主要有如下四种异见:  相似文献   

8.
1976年10月6日,“四人帮”主要成员被隔离审查时,从姚文元住处查获他手写的若干本札记。按姚文元在札记中说,这是他记录下来作“斗争参考”的。他在其中一篇中还给他的札记起了名字,叫《革命狂想曲札记》,并加了括号(浪漫主义的)。现在,我们原原本本摘录其中1976年“清明”前后的一部分札记,并稍作删节,发表于下。从这札记中可以看出“四人帮”是怎样密谋、策划、制造舆论打倒邓小平、压制悼念周恩来和疯狂镇压人民群众的,也透露出他们阴谋颠覆共和国、篡夺最高权力的野心。1976年清明到1997年,这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四人…  相似文献   

9.
持续不断地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古籍整理工作,20世纪80年代后,江苏古籍出版社、巴蜀书社、上海书店联合出版《中国地方志集成》(以下简称“集成”),收录范围涵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台湾地区推行“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相似文献   

10.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刊登了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该文把历史学家吴晗于1960年写成的《海瑞罢官》与1961年的所谓“单干风”、“翻案风”联系在一起,说《海瑞罢官》“美化地主阶级”,“宣传阶级调和论”;代表地富反坏右“同无产阶级专政对抗,为他们鸣不平,为他们‘翻案’,使他们再上台执政”;是“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的一株大毒草。  相似文献   

11.
韦顺 《炎黄春秋》2007,(4):74-76
1974年1月,我从几年的特殊“学习班”“毕业”不久,中央召集每省两名新华分社记者进京学习。我作为一名学员,听了江青的“批林批孔批周公”的布置,领了姚文元“一月一次书面汇报”的“圣旨”,戴着“中央特派记者”的帽子返回江苏。上面规定,特派记者可以列席省委常委会。当时江苏省委的第一书记是刚解放出来的彭冲同志。因此我们几乎三天两头碰面。随着运动的延伸,被批判的事物也越来越多。“四人帮”在全国发起批判一本“反党反社会主义大毒草”的画册中,有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陈大羽的一幅国画《迎春图》——雄鸡抖毛翘尾望着迎春花。  相似文献   

12.
瞿菊农是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在国内开展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助手,晏因公出国期间,瞿代理他的“平教会”干事长职务和乡村建设学院(西南师范大学前身之一)院长职务。晏早已享誉世界,但他没有忘记老朋友,1985年,他应中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之邀,回到大陆参观考察,当时瞿菊农已去世,他缅怀故友,专门宴请瞿菊农的子女(他们现在都是专家学者),在宴会上晏阳初深情地说:“我之所以在事业上有所成功,主要依靠两位助手,一位是陈筑山,一位是你们的父亲瞿菊农博士,他同我合作得很好,而且时间最长。”瞿菊农的名字,现…  相似文献   

13.
五四运动及民族主义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时期,即1919年前后的几年,是中国社会异常活跃的年代。广义五四运动,是指五四时期的多种国民运动,既包括“对外的”新外交运动(梁启超所谓“作为外交的国民运动”),也包括“对内的”新文化运动、新社会运动和新政治运动。  相似文献   

14.
鲁人  张毅 《炎黄春秋》2004,(2):12-17
1976年10月6日,被称之为“四人帮”的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束手就擒,中国历史开始了转机。“四人帮”中有三人是从上海发迹的:王洪文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上海的一名工人造反派头头,后来官至中共中央副主席;张春桥原为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委副书记,姚文元原为上海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党即开始在国统区领导了一个以反内战、反饥 饿、反迫害为主要斗争口号的爱国民主学生运动。从1945年12月1日昆明开始的反内战运动,以后历经1946年12月的抗议美军强奸北大女生的“抗暴”运动、1947年5月的“反内战、反饥饿”运动、1948年4月的“反饥饿、反迫害”运动、1948年6月的“反美扶日”运动以及一些局部 地区的斗争如北平1948年7月的抗议国民党军警 屠杀东北来平学生的“七·九”大示威等,国统区 的爱国民主学运以空前的规模,一波又一波地广 泛开展起来,遍及60多个大中城…  相似文献   

16.
80高龄的张中先生是上海律师界德高望重的人物.20世纪80年代审判“四人帮”,他曾为姚文元作辩护。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著名史学家中,周谷城先生称得上博大精深。他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六十余年,学贯中西,兼涉史学、哲学、美学、社会学、教育学和政治学。非特学域广阔,而且持论通辟,坚于求真,自创新说,成一家之言。他撰述宏富,专著十多种,论文二百余篇,桃李满天下,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周谷城不仅在学术上成就卓著,而且富于学者气节。他从不看风造文作违心之论。十年浩劫时期,在康生、姚文元之流的围剿中,周谷城毫无怯意,照样从容辩论,不低头讨饶,不轻易其说,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骨  相似文献   

18.
政府向农民发放种粮陈宗烈摄多庆湖有多深,古汝的灾难就有多深;“曲辛”英雄流了多少血,古汝人民就流了多少泪。东方升起的金太阳,是领袖毛主席的光辉……。这是亚东县堆纳区多庆乡古汝村翻身农奴在“三反双减”(反叛乱、反乌拉、反奴役和减租减息,以下简称“三反双减”)运动取得胜利后广为传唱的一首歌谣。1959年10月,中共亚东县委派出由我担任队长的十人工作队,进驻堆纳区开展“三反双减”运动。为了使运动健康发展,迅速打开工作局面,我和其他三位同志进驻多庆乡古汝村蹲点。遵照县委指示,我们进村后立即挨门挨户进行访…  相似文献   

19.
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进行之时.一支数千之众的红军从中央苏区的首府瑞金出发,穿过硝烟弥漫的反“围剿”斗争前线.向敌人的后方挺进,去执行中革军委赋予的四项特殊使命:(1)在福建、浙江发展游击战争,创造游击区域,一直到在福建、浙江、江西、安徽诸地界建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2)开展福建、浙江的反日运动。  相似文献   

20.
韩铁铮 《文史天地》2012,(11):71-75
我在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读大四时参加的1960底到1961初河北赵县的“整社运动”,令我终身难忘。 1958年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全国刮起了“共产风”。1959年庐山会议的“反右倾”使这股风更加泛滥起来,国民经济出现了少见的困难局面。为了扭转形势,中共中央1960年11月发出了《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简称“十二条”),要求在农村开展“整风整社”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