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线建设调整改造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三线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2 0世纪 80年代 ,三线建设遗留下来的问题与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愈发不协调 ,国家着手对三线建设进行调整改造 ,主要内容与方式是中观和微观的布局调整、产品结构调整以及一线、三线合作等方面 ;三线调整改造具有布局调整为主与其他方式兼顾、政府扶持与企业自谋出路相结合等特点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过去三线建设遗留问题的矫正 ,是三线地区经济、国防建设在新形势下的继续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李力清 《纵横》2014,(8):43-46
“厂社结合”—解决城乡矛盾的三线经验三线建设开始后,我父亲李井泉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同时兼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主任和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总指挥。  相似文献   

3.
一1964年毛主席和党中央下决心搞三线建设的时候,我在上海担任华东局经委副主任,兼国防工办副主任。后来怎么会到西南三线去的呢?有一个过程。一开始,我没有到成都西南三线建设指挥部去,只是做上海和华东地区工厂往三线的搬迁工作。这项工作的试点在1964年年底就开始了,全面准备和行动是在1965年的春天。大约是1965年3月,朱德、董必武、聂荣臻、贺龙、柯庆施到成都,李井泉陪他们观看青羊宫花会。这个花会,不单展览花卉,还展览四川的工业产品。这儿位政治局委员看了以后,对李井泉说"你们四川太落后了"。又对柯庆施说:"你们上海工业那么多,搬一点来帮帮他们嘛。"1964年6月,党中央和毛主席已经下决心搞三线建设。西南三线包括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和湘西、鄂西、豫西。当时西南三省工业基础确实很差。在旧中国,西南是军  相似文献   

4.
马述林  王开来 《百年潮》2023,(11):54-63
<正>1980年我从基层单位调入重庆市计划委员会,从事国民经济管理工作。当时正值全国三线建设结束,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三线建设存在的问题陆续暴露出来。1983年底国务院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公室成立,揭开了全国三线建设调整改造的序幕。重庆是三线调整改造重点地区,20世纪90年代我是市计委分管国民经济规划和工业的副主任,分管三线建设调整改造工作。因此,对重庆地区的三线建设和调整改造情况有些了解,下面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三线建设是20世纪60年代,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几十年来,三线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系统研究这些成就和经验,对于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丰富、弘扬、传承党的精神谱系,深入总结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保护和利用三线工业遗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大三线建设史研究者应在翔实的资料基础上,切实推进三线建设史研究,编写三线历史,讲好中国故事,继承和发扬“三线精神”,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6.
1959年庐山会议,彭德怀受到错误批判。在痛苦和屈辱中度过6年之后,毛泽东让彭德怀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西南三线建设副总指挥。他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得失,兢兢业业参与三线建设。《彭德怀在西南"三线"》一文,讲述了彭总在三线建设中的日日夜夜和那些激动人心的往事,颇值一读。  相似文献   

7.
三线建设是指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到80年代初期基本结束,以战备为目的、以国防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甘肃及湖  相似文献   

8.
于锡涛 《纵横》2014,(5):4-9
20世纪60年代,由于当时面临的严峻国际形势和国内生产力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在中国西南和西北广袤的大地上,展开了一场以备战和对付可能发生的外敌入侵、保卫国家安全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进行的大规模经济建设——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线建设”。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的三线建设,是一个激动人心而又一度神秘的话题。从1964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成千上万的建设者——工人、解放军、技术人员、干部从中国的四面八方汇集到西北西南的丛山峡谷之中,进行了一场鲜为人知但规模极其浩大的建设。其波澜壮阔、跌  相似文献   

10.
福建小三线建设是国家小三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在军事上长期处于战备状态,与其他省份小三线相比,在企业布局上有其特殊性。福建小三线建设企业可分为军工和民用两类,其中军工企业是福建小三线建设的重点。在建设方式上,军工企业以新建、迁建为主,民用企业以迁建为主。基于福建地形地貌、工业基础以及当时的政治和军事等因素,福建小三线建设企业呈集中分布于闽西北地区、以南平和三明两市为核心、以交通便利和自然资源丰富为导向、沿河谷分布等特征。小三线建设改善了福建经济区域分布不平衡的状况,充实了经济门类,推动了经济发展,在福建经济建设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福建经济建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历史时刻     
《百年潮》2018,(2)
正1965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西南三线建设体制问题的决定》,成立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以加强对整个西南三线建设的领导。3月2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组成人员的批复》,同意以李井泉为主任,程子华、阎秀峰为副主任。  相似文献   

12.
正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吉林省就不断有玉器出土,其年代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新石器时代的早期玉器。主要发现在西北部的草原沙丘地带,以距今7500多年前的玉器为最早。1987年,在镇赉县聚宝山砂场遗址出土一批大型玉器。遗址位于吉林省西北端的镇赉县镇南镇聚宝山屯西南2公里的一处独立小砂丘上,经文物考古工作者调查、试掘,玉器主要出土在砂岗东南坡和中部区域1,同时发现有人骨、陶器残片及石板。此处应为一处  相似文献   

13.
单兰山 《百年潮》2009,(12):16-22
1965年11月3日至12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视察了西南三线建设,因为当时国际形势比较紧张,邓小平同志是秘密到三线视察工作的,所以并没有记者跟随采访报道.  相似文献   

14.
雷发林  穆林 《旅游》2006,(10):26-35
在中国行政网上,中国的城市按行政划分至少可以分为五个级别:一线城市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成都.杭州和南京,这些都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二线城市主要是指其余的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如大连、青岛.厦门、宁波等和浙江省的温州.广东省的东莞以及重庆.天津两个直辖市;三线城市是指全国的地级市和浙江、江苏.广东省的县级市;四线城市是指其余地区的县级市和全国的县。 在旅游方面,一二线城市基本都在大众的旅游计划内,为大多数人的必游之地,而许多三线城市,虽然也有很好的旅游资源,但因为知名度不够以及宣传力度的不足,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因此,《旅游》杂志特别在27年周年纪念刊之际,特意推出中国的27个三线城市之旅,展现中国三线城市的旅游魅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小三线建设是以一线城市的工厂内迁方式展开的,工人和家属随厂内迁成为了小三线建设的重要部分。上海皖南小三线建设中七万余职工和家属经历了从城市被动员到山区,再从山区回调到城市的流转过程,形成这一时期特殊的人口迁移流。其中人口迁移与小三线建设工厂的转折兴衰密切相连,移民成为了观察小三线发展演变的一个切入口。研究认为,单纯依靠行政动员而牺牲经济利益的做法,使得小三线移民无法持久,尽管上海小三线职工和家属在皖南落地20余载,但却始终未能在当地生根。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曾经异乎寻常地作出并雷厉风行地实施过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即在中西部地区开展大规模三线建设。关于三线建设的争论由来已久:一是失大于得,二是有得有失,三是得大于失。笔者认为,总的讲这个战略决策基本正确,很有战略眼光;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已为实践所证明,其失误也必须引以为鉴。  相似文献   

17.
正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进行的三线建设,是一场以备战为中心、以工业交通和国防科技为基础的大规模建设。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上万的民工,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和荒野密林,风餐露宿、安营扎寨,付出了无数艰辛、汗水,甚至鲜血和生命,建设祖国战略大后方。陕西因为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  相似文献   

18.
1964年,时任国家计委第一副主任的程子华奉周恩来总理之命,率领中央有关部委负责同志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赴大西南三线建设现场进行调查研究,以确定拟建中的工厂厂址。我作为程子华的秘书,也一同前往。在程子华的带领下,调查组走遍了西南三省,对三线建设进行实地调研,从而为三线建设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12年5月6日,上海大学历史系主办的首届三线建设史学术研讨会在沪召开。原国家计委三线调整改造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漳州师范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单位的几十位三线建设亲历者、专家学者和研究生提交了论文。原上海后方基地管理局党委书记王昌法和原上海后方基地管理局局长王志洪等做了回顾发言。会议围绕三线建设战略及上海皖南小三线建设的历史动因、过程、区域性差异、历史  相似文献   

20.
正1970年至1971年,为了响应党中央、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准备大打,早打,打核战争"的指示,我积极参加了三线建设——修建湘黔、枝柳铁路。一线就是前线,二线就是较安全区域,三线就是大后方。四川和湖南湘西就是三线地区。当年采用大兵团作战,百万民兵齐上阵,在崇山峻岭中修建铁路、公路、兵工厂和关系到国家命脉的大企业。我们湘潭民兵的主要任务是修建湖南境内的一段湘黔铁路线。我们公社的任务是劈开湘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