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上个世纪的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卫国战争"。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激流勇进,奋起抗击,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这场民族战争的伟大胜利。这其中,号称"民国第三大党"的中国青年党也投身抗日激流之中,作出了积极贡献。共同抗日的政治主张脱胎于少年中国学会的中国青年党成立于1923年,随后陆续在全国成立了二三十个外围团体,并先后建立党部。到抗战前,青年党的组织自中央党部到各省、市、县,构成一个全国性的系统。抗战爆发后,  相似文献   

2.
抗战前青年党的组织,自中央党部至各省、市、县,构成一个全国性的系统。但自抗战兴起后,青年党中央党部由沪迁往汉口,不久又迁往重庆,其“在前方各地党务,因受战事影响,次第陷于残破,后方的各地党务,又因受党治的影响,渐渐趋于松懈,只有四川的党务,尚能继续维持”。面对这种局面,青年党决意重整旗鼓,恢复和发展青年党在国统区的势力,遂于抗战初期制定和调整了其在抗战期间的活动战略:确定青年为组织发展的主要对象,对农民之争取,也应特别注意,以求掌握基层民意机构和政治机构;确立川康两省为活动重心,建立根据地;采取以公开掩护秘密,以公开领导和发展秘密的活动基本策略,甚至要不惜利用落后的帮会组织,广树外围,力图发展自己的势力。青年党领袖人物曾琦、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的法西斯党孙凌齐20年代中期,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俄国侨民中,曾形成一个法西斯党。党的总书记是K·B·罗扎耶夫斯基(1906—1946),党员最多时达2万多人。总部设在哈尔滨。共召开过4次代表大会。党的名称在不同时期分别是:俄罗斯法西斯组织(192...  相似文献   

4.
五四前中国国民党是革命的主导政党,而五四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青年党相继诞生,活跃政坛,中国政坛裂变而为三党竞革的局面。三党之间关系错综,各有其政纲和主义,分别充当不同角色,国共合作北伐,而青年党则反苏反共,反对国共合作,它们共同演义了五四后中国的一场国民大革命。  相似文献   

5.
陈漱渝 《纵横》2009,(12):20-24
中国青年党是中国“国家主义派”的主要政党,也是少年中国学会中的右翼成员分化而成的一个组织。它虽滥觞于爱国主义的泉眼,但自成立伊始即流人了反共反人民的沟渠,因而成为了中国政坛的一股浊流。20世纪40年代虽然在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过程中发挥过一定程度的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6.
票商兴衰史的新探索朱英票号是近代中国独特的金融组织,在其19世纪20年代诞生直至20世纪初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中,对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票商也成为近代商人群体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一支重要力量。多年来,国内外学者曾对票号进行过一些...  相似文献   

7.
1946年的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宪政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幕。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促成下,包括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在内的国内各派政治力量进行政治协商,达成了宪政共识,为中国设计了一套宪政制度。即:改组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府,在中国通过一部民主的宪法,建立一个两院国会制、责任内阁制和省自治制度的宪政国家。本文对此进行一个大致的勾勒。  相似文献   

8.
九一八事变后,国内的政治形势与阶级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与此同时,青年党的政治主张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正确评价九一八后的青年党,这是中国现代史研究者所关注的问题。有人认为青年党高呼抗日,无非是“利用他们在野的地位,帮助国民党,用许多‘民族的’‘爱国的’以至所谓‘革命的’主  相似文献   

9.
青年党曾经长期与国民党处于紧张对立状态。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青年党主动调适,提出"政党休战"的主张,这成为青年党政策调整的起点。1933年,以左舜生为代表的青年党再次妥协并得到国民党的积极回应。"庐山会谈"开启了两党领袖沟通的渠道,"南京谈判"则奠定了合作的基础,此后双方来往频繁,在反共基础上实现初步合作。西安事变及曾、左、李奉化之行则使两党关系密切化。此后两党通过国防参议会这些架构在抗战初期形成事实上的合作抗日局面。1938年蒋、左互致信函,国青合作正式形成。在这一过程中,国难与反共是两党合作的基础,而"宪政"与"训政"之分则是合作的主要障碍。双方均在自身利益与国族利益之间权衡博弈,最终在"党""国"之间寻获大致平衡,共同步入抗战建国的历史进程中。  相似文献   

10.
美国历史学家与50年代台湾海峡危机(上)戴超武20世纪50年代是战后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就中美关系而言则更是多事之秋。这一时期,中国和美国经历了在朝鲜战场上的兵戎相见,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初步解决,台湾问题开始...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革命史上,共产党、青年党和国民党纵横捭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政党政治发展的格局和走势。而三党竞斗的一个重要交汇点,就在于争取青年学生。在此后20多年三党循环敌对和相互抗衡中,中共广泛运用思想交锋、党团制度、统一战线等斗争策略,从而确保其在国、青两党的攻击下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2.
三十年代初天门会运动沉寂的原因乔培华天门会是晋冀豫三省交界地区农民抗匪保家的自卫组织,它是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和封建成份的近代农民结社团体。它兴起于1923年,20年代中后期曾问鼎于中国政治社会,风流一时。30年代初天门会偃旗息鼓,就地蛰居。本文仅就天...  相似文献   

13.
1923-1935年的青年党,并不像其建党元老所言,全在文化学术和教育上用功夫,而是极度重视军事工作,花费大量的党力用于军事活动,以实践该党的“革命”方略.1935年6-7月,苗可秀被日寇逮捕杀害,该党军事活动至此告一段落.军事活动的失败,实际宣告青年党试图与国共一决高下企图的彻底破产.为继续生存下去,青年党被迫依附于国民党,改走所谓“宪政”之路.由“革命”到“宪政”,青年党军事活动的曲折命运,犹如一根“体温表”与一块“试金石”.借助它,更能准确地测量出民国政治力量对武力的依赖程度,更能深刻地认识民国政治力量残酷的生存法则.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澳门经济曾相当繁荣,迨鸦片战争后,受国际政治格局及经济形势变化的制约,特别是香港的开埠,澳门大力衰落。从19世纪末开始,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澳门经济有所振兴。1926年,葡萄牙又一次发生政变后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政府。新政府曾致力于财政、经济方面的改革,对澳门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同时,由于“官方兑换率”于1925年后一度被取消等多种原因,澳葡官员的来源与过去有所不同,其中部分官员有所作为,特别是澳门的第一个文人总督巴波沙在他漫长的执政期间取得了较好的政绩。在1928年…  相似文献   

15.
尹全海 《史学月刊》2007,(4):133-136
郭廷以不仅在中国近代史、中国边疆史、中外关系史诸多领域多有建树,而且对台湾地方史之研究也卓有贡献,他还是第一位在大学开设台湾历史课的学。抗战胜利前夕,郭廷以即在重庆率先讲授台湾历史;1947年和1948年,曾两度到台湾大学开设台湾历史课,帮助国人了解台湾的历史和现状。他关于台湾历史的第一篇论《台湾的国际关系——一个历史的说明》,于1948年在复刊后的《新中华》(六卷六期)上发表,表达了一个历史学对台湾回归祖国的欢欣与鼓舞。他的《台湾史事概说》一书,可谓台湾历史研究之先驱拓荒之作,影响台湾史学近30年。他关于台湾“内地化”的观点,成为1970年代以来台湾史学界“内地化”理论的先驱。总之,郭廷以对台湾历史的研究,不仅展示了一位历史学家的卓远史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台湾人民迫切了解台湾的历史、现实和将来的强烈愿望。1949年郭廷以去台后继续研究台湾历史,特别是他的系列论《历史的台湾——历史上的台湾与中国》,自1950年7月在《自由中国》杂志(第三卷)连续刊登,在岛内产生了强烈反响。在此基础上,《台湾史事概说》一书于1954年出版。至是,郭廷以的台湾历史观业已形成。鉴于人们对此书所反映的台湾历史观及其价值关注不够,笔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一初步梳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历史上,台湾曾被西班牙、荷兰、日本先后占领过。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经归还中国。但是,1949年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的状态。台湾问题的出现,是国民党发动反人民内战的结果,其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台湾  相似文献   

17.
《百年潮》2021,(6)
正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处理台湾问题的根本指导原则,是我们党制定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的决策基石。其实质和核心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不容否定,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不容改变。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作为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政治主张,有一个酝酿、提出及发展丰富的过程。当前,两岸关系正处在一个新的关键节点上,本文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主张的历程追根溯源,探寻其背后中央对解决台湾问题和促进祖国统一的战略思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博物馆学在中国的科学百花园中是一株迟育的幼苗。台湾的博物馆学作为我国博物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萌芽于50年代。 1945年日本投降后,台湾回归祖国怀抱。但那时只有台湾省立博物馆等少数机构,博物馆界从业人员少,博物馆在社会文化事业中的作用很微弱,博物馆学研究尚未提到日程上来。 50年代中期以后,台湾历史博物馆、台湾科学教育馆、台湾艺术馆、铁路陈列馆、  相似文献   

19.
日台关系的发展与我们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1996年和2000年两次台海危机的发生,台湾问题已经成为令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同时也成为我国处理对外关系所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尽管我们始终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不容它国染指,但有关国家始终未停止对台湾问题的插手,并且其行动已由偷偷摸摸变为半公开甚至公开的行为。其中除了美国之外,日本与台湾的关系也很引人注目。在谋求“台湾独立”势力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日本人的身影。这无疑会对未来的中日关系产生巨大影响。本文将在分析日本人的“台湾观”及其外交政策决定的基…  相似文献   

20.
马华文学在60年代开始,与台湾、香港两地文学界发生密切联系,中国文学对马华文学的影响与渗透,也由此而绵延。台湾、香港两地文学对马华文学的影响是长期而多方面的,特别是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即新马分治前的这一段历史时期,流行于台湾的现代派文学,以及香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