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瑾婚前婚后曾在湖南住过一段很长时间,这已见诸多种史料。但秋瑾何年入湘?入湘后初居何地?至今仍无确论。现据有关著述,对秋瑾入湘居湘时间问题,略作考证。一、入湘时间关于秋瑾入湘时间,山石《秋瑾年谱(初稿)》作1890年(光绪十六年)。然据徐双韵(秋瑾学生徐蕴华,字小淑,号双韵)《记秋瑾》云,秋瑾1890年始随祖父离闽返故乡,次年(1891年)随父去台湾。由此看,秋瑾赴湘必在1890年之后。  相似文献   

2.
缪荃孙(1844—1919)是清末民初著名学者,字炎之,一宇筱珊,晚号艺风,江苏江阴人,出身子封建知识分子家庭,接受过书香门第的严格教育。一八六四年到成都后,他博览群书,研究文史,与名人学者交往,学业大进,曾协助张之洞编撰《书目答问》。一八七六年中进士后,曾任翰林院编修、清史馆总纂,并  相似文献   

3.
正弁言张之万和张之洞兄弟二人在晚清同为宰相,世所罕见,张之洞的史料留存较多,而关于张之万的则较少,然史称"先有张之万,后有张之洞"。张之万,字子青,河北省南皮县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状元。这一科举考试中还有李鸿章、沈葆桢、郭嵩焘、沈桂芬等名流中进士,故此丁未科考后来成了我国  相似文献   

4.
二十年宾主情 辜鸿铭,字汤生,1857年生于南洋马来半岛。1885年回国,应邀入张之洞幕府,帮助张之洞统筹洋务,深得器重,两人相随共事20余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张之洞对辜鸿铭非常器重,将自己与辜鸿铭、赵凤昌、蔡锡勇、凌兆熊、梁敦彦等五名幕僚共称为“六君子”。  相似文献   

5.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原籍直隶南皮(今河北省南皮县),其父张锳,字春潭,举人出身。道光十三年(1833)任贵筑县知县,寓所在贵阳六洞桥(今六洞街),道光十七年(1837)张之洞出生于此。据说因此取名“之洞”(他们弟兄系“之”字辈,有张之清、之渊、之(氵舞)等)。道光二十一年(1841)张锳擢升兴义府知府(府治在今安龙县)。张之洞7岁时随其父到安龙任所读书,到14岁始回河北原籍准备应试。后历中秀才、举人、探花,成为晚清重臣和后期洋务派首领。  相似文献   

6.
张之洞督鄂期间办了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好事,如办工厂、修铁路、建桥梁、筑江堤等.除此之外,他还十分重视兴办教育.清同治七年(公元1866年)张之洞督湖北学政,在武昌曾创立经心书院.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张之洞由两广总督调任  相似文献   

7.
抱冰堂     
抱冰堂原是为纪念湖广总督张之洞而修建的一座建筑物,位于武昌首义公园内蛇山中部南面的山腰,坐北朝南,西面与辛亥革命纪念碑为邻,南临武珞路.张之洞(1837—1909年)是直隶南皮(今河北宁津)人,字  相似文献   

8.
《泰山刻石》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东巡至泰山所立。原石到北宋时期保存基本完好,后不知何时遭毁,明代仅存4行29字,传至今还剩9字。馆藏明拓《泰山残刻二十九字拓本》是极难得之佳拓,其流传有序,罗振玉曾辑入《秦金石刻辞》中。  相似文献   

9.
正朱启连,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字跂惠,一字棣垞。原籍浙江萧山,因其父游幕侨居于粤,遂落籍番禺。同治十年(1871),师从岭南大儒汪瑔习诗,甚得器重,汪以次女若昭妻之。诞二子,长子即近代民主革命家朱执信。朱启连曾于光绪十四年(1888)参加乡试,未第,此后绝意仕进,布衣终身。他博学多才,诗文造诣颇深,对政治、经济也有独到见解。两广总督张之洞闻其名,召入幕府,未几,自感遭遇轻慢而辞别。善书,尤精草、隶体。晚喜琴,妙达声律,能以琴音识人,有"琴王"之誉。他为人诚悫,性情耿介,不俯仰流俗、  相似文献   

10.
刘青峰 《史学月刊》2023,(10):34-43
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意图“据地为质”。因台湾孤悬海外,清廷屡饬沿海督抚援台。时两广总督张之洞对台援助积极,随着战局的变动,不断调整援台策略,反映其相关判断及利益考量。依靠沪、港、闽相关人员,张之洞与台湾建立联络,获取台湾情报,并转运兵勇、饷械。法舰封锁台湾后,张之洞派遣坐探赴台,并秘密札派委员于闽粤交界小口对台潜运军火。中法战时,张之洞对台情报获取与饷械转运,助推了台湾抗法,牵制了法军力量,终以镇南关大捷扭转了中法战争的局势。对张之洞而言,其积极援助台、越,获得醇王奕譞和军机处的赞许,为其赢得了一定的政治退路,摆脱了马江之战后的政治困境。  相似文献   

11.
廖平与晚清今文经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廖平的经学成就在其前期廖平(咸丰二年——一民国二十一年,1852一19H)字季平,晚号六译,四flbt研人。二十二岁赴博士弟子员试,试卷被考官所弃,时张之洞任四川学政,拔为第一,放长期对张之洞深怀知己之恩。次年,即入张之洞所创成都等经书院就读。师事担任等经书院主讲之王间运。二十七岁(光绪十四年)中进士,授龙安府教授。以后历任射洪安岳教谕,绥安府学教授,等经书院提校等职。廖平治学善变。他于光绪十二年(1886)著成(今古学考),主张“平分今古”。次年,又作《续今古学考)①(后经过增订,改名(古学考)(凡又成…  相似文献   

12.
道光二十一年(1841),80余万字的《遵义府志》编修成书,后人评论可与《华阳国志》相媲美.近百年后,梁启超先生也称赞为"天下府志第一".其作者便是被张之洞称誉为"西南两硕儒"的郑珍(字子尹,1806-1864年)、莫友芝(字子偲,号郘亭,1811-1871年),其修志过程,一波三折.  相似文献   

13.
根据台湾著名客家研究学者陈运栋的《客家人》一书中,“客家东移台湾的路线及分布”这一章写道,客家人早在明郑时代就有粤东和福建的客家人跟随郑成功的部队入台。随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将领中,有名的刘国轩及其部属等即是客家人。在康熙二十五、二十六年间,广东嘉应州(即现今的梅州市,旧称“嘉应州”)属的梅县、镇平(即现今蕉岭县)、平远、兴宁、长乐(即现今五华县)客家人曾大量跟随一批闽南人之后而来台湾。  相似文献   

14.
沈葆桢,字幼丹,福建侯官人。生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洋务派主要人物。同治六年(1867年)到光绪元年(1875年),沈葆桢任福建船政大臣。任内8年,他主持马尾船政局创建、投产,历尽艰辛,完成了第一期造船计划。他重视培养海防人才,设立船政局前、后学堂,为中国近代海防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和专业骨干。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侵入台湾时,奉命入台巡视,以钦差大臣衔办理台湾等处海防,积极调兵遣将部署海防战备,以实力挫败日本侵略野心。他致力于台湾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15.
张之洞属僚甚多,最多时达四百多人。而在这众多幕僚中武职官至提督者仅三人,张彪便居其一。且张之洞对其属僚最倚信者,一文一武,“文为梁鼎芬,武则张彪也”。张彪能赢得张之洞如此信任、器重,决非一日之功。二人之间除幕主与幕僚的关系外,还有极其深厚的私人关系。张彪(1860—1927),字虎臣,山西榆次县西左辅村人。自幼孤苦,惟寄寓于其舅父家中。然自幼好武,14岁入武庠。18岁进省城乡试,得中武举。自此有了功名,又兼一身武艺,乡里有事便多有参与。又因其喜鸣不平,有扶弱锄强之念,便在乡里博得个行侠尚义的名声。张彪入张之洞幕府则纯属偶然。…  相似文献   

16.
刘铭传(1836——1895),字省三,安徽合肥人,清末著名淮军将领,曾积极参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起义。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他受命督办台湾军务,领导军民抗法;次年十月台湾建省,又成为首任台湾巡抚。对于这样一位历史人物,“文革”以前并未引起国内研究者应有的重视,五十年代见于报刊的专题论文仅有赵捷民《刘铭传在台湾的抗法问题》一篇(载《新史学通讯》1955年第1期);六十年代更趋沉寂。自七十年代末期以来,随着学术空气日益活跃,已先后有陆方、苏征、韦庆远等同志的十多篇文章问世。并且,在近年出版的一些台湾地方史著作中,如陈碧笙《台湾地方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8月版)、林其泉  相似文献   

17.
张之洞《劝学篇》的西文译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之洞写于戊戌维新关键时期的《劝学篇》,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思想化史上的一部名。以往,不少学在评论此书时,多会提及它被译成西方字的事。如冯天瑜先生在《张之洞评传》中就曾写道:“帝国主义对此书也深表欣赏,先后译成英、法出版。一九ОО年美国纽约出版的英本,易名为《中国唯一的希望》。帝国主义分子丁韪良的《花甲忆记》也选录了《劝学篇》。”但有关此书  相似文献   

18.
唐景崧(1841年———1903年)是广西灌阳人,中过进士。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曾创编“景字军”,参与抗法斗争。1891年升任台湾布政使及巡抚,官至二品。后来日本攻占台湾,唐景崧由厦门逃回桂林。得到张之洞资助10万两白银,在桂林建了一座住宅,命名《五美堂》,从此定居下来。到桂林后,唐景崧热心桂剧的研究和改革。桂剧前身是湖南新剧,经唐景崧移植过来,形成了现在的桂剧的剧种。由于桂剧起初没有固定的剧本,演员在舞台上的对话、唱词都是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故事情节也一改再改,因而严重地损害了戏曲的主题和演出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丘逢甲 (1864-1912)字仙根,又字仲阏,号蛰仙,笔名仓海,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豪和爱国诗人,曾被梁启超誉为“诗界革命之巨子”,关于他的籍贯,历来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广东蕉岭人;二、台湾彰化人; 三、台湾苗栗人。  相似文献   

20.
正晚清长期担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是近代中日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为学界所熟知的是,从光绪二十四年(1898)初开始,由于日本的多方运作,张之洞与日本的关系日益密切。~([1])自此之后,张之洞曾几度委托日本大藏省印刷局为湖北代印银元票和钱票。此事看似只是一件小事,但在财政史与外交史方面颇有意义。从货币史的角度出发,更有必要考订其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