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德国神学教授马丁·路德于16世纪初引发的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在世界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它标志着欧洲已经持续了近千年的中世纪史结束和近代史开端。毋庸置疑,以迄今为止的世界史观,路德宗教改革在德国史、欧洲史以及世界史上,在政治、经济尤其是精神文化等领域内展示了新旧交替的重要内容。转换视角,从世界史转向全球史,从世界史观中的国别区域独立发展史转向全球史视野下的人类文明趋合史,仍然可见路德宗教改革包含着人类历史整体发展进  相似文献   

2.
查理五世与德国宗教改革张春林查理五世当政时期恰值欧洲社会大变革,在他统治区域内发生了欧洲近代国家形成、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发现和殖民地的建立等重要历史事件,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目前人们对欧洲16世纪的历史研究更加重视,但忽...  相似文献   

3.
中古后期,欧洲诸国几乎都爆发了宗教改革运动,这一运动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状态、道德风尚和世界观的变化以及对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转机,均引起了一定的影响。这个具有十分深远意义的转变和影响,与宗教改革及其分期有密切的关系。然而长期以来,在史学界中对宗教改革的分期诸说纷纭,异议颇大,为此,笔者就此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犹太人自背井离乡客居欧洲开始,虽然也经历过相对平安的岁月,但中世纪尤其是10世纪以后,欧洲犹太人的处境逐渐恶化。从总体上看,中世纪欧洲犹太人处于次等臣民、“永恒客民”的地位,在生产、生活及宗教信仰、司法等诸多领域都受到居住国教会(天主教、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封建王朝的虐待或限制。某些时期,欧洲犹太人甚至成为社会政治、经济动荡的牺牲品,如宗教改革前后的欧洲犹太人遭到非常严厉的经济掠夺和政治迫害。  相似文献   

5.
论英国宗教改革的政治遗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英国宗教改革的政治遗产蔡骐英国宗教改革以折衷与兼容为特点,走的是一条介于欧洲大陆宗教改革与罗马教会反宗教改革之间的中间路线。我国史学界对此评价并不高,认为这是一场不彻底的、保守的宗教改革。如果单纯从宗教角度来考察,这种评价有其根据。但正如英国学者戴...  相似文献   

6.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这两次运动都是资产阶级发动的反封建斗争,它们都以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为口诛笔伐的主要目标。不同之处在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于十四世纪),资产阶级的力量尚小,还不敢和天主教这个庞然大物展开全面拼博。当时的人文主义者只希望天主教会进行改革,使之不妨碍或少妨碍资本主义的发展。他们揭露天主教会的黑暗面,不是要打倒它,而是使它改进。不少人文主义者对天主教会冷嘲热讽,反而得到教会的信任,原因就在这里。宗教改革时期西欧的情况则大不相同,当时通过地理大发现,欧洲的殖民强盗,侵入亚、非、拉广大地区,疯狂屠杀殖民地人民,掠夺财物,亡人之国,灭人之种,用血和火的文字,写下了殖民掠夺的历史。但是这种罪恶活动,对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实起了巨大  相似文献   

7.
从16世纪20年代开始,法国国内兴起了一场宗教改革运动。这场宗教改革运动最初得到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支持,但其后又遭到了他的镇压。通过对弗朗索瓦一世宗教政策的前后变化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法国的宗教改革本身就是一场内在属性发生了重大转变的运动,它由带有精英化色彩的人文主义者发起,后期又由大众化的路德教派宗教改革者所接掌;其前期内核仍是人文主义的延续,后期才逐渐发展成为激进的宗教改革运动。而大众化且激进的宗教改革运动所带来的社会暴力与动荡是始终秉持政治实用主义的弗朗索瓦一世所不能容忍的,在宗教改革运动已经脱离其掌控范围之后,他便对这场运动展开了镇压。因此,弗朗索瓦一世时期宗教政策的转变,本质上是法国王权在社会思想与文化大众化进程中进行自我调适的过程。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衰以及弗朗索瓦一世的宗教政策为理解之后几个世纪法国历史的走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陈钦庄 《世界历史》2003,7(5):110-114
腓力·梅兰希顿是欧洲 1 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的重要人物 ,其影响仅居于马丁·路德和加尔文之后。梅兰希顿少年时深受人文学者罗伊希林的影响和伊拉斯莫的熏陶 ,而后成为一位著名人文学者。他积极投身于宗教改革运动 ,全力支持马丁·路德。他是《神学基本概念》与《奥格斯堡信纲》的起草人 ,并在路德之后成为德国宗教改革的领导人。但他却一直默默无闻长达 30 0年。他与路德的分歧表现在 ,他希望与天主教会妥协 ,而正统路德宗反对人文学者在教会内部推行宗教改革的主张 ,所以梅兰希顿和伊拉斯莫、莫尔、罗伊希林等均走上悲剧之路 ,这或许是时代的局限性。 1 9世纪后 ,德国学术界对梅兰希顿及人文学者的评价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1520—1526年德国基督教社区宗教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宗教改革史研究走上了细致描写和系统分析的轨道。学者们努力探讨运动兴起地区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避免用一般性的结论来概括各种不同性质和目标的宗教改革运动。这样,宗教改革运动的多元性就充分显示出来。 在所有的宗教改革流派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下层市民和农民的宗教改革。这种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基督教社区”,以便“首先考虑上帝的荣耀,其次考虑公共利益”。盖斯迈尔说;“你们要消灭和驱逐一切不敬神者,因为他们歪曲上帝之言,压迫平民百  相似文献   

10.
中世纪欧洲的教皇权与英国王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世纪欧洲的教皇权与英国王权刘城教皇权与王权,是并存于中世纪天主教各国的两种权力体系。正确地评价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中世纪的西欧社会和16世纪欧洲范围内的宗教改革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以英国为例,对教皇权与王权的关系以及这两种权力如...  相似文献   

11.
欧洲近代史学滥觞于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运动。路德教和喀尔文教同样都攻击罗马教会的历史根据和历史要求。罗稜索·发拉(Lorenzo valla)对伪造文件“君士坦丁圣赐”②所作的批判,也同样适用于对(罗马)教会特权所依据的许多其他传统说法和文献资料的批判。历史批判成了路德教等的一种武器,而文献资料则被用作《马得堡世纪丛书》③编撰者们手中的弹药。罗马教会对路德教等用历史作斗争工具的作法感到恐慌是很迟缓的。它努力想把争论限制在神学问题范围之内,但这是徒劳的。用历史来攻击最后变得十分有力,使罗马  相似文献   

12.
16世纪是英国都铎王朝(1482—1603)统治时期。此时,英国正处于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重要历史阶段。资本原始积累正在剧烈地进行,整个社会充满着变革:社会经济结构方面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了最初的资产阶级;政治统治机构方面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思想意识形态方面进行了宗教改革和清教运动;文学艺术方面涌现出大批人文主义者,文艺复兴运动方兴未艾。总之,都铎王朝时期整个英国正经  相似文献   

13.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社会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十四世纪初至十七世纪中叶,欧洲诸国先后发生了反封反教会统治的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它是西欧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这一历史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这一运动的产生具有深刻而复杂的社会背景。(一、)十四至十六世纪,西欧各国封建社会内部先后产生了资本主义关系,新的资本主义经济要求为自己的发展扫清道路,正在形成的资产阶级为了取得政治上的合法地位,首先向教会神学统治和封建意识形态发动了冲击。他们同封建的僧俗势力斗争时,从古典文化中发现了许多可以同封建神学相  相似文献   

14.
法国宗教战争与欧洲近代政治思想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加丰 《世界历史》2000,2(5):59-66
在欧洲宗教改革的研究中,有一种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大力肯定宗教改革运动,称之为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特别推崇加尔主义的资本主义性质;另一方面,忽视或贬低法国宗教改革和法国宗教战争(胡格诺战争),还往往强调其贵族性或反动性。加尔是法国人,他一生中最关心的是法国的宗教改革,他的学说也产自法国的特定环境,这些明显的事实被惊人地忽视  相似文献   

15.
德国宗教改革的起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对德国宗教改革原因的论述大致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当时德国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西欧其他国家,但阶级矛盾却远比各国尖锐。由于教会处在封建制度万流归宗的地位,所以一场反封建的阶级斗争要先由宗教改革来拉开序幕。 这种把阶级矛盾和反封建斗争作为宗教改革基本原因的观点,显然是以偏概全。德国的各个阶级、阶层都参加了宗教改革运动,掀起了一个民族主义热潮和全民规范的反教廷风暴。宗教改革反对罗马教会,但却没有触动封建制度。路德没有为任何一个阶级提出具有反封建意义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非殖民化运动是殖民地和其他附属地通过斗争迫使宗主国改变政策 ,从而使得殖民地和其他附属地获得独立导致欧洲殖民帝国全面崩溃的一场运动 ,是 2 0世纪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关非殖民化理论的研究 ,西方学术界已有大量研究成果问世 ,主要有 4个学派或观点 :世界经济学派说、国际政治学派说、新殖民主义论和主动撤退论。其中不少见解颇有启发性和一定的科学依据 ,对我们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但它们大都恪守西方中心论的立场 ,强调西方殖民国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的主动性和主导性 ,忽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和民族独立运动的作用和地位 ,这些我们都无法苟同。  相似文献   

17.
郭振铎主编的《宗教改革史纲》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大32开,35万余字。全书内容丰富、史料翔实,是目前我国较为系统的、完整的宗教改革史。根据国家教委颁布的大专院校历史系教学大纲中关于开设《宗教改革史》课程的要求和高校历史、政治、中文、法律专业教学的需要,作者撰写了适合于我国大专院校教学的《宗教改革史》教材。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宗教改革的许多问题作了新的阐释,系统地、完整地阐述了宗教改革运动的产生、发展和衰落的历史。全书共十四章:绪论、宗教改革的起源和评述、宗教  相似文献   

18.
基督教的异端运动,在基督教神权统治下的欧洲中世纪社会里是屡见不鲜的。几乎一切有害于封建教会和不利于封建国家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文化运动,都被加上“异端”的罪名而受到教会封建势力的镇压和迫害。在中世纪早期,被斥为异端者,往往是教会中致力于改革的神职人员。随着基督教在欧洲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成为正统和秩序的象征,所谓“异端”也日益跳出教义争端的“学术”范围,成为民间广泛流行的群众组织形式,或成为封建主用以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其反教会、反僧侣色彩也日益鲜明。与此同时,教会对“异端”的排斥和迫害也变本加厉,以至于那些在从事科学研究中触及了神学“禁区”的自然科学家、哲学家、思想家也往往被打成“异端”而遭受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19.
唐齐粒 《黑龙江史志》2012,(17):50-51,54
中世纪早期的欧洲,禁欲主义压倒一切,世俗享乐被压制在一定范围。在宗教改革运动和人文主义思想的不断冲击下,意大利社会进入一个承前启后的繁荣期。思想的转变、经济的发展使得民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态度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转变,享受生活、追求快乐的风气在社会的每个角落蔓延。  相似文献   

20.
马丁 《世界历史》2020,(2):45-60,I0004
在瑞士近代工业发展史上,钟表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考察其历史,瑞士钟表业的奠基时期与欧洲的宗教改革时期恰好重合。可以说,瑞士钟表业从初创到迅速发展,并最终能够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钟表王国”,无不与宗教改革有着密切的关联。16世纪的宗教改革为钟表业在瑞士的建立、发展、兴盛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宗教改革中的一些法令为钟表业的发展排除了劲敌首饰业,并将那些从事首饰业的工匠转化为钟表业的潜在技术人员;宗教改革的“衍生物”,即受到宗教迫害的法国难民等,则为瑞士钟表业的兴起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大量的资金、优秀的人才以及销售网络;宗教改革还从精神层面间接地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陶染了瑞士人的思想观念,培养出瑞士人执着的工匠精神,为钟表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因素。宗教改革不仅助推了钟表工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瑞士城市化发展和其他产业,对瑞士近代经济与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