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南制瓷历史悠久,曾出现三次制瓷高峰。早在东汉时期,湘阴窑便已烧出成熟青瓷,并在窑址发现东汉中期“汉安二年”纪年青瓷残片。可以说湖南青瓷的出现,基本上与浙江同步。唐长沙窑是湖南瓷业生产的第二高峰,它在承袭湘阴窑、岳州窑风格的同时,创烧了釉下彩瓷,从此...  相似文献   

2.
长沙窑出土的窑具按功能可分为垫烧具、支烧具、装烧具和测温具四类。根据长沙窑的装烧工艺,运用文化因素分析法,通过与湘阴青竹寺窑、湘阴岳州窑、四川邛窑、河南巩县窑等窑口出土窑具的对比分析,可知长沙窑主要吸收了湘阴青竹寺窑、湘阴岳州窑的窑业技术,与巩县窑、铜川耀州窑、邛窑联系不大。  相似文献   

3.
从湘阴古窑址的发掘看岳州窑的发展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州窑是唐代名窑之一,但岳州窑在什么地方?有些什么产品?其形制特点怎样?因文献记载不详,无可查考。1952年湖南省文管会在岳阳附近的湘阴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该县铁角嘴窑头山一带有青瓷系古窑址。唐武德初改天下诸郡为州,湘阴隶属岳州,因此推知湘阴铁角嘴窑头山很可能就是岳州窑。1972年省博物馆又进行调查,发现此窑堆积层只有70厘米厚,规模并不很大,产品的种类也不多,估计此处很可能不是岳州窑的主要窑址。1973年3月,湘阴县药材  相似文献   

4.
岳州瓷因唐代陆羽的《茶经》而著名,但他眼中的岳州瓷与考古发现的岳州窑是不同的概念。陆羽对岳州瓷的评价主要基于质地和颜色两个标准,我们可根据这两方面特征来对照考古学上的岳州窑的产品。岳州窑是一个从东汉延续至晚唐、烧造规模逐渐扩大的民间窑场,包括湘阴窑和长沙窑两个前后相继的烧制阶段,大致可以8世纪中期的安史之乱为界。湘阴窑阶段以丧葬类明器和无彩青瓷为主,部分无彩青瓷中的精品在长江流域及中原北方高等级墓葬中常有发现,这类精品青瓷一直延续到长沙窑阶段,陆羽所见岳州瓷可能正是这部分无彩的精品青瓷。8世纪中期以后的长沙窑阶段在烧瓷工艺和装饰上走上了创新发展的道路,以生产高温釉上彩日用青瓷为主,装饰风格上出现了浓郁的西亚和中亚风格。岳州窑产品一直沿水路向外输出,范围由两湖地区逐渐扩大至整个长江沿岸、中原、华北、岭南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成为唐代最重要的民间贸易瓷窑。  相似文献   

5.
从两次调查长沙铜官窑所得到的几点收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州窑是唐代六大青瓷名窑之一,唐人陆羽茶经一书中早已提到了它.十年来在长沙近郊唐宋古墓葬清理工作中出土了大量青釉瓷器,这类瓷器解放前也出土不少,过去一向把它看作岳州窑,但是缺少科学根据.1953年湖南省文管会得到了岳州窑窑址线索以后,派人调查,在湘阴县铁罐嘴发现了唐代岳州窑窑址,从而证实了一向被认为是岳州窑的瓷器确系岳州窑的作品无疑.长沙近郊出土瓷器除了岳州窑之外,还有不少青釉带彩瓷器,这类瓷器过去也把它列入岳州窑范畴之内,但在铁罐嘴窑址里没有见到这种带彩瓷器,因此知道它是另外  相似文献   

6.
高学训 《收藏家》2006,(10):46-50
长沙窑是我国唐代著名瓷窑,因窑址位于湖南长沙市而得名。其窑址分布于长沙市北郊约30公里的望城县石渚湖至铜官镇瓦渣坪一带,故又有“望城窑”、“铜官窑”之称。长沙窑是唐代南青北白时期,众多瓷窑中脱颖而出的一颗彩瓷明珠。它以色彩绚丽、器形创新和文化内涵丰富著称。长沙窑大致兴起于8世纪中期或偏晚,即“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从此由盛而衰。公元756年,成都成为唐朝首都,当时号称“南京”,从此经济重心南移。唐代长沙窑的品种很丰富,大体可分为单色釉瓷、青釉彩斑瓷、模印贴花瓷、釉下彩绘瓷、釉下题写文字瓷等五大类(图1-5)。品种…  相似文献   

7.
湖南长沙窑是建国以来新发现的唐代重要瓷窑之一。根据窑址所在地,曾被称之为望城窑(县名)、铜官窑(镇名)、瓦碴坪窑(挖泥塅、兰家波、廖家屋场、都司坡、长坡垅等地的总称),现因属长沙市管辖,所以一般称它为长沙窑。长沙窑瓷器由于以釉下褐绿彩和模印贴花为主要特征,因而在窑址未发现以前,人们往往将唐代遗址和墓  相似文献   

8.
正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文物考古工作者对位于今长沙市望城区铜官镇一带的长沙窑窑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和发掘,并结合海内外各地出土(水)长沙窑陶瓷器得知,晚唐时期长沙窑烧造规模非常大,产量也很多,这从1998年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海域"黑石号"沉船上一次性出水56000余件长沙窑陶瓷器可见端倪。长沙窑造型包罗万象,常见的有壶、罐、碗、枕、杯等数十种;釉彩多种多样,光单色釉就有青釉、绿釉、红釉、黑釉、白釉、褐釉、窑变釉和茶叶末釉等;  相似文献   

9.
湖南的岳州窑、江西的洪州和浙江的越州窑是唐代陆羽《茶经》中提到的主要青瓷名窑,即所谓"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上(或作"次"),寿州次,洪州次"。以上岳州窑、洪州窑和越州窑虽然属唐代名窑,但根据考古调查和发掘所知,这些青瓷窑的上限年代可以早至东汉。本文从历史角度出发,将上述三处汉唐时期的古窑址分别概称岳州、洪州和越州窑。通过上述窑址出士的窑具,可以窥见我国汉唐时期密具的主要特征。为什么对汉唐时期的古窑具要进行进一步研究呢,因为各种窑具的出现和改进,不仅关系到窑口产品的质地和产量的提高,而且对…  相似文献   

10.
张海军 《收藏家》2014,(11):78-82
长沙窑是唐代著名陶瓷窑口,其窑址位于今长沙市望城区铜官镇附近。长沙窑以烧造日用陶瓷为主,其产品不仅在国内有广泛的市场,而且通过“海上陶瓷之路”远销海外。虽然长沙窑不见于文献明确记载,但大量事实证明了其在我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长沙窑的产品以釉下彩和诗文题记装饰为世人所叹,其中在瓷器上书写诗文题记更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首创之举。  相似文献   

11.
郭三娟 《收藏家》2022,(5):29-34
长沙窑址位于今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铜官镇至石渚湖一带的湘江东岸,安史之乱以后逐渐发展,晚唐时期达到鼎盛,五代逐渐衰落。长沙窑瓷器素以彩饰著称,据统计长沙窑施彩器物多达41%。①从长沙窑彩瓷的装饰特征来讲,在釉色方面,目前发现最大宗的产品为青釉,此外还见有白釉、绿釉、黑釉、铜红釉等多种釉色;在技法方面,见有彩料彩釉绘画、模印贴花、印花、划花等各类工艺。丰富的釉色与多样的技法,塑造了长沙窑瓷器装饰富于变化、张力较强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制瓷工艺、时代背景、窑场所处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再次与罗平章先生详细论辩了长沙窑的起源问题,认为长沙窑源于邛窑而不是岳州窑。  相似文献   

13.
随着2012年景德镇蓝田窑的发现和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青釉瓷器。通过对窑址及出土陶瓷文物的整理与研究,专家提出蓝田窑是目前为止景德镇发现的早期烧制青瓷的窑址之一,其中出土的部分青瓷应为唐代时期烧造。因此,研究蓝田窑唐代和五代时期青瓷对探索景德镇早期青瓷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本研究以唐代和五代景德镇蓝田窑青瓷为研究对象,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热膨胀仪等对24件唐、五代蓝田窑青瓷样品进行了测试,对比分析了唐代和五代景德镇蓝田窑青瓷的组成和工艺特征,为研究景德镇早期青瓷及其初步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4.
<正>洪州窑是古代著名的青瓷窑场,唐代六大青瓷名窑之一,最早记载见于唐代陆羽《茶经》。窑址分布在江西省丰城市境内赣江流域或与赣江流域相通的药湖岸畔的山坡、丘陵冈埠以及清丰山溪河底、河东岸畔的丘陵缓坡地带,从最南面剑南街道办罗坊窑址到最北面同田乡麦园窑址相距20千米,其中最宽处  相似文献   

15.
冯小琦 《收藏家》2005,(12):47-54
五陕西省陕西省的古窑址发现数量不多,故宫博物院自50年代以来多次派人调查铜川耀州窑遗址,发现由宋到清代6座有关烧瓷的窑神庙碑记及唐代青瓷碎片。195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铜川黄堡镇窑进行了重点发掘,发掘面积1200多平方米,出土瓷片8.5万多片,发掘出作坊和窑炉遗迹,发现了唐、宋、金、元不同时期文化层。铜川耀州窑的发掘对北宋耀州窑瓷器的分期和宋、金两代耀州窑瓷器的划分找到了依据。40.陕西省耀州窑窑址位于铜川市黄堡镇、陈炉镇一带。发现于1954年,后经过多次调查与重点发掘,共发现多处窑址,以黄堡镇为中心。耀州窑创烧于唐,终烧…  相似文献   

16.
李铧 《文物》1991,(12)
从桂林市沿漓江南下约5公里,西岸旧名瓦窑,这一带有瓦窑,窑头、上窑、下窑等几个村落,从地名推测,附近应曾有过一段瓷窑业昌盛的时期。60年代自治区文物普查时曾在这里发现一处唐代窑址。笔者于1988年上半年间5次到这里调查,发现了隋唐时期的青瓷窑址多处,并采集了不少陶瓷器和窑具的残片标本。现将已知烧造年代最早的一处青瓷窑大窑窑址的情况简述于后。  相似文献   

17.
长沙窑析议     
长沙窑的创烧由湘阴窑演变而来,并承继上林湖窑的因素。其釉下彩的创烧成功,对我国陶瓷彩绘艺术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也为釉下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技术上的不断创新,使其成为唐代较为先进的窑口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槐山古窑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界山镇槐山村北银厝尾和山仔头,暴露古窑址5处,各窑址相距在数十米至二百多米之间。1976年调查,分别定名为银厝尾一窑、二窑,山仔头一窑、二窑及三窑(主要为前二窑)。1980年,晋江地区文管会、泉州市文管会及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等单位组成调查组对银厝尾一窑址进行了局部试掘,共采集标本近百件器物,有罐、壶、钵、洗、器盖及窑具等,其中以四系罐最多。据专家对出土物的鉴定,系为唐至五代时期的窑址。据传,这一带至唐时盛达99窑之多。而今尚存的5处窑址多被开荒为田,破坏严重,后经多次抢救性采集、发掘。1981年,惠安县人民政府确认槐山古瓷窑遗址为文物保护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据景德镇浮梁县兰田窑窑址考古发掘资料,探讨了9~10世纪景德镇窑业的生产状况。首先介绍了兰田窑的基本情况和发掘的概况,并根据兰田窑大金坞窑址的发掘简报和万窑坞窑址初步整理的成果,探讨了景德镇早期窑业的三个问题。第一,根据万窑坞窑址发掘清理的五代早期窑炉遗迹,结合乐平南窑清理的晚唐时期龙窑,浮梁盈田凤凰山窑址清理的北宋早期窑炉,初步总结了景德镇地区早期龙窑从长变短,坡度从缓到陡,建筑方式从土筑到砖砌的变化趋势。第二,根据兰田窑发掘的地层,将景德镇地区9~10世纪的窑业分为5个发展阶段,并根据初步的整理结果对5个发展阶段的时代进行推断,总结了各期的基本面貌和特点。第三,万窑坞窑址地层出土资料显示,9~10世纪景德镇生产的主要瓷器品种青绿釉、青灰釉、白釉等各类器物,在所有地层中均同时出土,表明这三类器物的生产不存在早晚相继的关系,而是同时生产的不同质量和特点的器物。同时,从这三类产物的胎釉特征制作工艺、器物造型及装烧方法等观察,其分别受到了江西洪州窑、浙江越窑和北方地区白瓷生产技术的影响,也有少量长沙窑的工艺特征。  相似文献   

20.
《收藏家》2017,(2)
正一说到秘色瓷,都会想起上林湖。嘉靖《余姚县志》:秘色瓷,初出上林湖,清守时置官监窑,寻废。近年来,随着上林湖、寺弄口越窑窑址的相继发掘,人们都把目光投向这里。1995年1月16日,越窑、秘色瓷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我在会上也做了关于窑址分布问题淡了自己的看、秘色瓷是指东汉至宋一脉相承的青瓷体系,主要分布在今浙江余姚、上虞、绍兴、宁波一带。这里原是古越族人居住地,东周时期为越国政治中心,唐时称越州,越窑因此得名,至唐代中期,余姚县上林湖窑烧造曲瓷器,因质地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